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具有抗菌、防臭、吸濕功能的一種皮鞋。
背景技術:
皮鞋是是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一種服飾,皮鞋的通用結構一般都是包括鞋幫、鞋底和后跟,鞋幫安裝在鞋底的側壁頂端,后跟安裝在鞋幫的底端后側,皮鞋的鞋底內側采用海綿、紙等作為原料制成,其抗菌防臭的效果較差,為此經常穿皮鞋的人容易出現腳臭、真菌感染等問題,各種腳部的、腳趾甲的外科病困擾著眾多皮鞋的穿著人群,為了解決抗菌、防臭、吸濕的問題,通常會采用具備防臭或/和防止真菌感染或/和具備吸濕功能的鞋墊來解決這些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和問題,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抗菌、防臭、吸濕功能的皮鞋,其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且使用效果好。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皮鞋,包括鞋幫、鞋面、鞋底、鞋內襯和后跟,鞋幫設置在鞋底的側壁與頂端,鞋面部分覆蓋在鞋幫上,后跟設置在鞋幫的后側底部,鞋內襯包覆在鞋幫和鞋面的內層,鞋底包括設置在外底上部的內底,外底設置吸附層和連接面,所述內底自上而下包括經殺菌處理的頂層、吸附層、吸濕層、防水層和連接層,所述吸附層具有蜂窩結構,所述連接面和連接層相接。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鞋內襯和頂層為使用苧麻制備的麻料制成的麻料層。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麻料層為至少一層。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麻料層為五層以上,其中每層的厚度不低于0.5—1.5mm。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吸附層厚度在10mm—15mm之間。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內底包括前底、中底和后底,所述中底的厚度比前底和后底的厚度大1—3mm。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前底、中底和后底為一體結構。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中底的麻料層和吸附層厚度比例為1—3:3—6。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連接面和連接層為粘結。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連接面和連接層分別設置相對稱的反扣結構,連接面和連接層采用扣接。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為:通過對鞋幫、鞋面、鞋底、鞋內襯作出各種不同的構造的設置,采用麻料和蜂窩結構的結合,達到對皮鞋的整體設計完成抗菌、防臭、吸濕的功能,使皮鞋具備較好的抗菌、防臭、吸濕效果,降低長期皮鞋使用者患腳病的幾率,同時皮鞋內襯不再使用紙張制作,減少了紙張的消耗,有利于環保。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剖面示意圖。
圖2為內底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鞋幫1、鞋面2、鞋底3、鞋內襯4、后跟5、外底6、內底7、頂層71、吸附層72、吸濕層73、防水層74、連接層75、連接面8。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根據圖1所示,作為實施例所示的一種皮鞋,包括鞋幫、鞋面、鞋底、鞋內襯和后跟,鞋幫設置在鞋底的側壁與頂端,鞋面部分覆蓋在鞋幫上,后跟設置在鞋幫的后側底部,鞋內襯包覆在鞋幫和鞋面的內層,鞋內襯為苧麻制備的麻料制成的麻料層。
根據圖2所示,鞋底包括設置在外底上部的內底,外底設置吸附層和連接面,內底自上而下包括經殺菌處理的頂層、吸附層、吸濕層、防水層和連接層,吸附層具有蜂窩結構,吸附層厚度為12mm。蜂窩結構為多個單元格,每個單元格具有六邊形形狀并且由六個隔壁包圍式布置于蜂窩結構的徑向橫截面上;以及筒形外周壁,蜂窩結構的外壁表面由筒形外周壁覆蓋。
吸濕層、防水層采用經過殺菌除臭處理的多層苧麻制備的布制備,防水層采用經過殺菌除臭處理的防水布制備。
連接面和連接層采用粘結方式相接,也可以采用增加摩擦力的形式完成,在連接面和連接層分別設置粗糙的摩擦面,二者進行活接,還可以在連接面和連接層分別設置相對稱的反扣結構,連接面和連接層采用扣接,反扣可以采用薄魚鱗片狀扣結構后其他形狀的扣結構,連接面和連接層的扣結構可以對應扣接即可,采用扣接方式時,扣結構數量可以少,以達到穩定連接,內底不移動為目的,扣結構厚度需要薄,同時這樣的結構也可以對腳底部形成按摩作用。
鞋內襯和頂層使用苧麻制備的麻料所制成的麻料層,苧麻在中醫中性寒,味甘,歸肝經;心經;膀胱經,具有清熱利尿,解毒的功效,苧麻纖維具有較好的吸濕、除菌和除臭效果。
麻料層為六層,每層的厚度不低于0.5—1.5mm,各層麻料層采用粘結方式相連接。
內底包括前底、中底和后底,前底、中底和后底為一體結構,也可以分體設計,采用中底的麻料層和吸附層厚度比例為1:4以及中底的厚度比前底和后底的厚度大2mm的設計方案,在內底上形成拱形結構,適合于腳部的足弓位置,提高舒適度。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所述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