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鞋的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防崴腳減震平衡氣墊鞋。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運動與健康,跑步作為一項人們最熱衷的健身運動之一,逐漸改變著人們的日常休閑生活。并且隨著全國各地興起的馬拉松熱,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甚至中老年人也加入到跑步運動中去,社會普及率逐年增高。但是跑步這項運動對于人體也會存在一定的運動傷害,例如對膝蓋的傷害以及對腳踝的傷害等,一旦運動者遭受了這類傷害,對其身體造成的影響會很大,通常需要一周或者更長的時間去恢復,給運動者的生理和心理都造成了創傷。
鞋主要由鞋面和鞋底構成,鞋子是否舒適,首先取決于鞋底,鞋底是鞋與地面直接接觸的部分,它直接受到地面的摩擦沖擊,同時將地面的反作用力傳遞給足部。鞋底尤其需要具有足夠的減震功能,才能避免運動沖擊力帶來的傷害,從而實現鍛煉或競技的目的,人們希望雙腳在運動中能夠得到有效的保護,同時也減輕運動疲勞感。
于是人們實用新型了帶有氣墊的運動鞋,氣墊式運動鞋是用來減少劇烈運動對關節的沖擊而發明的。這類氣墊式運動鞋一般將氣墊設置在鞋墊與鞋底之間,用于緩沖來自鞋底對腳的沖擊載荷。但是,在日常的運動中,由于路面不平整,當鞋踩到地面的石頭或者運動時踩到別人的腳,鞋底會發生一定角度的翻轉,這樣的話會使運動鞋的穿著者發生腳踝扭傷或骨折,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崴腳。氣墊鞋的緩沖效果較好,但由于氣墊鞋的鞋底一般是由橡膠制成,外部鞋底的橡膠在壓縮后回彈速度較慢,跑步的時候,兩只腳的交替時間很短,如果回彈速度不及時,可能更容易崴腳。因此,一種可以防止崴腳和增加鞋底回彈速度的減震平衡氣墊鞋則顯得更加實用和高效。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崴腳減震平衡氣墊鞋,具有較好的減震效果并且可以增加鞋底在壓縮后的回彈速度,有效防止運動中出現崴腳。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防崴腳減震平衡氣墊鞋,包括鞋底,該鞋底內設有兩個氣囊室,該兩個氣囊室在該鞋底的左右方向上分布設置,該兩個氣囊室內分別設有兩個氣囊體,該兩個氣囊體互相連通,該兩個氣囊室和該兩個氣囊體可壓縮和回彈,在該兩個氣囊室內和/或該兩個氣囊體內還設有用于增加回彈速度的彈性件。
進一步地,該彈性件為彈簧或彈片。
進一步地,該彈性件設置在每個氣囊體內,該彈性件的底端與對應氣囊體的底部連接,該彈性件的頂端與對應氣囊體的頂部連接。
進一步地,該鞋底于每個氣囊室的頂部沿徑向朝向氣囊室的中心突出形成凸緣,該彈性件設置在每個氣囊室內且位于氣囊體外,該彈性件的底端與該鞋底連接,該彈性件的頂端與該凸緣連接。
進一步地,該氣墊鞋還包括鞋墊,該鞋墊與該鞋底結合將該兩個氣囊體分別固定在該兩個氣囊室內。
進一步地,該彈性件設置在每個氣囊室內且位于氣囊體外,該彈性件的底端與該鞋底連接,該彈性件的頂端與該鞋墊連接。
進一步地,該彈性件設置在每個氣囊室內且位于氣囊體外,每個氣囊體為環狀且環繞設有中心孔,該彈性件容納在該中心孔內,該彈性件的底端與該鞋底連接,該彈性件的頂端與該鞋墊連接。
進一步地,該兩個氣囊體之間通過連接管連通,該兩個氣囊體和連通該兩個氣囊體的連接管構成一排減震系統。
