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飼料混合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預混合飼料生產系統。
背景技術:
預混合飼料是由一種或多種的添加劑原料(或單體)與載體或稀釋劑攪拌均勻的混合物,又稱添加劑預混料或預混料,目的是有利于微量的原料均勻分散于大量的配合飼料中。預混合飼料含有的微量活性組分是配合飼料飼用效果的決定因素,因此被視為配合飼料的核心,在飼料生產中處于重要地位。
目前傳統的預混合飼料生產流程主要包括原料儲存、投料、配料、混合、輸送和成品包裝等幾個主要環節。大致流程如圖1所示,首先將原料經由地面投料口進入流程,經第一提升機運輸到一定高度后進入配料倉,經配料秤稱取的原料共同進入地面的混合機內充分混合,再經第二提升機提升至一定高度后經過清理篩清理后分別進入不同的緩沖倉暫存,最后經成品倉輸出進行成品包裝。
傳統的預混料生產工藝流程存在以下缺點:第一、投入大,成本高。由于追求高產能和設計不合理,往往流程過長,提升運輸距離一般在20-30米之間,最高達45米,一方面,造成設備初期投入成大本;另一方面,在后期的生產運行過程中能耗較高,運營成本過高;第二,產品各組分之間分層。預混料各個組分之間的流動性均良好但容重差異懸殊,在經過長距離的提升和運輸過程中,極易造成組分分層而導致產品均勻度很差,最終引起預混料品質嚴重下降,使得先出倉的產品礦物質及磷鈣等容重較大的組分含量偏高,而多維和氨基酸等容重較小的組分含量偏低,這是預混料加工生產最為嚴重的問題;第三,加工工藝順序。先將各個組分原料混合后,再經提升運輸到約20-30米的高度處回落轉入緩沖倉,最后進入成品倉后打包成品包裝,在此20-30米提升運輸再回落的過程中出現如二中所描述的問題;第四,倉位較少,配料秤配備較少,多種原料組分不能直接進倉。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飼料預混合工藝中存在成本耗能高、組分分層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預混合飼料生產系統,避免了產品混勻后再經長距離提升回落而造成的分層問題,同時有效降低設備投入和耗能成本。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提供一種預混合飼料生產系統,包括投料口、第一提升機、配料倉、配料秤、刮板機、第二提升機、混合機和打包機;所述第一提升機的底部連接至所述投料口,所述第一提升機的頂部連接所述配料倉的進料口,所述配料倉的出料口與所述配料秤連接,且所述配料倉的出料口處設有控制閥,所述配料秤與所述刮板機連接,所述第二提升機的底部連接所述刮板機,所述第二提升機的頂部連接所述混合機的進料口,所述混合機的出料口連接至所述打包機。
進一步的,所述投料口處設置有用于打散和篩除結團物料的第一清理設備。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清理設備連接有緩沖倉,所述緩沖倉位于地下1~3米位置,所述第一提升機的底部連接所述緩沖倉。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提升機的提升高度為8~10米,所述第二提升機的提升高度為8~10米。
進一步的,所述打包機位于所述混合機底部4~6米位置
進一步的,所述配料倉設置有多組,每組配料倉包括并排設置的多個相同容量的配料倉,同一組的多個配料倉連接至同一配料秤,每組配料倉對應于不同量程的配料秤。
進一步的,所述配料倉的出料口處設有控制閥。
進一步的,所述刮板機的末端設置有用于添加微量原料的第二清理設備。
進一步的,所述混合機的頂部還設置有用于添加微量原料的投料口。
進一步的,混合機的出料口處設置有脈沖除塵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配料倉和混合機處分別設置有第一提升機和第二提升機進行物料的輸送,同時將混合機的出料口與所述打包機連接,先將各個原料組分提升至10米高的距離后再回落進入混合機充分攪拌混勻,然后直接進入打包機后即可成品打包,避免了產品混勻后再經長距離提升運輸回落的流程而出現的分層問題,同時該設置將裝置高度均勻排布,能夠有效縮短第一提升機和第二提升機所需的提升高度,從而降低了提升物料所需的能源消耗。本實用新型通過調整預混料生產順序及縮短生產流程,在保證預混料產品均勻度(不會出現分層)的基礎上,又大大降低了基礎建設成本和后續的生產運營成本投入。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的預混合飼料生產的流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提供的預混合飼料生產系統的示意圖。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如下:
1、投料口;2、第一清理設備;3、第一提升機;4、配料倉;5、配料秤;6、控制閥;7、刮板機;8、第二清理設備;9、第二提升機;10、混合機;11、打包機;12、脈沖除塵器。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參見圖2所述,本實施例公開了一種預混合飼料生產系統,包括投料口1、第一提升機3、配料倉4、配料秤5、刮板機7、第二提升機9、混合機10和打包機11;所述第一提升機3的底部連接至所述投料口1,所述第一提升機3的頂部連接所述配料倉4的進料口,所述配料倉4的出料口與所述配料秤5連接,所述配料秤5與所述刮板機7連接,所述第二提升機9的底部連接所述刮板機7,所述第二提升機9的頂部連接所述混合機10的進料口,所述混合機10的出料口連接至所述打包機11。
