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食品制造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一體化薯泥加工裝置。
背景技術:
由于馬鈴薯的營養價值高,馬鈴薯的深加工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薯泥是人們日常比較喜歡的馬鈴薯產品之一。薯泥的加工方法包括:清洗、去皮、切分、蒸煮、搗泥。在一般家庭中,由于需要搗制的薯泥量少,手工方式簡單又方便,但是在工業化生產過程中,手工搗制效率太低,不可能適應現代工業化生產規模,通常都是采用制泥設備進行生產加工。
申請公布號為CN 105661408A的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薯泥機,包括:制條機構,其包括壓制件和制條模具,壓制件位于制條模具上部;蒸煮機構,其包括蒸煮箱、瀝水槽和加熱裝置,蒸煮箱位于所述制條機構下部,瀝水槽放置在所述蒸煮箱內;制泥機構,其包括碾壓箱和一對相互嚙合的碾壓齒輪,一對碾壓齒輪可轉動的設置在碾壓箱中;驅動機構,其包括驅動裝置和傳動齒輪組,傳動齒輪組與驅動裝置和一碾壓齒輪連接;翻槽機構,其包括翻槽齒輪和運動齒輪,翻槽齒輪與瀝水槽連接,運動齒輪可運動的設置在傳動齒輪組與所述翻槽齒輪的一側;機架,其上固定有制條機構、蒸煮機構、制泥機構、驅動機構和翻槽機構。由于薯條在碾壓箱中的碾壓路徑短,易形成的小塊,夾雜小塊的薯泥需要借助較大的作用力,才能從過濾網中擠過,這對于驅動電機的負載較大,驅動電機經常處于過載狀態很容易被損壞。
授權公告號為CN 205288633U的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能夠減小驅動電機負荷的用于熟化馬鈴薯的破碎裝置。該裝置包括柱狀殼體,柱狀殼體內設置有旋轉軸,旋轉軸的一端連接有驅動電機,旋轉軸上設置有螺旋式推料板,螺旋式推料板與旋轉軸的表面、柱狀殼體的內表面共同圍成一個螺旋式通道,出料口處設置有制泥裝置,螺旋式通道內設置有預切割裝置,預切割裝置包括固定邊框,固定邊框內設置多個刀片組成的網格狀刀陣,馬鈴薯在沿螺旋式通道移動的過程中會首先接觸到網格狀刀陣,馬鈴薯在經過網格狀刀陣后會被切割成小塊,由于馬鈴薯預先被切成小塊,這樣便更加容易被制成馬鈴薯泥,驅動電機承受的負荷較小,可以大大延長驅動電機的使用壽命。適合在馬鈴薯加工技術領域推廣應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一體化薯泥加工裝置,薯塊通過微波滅菌、加熱熟化、螺旋絞龍搗泥傳送、自動過篩和無菌灌裝等形式實現薯泥的無菌封閉式連續化生產。
一體化薯泥加工裝置,包括依次連接的進料機構、加熱熟化機構和制泥機構,所述制泥機構由相串聯的水平設置的第一絞龍和豎直設置的第二絞龍組成,第一絞龍的進料口連接加熱熟化機構。
所述進料機構包括微波滅菌箱,微波滅菌箱的出料口連接加熱熟化機構的進料口。作為優選,微波滅菌箱的出料口設置不銹鋼單向百葉柵欄。
進料機構和加熱熟化機構內部設有傳送薯塊的第一傳送帶。
所述第一傳送帶貫穿于進料機構和加熱熟化機構,第一傳送帶的運動由電機控制。經過清洗、去皮、切塊預處理的薯塊從進料機構的進料口進到第一傳送帶上,第一傳送帶運送薯塊到達微波滅菌箱內,傳送帶停止傳動,微波處理對薯塊進行滅菌。滅菌結束,第一傳送帶啟動,輸送薯塊進入到加熱熟化機構,傳送帶停止,薯塊加熱熟化。熟化結束,第一傳送帶繼續啟動,熟化的薯塊進入制泥機構中。進料口可持續進樣,薯塊在第一傳送帶的運動過程中完成滅菌和熟化。
傳送帶為不銹鋼網面,一方面起到瀝水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金屬耐高溫可以作為薯塊熟化過程中的承載容器。傳送帶下方設有盛水槽,傳送帶上滲下的水會流進盛水槽中,盛水槽內的水可通過與之連接的排水管排出。
作為優選,加熱熟化機構采用微波加熱方式或蒸汽加熱熟化方式。
所述加熱熟化機構的出料口設有單向百葉柵欄。單向百葉柵欄保證熟化的薯塊只能從一個方向行進,避免薯塊被推回。
第一絞龍的螺旋葉片在轉動過程中帶動熟化的薯塊進入制泥進程,一邊利用螺旋葉片的剪切力進行混勻搗泥,一邊推送物料向前行進。絞龍越長,物料被剪切的行程越長,越容易得到均勻細膩的薯泥。
第一絞龍的出料口與第二絞龍的頂部相連。在絞龍的后半程,薯泥越細膩,對絞龍葉片的阻力越大,因此,第二絞龍為豎直方向設置,使薯泥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流動。
所述第一絞龍和第二絞龍為單螺旋結構,葉片為刀片式。由電機驅動第一絞龍和第二絞龍的螺旋葉片轉動。
第一絞龍和第二絞龍的內壁上設有若干個清洗噴頭。噴頭尾部通過管道連接水源,當薯泥加工結束,開啟清洗噴頭,對絞龍內腔進行清洗。清洗可以使用冷水,也可以使用熱水。
第二絞龍的出料口連接有漏斗,所述漏斗的底端設有篩網。第二絞龍旋轉不斷推送薯泥進入漏斗,借助壓力將薯泥擠過篩網,使薯泥顆粒更小,口感更綿密。
