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具有滑板車功能的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行李箱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具有滑板車功能的行李箱。
【背景技術】
[0002]行李箱自誕生以來便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隨著人類活動范圍不斷擴大和出行頻率不斷提升,行李箱的應用更加廣泛和頻繁。行李箱一般由箱體本身和附屬在上的拖桿和滾輪組成,結構呆板,功能過于單一,不能滿足追求時尚和趣味的年輕群體的需求。專利CN102763964設計了一種比較小巧的滑板車行李箱,但是零部件過于繁瑣,裝配復雜,轉向輪為兩輪結構,后輪為單輪,違背了一般滑板車的結構,且只能安裝在較小型的行李箱。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裝配簡單,結構合理的,具有滑板車功能的行李箱。
[0004]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0005]—種具有滑板車功能的行李箱,由箱體和底座部分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部分包括支撐結構、轉向機構以及蓋板組件;所述箱體的正面朝后布置,背面朝前布置,背面的中部開設有從上端延伸至下端的T形槽,箱體的底部靠近正面的一側設置有至少一個支腳或行走輪,箱體的底部靠近背面的一側對稱固定有兩個半圓柱銷;所述支撐結構包括底板、兩支撐板、兩后輪以及一前輪;底板沿前后方向布置,底板的前端通過前輪架安裝有前輪,前輪架的轉軸豎直安裝在底板前端開設的通孔內;兩支撐板對稱布置在底板的前端且沿左右方向排列成一條直線,兩支撐板的外端各自通過后輪架安裝有一后輪,后輪架的轉動軸豎直安裝在支撐板外端開設的通孔內,轉動軸的頂端為半圓柱體,箱體底部的兩個半圓柱銷向下分別插入兩支撐板的通孔內,兩個半圓柱銷與通孔內的半圓柱體拼合形成圓柱體,從而固定兩后輪架的方向;兩支撐板的內端相向而對且保持距離形成一條短縫,兩支撐板的內端的端面分別制有向前延伸的固定鉤,兩支撐板的內端的后側分別通過鉸接軸鉸接在底板上,其中一支撐板的后沿制有連接桿,另一支撐板的后沿開設有連接孔,兩支撐板分別繞鉸接軸向后轉動90度后并排布置且保持距離形成一條長縫,連接桿與連接孔配合將兩支撐板連為一體,作為滑板車的支撐結構;所述轉向機構包括T形的拖桿、連接頭以及卡緊扣;拖桿豎直布置在底板的前側,連接頭與拖桿相互垂直且前端固定在拖桿的下端,連接頭的后端制成T形頭,T形頭向后伸入所述短縫內并與短縫的寬度相適應,連接頭的底面與所述前輪架的轉軸固定連接;卡緊扣的前端套裝在拖桿上并通過調節螺釘固定,卡緊扣的后端制有兩個向下垂懸的插腳,兩個插腳分別向下穿過兩支撐板的固定鉤后插入到T形頭的兩側,從而將固定鉤與T形頭聯鎖,使兩支撐板保持直線排列,作為行李箱的支撐結構;所述蓋板組件包括蓋板、滑套以及T形塊;滑套可滑動地套設在卡緊扣上側的拖桿上;蓋板的下端通過銷軸鉸接在滑套上,蓋板的上端通過設置在前板面的弧形卡頭與拖桿卡緊固定,蓋板的后板面的中部固定著所述T形塊,T形塊沿上下方向延伸并與箱體的T形槽相配合,蓋板的后板面的上端對稱固定有兩個半圓柱銷,蓋板繞銷軸向后下方旋轉90度之后,蓋板覆蓋在所述滑板車的支撐結構上,T形塊插入長縫內,蓋板的兩個半圓柱銷向下分別插入兩支撐板的通孔內,兩個半圓柱銷與通孔內的半圓柱體拼合形成圓柱體,從而固定兩后輪架的方向。
[0006]作為優選,所述兩支撐板的后沿分別開設有三角形的缺口,底板上制有三角形或者梯形的凸起,兩支撐板分別向后轉動90度后,兩支撐板的缺口分別與凸起的左側或右側配合,將兩支撐板定位。
[0007]作為優選,所述后輪架通過固定蓋安裝在兩支撐板的外端,后輪架的轉動軸安裝在固定蓋內并與固定蓋間隙配合,固定蓋固定在支撐板的底面,轉動軸頂部的半圓柱體向上伸入支撐板的通孔,轉動軸的下端穿過固定蓋后與后輪架固定連接。
[0008]作為優選,所述連接頭的底部設置有連接管,連接管與前輪架的轉軸之間過盈配合,前輪架的轉軸與底板之間安裝有滾動軸承,連接管與底板之間安裝有止推軸承。
[0009]作為優選,所述弧形卡頭制有與拖桿過盈配合的半圓柱面形凹口。
