護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護膝。
【背景技術】
[0002]目前,護膝大多采用棉、絨或者皮毛等阻熱性好的材料制備以對膝蓋進行保暖。在使用的時候,這些護膝自身不能釋放熱量,而是靠蓄積人體散發的熱量來達到保暖的目的,在寒冷的環境中使用時,這些護膝對膝部的保暖作用非常有限,難以抵抗外來寒氣的侵襲。
[0003]發熱護膝一般在護膝本體上設置電阻絲進行發熱,然而,金屬電熱絲作為電阻絲需要的供電電壓較高,一旦發生漏電,會危及生命,危險性較大。
【實用新型內容】
[000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可以采用較低電壓供電的具有加熱功能的護膝。
[0005]—種護膝,包括護膝本體及設置于所述護膝本體上的加熱膜,所述加熱膜包括:
[0006]第一絕緣層;
[0007]導電層,形成于所述第一絕緣層的表面;
[0008]電極層,形成于所述導電層的表面且與所述導電層電連接,所述電極層包括正電極及負電極,所述正電極包括正極匯流條及自所述正極匯流條延伸而出的多個正極內電極,所述負電極包括負極匯流條及自所述負極匯流條延伸而出的多個負極內電極,所述正極內電極與所述負極內電極交替設置且相互間隔;及
[0009]第二絕緣層,形成于所述電極層的表面。
[0010]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正極匯流條及所述負極匯流條均為直線形且平行設置,多個所述正極內電極自所述正極匯流條靠近所述負極匯流條的一側向所述負極匯流條延伸,多個所述負極內電極自所述負極匯流條靠近所述正極匯流條的一側向所述正極匯流條延伸。
[0011]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正極匯流條及所述負極匯流條均為弧形且間隔設置,所述正極內電極自所述正極匯流條的內側向所述負極匯流條的內側延伸,所述負極內電極自所述負極匯流條的內側向所述正極匯流條的內側延伸。
[0012]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加熱膜還包括設置于所述第一絕緣層及所述導電層之間的輔助電極層,所述輔助電極層與所述導電層電連接,所述輔助電極層包括輔助正電極及輔助負電極,所述輔助正電極包括輔助正極匯流條及自所述輔助正極匯流條延伸而出的多個輔助正極內電極,所述輔助負電極包括輔助負極匯流條及自所述輔助負極匯流條延伸而出的多個輔助負極內電極,所述輔助正極內電極與所述輔助負極內電極交替設置且相互間隔。
[0013]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輔助電極層的輔助正極內電極及所述輔助負極內電極在所述導電層的投影與所述電極層的正極內電極及所述負極內電極在所述導電層的投影相互錯開。
[0014]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加熱膜還包括第一膠層及第二膠層,所述第一膠層設置于所述第一絕緣層及所述導電層之間,所述第二膠層設置于所述電極層及所述第二絕緣層之間。
[0015]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正電極有多個,多個所述正電極串聯;
[0016]及/或,所述負電極有多個,多個所述負電極串聯。
[0017]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加熱件還包括控制器及無線通信器,所述控制器與所述電極層電連接,所述無線通信器可接收控制指令,并將所述控制指令傳送給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據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加熱膜的加熱。
[0018]另一種護膝,
[0019]包括護膝本體及設置于所述護膝本體上的加熱膜,所述加熱膜包括:
[0020]第一絕緣層;
[0021]第一電極層,形成于所述第一絕緣層的表面,所述第一電極層包括正電極,所述正電極包括正極匯流條及自所述正極匯流條延伸而出的多個正極內電極,
[0022]導電層,形成于所述第一電極層的表面,所述導電層與所述第一電極層電連接;
[0023]第二電極層,形成于所述導電層的表面且與所述導電層電連接,所述第二電極層包括負電極,所述負電極包括負極匯流條及自所述負極匯流條延伸而出的多個負極內電極,所述正極內電極與所述負極內電極在所述導電層的投影交替設置且相互間隔;及
[0024]第二絕緣層,形成于所述第二電極層的表面。
