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煙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可翻轉注油霧化器。
背景技術:
電子煙桿分霧化器和電子設備部分。煙油是放在霧化器里的。目前,現有的儲油式電子煙霧化器注油一般都需要將相關部件完全分離,再進行注油,注完油后再把相關部件安裝上。由于注油時分離與安裝涉及的相關部件較多較小,一方面比較容易在拆裝時不慎丟失,另一方面造成拆裝難度較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翻轉注油霧化器,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可翻轉注油霧化器,包括煙嘴、上蓋、注油件、玻璃管、中心管、霧化頭、底座、下蓋,所述霧化頭右端外螺紋與所述底座內螺紋連接,所述底座右端外側套有氣流圈,底座及氣流圈側面沿徑向均勻設有相互配合的多個通孔,下蓋抵住氣流圈與底座螺紋連接,所述霧化頭左端內螺紋與所述中心管右端外螺紋連接,所述玻璃管右端與底座密封連接,玻璃管左端、中心管左端與注油件密封連接,所述注油件設有注油孔、通煙孔,所述注油孔與由玻璃管、中心管圍成的油腔相通,所述中間通孔與中心管、霧化頭內的煙道相通,所述上蓋與注油件通過翻轉結構連接,所述煙嘴與上蓋連接。
優選的,所述翻轉結構包括密封蓋,所述密封蓋設于注油件右側,與上蓋壓在一起,通過旋轉螺絲與設于注油件左端側壁的螺絲孔鉸接,可繞旋轉螺絲與注油件翻轉一定角度,密封蓋關閉時擋住注油件的注油孔,密封蓋翻轉時,打開注油孔。通過密封蓋的翻轉,以打開注油孔,便于完成煙油添注。
優選的,所述上蓋可相對所述注油件旋轉,所述注油件的螺絲孔對側端面設有突出的“7”形倒勾,所述“7”形倒勾朝向徑向方向,所述上蓋右側端面設有與所述“7”形倒勾相配合的凹槽,當上蓋凹槽對準“7”形倒勾使上蓋與注油件端面接觸,轉動上蓋則“7”形倒勾勾住上蓋凹槽邊沿,使上蓋與注油件鎖死而不能翻轉。這樣,可在需注油時,反向旋轉上蓋,使上蓋與注油件解鎖;注完油后,正向旋轉上蓋,使二者鎖死。
優選的,所述上蓋內設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與上蓋之間設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設有朝左的凸沿,所述凸沿伸入上蓋的內孔與限位圈之間進行固定,所述限位圈右側設有一個凸出的限位塊,所述密封蓋左側設有與所述限位塊相配合的限位槽,由固定圈將限位圈與上蓋固定連接起來,并通過密封蓋的限位槽來限制上蓋相對于注油件旋轉的位移量,防止二者相對鎖死后松動脫落。
優選的,所述上蓋外圍設有裝飾圈,所述裝飾圈兩端分別抵緊上蓋、注油件側面,用于遮擋住上蓋的凹槽及注油件的“7”形倒勾。
優選的,所述密封蓋與注油件之間設有注油密封墊,所述注油密封墊設有與注油件注油孔相配合的側通孔及與通煙孔相配合的中通孔。在密封蓋閉合時,注油密封墊可加強油腔、煙道的密封效果,防止泄漏。
優選的,所述底座、注油件與玻璃管的密封連接設有玻璃管密封墊,以防止煙油泄漏。
優選的,所述上蓋繞旋轉螺絲相對注油件可翻轉的角度為90度。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可翻轉注油霧化器通過設置翻轉結構,并改進結構設計,使上蓋與注油件即使在加注煙油時仍然通過旋轉螺絲連接在一起,實現了結構的整體性,從而防止因霧化器零部件過小而造成丟失的問題,同時,通過“7”形倒勾及配合結構,使打開注油孔完成煙油加注不需要任何工具便可徒手操作,從而具有高效安全、簡單方便的優勢,克服了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A剖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其中:1.煙嘴,2.上蓋,3.裝飾圈,4.注油件,5.注油密封墊,6.中心管,7.玻璃管,8.霧化芯套,9.底座,10.氣流圈,11.下蓋,12.小絕緣圈,13.