進一步地,該減震系統的數量為一排或多排且僅設置在該鞋底的后跟部位,或者該減震系統的數量為多排且同時分布在該鞋底的后跟部位和前掌部位。
進一步地,該鞋墊的下表面設有一條用于容納該連接管的連接管槽,或者該鞋底的上表面設有一條用于容納該連接管的連接管槽。
本實施例提供的防崴腳減震平衡氣墊鞋,至少實現了如下技術效果:通過在鞋底內設置兩個氣囊室,在該兩個氣囊室內分別設置兩個氣囊體,且該兩個氣囊體互相連通,可以緩沖地面對腳部的沖擊,具有較好的減震效果,由于氣囊體之間相互連通,當鞋底一側的氣囊室外有石頭等異物時,該側的氣囊室和氣囊體被壓縮,由于兩側的氣囊室是連通的,導致另一側的氣囊體膨脹并帶動氣囊室拉伸對地面進行作用,形成與鞋底側翻趨勢相反的扭矩,阻止鞋底側翻,使鞋底保持了相對的平衡,從而有效防止崴腳。而且,通過在該兩個氣囊室內和/或該兩個氣囊體內設置彈性件,該兩個氣囊室和該兩個氣囊體在被踩下壓縮之后的釋放階段,彈性件可以增加氣囊室和氣囊體的回彈速度,使得該鞋底在被再次踩下之前已充分回彈,從而避免了由于外部鞋底的橡膠在壓縮后回彈速度較慢,跑步的時候兩只腳的交替時間很短,如果回彈速度不及時可能導致的崴腳現象。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中防崴腳減震平衡氣墊鞋的主視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的氣墊鞋在去除鞋面后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3為圖1中的氣墊鞋的鞋墊的仰視示意圖。
圖4為圖1中的氣墊鞋的鞋底與鞋墊結合后的立體示意圖。
圖5為圖4中沿著V-V線的截面示意圖。
圖6a至圖6b為圖5的不同工作狀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中鞋底與鞋墊結合后的截面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中鞋底與鞋墊結合后的截面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中鞋底與鞋墊結合后的截面示意圖。
圖10為圖9中的減震系統的立體示意圖。
圖11為本實用新型第五實施例中鞋底與鞋墊結合后的截面示意圖。
圖12為圖11中的鞋底的俯視示意圖。
圖13為本實用新型第六實施例中防崴腳減震平衡氣墊鞋的主視示意圖。
圖14為本實用新型第七實施例中防崴腳減震平衡氣墊鞋的主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更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為達成預定實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方式及功效,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
[第一實施例]
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中防崴腳減震平衡氣墊鞋的主視示意圖,圖2為圖1中的氣墊鞋在去除鞋面后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3為圖1中的氣墊鞋的鞋墊的仰視示意圖,圖4為圖1中的氣墊鞋的鞋底與鞋墊結合后的立體示意圖,圖5為圖4中沿著V-V線的截面示意圖,請參圖1至圖5,本實施例中的氣墊鞋包括鞋底12,該鞋底12內設有兩個氣囊室121,該兩個氣囊室121在該鞋底12的左右方向上分布設置,該兩個氣囊室121內分別設有兩個氣囊體21,該兩個氣囊體21互相連通,該兩個氣囊室121和該兩個氣囊體21可壓縮和回彈,在該兩個氣囊室121內和/或該兩個氣囊體21內還設有用于增加回彈速度的彈性件125。
