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茶葉加工
技術領域:
,具體涉及一種葡萄葉茶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利用茶樹的國家,迄今為止己有五千年的茶文化歷史。相傳五千年前,神農嘗百草而發現茶。陸羽也在《茶經》中明確提出,“茶之為飲,法胡神農氏”,亦引《神農茶經》“茶若久服,令人有力悅志”說明茶的功效,這些都說明我國飲茶的歷史始于史前時代。作為全球的三大傳統飲料(茶葉、咖啡、可可)之一,茶已不僅僅是中華民族普遍喜愛的飲料,在國外也有“安全飲料”、“保健飲料”、“健康長壽飲料”各種各樣的贊譽之詞。如今,茶飲越來越受到歡迎,甚至成為一些人的生活必需品。隨之而來的是人們對茶飲的種類需求越來越多,對茶的品相、香味、口感及營養價值的要求越來越高。為適應茶飲市場,葡萄葉茶應運而生。葡萄葉本身就是一種傳統中藥材,民間用作藥材已有數百年歷史,可調節神經衰弱之心神不安、治水腫、小便不利等癥。現代研究表明葡萄葉中含有多糖、酚類、礦物、類黃酮等物質,不乏抗氧化、抗腫瘤、調節免疫力等的保健成分,還有明顯降血脂作用,用葡萄葉制成的葡萄葉茶符合人們對茶飲的營養豐富、健康保健的需求。現有的葡萄葉茶的加工方法主要采用手工制作,其存在如下問題:炒制時間長,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不能實現自動化,茶葉的一致性差,不均勻,產品質量難以控制。技術實現要素: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葡萄葉茶及其加工方法,該方法自動化高,生產效率高,適合大規模生產,并且生產出的葡萄葉茶品相和口感好、香味濃郁、營養成分豐富且含量高、品質穩定。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的葡萄葉茶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葡萄葉放入輝鍋炒制機內在75~85℃下處理50~70秒;2)將步驟1)得到的葡萄葉放入扁形茶炒制機內進行第一次炒茶,所述第一次炒茶的溫度為155~165℃,所述第一次炒茶具體為:壓板炒制2~3分鐘,退板,退板后炒制5~7分鐘,再壓板,壓板炒制2~4分鐘,再退板,退板后炒制2~4分鐘,出茶,出茶時反復壓板;3)將步驟2)得到葡萄葉攤開透氣25~35分鐘;4)將步驟3)得到的葡萄葉放入扁形茶炒制機內進行第二次炒茶,所述第二次炒茶的溫度為180~195℃,炒制時間為5~7分鐘,所述第二次炒茶時不進行壓板;5)將步驟4)得到的葡萄葉晾涼,過篩,得到葡萄葉茶。優選的,所述方法還包括:6)將步驟5)得到的葡萄葉茶用保鮮膜封裝,然后在2~10℃的條件下冷藏7~10天。優選的,所述步驟1)中,所述處理的溫度為80℃,處理時間為60秒。優選的,所述步驟2)中,所述第一次炒茶的溫度為160℃。優選的,所述第一次炒茶具體為:壓板炒制2分鐘,退板,退板后炒制6分鐘,再壓板,壓板炒制3分鐘,再退板,退板后炒制2分鐘,出茶,出茶時反復壓板。優選的,所述攤開透氣的時間為30分鐘。優選的,所述步驟4)中,所述第二次炒茶的溫度為190℃,炒制時間為6分鐘。優選的,所述步驟1)中,所述葡萄葉為一心一葉的葡萄葉嫩芽,所述一葉的展開面積不大于2平方厘米;一心一葉為該領域內常用名詞,也可稱一針一葉。優選的,所述葡萄葉嫩芽是在晴天或多云天氣的上午9點到下午5點內進行采摘的。進一步的,將步驟6)得到的葡萄葉茶分裝密封,裝盒入庫。第二方面,本發明提供了按照上述加工方法制得的葡萄葉茶。本發明提供的葡萄葉茶加工方法自動化程度高,加工過程中,除了下料,臨時晾涼和包裝需要人工輔助外,其他加工過程,僅需一次人工設定工藝程序,機器自動儲存程序后按照儲存要求自動化操作,不再需要其他人工投入,極大節約了人工成本,生產效率也得到極大提高,初步成茶(即步驟5得到的葡萄葉茶)的時間約110分鐘,適合大規模生產,并且制得的葡萄葉茶品相和口感好、香味濃郁、營養成分豐富且含量高、品質均勻穩定,符合人們對茶品的高標準要求,適合市場推廣,實用價值高。本發明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發明的實踐了解到。附圖說明圖1為本發明提供的葡萄葉茶實物圖;圖2為本發明提供的葡萄葉茶的液相色譜-質譜分析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的描述。