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開口可調的傅里葉非圓齒輪行星輪系鴨嘴式植苗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農業機械技術領域,涉及植苗機構,具體涉及一種最大開口可調的傅里葉非圓齒輪行星輪系鴨嘴式植苗機構。
【背景技術】
[0002]移栽是作物種植的發展趨勢之一,移栽具有對氣候的補償作用和使用生育提早的綜合效益,可充分利用光熱資源,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非常可觀。由于人工移栽的成本較大,實現移栽作業機械化成為我國農業生產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
[0003]目前由行星輪系驅動的旋轉鴨嘴式植苗機構的栽植嘴軌跡為擺線類軌跡,其作業時在壟面下形成的穴口大、回程軌跡前傾,從而不能保證缽苗的直立度,且隨著行星輪系和栽植嘴部件的磨損,直立度會越來越差;而由多桿機構驅動的往復鴨嘴式植苗機構外形尺寸大,結構不夠緊湊,移栽作業時慣性力較大;還有一些植苗機構,如鉗夾式移栽機栽植機構、鏈夾式移栽機栽植機構等植苗機構,作業時會出現漏栽現象,秧夾有時易傷缽苗。
[0004]現有栽植嘴與行星輪系安裝后,便無法根據缽苗大小調整最大開口量以適應不同作物的栽植。為適應各種缽苗順利下落,最大開口量設計時通常偏大,導致移栽小缽苗時形成的穴口大,直立度無法保證;且當行星輪系和栽植嘴的部件磨損時也無法通過調整最大開口量重新獲得高直立度的缽苗移栽效果。
【發明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最大開口可調的傅里葉非圓齒輪行星輪系鴨嘴式植苗機構,滿足缽苗移栽時栽植嘴的軌跡和姿態:植苗時栽植嘴姿態是豎直的,以保證缽苗移栽后的直立度;植苗后栽植嘴開始退出穴口至缽苗高度過程中動軌跡(即回程軌跡)不前傾,以免回帶和損傷缽苗;植苗后形成的穴口與移栽機前進方向一致的穴口壁面盡量與壟面垂直、穴口底部水平,這樣缽苗在覆土鎮壓輪的作用下會靠到與壟面垂直的壁面,不會被推倒。作業過程中,隨著二級傅里葉非圓齒輪行星輪系和栽植嘴的磨損,缽苗移栽后的直立度會受影響,此時可適當調大鴨嘴式栽植嘴的最大開口,使缽苗重新保持高直立度。
[0006]本實用新型包括中心軸、傅里葉非圓齒輪行星輪系傳動裝置和鴨嘴式栽植嘴;所述的中心軸通過兩個軸承支承在兩個法蘭上;兩個法蘭對稱設置在底座兩側,且均與底座通過螺栓固定;中心軸的兩端對稱設有兩個傅里葉非圓齒輪行星輪系傳動裝置,每個傅里葉非圓齒輪行星輪系傳動裝置的兩端分別設有一個鴨嘴式栽植嘴。
[0007]所述的傅里葉非圓齒輪行星輪系傳動裝置包括行星架、變性傅里葉非圓太陽齒輪、第一中間軸、第二中間軸、第一變性傅里葉中間非圓齒輪、第二變性傅里葉中間非圓齒輪、第三變性傅里葉中間非圓齒輪、第四變性傅里葉中間非圓齒輪、第一行星軸、第二行星軸、第一行星變性傅里葉非圓齒輪和第二行星變性傅里葉非圓齒輪。所述行星架的兩端固定設有兩個端面凸輪,中心處與花鍵套通過螺栓固定;花鍵套與中心軸通過花鍵連接;所述的變性傅里葉非圓太陽齒輪空套在中心軸上,并通過螺栓與法蘭固定。第一中間軸和第二中間軸對稱設置在中心軸兩側,且均與行星架通過軸承連接;第一變性傅里葉中間非圓齒輪與第二變性傅里葉中間非圓齒輪均固定在第一中間軸上,第三變性傅里葉中間非圓齒輪與第四變性傅里葉中間非圓齒輪均固定在第二中間軸上。第一行星軸和第二行星軸對稱設置在行星架兩端;第一行星軸和第二行星軸的一端均與行星架通過軸承連接,另一端均伸出行星架外;所述的第一行星變性傅里葉非圓齒輪固定在第一行星軸上,第二行星變性傅里葉非圓齒輪固定在第二行星軸上。所述的變性傅里葉非圓太陽齒輪同時與第一變性傅里葉中間非圓齒輪及第三變性傅里葉中間非圓齒輪嚙合;所述的第二變性傅里葉中間非圓齒輪與第一行星變性傅里葉非圓齒輪嚙合,第四變性傅里葉中間非圓齒輪與第二行星變性傅里葉非圓齒輪嚙合。
[0008]所述的鴨嘴式栽植嘴包括栽植嘴連接板、旋轉壓板、主倉斗、輔倉斗、滾子安裝架、滾子安裝架調節板、接苗斗、壓板作用軸、彈簧和滾子;所述傅里葉非圓齒輪行星輪系傳動裝置的第一行星軸和第二行星軸伸出行星架外的一端,分別與一塊栽植嘴連接板通過彈性銷固定;每個鴨嘴式栽植嘴中,栽植嘴連接板與接苗斗通過螺栓固定;所述的主倉斗和輔倉斗對稱設置在接苗斗底部,且均與接苗斗通過銷軸鉸接;所述的壓板作用軸通過螺栓固定在輔倉斗頂部;旋轉壓板通過螺栓固定在主倉斗頂部,旋轉壓板位于主倉斗與輔倉斗的接觸面處開設有弧形槽口,壓板作用軸嵌入弧形槽口內;所述主倉斗與輔倉斗的中部通過彈簧連接。所述滾子安裝架調節板的一端固定在主倉斗上,另一端開設有平行的兩個調節滑槽;滾子安裝架的底部通過螺栓緊固在滾子安裝架調節板的兩個調節滑槽內,頂部與滾子鉸接;所述的滾子與端面凸輪通過凸輪副連接。
[0009]所述的第一變性傅里葉中間非圓齒輪與第三變性傅里葉中間非圓齒輪的結構相同,第二變性傅里葉中間非圓齒輪與第四變性傅里葉中間非圓齒輪的結構相同,第一行星變性傅里葉非圓齒輪與第二行星變性傅里葉非圓齒輪的結構相同。