該彈性件125例如為彈簧或彈片(圖中以彈簧為例進行示意)。該兩個氣囊體21內例如填充有空氣或其他氣體。該兩個氣囊室121從該鞋底12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該氣墊鞋還包括鞋墊11,該鞋墊11與該鞋底12結合將該兩個氣囊體21分別固定在該兩個氣囊室121內。
通過在鞋底12內設置兩個氣囊室121,在該兩個氣囊室121內分別設置兩個氣囊體21,且該兩個氣囊體21互相連通,可以防止氣墊鞋發生向左側翻轉或向右側翻轉的崴腳現象;而且,通過在該兩個氣囊室121內和/或該兩個氣囊體21內設置彈性件125,該兩個氣囊室121和該兩個氣囊體21在被踩下壓縮之后的釋放階段,彈性件125可以增加氣囊室121和氣囊體21的回彈速度,使得該鞋底12在被再次踩下之前已充分回彈。由于鞋底12一般由橡膠制成,外部鞋底12的橡膠在壓縮后回彈速度較慢,跑步的時候,兩只腳的交替時間很短,如果回彈速度不及時,可能更容易崴腳,而本實施例通過在鞋底12內增設輔助氣囊室121和氣囊體21進行回彈的彈性件125,則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圖6a至圖6b為圖5的不同工作狀態示意圖,其中圖6a為該氣墊鞋的氣囊體21在正常壓縮時的示意圖,圖6b為該氣墊鞋的氣囊體21在踩到不平路面時的示意圖。請參圖6a,當人們穿著該氣墊鞋在平地上進行運動時,左右兩個氣囊體21所承受的載荷基本相同,這時兩個氣囊體21的氣壓也基本相同,變形也基本一致,與普通的氣墊鞋無異。請參圖6b,當鞋底12一側的氣囊室121外有石頭等異物30時,該側的氣囊室121被壓縮,進而該氣囊室121內的氣囊體21被壓縮,由于兩側的氣囊體21是連通的,為了保證兩側氣囊體21內的氣壓相同,被壓縮一側的氣囊體21內的氣體流向另一側,另一側的氣囊體21膨脹,膨脹后帶動該另一側的氣囊室121拉伸,該另一側的氣囊室121對地面進行作用,形成與鞋底12側翻趨勢相反的扭矩,進而阻止鞋底12側翻,使鞋底12保持了相對的平衡,從而防止崴腳。
本實施例中,該彈性件125設置在每個氣囊體21內,該彈性件125的底端與對應氣囊體21的底部連接,該彈性件125的頂端與對應氣囊體21的頂部連接。設置在每個氣囊體21內的彈性件125的數量可以為一個或多個(圖中示意為多個)。
如圖1與圖2,該兩個氣囊體21之間通過連接管22連通,該兩個氣囊體21和連通該兩個氣囊體21的連接管22構成一排減震系統20,本實施例中僅在氣墊鞋的后跟部位12a示意了一排減震系統20,但本實用新型不限于此。
如圖1,氣墊鞋還包括鞋面13,鞋面13與鞋墊11相連(如粘合或縫合)。
如圖3和圖5,鞋墊11的下表面設有一條連接管槽112,用于容納連通氣囊體21的連接管22。由于鞋墊11的下表面與鞋底12的上表面是適配的,在鞋墊11的下表面設置連接管槽112可以容納連接管22,且無需在鞋底12上再開槽,可以提高鞋底12的強度。
如圖2和圖5,鞋底12的下表面于該兩個氣囊室121之間形成凹陷空間120,該兩個氣囊室121通過該凹陷空間120隔開,使該兩個氣囊室121可以各自獨立地壓縮和回彈,提高緩沖效果。