在配料倉4和混合機10處分別設置有第一提升機3和第二提升機9進行物料的輸送,同時將混合機10的出料口與所述打包機11連接,先將各個原料組分提升至10米高的距離后再回落進入混合機10充分攪拌混勻,然后直接進入打包機11后即可成品打包,從混合機10中的成品至地面的打包機11之間的距離僅5米,大大縮短了運輸距離,從混合機10進入成品倉后直接成品包裝,各個組分間不會產生分層,同時該設置將裝置高度均勻排布,能夠有效縮短第一提升機3和第二提升機9所需的提升高度,從而降低了提升物料所需的能源消耗,也避免了產品混勻后再經長距離提升運輸回落的流程而出現的分層問題。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投料口1處設置有用于打散和篩除結團物料的第一清理設備2,所述第一清理設備2可以為清理篩,物料從進料口喂入篩筒后,受旋轉打板的沖擊和輸送作用,使物料中的結團物料被打散,并與打板一起繞筒內表面作圓周運動,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小于篩孔的物料迅速過篩,從機體下部排出機外,緊貼篩筒的清掃刷隨時把掛在篩筒上的物料掃除。大于篩孔的大雜則在打板的輸送作用下,向大雜出口方向推移而排出。從而避免過大的物料進入到配料倉4導致物料不均和堵塞問題。
在本市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清理設備2連接有緩沖倉,所述緩沖倉位于地下1~3米位置,所述第一提升機3的底部連接所述緩沖倉,所述緩沖倉用于臨時堆放物料,以便所述第一提升機3進行物料提升。
所述第一提升機3的提升高度為8~10米,所述第二提升機9的提升高度為8~10米,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的第一提升機3和第二提升機9的提升高度是分別根據配料倉4和混合機10的進料口高度進行設計的,實際操作中可根據配料倉4和混合機10的進料口高度進行相應調整,本預混合飼料生產系統中整個提升和運輸距離最高為10米,大大縮短了工藝流程的長度,前期的投入成本減少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所述打包機11位于所述混合機10底部4~6米位置。
所述配料倉4設置有多組,每組配料倉4包括并排設置的多個相同容量的配料倉4,同一組的多個配料倉4連接至同一配料秤5,每組配料倉4對應于不同量程的配料秤5。
具體的,本生產系統配置有26個配料倉4,分別為大容量組、中容量組和小容量組,其中大容量組包括6個配料倉4,中容量組包括10個配料倉4,小容量組包括10個配料倉4,可滿足多種原料直接入倉,同時每組分別配備不同量程的配料秤5,在實現多種不同比例原料同時進倉的同時可滿足不同客戶不同訂單需求的生產,大大增加了配料的精度和準確度。
所述配料倉4的出料口處設有控制閥6。
本預混合飼料生產系統制得的預混合飼料中還包括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微量元素,為實施某些微量原料的添加,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刮板機7的末端設置有用于添加微量原料的第二清理設備8,所述第二清理設備8通過人工操作,將需添加的微量原料投入第二清理設備8中,并通過第二清理設備8導向所述刮板機7與其他物料混合。
同理,所述混合機10的頂部還設置有用于添加微量原料的投料口1。
混合機10的出料口處設置有脈沖除塵器12。
本預混合飼料的生產系統在使用時,通過投料口1投入待混合的飼料原料,第一清理設備2對飼料原料進行打散,篩除結團物料,將飼料原料導入地下的緩沖倉中,第一提升機3將緩沖倉中的飼料原料進行提升,同時通過管道閥門控制將飼料原料投入相應的配料倉4中,控制閥6控制不同配料倉4中的飼料原料進入配料秤5中,配料秤5進行稱重,與控制閥6配合對不同的飼料原料稱取不同的重量,稱重后的飼料原料從配料秤5底部導入刮板機7中,刮板機7將飼料原料輸送至第二提升機9的底部,第二提升機9經約8米的提升距離將飼料原料往混合機10頂部的進料口提升并導入所述混合機10中,通過刮板機7上的第二清理設備8和混合機10的投料口1進行微量原料的加入,混合機10對所有配料進行充分混合后得到成品飼料,成品飼料由混合機10的出料口導出并進入打包機11進行成品包裝,完成生產。此生產流程需4個人為一生產小組,分別在投料口1、配料倉4、第二清理設備8和混合機10處進行操作,每天工作8小時計,日生產能力可達60噸。
本預混合飼料生產系統通過調整預混料生產順序及縮短生產流程,在保證預混料產品均勻度的基礎上,又大大降低了基礎建設成本和后續的生產運營成本投入。
1、提升了預混料產品均勻度:
經過反復多次試驗證明,經本實施例提供的預混合飼料生產系統制得的預混料混合均勻度良好,具體數據如下實驗描述:
分別取市場上經傳統預混料加工工藝流程生產的5個不同廠家生產的預混料樣品和和5個經本發明所提供的加工工藝制得的預混料樣品,參照國家檢測標準文件《飼料產品混合均勻度的測定》(GB/T 5918-2009)進行飼料均勻度測定,結果如下:
表1不同加工工藝流程生產的預混料均勻度檢測
注:目前公認的評定飼料混合均勻度的指標是混合均勻度變異系(CV)。變異系數表示的是樣本的標準差相對于平均值的偏離程度是一個相對值。在實際測定中,可以通過測定物料中各組分的含量分布來求得CV值,大量實驗結果表明CV值越小,表明混合均勻度越好。
由表1可知,本發明所述的預混料生產加工工藝流程所生產的預混料均勻度(3.82—4.45)顯著高于傳統預混料加工工藝流程生產的預混料(8.70—13.09),對于預混料產品品質具有很好的保證。
2、降低了預混料生產設備投入:
表2不同預混料生產加工工藝流程投入
如表2所示,本發明所述預混料加工工藝流程前期成本投入節約300萬元,每年成本折舊節約30萬元。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