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吸污裝置的魚缸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魚缸領域,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種具有吸污裝置的魚缸。
【背景技術】
[0002]—般的魚缸無吸污裝置,清理魚缸底部時需拿一根軟管和一個水桶,利用軟管虹吸魚缸底部的污物到水桶中,然后往魚缸里補水,將水桶的污水倒掉。魚缸每隔幾天就要清理一次,上述方法每次都需要搬運工具、補水、倒水,操作復雜繁瑣,而且很浪費水。普通的魚缸通過水栗提供回流水、通過氣栗進行增氧,氣栗工作時聲音很大。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吸污方便的具有吸污裝置的魚缸。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具有吸污裝置的魚缸,包括魚缸本體、設于魚缸本體下方的水箱,魚缸本體和水箱之間設有回水管和進水管,所述進水管上設有水栗;還包括吸污裝置,所述吸污裝置包括依次連接的吸污管、軟管和排污管;所述排污管固定在魚缸本體上,其下端對著水箱的進水口;所述魚缸本體的內壁上設有用于收納吸污管的固定座。
[0005]優選的,所述魚缸本體的上部設有遮擋區,所述軟管和吸污管收納于遮擋區內。
[0006]優選的,所述排污管的下端設有抽氣裝置,所述抽氣裝置為氣囊或抽氣筒,所述抽氣裝置的下端設有排污閥門。
[0007]優選的,還包括支架,所述魚缸本體設于支架上方,所述水箱設于支架內,所述支架的外側設有包住支架的外殼。
[0008]優選的,所述吸污管為可伸縮的套管,其收納時管口可伸至魚缸本體內的水面位置。
[0009]優選的,所述進水管包括水氣混合裝置,所述水氣混合裝置包括豎向的第一混合管、一端部伸入第一混合管上部的沖水管、連接于第一混合管下端的第二混合管、連接于第一混合管側壁的空氣管,所述沖水管的外徑小于第一混合管的內徑,所述第二混合管的內徑小于第一混合管的內徑,所述沖水管的另一端連接水栗的出水口,所述第二混合管連通魚缸本體的底部。
[0010]優選的,所述水箱包括箱體、設于箱體內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將箱體分隔成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清水池,所述第一隔板的頂部高度低于箱體頂部的高度,所述第二隔板頂部的高度低于第一隔板頂部的高度;所述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內均設有下端懸空的中間隔板;所述第一沉淀池的進水口上設有過濾網;所述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第三沉淀池的底部均設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設有排水閥門。
[0011]優選的,所述魚缸本體的背部設有遮擋層,所述進水管、回水管、排污管均設于遮擋層后方。
[0012]通過采用上述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在魚缸本體上設置吸污裝置,清理魚缸時不用另行搬運吸污裝置,而且污水直接流入水箱進行過濾,無需對魚缸進行補水或另外提走污水,操作方便;吸污管收納于魚缸本體的遮擋區內,外部無法看到,不影響美觀;通過抽氣裝置對吸污管進行抽氣來啟動吸污裝置的虹吸,不需要預先想吸污裝置灌滿水或人工抽氣,操作簡單;吸污管收納時其管口可設置在水面位置,吸取水面的泡沫或其他懸浮物。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吸污裝置工作時的示意圖;
[0015]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背部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上部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水箱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背部的結構示意圖。
[0019]主要附圖標記說明:
[0020]魚缸本體1;遮擋區11;遮擋層12;固定座13;水箱2;箱體21;中間隔板22;第一隔板23;第二隔板24;第一沉淀槽25;第二沉淀槽26;清水槽27;排水管28;排水閥門29;支架3;吸污管41;軟管42;排污管43;抽氣裝置44;排污閥門45;第一混合管51;沖水管52;空氣管53;第二混合管54;水栗61;過濾網62;回水管63。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0022]實施例1:
[0023 ]如圖1 -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具有吸污裝置的魚缸,包括魚缸本體1、設于魚缸本體1下方的水箱2,魚缸本體1和水箱2之間設有回水管63和進水管,所述進水管上設有水栗61,水栗61將水箱2內的清水抽到魚缸本體1中,魚缸本體1水通過回水管63將水回流到水箱2中形成水循環;還包括吸污裝置,所述吸污裝置包括依次連接的吸污管41、軟管42和排污管43 ;所述排污管43固定在魚缸本體1上,其下端對著水箱2的進水口 ;所述魚缸本體1的內壁上設有用于收納吸污管41的固定座13;所述魚缸本體1的上部設有遮擋區11,遮擋區11由包住魚缸本體1上端的鐵皮構成,所述軟管42和吸污管41收納于遮擋區11內,遮擋區11可隱藏吸污裝置;所述排污管43的下端設有抽氣裝置44,所述抽氣裝置44為氣囊,所述抽氣裝置44的下端設有排污閥門45;所述軟管42為伸縮管,所述吸污管41為可伸縮的套管,其收納時管口可伸至魚缸本體1內的水面位置;將吸污管41伸入魚缸本體1內的水下,關閉排污閥門45,擠壓氣囊將吸污管41的空氣擠出,放開氣囊使吸污管41吸水形成虹吸管,打開排污閥門45,吸污裝置在虹吸作用下持續從魚缸本體1內吸水,并將水排入水箱2中;移動吸污管41的管口在魚缸本體1底部移動,吸取污物;
[0024]還包括支架3,所述魚缸本體1設于支架3上方,所述水箱2設于支架3內,所述支架3的外側設有包住支架3的外殼31;所述魚缸本體1的背部設有遮擋層12,所述進水管、回水管63、排污管43均設于遮擋層12后方;水箱2可隱藏與外殼31內,進水管、回水管63、排污管43可隱藏于遮擋層12后方,本實用新型前部只看到魚缸本體1和外殼31,更加美觀;
[0025]所述進水管包括水氣混合裝置,所述水氣混合裝置包括豎向的第一混合管51、一端部伸入第一混合管51上部的沖水管52、連接于第一混合管51下端的第二混合管54、連接于第一混合管51側壁的空氣管53,所述沖水管52的外徑小于第一混合管51的內徑,所述第二混合管54的內徑小于第一混合管51的內徑,所述沖水管52的另一端連接水栗61的出水口,所述第二混合管54連通魚缸本體1的底部;沖水管52向下沖水時帶動空氣管53的空氣進行初步的水氣混合,水氣混合液從第一混合管51移動到口徑更細的第二混合管54時,流速加快,增加水和空氣的進一步混合,第二混合管54將混合有空氣的水輸送到魚缸本體1底部排出,增加魚缸本體1內水的溶氧量,不用增加氣栗,減少噪音;
[0026]所述水箱包括箱體21、設于箱體21內的第一隔板23和第二隔板24,所述第一隔板23和第二隔板24將箱體分隔成第一沉淀池25、第二沉淀池26和清水池27,所述第一隔板23的頂部高度低于箱體21頂部的高度,所述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