以下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更加清楚的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實施例1本實施例提供的葡萄葉茶加工方法步驟如下:1)采茶:在陽歷3月份的一個晴天上午9點至10點,采摘葡萄枝條上端的葡萄嫩葉,也稱為葡萄嫩頭,最好選擇一心一葉的葡萄嫩頭,且其中一葉的展開面積不大于2平方厘米,制出的茶葉品質更好;2)去除部分水分:把采摘好的葡萄嫩頭放入扁型茶輝鍋炒制機(型號為6CCHB-35-6)內轉動處理60秒,溫度設定為80℃;3)第一次炒茶,采用6CCB-781型扁型茶炒制機,具體過程如下:A、打開炒制機電源,溫控調到160℃,開始升溫,把去除部分水分的葡萄嫩頭倒入送料盤內待用;B、待溫度達到設定的160℃后,按儲存鍵,開始壓板,壓板炒茶2分鐘后,立即退板,以防止葡萄嫩頭被壓擠成塊;C、退板后繼續炒制6分鐘,再快速壓板成型,此時葡萄嫩頭的大部分水分已出,不會成團;D、壓板后再炒制3分鐘,之后快速退板,以防止嫩葉過度失水變脆而容易斷裂,影響成品美觀;E、退板后繼續炒制2分鐘;F、出茶,得到半成品葡萄葉茶,出茶時不停的反復壓板,以便增加摩擦力,把茶葉從炒制機里全部帶出;4)第一次風涼:將上述半成品葡萄葉茶攤開透氣30分鐘,使茶葉中的水分借用余溫一起散去;5)第二次炒茶,即回炒,炒制溫度為190℃,炒制時間為6分鐘,回炒的目的是使茶味更香,炒制過程中不能壓板,以免壓碎茶葉,影響成品的外觀品質,炒制完畢后出茶;6)第二次風涼,過篩:將回炒后的葡萄葉風涼,時間約60分鐘,然后過篩,去除碎末,得到葡萄葉茶,炒制過程完成;7)臨時封裝:將葡萄葉茶用保鮮膜臨時封裝;8)冷藏:將臨時封裝的葡萄葉茶在2~10℃條件下冷藏7~10天;一般剛剛炒制完成的新茶的灶火味比較濃,香味不明顯,冷藏處理后,可降灶火味,提香氣;9)包裝入庫:將冷藏后的葡萄葉茶按照設定的包裝量分裝并密封,裝盒入庫,入庫登記后,即可出庫銷售。為了進一步確定葡萄葉茶的營養成分,發明人分別采用GC-MS法和LC-MS法檢測了葡萄葉茶提取液的主要成分,具體如下:GC-MS前處理:GC-MS前處理:取葡萄茶葉50mg于2mL螺口離心管中,加入250μL水和研磨珠,研磨機研磨2min,超聲提取3min,然后與-20℃冰柜放置20min,4℃離心10min(12000rpm),取上清液100μL于1.5mL離心管中,殘渣加入300μL混合溶劑(甲醇:氯仿=3:1),混勻2min,4℃離心10min(12000rpm),取全部上清液于第一次提取的上清液的1.5mL離心管中,渦旋振蕩混勻,4℃離心10min(12000rpm),取上清液300μL加入1.5mL高回收進樣瓶中,加入10μL的氯苯丙氨酸水溶液(0.3mg/mL),進行真空干燥(室溫),抽干后用氮氣再次干燥吹干,然后加入80μL的甲氧胺吡啶溶液(15mg/mL),密封,30s振蕩后,30℃的搖床(220rpm)反應90min;最后在瓶中加入80μL的BSFTA(含1%TMCS)后密封,30s振蕩后在70℃下反應60min,待反應結束后再振蕩10s,放置60min(室溫)后進樣。LC-MS前處理:采取超聲波輔助乙醇提取葡萄茶中黃酮類物質,取經清水洗凈并剪切的葡萄葉茶放入干燥箱中,于65℃干燥后用粉碎機研磨粉碎并過60目篩,密封干燥保存。準確稱量50mg粉末于1.5mL離心管中,并按照1:30的比例加入,即1.5mL的65%含量的乙醇水溶液,搖勻后置于80℃的恒溫水浴鍋中浸提30min,超聲處理15min,渦旋混勻,4℃離心10min(10000rpm),取上清液與進樣瓶中,保存在-20℃冰箱中備用。儀器與分析條件如下:GC-MS:毛細管色譜柱DB-5MS(30m×0.25mm×0.25μm);進樣溫度270℃;進樣量1.0μL;柱溫90℃保持0.2min,以10℃/min升至180℃,以5℃/min升至240℃,以25℃/min升至300℃,保持10min;載氣壓力或流量1.0mL/min;不分流比5:1;氦氣(99.999%);接口溫度270℃;離子源溫度220℃;電離方式EI源;電子倍增器1800V;掃描方式30-600amu,時間延遲3min;NIST2014譜庫。LC-MS:(1)UPLC色譜條件:色譜柱(WatersAcquityTMBEHC18柱(100×2.1mm,1.7μm);流動相A為水,B為乙腈,0min,10%→10min,100%(B);柱溫45℃;流速0.4mL/min;進樣量5μL。