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制茶設備,具體是一種茶葉殺青烘青一體裝置。
背景技術:
茶藝與茶道精神,是中國茶文化的核心,茶藝是彰顯茶文化詩情畫意的藝術魅力;茶道是中國茶文化的精神內核,茶道在道、在清、在真、在凈;中國茶文化博大精深,是五千年的醞釀;因此制茶工藝也是一門博大精深的文化。
現有的綠茶的制茶工藝是鮮葉、殺青、揉捻、干燥、綠茶,每個制作步驟基本是分開的,相對于普通的農家自制茶葉來說這種制作工藝繁雜,而且耗費的成本高,耗費時間較長,因此并不適合一般的農家自制茶葉;而目前普通的農家自制茶葉是通過鐵鍋炒制,但是此類的操作方法很難掌握火候,容易把茶葉炒焦,而且炒制出來的茶葉品質并不是很好,品嘗起來味道并不是很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茶葉殺青烘青一體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茶葉殺青烘青一體裝置,包括裝置本體,所述裝置本體主要是由底座、密封壁、工作室、滾筒、通孔、轉軸、密封蓋、接料板、紅外燈管、紫外燈管構成;所述裝置本體設置底座,所述裝置本體設置工作室,工作室的四周設置密封壁,使得整個工作室呈密封狀態,工作室內設有滾筒,滾筒上設有均勻分布的通孔,所述滾筒固定在電機的轉軸上,所述工作室的側面設有密封蓋,工作室的中部位置密封壁的內壁設有紅外燈管和紫外燈管,通過紅外燈管進行加熱,通過紫外燈管進行殺菌,所述工作室底部設有接料板,通過接料板接收工作工程中掉落的殘渣。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主要是由電源線盒、電機、支架、真空泵、通風口構成;所述底座內部設有電源線盒、電機和真空泵,所述電源線盒內設有插頭和開關,通過電源線盒控制裝置本體的供斷電;所述電機的底部設置支架,通過支架將電機固定在裝置本體的底座內,所述真空泵通過管道與工作室內部相連通,底座上設有通風口,真空泵的另一端與通風口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工作室的密封壁上設置密封軸承,電機通過密封軸承與工作室內部連通,所述電機的轉軸尾部設置螺紋和螺母,通過螺母將滾筒緊固在轉軸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蓋上設有密封圈,通過密封圈的作用進一步起到密封的作用。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真空泵與工作室相連通的管道上設置電磁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設置殺青烘青一體裝置解決了普通農家制茶困難,制茶品質不好的問題,且避免了農家少量制茶導致的制作成本高得問題,而且本實用新型制作耗費時間較短,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附圖說明
圖1為茶葉殺青烘青一體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裝置本體、2-電源線盒、3-密封壁、4-電機、5-支架、6-工作室、7-滾筒、8-通孔、9-轉軸、10-密封蓋、11-接料板、12-紅外燈管、13-紫外燈管、14-真空泵、15-通風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請參閱圖1,一種茶葉殺青烘青一體裝置,包括裝置本體1,所述裝置本體1主要是由底座、密封壁3、工作室6、滾筒7、通孔8、轉軸9、密封蓋10、接料板11、紅外燈管12、紫外燈管13構成;所述裝置本體1設置底座,所述裝置本體1設置工作室6,工作室6的四周設置密封壁3,使得整個工作室6呈密封狀態,工作室6內設有滾筒7,滾筒7上設有均勻分布的通孔8,所述滾筒固定在電機4的轉軸9上,所述工作室6的側面設有密封蓋10,工作室6的中部位置,密封壁3的內壁設有紅外燈管12和紫外燈管13,通過紅外燈管12進行加熱,通過紫外燈管13進行殺菌,所述工作室6底部設有接料板11,通過接料板11接收工作工程中掉落的殘渣。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所述底座主要是由電源線盒2、電機4、支架5、真空泵14、通風口15構成;所述底座內部設有電源線盒2、電機4和真空泵14,所述電源線盒2內設有插頭和開關,通過電源線盒2控制裝置本體1的供斷電;所述電機4的底部設置支架5,通過支架5將電機4固定在裝置本體1的底座內,所述真空泵14通過管道與工作室6內部相連通,底座上設有通風口15,真空泵14的另一端與通風口15連接。
所述真空泵14與工作室6相連通的管道上設置電磁閥。
所述工作室6的密封壁3上設置密封軸承,電機4通過密封軸承與工作室6內部連通,所述電機4的轉軸9尾部設置螺紋和螺母,通過螺母將滾筒緊固在轉軸9上。
所述密封蓋10上設有密封圈,通過密封圈的作用進一步起到密封的作用。
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