本實施例中,減震系統20可以獨立于鞋底12和鞋墊11進行設計和制造,然后再組裝至氣囊室121和連接管槽112內,這樣鞋墊11和鞋底12的結合連接不會影響減震系統20的密封性,而相較于氣囊室121,氣囊體21出現空氣泄漏的幾率大大減小,即便鞋墊11與鞋底12之間因為結合不緊密導致出現氣囊室121漏氣,也不會影響減震系統20中氣囊體21的減震效果,因此可以提高氣墊鞋的使用壽命。
如圖1,本實施例中,由兩個氣囊體21和連通該兩個氣囊體21的連接管22所形成的減震系統20僅設置在鞋底12的后跟部位12a,此時鞋底12的后跟部位12a的厚度尺寸大于前掌部位12b,即本實施例較適合于帶有后跟的氣墊鞋。本實施例在鞋底12的后跟部位12a僅示意了一排減震系統20,但本實用新型不限于此。通過在鞋底12的后跟部位12a設置減震系統20,不僅能減少氣墊鞋的體積和重量,而且針對使用者腳后跟集中受力的情況,在運動過程中產生減震平衡效果和防止崴腳。
本實施例中,氣囊體21和氣囊室121的形狀可以為圓形、橢圓形、方形或不規則形狀。氣囊體21可以為橡膠或其他彈性較好的材質。彈性件125可以為金屬、合金或塑膠等材質。
本實施例中,鞋墊11為不易發生變形的硬質材料,鞋底12為易發生變形的軟質材料。鞋底12由于比較軟,一般不平的道路可以保證鞋的水平,當鞋底12踩到較大物體時,鞋底12的變形變大,這時氣囊體21壓縮變形,起到限制鞋底12翻轉的作用,從而防止崴腳。而鞋墊11采用硬性材料,可以更好地維持腳面的水平受力。
[第二實施例]
圖7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中鞋底與鞋墊結合后的截面示意圖,請參圖7,本實施例中該鞋底12于每個氣囊室121的頂部沿徑向朝向氣囊室121的中心突出形成凸緣123,該彈性件125設置在每個氣囊室121內且位于氣囊體21外,該彈性件125的底端與該鞋底12連接,該彈性件125的頂端與該凸緣123連接。該凸緣123可以是圍繞氣囊室121一圈設置。設置在每個氣囊室121內的彈性件125的數量可以為一個或多個,優選為多個并環繞在氣囊體21外圍均勻分布設置。關于本實施例的其他結構和工作原理,可以參見上述實施例,在此不再贅述。
[第三實施例]
圖8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中鞋底與鞋墊結合后的截面示意圖,請參圖8,本實施例中該彈性件125設置在每個氣囊室121內且位于氣囊體21外,該彈性件125的底端與該鞋底12連接,該彈性件125的頂端與該鞋墊11連接。設置在每個氣囊室121內的彈性件125的數量可以為一個或多個,優選為多個并環繞在氣囊體21外圍均勻分布設置。關于本實施例的其他結構和工作原理,可以參見上述實施例,在此不再贅述。
[第四實施例]
圖9為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中鞋底與鞋墊結合后的截面示意圖,圖10為圖9中的減震系統的立體示意圖,請參圖9至圖10,本實施例中該彈性件125設置在每個氣囊室121內且位于氣囊體21外,每個氣囊體21為環狀且環繞設有中心孔124,該彈性件125容納在該中心孔124內,該彈性件125的底端與該鞋底12連接,該彈性件125的頂端與該鞋墊11連接。設置在每個中心孔124內的彈性件125的數量可以為一個。關于本實施例的其他結構和工作原理,可以參見上述實施例,在此不再贅述。
另外,在其他實施例中,還可以根據需要在每個氣囊體21內、以及在每個氣囊室121內且位于氣囊體21外同時設置彈性件125,以進一步提高鞋底12在壓縮后的回彈速度,詳細結構在此不再贅述。
[第五實施例]
