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沖槳設備,具體為一種水豆腐沖漿設備,屬于豆腐生產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沖漿豆腐因其有韌性,刀切面光滑,口感細膩等特點,深受顧客的喜愛及追捧。現有的沖槳方式是將調制好的漿膏通過一份寫切口的導管沿著桶壁沖入豆漿中,這種方式不易把握沖槳角度,而且沖槳不均勻導致,水豆腐成型不均勻,影響豆腐質量和口感。
為解決上述問題,因此我們提出一種水豆腐沖漿設備。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水豆腐沖漿設備,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一種水豆腐沖漿設備,包括支撐架、預裝漿膏桶、提升泵和沖槳桶,所述預裝漿膏桶固定在支撐架上,所述沖槳桶固定在坐架上,所述沖槳桶的底部中心處設置有支撐柱,所述支撐柱上固定設置有導流裝置,所述預裝漿膏桶下端設置有放料閥,所述放料閥下端設置有套筒,所述提升泵進口端連接漿膏池,出口端通過水管連接預裝漿膏桶。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導流裝置包括導料臺和分料柱,所述導料臺為圓臺結構,所述分料柱一體化連接在導料臺的上臺面上,所述導料臺的側斜面傾角為15°~35°,所述分料柱的上端面設置有錐形頭。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套筒為倒置漏斗狀結構,且套接在導流裝置上,所述套筒與分料柱和導料臺之間有間隙,且中心軸線重合。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支撐架下方設置有升降支柱,所述預裝漿膏桶和沖槳桶上均設置有刻度線。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支撐柱上端與導料臺的下端面通過螺紋連接,所述支撐柱下端與沖槳桶的底面也通過螺紋連接。
本實用新型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提升泵將漿膏提升至預裝漿膏桶,豆漿注入沖漿桶中,按照比例調節好各自容量,打開放料閥,漿膏通過套筒和導流裝置之間的間隙,均勻的同時呈圓形按照合適的角度向桶壁噴射,并沿著桶壁沖入沖漿桶底部,并將豆漿沖起,下翻上,上翻下,快速翻轉并均勻混合凝固,方便調節豆漿和漿膏比例,易于把控沖漿角度,制作的水豆腐產品品質高,生產效率高。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水豆腐沖漿設備的總裝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水豆腐沖漿設備的沖槳結構示意圖。
圖中:1-支撐架;2-預裝漿膏桶;3-提升泵;4-坐架;5-沖漿桶;6-套筒;7-放料閥;8-分料柱;9-導料臺;10-升降支柱;11-支撐柱。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1
如圖1-2所示,一種水豆腐沖漿設備,包括支撐架1、預裝漿膏桶2、提升泵3和沖槳桶5,所述預裝漿膏桶2固定在支撐架1上,所述沖槳桶5固定在坐架4上,所述沖槳桶5的底部中心處設置有支撐柱11,所述支撐柱11上固定設置有導流裝置,所述預裝漿膏桶2下端設置有放料閥7,所述放料閥7下端設置有套筒6,所述提升泵3進口端連接漿膏池,出口端通過水管連接預裝漿膏桶2。
本實施例中,所述導流裝置包括導料臺9和分料柱8,所述導料臺9為圓臺結構,所述分料柱8一體化連接在導料臺9的上臺面上,所述導料臺9的側斜面傾角為15°~35°,沖漿角度過小漿膏會沖出容器,沖力減弱,凝固會不完全,沖漿角度過大漿膏會由于桶壁的反作用而四濺,大部分被撞回在被沖豆漿的中上層,沖力減小,底部的豆漿翻轉不上來,混合不均勻凝固出現塊狀物,影響生產品質,所述分料柱8的上端面設置有錐形頭,錐形頭用來進行分流。
本實施例中,所述套筒6為倒置漏斗狀結構,且套接在導流裝置上,所述套筒6與分料柱8和導料臺9之間有間隙,且中心軸線重合,使得沖漿均勻。
本實施例中,所述支撐架1下方設置有升降支柱10,所述預裝漿膏桶2和沖槳桶5上均設置有刻度線,便于調節豆漿和漿膏的容量比例。
本實施例中,所述支撐柱11上端與導料臺9的下端面通過螺紋連接,所述支撐柱11下端與沖槳桶5的底面也通過螺紋連接,支撐柱11兩端分別與導料臺9和沖漿桶5螺紋連接,方便拆卸安裝清洗。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流程:該種水豆腐沖漿設備,通過提升泵3將漿膏提升至預裝漿膏桶2,豆漿注入沖漿桶5中,按照比例調節好各自容量,打開放料閥7,漿膏通過套筒6和導流裝置之間的間隙,均勻的同時呈圓形按照合適的角度向桶壁噴射,并沿著桶壁沖入沖漿桶5底部,并將豆漿沖起,下翻上,上翻下,快速翻轉并均勻混合凝固,方便調節豆漿和漿膏比例,易于把控沖漿角度,制作的水豆腐產品品質高,生產效率高。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