小頂針,14.大頂針,15.大絕緣圈,16.玻璃管密封墊,17.霧化芯架,18.陶瓷座,19.玻璃管密封墊,20.旋轉螺絲,21.固定圈,22.限位圈,23.密封蓋,24.螺絲孔,25.注油孔,26.“7”形倒勾,27.凹槽,28.限位塊,29.限位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參照圖1、圖2、圖3所示,一種可翻轉注油霧化器,包括煙嘴1、上蓋2、注油件4、玻璃管7、中心管6、霧化頭、底座9、下蓋11,所述霧化頭右端外螺紋與所述底座9內螺紋連接,所述底座9右端外側套有氣流圈10,底座9及氣流圈10側面沿徑向均勻設有相互配合的多個通孔,下蓋11抵住氣流圈10與底座9螺紋連接,所述霧化頭左端內螺紋與所述中心管6右端外螺紋連接,所述玻璃管7右端與底座9密封連接,玻璃管7左端、中心管6左端與注油件4密封連接,所述注油件4設有注油孔25、通煙孔,所述注油孔25與由玻璃管7、中心管6圍成的油腔相通,所述中間通孔與中心管6、霧化頭內的煙道相通,所述上蓋2與注油件4通過翻轉結構連接,所述煙嘴1與上蓋2連接。
所述翻轉結構包括密封蓋23,所述密封蓋23設于注油件4右側,與上蓋2壓在一起,通過旋轉螺絲20與設于注油件4左端側壁的螺絲孔24鉸接,可繞旋轉螺絲20與注油件4翻轉一定角度,密封蓋23關閉時擋住注油件4的注油孔25,密封蓋23翻轉時,打開注油孔25。通過密封蓋23的翻轉,以打開注油孔25,便于完成煙油添注。
所述上蓋2可相對所述注油件4旋轉,所述注油件4的螺絲孔24對側端面設有突出的”7”形倒勾26,所述”7”形倒勾26朝向徑向方向,所述上蓋2右側端面設有與所述”7”形倒勾26相配合的凹槽27,當上蓋2凹槽27對準”7”形倒勾26使上蓋2與注油件4端面接觸,轉動上蓋2則”7”形倒勾26勾住上蓋2凹槽27邊沿,使上蓋2與注油件4鎖死而不能翻轉。這樣,可在需注油時,反向旋轉上蓋2,使上蓋2與注油件4解鎖;注完油后,正向旋轉上蓋2,使二者鎖死。
所述上蓋2內設有限位圈22,所述限位圈22與上蓋2之間設有固定圈21,所述固定圈21設有朝左的凸沿,所述凸沿伸入上蓋2的內孔與限位圈22之間進行固定,所述限位圈22右側設有一個凸出的限位塊28,所述密封蓋23左側設有與所述限位塊28相配合的限位槽29,由固定圈21將限位圈22與上蓋2固定連接起來,并通過密封蓋23的限位槽29來限制上蓋2相對于注油件4旋轉的位移量,防止二者相對鎖死后松動脫落。
所述上蓋2外圍設有裝飾圈3,所述裝飾圈3兩端分別抵緊上蓋2、注油件4側面,用于遮擋住上蓋2的凹槽27及注油件4的”7”形倒勾26。
所述密封蓋23與注油件4之間設有注油密封墊5,所述注油密封墊5設有與注油件4注油孔25相配合的側通孔及與通煙孔相配合的中通孔。在密封蓋23閉合時,注油密封墊5可加強油腔、煙道的密封效果,防止泄漏。
所述底座9、注油件4與玻璃管7的密封連接設有玻璃管密封墊16、19,以防止煙油泄漏。
所述上蓋2繞旋轉螺絲20相對注油件4可翻轉的角度為90度。
為更好地說明本實施例,這里結合本實施例組裝流程對其結構作進一步說明:1.把發熱絲包好煙絲棉后依次的塞到陶瓷座18的3個孔里;2.把化妝棉包在陶瓷座18的外圍;3.把以上做好的半成品塞到霧化芯套8里;4.把霧化芯套8跟霧化芯架17壓緊;5.把大絕緣圈15裝好,每組發熱絲的其中一條放在大絕緣圈15的內孔,一條放在在絕緣圈的外圍跟霧化芯架17碰在一起導電;6.壓上大頂針14;7.把多余的發熱絲剪掉;8.把小絕緣圈12裝到下蓋11的槽里再壓上小頂針13;9.把氣流圈10套到底座9的外面再跟下蓋11壓好;10.把玻璃管密封墊16放在底座9的槽里;11.把剛剛做好的霧化頭跟底座9擰在一起;12.把限位圈22放到上蓋2里;13.把固定圈21壓在上蓋2上面;14.再把密封蓋23跟限位圈22壓在一起;15.把裝飾圈3壓在上蓋2外圍;16.把注油密封墊5放在注油件4的槽里;17.再把上蓋2跟注油件4用旋轉螺絲20擰緊;18.把密封墊放到注油件4的槽里,再壓上中心管6;19.最后插上煙嘴1;20.最后把玻璃管7套上,把半成品都擰在一起。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