[0025]上述護膝,由于加熱膜的電極層的正電極包括多個正極內電極,負電極包括多個負極內電極,正極內電極與負極內電極交替設置,降低了相鄰的內電極之間的間距,從而使得位于正極內電極及負極內電極之間的導電層的電阻較小,從而可以采用較低的電壓供電,即使采用普通的鋰電池供電,即可達到迅速加熱的目的,從而可以使用較低的電壓供電。
【附圖說明】
[0026]圖1為一實施方式的護膝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2為圖1中的護膝的加熱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3為圖2中的加熱件的加熱膜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4為圖3中加熱膜的電極層的結構示意圖;
[0030]圖5為另一實施方式的護膝的加熱膜的結構示意圖;
[0031]圖6為另一實施方式的護膝的加熱膜的結構示意圖;
[0032]圖7為另一實施方式的護膝的加熱膜的結構示意圖;
[0033]圖8為另一實施方式的護膝的加熱膜的電極層的結構示意圖;
[0034]圖9為另一實施方式的護膝的加熱膜的電極層的結構示意圖;
[0035]圖10為另一實施方式的護膝的加熱膜的電極層的結構示意圖;
[0036]圖11為紅外熱像儀拍攝的實施例1的加熱膜溫度分布照片;
[0037]圖12為紅外熱像儀拍攝的實施例2的加熱膜溫度分布照片。
【具體實施方式】
[0038]為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能夠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改進,因此本實用新型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的限制。
[0039]請同時參閱圖1及圖2,一實施方式的護膝1,包括加熱件10及護膝本體90。
[0040]加熱件10包括加熱膜110、外罩130、供電裝置150、電源開關170、控溫裝置180。
[0041]外罩130套設于加熱膜110,加熱膜110收容于外罩130中。
[0042]供電裝置150、電源開關170及控溫裝置180通過連接線(圖未視)與加熱膜110電連接。外罩130的材料可以為布料,當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業內常用的材料,如遠紅外材料。
[0043]在圖示的實施方式中,護膝本體90大致為長條形,加熱膜110為帶狀,加熱膜110及外罩130固設于護膝本體90上。當然,在其他實施方式中,護膝本體90也可以為由彈性材料制成的套筒。需要說明的是,護膝本體90還可以進一步包括內層及外層,將加熱膜110直接夾設于護膝本體90的外層和內層之間即可,此時外罩130可以省略。當然,護膝I還可以包括用于固定的綁帶或者粘扣等其他部件,在此不做贅述。
[0044]請參閱圖3,在圖示的實施方式中,加熱膜110包括依次層疊的第一絕緣層112、導電層114、電極層116及第二絕緣層118。
[0045]第一絕緣層112為基底。第一絕緣層112的材料為玻璃或者聚合物。優選的,聚合物為PET、PVC、PE、PMMA, PVDF, PANI或PC。優選的,第一絕緣層112的厚度為10 μπι?125 μ mD
[0046]導電層114形成于第一絕緣層112的一側表面。導電層114由導電材料形成。優選的,導電層114的材料為銀、銅、鋁、石墨烯、碳納米管、ITO、FTO或ΑΖ0。進一步優選的,導電層114的材料為單層石墨烯或多層石墨烯。當導電層的材料為石墨烯時,導電層114還可以含有摻雜劑,摻雜劑為有機摻雜劑或無機摻雜劑。優選的,導電層的厚度為1nm?10nm0
[0047]電極層116形成于導電層114的表面,且與導電層114電連接。
[0048]請參閱圖4,在圖示的實施方式中,電極層116包括正電極1162及負電極1164。電極層116的厚度為1nm?35 μπι。
[0049]正電極1162包括正極匯流條1162a及自正極匯流條1162a延伸而出的多個正極內電極1162b。
[0050]在圖示的實施方式中,正極匯流條1162a大致為條狀,包括主體(圖未標)、連接部(圖未標)及與連接部連接的延伸部(圖未標)。主體、連接部及延伸部為均為直線條狀。連接部的一端與主體的一端垂直連接,連接部的另一端與延伸部的一端垂直連接,且主體與延伸部分別位于連接部的兩側。
[0051]正極內電極1162b有多個,多個正極內電極1162b均自主體的一側延伸而出。在圖示的實施方式中,正極內電極1162b為直線型且均垂直于正極匯流條1162a的主體。正極內電極1162b與正極匯流條1162a的連接部位于正極匯流條1162a的主體的同側。正極內電極1162b的寬度為0.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