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白茶生產裝置,特別是一種白茶生產線及其采用的理條機。
背景技術:
采用單芽或一芽一葉為原料按白茶加工工藝加工而成的,稱之為銀針白毫;采用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政和大白,福安大白茶等茶樹品種的一芽一二葉,按白茶加工工藝加工而成的白牡丹或新白茶;采用菜茶的一芽一二葉,加工而成的為貢眉;采用抽針后的鮮葉制成的白茶稱壽眉。白茶的制作工藝,一般分為萎凋和干燥兩道工序,而其關鍵是在于萎凋。萎凋分為室內自然萎凋、復式萎凋和加溫萎凋。要根據氣候靈活掌握,以春秋晴天或夏季不悶熱的晴朗天氣,采取室內萎凋或復式萎凋為佳。其精制工藝是在剔除梗、片、蠟葉、紅張、暗張之后,以文火進行烘焙至足干,只宜以火香襯托茶香,待水分含量為4~5%時,趁熱裝箱。白茶制法的特點是既不破壞酶的活性,又不促進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顯現,湯味鮮爽。
白茶制作工藝流程:采摘:白茶根據氣溫采摘玉白色一芽一葉初展鮮葉,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凈采。芽葉成朵,大小均勻,留柄要短。輕采輕放。竹簍盛裝、竹筐貯運;萎凋:采摘鮮葉用竹匾及時攤放,厚度均勻,不可翻動。攤青后,根據氣候條件和鮮葉等級,靈活選用室內自然萎凋、復式萎凋或加溫萎凋。當茶葉達七、八成干時,室內自然萎凋和復式萎凋都需進行并篩;烘干:初烘:烘干機溫度100-120℃,時間:10分鐘;攤涼:15分鐘。復烘:溫度80-90℃;低溫長烘70℃左右;保存:茶葉干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內,放入冰庫,溫度1-5℃。冰庫取出的茶葉三小時后打開,進行包裝。
現有白茶生產線對于理條機的理條槽采用傾斜度沒有規格要求,同時,理條槽數量沒有具體限定,這樣就會導致鮮葉水分流失過快/過慢導致茶葉碎裂/形狀不規則,最后生產出的白茶與普通的綠茶相比不會有醇厚回甘的味道。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目的: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的白茶生產線對于理條機的理條槽采用傾斜度沒有規格要求,理條槽數量沒有具體限定會導致鮮葉水分流失過快/過慢導致茶葉碎裂/形狀不規則的問題。
技術方案: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理條機,包括底座和并排設置的理條槽,理條槽傾斜設置于底座上,包括7~9條理條槽并列排布,每條理條槽上設有至少一根用于放置壓棒的支架。
作為優化,所述理條機側面還設有用于控制理條槽傾斜度的搖臂。
作為優化,所述理條槽與水平夾角不大于20°。
作為優化,所述每個理條槽底部均可設置加熱裝置。
一種白茶生產線,依次連接下列裝置:茶葉進口,鮮葉輸送機,熱風殺青機,第一微波緩輸機,第一理條機,第二理條機,第二微波緩輸機,第三理條機,第四理條機,風選機,翻板烘干機和茶葉出口,每組理條機包括底座和并排設置的理條槽,理條槽傾斜設置于底座上,每個理條槽底部均設有加熱裝置,每組理條機包括7~9條理條槽并列排布,每條理條槽上設有至少一根用于放置壓棒的支架,所述第二理條機的每條理條槽內設有連接到支架上的壓棒。
作為優化,所述相鄰裝置之間采用茶葉提升機進行茶葉的輸送。
作為優化,所述裝置均采用單獨電控箱供電。
作為優化,所述翻板烘干機上設置揀梗機。
作為優化,所述第三理條機和第四理條機的每條理條槽底部設置加熱裝置。
作為優化,所述第一理條機與水平夾角為18°,第二理條機與水平夾角為17°,第三理條機與水平夾角為6°,第四理條機與水平夾角為18°。