作為優選,第二絞龍的底部設有外螺紋,漏斗頂部設有與所述外螺紋配合的內螺紋。第二絞龍與漏斗通過螺紋配合實現可拆卸,以便于篩網部分的清洗和消毒。
所述漏斗安裝于無菌灌裝室內,漏斗下方設有承接薯泥的第二傳送帶,所述第二傳送帶貫穿于無菌灌裝室相對應兩側。
所述漏斗的底端設有控制薯泥出料的開關,所述開關受控于計時控制器。
第二傳送帶傳送薯泥容器從漏斗下方經過,其傳動頻率與漏斗開關作用相配合,當空容器傳送到漏斗出料口,第二傳送帶停止,漏斗開關開啟,薯泥從出料口被擠出;通過設置出料時間控制灌裝量,當灌裝結束,漏斗開關接收計時控制器指令關閉出料口,第二傳送帶開始傳動,將灌好薯泥的容器傳到下一個工作位,同時帶動下一個空容器進到漏斗出料口。所述薯泥容器為金屬罐、紙盒或包裝袋。
本實用新型具備的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為一體化裝置,從薯塊進料到薯泥出料灌裝實現無菌封閉式自動化生產,裝置結構簡單,適用于工廠生產;本裝置著眼于生產純天然無添加的薯泥,適用于馬鈴薯、南瓜、山藥、芋頭等蔬菜水果泥的制備。
(2)本實用新型采用相串聯的水平設置的第一絞龍和豎直設置的第二絞龍,增加薯塊被剪切的行程,有利于得到均勻細膩的薯泥。
(3)本裝置的出料漏斗可拆卸,方便設備的清洗和消毒。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下述實施例僅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實施方式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一體化薯泥加工裝置,包括依次連接的進料機構1、加熱熟化機構2、制泥機構3和無菌灌裝室4。
進料機構1和加熱熟化機構2內部設有傳送薯塊的第一傳送帶5,其傳動由第一電機控制。第一傳送帶5為不銹鋼網面,一方面起到瀝水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金屬耐高溫可以作為薯塊熟化過程中的承載容器。
進料機構1包括進料斗11和微波滅菌箱12,經過清洗、去皮、切塊等預處理的薯塊從進料斗11處進入第一傳送帶5上,第一傳送帶5運送薯塊到達微波滅菌箱12內,此時傳送帶停止運行,微波滅菌箱12開啟對薯塊進行微波滅菌處理。滅菌結束,第一傳送帶5啟動,輸送薯塊進入加熱熟化機構2。位于第一傳送帶5下方設有盛水槽(圖中未標示),預處理后的薯塊滲下的水會流進盛水槽中,盛水槽內的水可通過與之連接的排水管排出。
加熱熟化機構2包括蒸煮箱21和加熱裝置22,蒸煮箱21的進料口與微波滅菌箱12的出料口連接。加熱裝置22固定在蒸煮箱21底部,蒸煮箱的底部設有水槽,第一傳送帶5位于水槽上方,加熱裝置22對水槽內的水進行加熱產生蒸汽,進而對第一傳送帶5上的薯塊進行加熱熟化。熟化結束,第一傳送帶5繼續啟動,熟化的薯塊進入制泥機構3中。
制泥機構3由相串聯的水平設置的第一絞龍31和豎直設置的第二絞龍32組成,第一絞龍31和第二絞龍32由電機驅動其轉動。
第一絞龍31的進料口連接蒸煮箱21。蒸煮箱21的出料口設有單向百葉柵欄6。單向百葉柵欄保證熟化的薯塊只能從一個方向行進,避免薯塊被推回。
第一絞龍31的螺旋葉片在轉動過程中帶動熟化的薯塊進入制泥進程,一邊利用螺旋葉片的剪切力進行混勻搗泥,一邊推送物料向前行進。第一絞龍31的出料口連通第二絞龍32的頂部,第二絞龍32為豎直方向設置,使薯泥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流動。
第一絞龍31和第二絞龍32為單螺旋結構,葉片為刀片式。
第一絞龍31和第二絞龍32的內壁上設有若干個清洗噴頭7。噴頭尾部通過管道連接水源,當薯泥加工結束,開啟清洗噴頭,對絞龍內腔進行清洗。
第二絞龍32的出料口連接有漏斗8,第二絞龍32的底部設有外螺紋,漏斗8頂部設有與所述外螺紋配合的內螺紋,通過螺紋配合兩者實現可拆卸。
漏斗8的底端設有篩網81。第二絞龍32旋轉不斷推送薯泥進入漏斗8,借助壓力可將薯泥擠過篩網81,使薯泥顆粒更小,口感更綿密。
漏斗8安裝于無菌灌裝室4內,漏斗8下方設有承接薯泥的第二傳送帶9,第二傳送帶9貫穿于無菌灌裝室8相對應兩側。漏斗8的底端設有控制薯泥出料的開關,所述開關受控于計時控制器(圖中未標示)。
第二傳送帶9上設有等間距的容器放置槽,空容器置于放置槽內由第二傳送帶9傳動從漏斗8的下方經過,第二傳送帶9的傳動由第二電機控制,其運動頻率與漏斗開關作用相配合,當空容器傳送到漏斗出料口,第二傳送帶9停止傳動,漏斗開關開啟,薯泥從出料口被擠出。通過設置出料時間控制灌裝量,漏斗開關接收計時控制器指令關閉出料口,第二傳送帶9開始傳動,將灌好薯泥的容器傳到下一個工作位,同時帶動下一個空容器進入漏斗出料口。
本實用新型為一體化裝置,從薯塊進料到薯泥出料灌裝實現無菌封閉式自動化生產,裝置結構簡單,適用于工廠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