(2)質譜條件:ESI-源;離子源電壓Capilary:3.0kV;SamplingCone:50.0kV;ExtractionCone:4.0kV;離子源溫度Source:110℃;Desolvation:400℃;600L/h;掃描范圍:m/z100~600;200ng/mLLockmass:Leucine-enkephalin在線校正。測得的結果:GC-MS主要檢測到9種有機酸,保留時間分別是8.06、10.36、10.49、10.82、12.59、14.78、17.51、17.74、18.34min,其物質分別為草酸、琥珀酸、甘油酸、富馬酸、蘋果酸、酒石酸、莽草酸、檸檬酸、奎寧酸,其中檸檬酸的含量相對較高,峰面積較大,其次酒石酸、莽草酸的含量較高。LC-MS圖譜如圖2所示,主要檢測出四種物質,分別為二氫楊梅素、楊梅素、槲皮素和大黃素,其對應的保留時間分別為1.72min、2.48min、2.97min和5.27min,與標準品的保留時間一致。經過精確分子量提取,每種物質計算所得分子量與樣品中提取得到實際分子量誤差均小于2mDa,與元素分析結果相符,確征為目標化合物。根據檢測結果得知,本實施例提供的葡萄葉茶含有的有機酸種類較多,其中檸檬酸、酒石酸和莽草酸的含量較高,而有機酸類成分具有多方面的藥理作用,其中抗炎癥反應,抗氧化、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藥理作用對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該葡萄葉茶中還含有二氫楊梅素、楊梅素、槲皮素三種黃酮類化合物,其中二氫楊梅素具有抗氧化、抗腫瘤、抗炎、解酒保肝、抗病原微生物及調血脂等多方面的藥理作用,此外,還具有抗高血壓、抑制體內血栓形成、降血糖等生物活性;楊梅素具有廣泛的藥理活性,同時具有抗炎、鎮痛、抗腫瘤、降血糖和保肝等多種功效,尤其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作用明顯;槲皮素具有祛痰、止咳、平喘、抗炎、抗過敏、解痙、強心、降血壓、擴張冠脈、降血脂、抗心律失常、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抗腫瘤等廣泛的藥理作用;屬于蒽醌類的大黃素具有護肝作用,并且能抑制腎臟肥大,減輕腎小球高濾過,減少蛋白尿,調節脂質代謝紊亂,抑制細胞外基質增加。上述結果說明本實施例提供的葡萄葉茶營養成分豐富且含量高,具有抗氧化、抗腫瘤、降血壓、降血脂、改善睡眠、提高免疫力等一系列保健作用。本實施例提供的葡萄葉茶加工方法,采用機器炒制,自動化程度高,從采茶到初步成茶(即步驟6得到的葡萄葉茶)的時間約170分鐘,相比現有的手工炒制,勞動強度低,加工過程中,除了下料,臨時晾涼和包裝需要人工輔助外,其他加工過程,僅需一次人工設定工藝程序,機器自動儲存程序后按照儲存要求自動化操作,不再需要其他人工投入,極大節約了人工成本,生產效率大大提升,且制成的茶葉品質均勻穩定,質量易控制,適合大規模生產。發明人通過探索加工步驟和工藝參數,制得的葡萄葉茶如圖1所示,其外形扁平秀美、品相均勻穩定、顏色金黃,沖泡的茶飲口感微甜、香味濃郁持久,且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具有較高的保健價值。對比例1將采用傳統手工制作的葡萄葉茶按照實施例1的檢測方法進行檢測,并比較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如表1所示,實施例1提供的葡萄葉茶的9種有機酸含量、3種黃酮類化合物含量以及大黃素含量均比對比例1的高,說明實施例1的葡萄葉茶能更有效的保留葡萄葉中的營養成分,具有更高的營養和保健價值。表1實施例1提供的葡萄葉茶和傳統手工制作的葡萄葉茶的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對比單位:mg/Kg項目9種有機酸二氫楊梅素楊梅素槲皮素大黃素實施例115870117103223231對比例1129509387195203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和說明書的范圍當中。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