工作原理:茶葉由茶葉進口輸入,通過鮮葉輸送機輸送至下一道工序,經由熱風殺青機對茶葉進行殺青使之變軟并降低茶葉鮮葉中的水分,通過茶葉提升機輸送到第一微波緩輸機,在微波緩蘇機的作用下,茶葉內外同時在加熱,水分也同時逸出,為下一步繼續干燥做好準備,再經過往復平輸機輸送到第一理條機,調整第一理條機的傾斜度,使得茶葉水分蒸發速度不至于過快或過慢,最終出去的茶葉保持在5成干,再次通過調整第二理條機的傾斜度,使得茶葉快速通過第二理條機,在壓棒的作用下,茶葉自然彎曲顯毫,茶葉達到6成干,再通過茶葉提升機輸送到第二微波緩輸機,再次使茶葉中水分重新均勻分布,再通過調整第三理條機傾斜度,使得茶葉緩慢通過,同時第三理條機進行自主烘干加上水分散發,使得通過的茶葉達到8成干,再通過第四理條機快速通過并進行再次烘干,使得茶葉達到9成干,通過茶葉提升機輸送到風選機,經過風選機對分篩,按重量分定等級,在翻板烘干機的作用下茶葉烘干,并同時進行揀梗,去除茶葉中的雜物、茶梗,最后通過茶葉出口輸出。
有益效果: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的新型白茶生產線實現了自動化控制,生產的白茶合格率達到100%,葉底完整,沒有葉面破損的情況,滋味特別鮮,醇厚回甘,葉面自然彎曲顯毫。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理條機的機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理條機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附圖1所示一種新型白茶生產線,依次連接下列裝置:茶葉進口1,鮮葉輸送機2,熱風殺青機3,第一微波緩輸機4,往復平輸機5,第一理條機6,第二理條機7,第二微波緩輸機8,第三理條機9,第四理條機10,風選機11,翻板烘干機12和茶葉出口13。所述相鄰裝置之間設置茶葉提升機(未圖示)。所述裝置均采用單獨電控箱(未圖示)供電。所述翻板烘干機10上設置揀梗機14,所述第三理條機9和第四理條機10的每條理條槽15底部設置加熱裝置(未圖示)。
實施例1
茶葉由茶葉進口1輸入,通過鮮葉輸送機2輸送至下一道工序,經由熱風殺青機3對茶葉進行殺青使之變軟并降低茶葉鮮葉中的水分,通過茶葉提升機輸送到第一理條機6,調整第一理條機6的傾斜度為18°,使得茶葉水分蒸發速度不至于過快或過慢,最終出去的茶葉保持在5成干,再次通過調整第二理條機7的傾斜度為17°,使得茶葉快速通過第二理條機7,在壓棒16的作用下,茶葉自然彎曲顯毫,茶葉達到6成干,再通過茶葉提升機輸送到第二微波緩輸機8,再次使茶葉中水分重新均勻分布,再通過調整第三理條機9傾斜度為6°,使得茶葉緩慢通過,同時第三理條機9進行自主烘干加上水分散發,使得通過的茶葉達到8成干,再通過第四理條機10快速通過并進行再次烘干,使得茶葉達到9成干,通過茶葉提升機輸送到風選機11,經過風選機11對分篩,按重量分定等級,在翻板烘干機12的作用下茶葉烘干,并同時進行揀梗,去除茶葉中的雜物、茶梗,最后通過茶葉出口輸出。
實施例2
一種理條機,包括底座17和并排設置的理條槽15,理條槽15傾斜設置于底座17上,包括7~9條理條槽并列排布,每條理條槽15上設有至少一根用于放置壓棒16的支架18。
所述理條機側面還設有用于控制理條槽15傾斜度的搖臂19。
所述理條槽15與水平夾角不大于20°。
所述每個理條槽15底部均可設置加熱裝置。
采用此種理條機,不僅傾斜度可調,同時,制得的茶葉合格率達到100%,葉底完整,沒有葉面破損的情況,滋味特別鮮,醇厚回甘,葉面自然彎曲顯毫。對比例3
一種理條機,包括底座和并排設置的理條槽,理條槽傾斜設置于底座上,包括4條理條槽并列排布,每條理條槽上設有至少一根用于放置壓棒的支架。
采用此種設計,不僅傾斜度無法調整,同時,采用4條理條槽會使得通過的茶葉分布太密集,水分蒸發過慢,最終影響茶葉的品質。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的新型白茶生產線實現了自動化控制,有效的提高了生產效率,并且同時滿足標準化和清潔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