圖11為本實用新型第五實施例中鞋底與鞋墊結合后的截面示意圖,圖12為圖11中的鞋底的俯視示意圖,請參圖11至圖12,本實施例中在鞋底12的上表面設有一條連接管槽122,用于容納連通兩個氣囊體21的連接管22。即本實施例中,連接管槽不是設置在鞋墊11的下表面,而是設置在鞋底12的上表面。通過在鞋底12的上表面設置一條連接管槽122,這樣可以使氣囊體21的安裝更加便捷,保證連接管22的放置更加方便,無需尺寸匹配。關于本實施例的其他結構和工作原理,可以參見上述實施例,在此不再贅述。
[第六實施例]
圖13為本實用新型第六實施例中防崴腳減震平衡氣墊鞋的主視示意圖,請參圖13,本實施例中,在鞋底12的后跟部位12a設置有多排減震系統20(圖中僅示意了兩排減震系統20,但不限于此),鞋底12的前掌部位12b未設置減震系統20,即減震系統20僅設置在鞋底12的后跟部位12a,此時鞋底12的后跟部位12a的厚度尺寸大于前掌部位12b,即本實施例較適合于帶有后跟的氣墊鞋。每排減震系統20由兩個氣囊體21和連通兩個氣囊體21的連接管22形成,該多排減震系統20在鞋底12的前后方向上依次排列設置,每排減震系統20中的兩個氣囊體21在鞋底12的左右方向上分布設置。本實施例中通過在鞋底12的后跟部位12a設置多排減震系統20,提高了氣墊鞋的減震平衡效果。進一步地,該多排減震系統20在鞋底12上各自相互獨立設置,即便其中一排的減震系統20出了問題(如漏氣),也不會影響其他排的減震系統20繼續工作,提高了氣墊鞋的耐用性。關于本實施例的其他結構和工作原理,可以參見上述實施例,在此不再贅述。
[第七實施例]
圖14為本實用新型第七實施例中防崴腳減震平衡氣墊鞋的主視示意圖,請參圖14,本實施例中,減震系統20為多排且同時設置在鞋底12的后跟部位12a和前掌部位12b,鞋底12的后跟部位12a的厚度尺寸可以與前掌部位12b相同,即本實施例較適合于平板氣墊鞋。每排減震系統20由兩個氣囊體21和連通該兩個氣囊體21的連接管22形成,該多排減震系統20在鞋底12的前后方向上依次排列設置,每排減震系統20中的兩個氣囊體21在鞋底12的左右方向上分布設置,從而使鞋底12的后跟部位12a和前掌部位12b均同時產生防崴腳的減震平衡效果,可以將腳底受力分散至整個鞋底12,改善僅腳后跟部位12a集中受力的情況。進一步地,該多排減震系統20在鞋底12上各自相互獨立設置,即便其中一排的減震系統20出了問題(如漏氣),也不會影響其他排的減震系統20繼續工作,提高了氣墊鞋的耐用性。關于本實施例的其他結構和工作原理,可以參見上述實施例,在此不再贅述。
上述實施例提供的防崴腳減震平衡氣墊鞋,可以運用在運動鞋、籃球鞋、跑步鞋、休閑鞋或皮鞋等各種鞋體上。
綜上所述,上述實施例提供的防崴腳減震平衡氣墊鞋,至少實現了如下技術效果:通過在鞋底內設置兩個氣囊室,在該兩個氣囊室內分別設置兩個氣囊體,且該兩個氣囊體互相連通,可以緩沖地面對腳部的沖擊,具有較好的減震效果,由于氣囊體之間相互連通,當鞋底一側的氣囊室外有石頭等異物時,該側的氣囊室和氣囊體被壓縮,由于兩側的氣囊室是連通的,導致另一側的氣囊體膨脹并帶動氣囊室拉伸對地面進行作用,形成與鞋底側翻趨勢相反的扭矩,阻止鞋底側翻,使鞋底保持了相對的平衡,從而有效防止崴腳。而且,通過在該兩個氣囊室內和/或該兩個氣囊體內設置彈性件,該兩個氣囊室和該兩個氣囊體在被踩下壓縮之后的釋放階段,彈性件可以增加氣囊室和氣囊體的回彈速度,使得該鞋底在被再次踩下之前已充分回彈,從而避免了由于外部鞋底的橡膠在壓縮后回彈速度較慢,跑步的時候兩只腳的交替時間很短,如果回彈速度不及時可能導致的崴腳現象。
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