[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采用聯鎖結構鎖定前輪架、兩支撐板以及拖桿,整個結構的零部件數目大大減少且改變整體結構的十分簡單,裝配容易,并且在作為滑板車結構和行李箱底板時,分別由蓋板上的半圓柱銷和箱體上的半圓柱銷與兩后輪架的半圓柱體配合來固定后輪的方向,且有蓋板和卡緊扣來固定支撐板,在行李箱和滑板車變換的過程中不需要額外增加零部件,通過聯鎖以及半圓柱體和半圓柱銷的配合,十分穩固。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2]圖1-1是圖1中A部的放大圖。
[0013]圖1-2是圖1中B部的放大圖。
[0014]圖1-3是圖1中C部的放大圖。
[0015]圖2是本實用新型去除箱體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行李箱狀態)。
[0016]圖3是本實用新型去除箱體后的仰視結構示意圖(滑板車狀態)。
[0017]圖4是本實用新型去除箱體后的分解狀態示意圖(滑板車狀態)。
[0018]圖4-1是圖4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0019]圖5是固定鉤與T形頭聯鎖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6是箱體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實施例。
[0022]如圖1-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由箱體和底座部分組成,所述底座部分包括支撐結構、轉向機構以及蓋板組件。整個底座部分可以在行李箱底板和滑板車之間自由變換,十分靈活。
[0023]所述箱體71,正面朝后布置,背面朝前布置,背面的中部開設有從上端延伸至下端的T形槽82,箱體的底部靠近正面的一側設置有至少一個支腳83或行走輪(圖中為2個支腳83),箱體的底部靠近背面的一側對稱固定有兩個半圓柱銷81。
[0024]所述支撐結構,包括底板33、兩支撐板23、26、兩后輪46以及一前輪31_1。底板33沿前后方向布置,底板33的前端通過前輪架31安裝有前輪31-1,前輪架31的轉軸31_2豎直安裝在底板33前端開設的通孔內。兩支撐板23、26分別是左支撐板23和右支撐板26,對稱布置在底板33的前端且沿左右方向排列成一條直線,兩支撐板23、26的外端各自通過一后輪架47安裝有一后輪46 (后輪46的轉軸45沿左右方向),后輪架的轉動軸42豎直安裝在支撐板外端開設的通孔61-1內,轉動軸42的頂端為半圓柱體61,箱體71底部的兩個半圓柱銷81向下分別插入兩支撐板的通孔61-1內,兩個半圓柱銷81與通孔61-1內的半圓柱體61拼合形成圓柱體,從而固定兩后輪架的方向,使后輪架不能以轉動軸42為中心在周向自由轉動。兩支撐板的內端相向而對且保持距離形成一條短縫51-1,兩支撐板23、26的內端的端面分別制有向前延伸的固定鉤51,兩支撐板的內端的后側分別通過鉸接軸25鉸接在底板上,其中一支撐板的后沿制有連接桿24,另一支撐板的后沿開設有連接孔,兩支撐板分別繞鉸接軸向后水平轉動90度后并排布置且保持距離形成一條長縫51-2,連接桿與連接孔配合將兩支撐板連為一體,作為滑板車的支撐結構。
[0025]所述兩支撐板23、26的后沿分別開設有三角形的缺口 53,底板上制有三角形或者梯形的凸起54,兩支撐板23、26分別向后水平轉動90度后,兩支撐板23、26的缺口分別與凸起54的左側或右側配合,將兩支撐板23、26定位。
[0026]所述后輪架47通過固定蓋43、螺釘44安裝在兩支撐板的外端,后輪架的轉動軸42安裝在固定蓋43內并與固定蓋間隙配合,固定蓋固定在支撐板的底面,轉動軸頂部的半圓柱體61向上伸入支撐板的通孔61-1,轉動軸的下端穿過固定蓋后與后輪架固定連接。
[0027]所述轉向機構,包括T形的拖桿38、連接頭35以及卡緊扣36。拖桿豎直布置在底板的前側,拖桿的頂部固定有橫桿39,連接頭與拖桿相互垂直且前端固定在拖桿的下端,連接頭的后端制成T形頭35-1,T形頭向后伸入所述短縫51-1內并與短縫的寬度相適應,連接頭的底面與所述前輪架31的轉軸31-2固定連接。卡緊扣36的前端套裝在拖桿上并通過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