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背心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服裝領域,具體是一種背心。
【背景技術】
[0002]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背心的種類已越來越多,如普通背心、降溫背心以及保暖背心。
[0003]但現有降溫背心,大多采用的是在背心中添加冷源的方式實現降溫。盡管這種降溫背心可自由隨身攜帶,適合貼身穿著,但冷源會被消耗掉,其降溫效果持續時間比較短,不利于成本的降低。此外,現有技術中還有采用水循環降溫的背心,采用的是將至少一條冷卻管纏繞在背心內,且通過與外部冷卻裝置形成循環回路進行降溫,不僅使用不便,還會因使用的液態水而增加用戶的負重感。
[0004]此外,現有保暖背心,要么是太厚,穿戴不便,要么是保暖效果相對較差。且現有保暖背心大都與降溫背心相分離,這不僅增加了用戶的使用成本,且增加了存放空間。
[0005]此為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背心,用于克服現有降溫背心降溫效果持續時間短、以及現有降溫背心使用不便且會增加用戶負重感的不足。此外,還用于克服現有保暖背心與降溫背心相分離的不足,用于降低用戶使用成本,并用于減少背心的存放空間。
[0007]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背心,采用雙層背心結構,包括內層背心和設置在內層背心外的外層背心,兩層背心之間設有電源、控制器、溫度傳感器、一組氣囊帶和用于連通該組氣囊帶的一組連通管路,各氣囊帶分別由一組氣囊和連通該組氣囊的一組氣管組成,一氣囊帶通過充氣管與一充氣設備相連通,所述的充氣管上設有電控閥,所述的電控閥、溫度傳感器和電源分別與所述的控制器電連接;外層背心、內層背心、各氣囊帶以及各連通管路之間形成一空腔,與所述空腔相對的外層背心的上端設有排氣孔,與空腔相對的外層背心的下端設有單向進氣閥。
[0008]其中,本實用新型所述背心的初始狀態為各氣囊帶中處于負壓狀態。
[0009]工作時,溫度傳感器實時檢測所述空腔中氣體的溫度,并將檢測值實時傳輸給控制器,控制器將接收到的溫度值與預設的降溫溫度閾值進行比較,當比較結果為檢測值大于或等于預設的降溫溫度閾值時,控制器控制電控閥打開,充氣設備為各氣囊帶上的氣囊充氣,在為氣囊充氣的過程中,氣囊充氣后膨脹,空腔的體積不斷的增大,外界空氣通過單向進氣閥和排氣孔不斷補入,空腔中充滿氣體;空腔中的氣體與人體進行熱交換后溫度上升,之后通過排氣孔排出,在空腔中的氣體排出的過程中,空腔中形成一定的負壓區,外界氣體通過單向進氣閥源源不斷地補入上述空腔;上述補入空腔中的氣體與人體進行熱交換,之后通過排氣孔排出,空腔始終為一負壓空腔,外界氣體再次通過單向進氣閥源源不斷地補入上述空腔;上述熱交換、排出與補入氣流的過程不斷的重復進行,即在排氣孔與單向進氣閥之間形成一氣流通道,該氣流通道用于與外界空氣流形成循環回路,從而帶走人體產生的熱量,最終達到降溫目的。
[0010]其中,所述的電源與控制器之間設有一按鈕開關,所述的按鈕開關安裝在外層背心上。按鈕開關的使用,便于依據實際需要控制控制器的通斷電,增加本實用新型使用的靈活性,比如,在溫度較高的天氣,在沒有穿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背心時,可通過按鈕開關斷開電源與控制器的連接,進而可在一定程度上節約電能。
[0011]其中,每個氣囊帶上設有至少4個氣囊。
[0012]其中,每個氣囊帶上的氣囊呈一字型分布。
[0013]其中,所述單向進氣閥的數量有兩個,位于外層背心的門襟的兩側。
[0014]其中,所述排氣孔的數量為兩個,位于外層背心的后背的上端。
[0015]其中,各氣囊帶上的氣囊均設置在外層背心上,一氣囊帶上設有用于向外界排氣的排氣閥。
[0016]此外,兩層背心之間設有電加熱組件,所述的電加熱組件與所述的控制器電連接。
[0017]其中,所述的電加熱組件為電加熱芯片。
[001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
[0019](I)本實用新型采用雙層背心結構,并在兩層背心之間設有溫度傳感器和一組由多個連通管路相連通的氣囊帶,各氣囊帶分別由一組氣囊和連通該組氣囊的一組氣管組成,且一氣囊帶通過充氣管與充氣設備相連通,所述的充氣管上設有與控制器相連的電控閥,外層背心、內層背心、各氣囊帶以及各連通管路之間形成一空腔,與所述空腔相對的外層背心的上端設有排氣孔,與空腔相對的外層背心的下端設有單向進氣閥,使用時,在達到一定控制條件下,通過充氣設備為氣囊帶上的氣囊充氣,單向進氣閥、空腔與排氣孔之間形成一氣流通道,該氣流通道用于與外界空氣流形成循環回路,從而帶走人體產生的熱量,最終達到降溫目的,且不但降溫效果持續時間相對較長,且使用方便,還不會增加用戶的負重感;
[0020](2)本實用新型在兩層背心之間還設有與控制器相連的電加熱組件,結合溫度傳感器的使用,在溫度傳感器的檢測值達到某種條件時,本實用新型便于通過控制器控制電加熱組件加熱,從而起到保暖的作用;
[0021](3)本實用新型可在排氣孔、空腔與單向進氣閥之間形成氣流通道,該氣流通道與外界空氣流形成循環回路,便于熱交換之后的氣體的排出,也便于電加熱組件產生的熱量在空腔中的快速擴散,最終達到快速保暖的目的,較為實用。
[0022]由此可見,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其實施的有益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附圖說明】
[0023]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1、2和3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2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I的后視圖;
[0025]圖3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2的后視圖;
[0026]圖4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3的后視圖;
[0027]圖5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I的電氣原理框圖示意圖;
[0028]圖6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2的電氣原理框圖示意圖;
[0029]圖7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3的電氣原理框圖示意圖。
[0030]其中:1、外層背心,2、氣囊,3、氣管,4、氣管,5、氣管,6、連通管路,7、連通管路,8、充氣設備,9、充氣管,10、電控閥,11、電源、12、控制器,13、單向進氣閥,14、排氣孔,15、排氣閥,16、紐扣,17、氣管,18、溫度傳感器,19、空腔;20、按鈕開關,21、電加熱組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31]為使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2]【具體實施方式】1:
[0033]如圖1、2和5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背心,采用雙層背心結構,包括內層背心和設置在所述內層背心外圍的外層背心1,兩層背心之間設有電源11、控制器12、溫度傳感器18、一組氣囊帶和用于連通該組氣囊帶的一組連通管路,如連通管路6和連通管路7,各氣囊帶分別由一組氣囊和連通該組氣囊的一組氣管組成,一氣囊帶通過充氣管9與一充氣設備8相連通,所述的充氣管9上設有電控閥10,所述的電控閥10、溫度傳感器18和電源11分別與所述的控制器12電連接;外層背心1、內層背心、各氣囊帶以及各連通管路之間形成一空腔19,與所述空腔19相對的外層背心I的上端設有排氣孔14,與空腔19相對的外層背心I的下端設有單向進氣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