[0010]所述主倉斗底部邊沿的中點在移栽過程中形成植苗軌跡;所述的植苗軌跡包括依次連接的接苗段、運苗段、植苗段和回復段;植苗段包括入穴段和出穴段;所述的出穴段沿水平方向的投影為O?4_,沿豎直方向的投影為40?60_。
[0011]本實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實用新型采用二級傅里葉非圓齒輪行星輪系驅動最大開口可調的鴨嘴式栽植嘴,滿足缽苗移栽時栽植嘴的軌跡和姿態:植苗時栽植嘴姿態是豎直的,以保證缽苗移栽后的直立度;植苗后栽植嘴開始退出穴口至缽苗高度過程中動軌跡不前傾,以免回帶和損傷缽苗;植苗后形成的穴口與移栽機前進方向一致的穴口壁面與壟面垂直、穴口底部水平,缽苗在覆土鎮壓輪的作用下會靠到與壟面垂直的壁面,不會被推倒。
[0013]2、本實用新型可根據不同缽苗調整栽植嘴最大開口,使各種缽苗都能在移栽后保證高直立度的農藝要求;且在非圓齒輪行星輪系和栽植嘴等零部件磨損后,可適當調大鴨嘴式栽植嘴的最大開口,使缽苗重新保持高直立度。
[0014]3、本實用新型采用二級傅里葉非圓齒輪行星輪系,在同樣移栽頻率的情況下,與由多桿機構驅動的往復鴨嘴式植苗機構相比外形尺寸小,結構緊湊,移栽作業時慣性力小。
[0015]4、本實用新型的行星架旋轉一周,植苗兩次,植苗效率高,株距穩定。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剖視圖;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傅里葉非圓齒輪行星輪系傳動裝置的示意圖;
[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鴨嘴式栽植嘴的側視圖;
[0019]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鴨嘴式栽植嘴的正面示意圖;
[0020]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滾子安裝架調節板的調節滑槽示意圖;
[0021]圖6為本實用新型隨移栽機前進時的運動軌跡及植苗后的穴口示意圖;
[0022]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植苗軌跡示意圖。
[0023]圖中:1、第二行星變性傅里葉非圓齒輪,2、滾子安裝架調節板,3、第二行星軸,4、栽植嘴連接板,5、鴨嘴式栽植嘴,6、第三變性傅里葉中間非圓齒輪,7、第四變性傅里葉中間非圓齒輪,8、第二中間軸,9、變性傅里葉非圓太陽齒輪,10、花鍵套,11、行星架,11-1、端面凸輪,12、第一行星變性傅里葉非圓齒輪,13、第一行星軸,14、第二變性傅里葉中間非圓齒輪,15、第一變性傅里葉中間非圓齒輪,16、第一中間軸,17、法蘭,18、底座,19、鏈輪,20、中心軸,21、旋轉壓板,21-1、弧形槽口,22、主倉斗,23、滾子,24、滾子安裝架,25、銷軸,26、壓板作用軸,27、彈簧,28、輔倉斗,29、接苗斗,30、植苗軌跡,30-1、接苗段,30-2、運苗段,30-3、植苗段,30-3-1、入穴段,30-3-2、出穴段,30-4,回復段,31、壟面,32穴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5]如圖1和2所示,最大開口可調的傅里葉非圓齒輪行星輪系鴨嘴式植苗機構,包括中心軸20、傅里葉非圓齒輪行星輪系傳動裝置和鴨嘴式栽植嘴5 ;中心軸20通過兩個軸承支承在兩個法蘭17上;兩個法蘭17對稱設置在底座18兩側,且均與底座18通過螺栓固定;鏈輪19與中心軸20通過鍵連接;中心軸20的兩端對稱設有兩個傅里葉非圓齒輪行星輪系傳動裝置,每個傅里葉非圓齒輪行星輪系傳動裝置的兩端分別設有一個鴨嘴式栽植嘴5。
[0026]傅里葉非圓齒輪行星輪系傳動裝置包括行星架11、變性傅里葉非圓太陽齒輪9、第一中間軸16、第二中間軸8、第一變性傅里葉中間非圓齒輪15、第二變性傅里葉中間非圓齒輪14、第三變性傅里葉中間非圓齒輪6、第四變性傅里葉中間非圓齒輪7、第一行星軸13、第二行星軸3、第一行星變性傅里葉非圓齒輪12和第二行星變性傅里葉非圓齒輪I。行星架11的兩端固定設有兩個端面凸輪11-1,中心處與花鍵套10通過螺栓固定;花鍵套10與中心軸20通過花鍵連接;變性傅里葉非圓太陽齒輪9空套在中心軸20上,并通過螺栓與法蘭17固定。第一中間軸16和第二中間軸8對稱設置在中心軸20兩側,且均與行星架11通過軸承連接;第一變性傅里葉中間非圓齒輪15與第二變性傅里葉中間非圓齒輪14均固定在第一中間軸16上,第三變性傅里葉中間非圓齒輪6與第四變性傅里葉中間非圓齒輪7均固定在第二中間軸8上。第一行星軸13和第二行星軸3對稱設置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