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種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農業機械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播種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水稻種植方式有三種,分別是人工撒種、人工插秧和機械插秧。傳統水稻種植用水量和人工費用投入高,近年來農業用水日益緊張,已不能滿足傳統水稻種植模式的用水需求。并且,傳統水稻種植需經過撒種、育秧、移栽等多道工序,水稻種植的工序繁多,勞動密集,費時費力。
【發明內容】
[0003]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一種播種機,主要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傳統水稻種植的工序繁雜并且費時費力的技術問題。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主要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5]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播種機,包括:
[0006]機架,其前端上部設有懸掛架,所述懸掛架用于與外部行走設備連接以牽引所述播種機行走;
[0007]開溝機構,其包括第一連桿和所述開溝件,所述第一連桿的上端與所述機架連接,所述開溝件包括依次首尾連接的上側邊、前側邊、下側邊以及后側邊,所述下側邊水平設置,所述前側邊與所述下側邊之間的夾角為30度?60度,所述前側邊所在側相對所述后側邊所在側彎曲在所述開構件上形成貫通上下兩端的弧形凹槽,所述前側邊具有刀口,所述開溝件的與弧形凹槽相背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連桿的下端連接,所述開溝機構通過所述開溝件在待播種的土地上開設溝槽;
[0008]施肥機構,其包括施肥箱和施肥管,所述施肥箱設置在所述機架上,所述施肥箱的下端具有開口,所述施肥管的上端通過所述開口與所述施肥箱內部連通,所述施肥管下端的出肥口與所述開溝件相對應,所述施肥機構通過所述施肥管下端的出肥口向所述溝槽內施肥;
[0009]第一連接桿,其一端與所述機架鉸接;
[0010]第二連接桿,其一端與所述第一連接桿的中部鉸接,另一端穿過所述機架上的過孔,且與所述過孔的內壁間隙配合;
[0011 ]螺母,螺接在所述第二連接桿的另一端,且置于所述過孔的上端,用于與所述過孔的上端側相抵觸,以阻止所述第二連接桿從所述過孔內脫出;
[0012]壓縮彈簧,套設在所述第二連接桿上,且置于所述過孔的下端側,所述壓縮彈簧的上端與所述過孔的下端側相抵觸;
[0013]整形輪,可轉動地設置在所述第一連接桿的另一端,以通過所述第一連接桿與所述機架連接,置于所述施肥管的施肥口的正后方,用于對所述開溝件開出的溝槽壓實整形;
[0014]升降機構,包括絲杠、螺接在所述絲杠上的所述螺母座以及用于驅動絲杠旋轉的驅動電機,所述絲杠豎直地設置在所述機架上,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端與所述絲杠驅動連接,所述螺母座上固設有水平轉軸;
[0015]鴨嘴式播種器,其可轉動地套設在所述水平轉軸上,且置于所述整形輪的正后方,用于在所述播種機行進時在整形后的溝槽底部開穴并將種子播到穴孔內;
[0016]覆土機構,其包括第二連桿和覆土件,所述第二連桿的上端與所述機架連接,所述覆土件包括第一側端面,所述第一側端面為平面,所述第一側端面豎直設置且與所述播種機的水平中心線的方向的夾角為30度?60度,所述覆土件的與所述第一側端面相背的一端與所述第二連桿的下端連接,所述覆土件置于所述鴨嘴式播種器的后方,且與所述開溝件交錯設置,所述覆土機構通過覆土件的第一側端面將開溝件挖出的土壤的至少一部分推到溝槽內的穴孔;
[0017]鎮壓輪,可轉動地設置在所述機架上,且置于所述覆土機構的后方,所述鎮壓輪與所述開溝件相對應,用于壓實覆土后的穴孔表面。
[0018]借由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播種機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在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中,通過在機架上設置的開溝機構、施肥機構、整形輪、鴨嘴式播種器、覆土機構以及鎮壓輪,當外部行走設備通過懸掛架牽引播種機在田地間行走時,開溝機構通過開溝件在待播種的土地上開設溝槽,進而施肥機構通過施肥管的出肥口在溝槽內施肥,進而整形輪對開溝件開設的溝槽整形,防止溝槽坍塌,進而鴨嘴式播種器在整形后的溝槽底部開穴并將種子播到穴孔內,進而覆土機構通過覆土件將開溝件挖出的土壤的至少一部分推到溝槽內的穴孔,已覆蓋穴孔內的種子,進而鎮壓輪對覆土后的穴孔表面壓實。其中,本發明的播種機可以在旱地上播種,整個播種的工序一次完成,作業效率較高。
[0020]上述說明僅是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明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
【附圖說明】
[0021]圖1是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播種機的第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2是圖1中播種機的開溝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3是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播種機的第二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4是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播種機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5是圖4中播種機的開溝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6是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播種機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7是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播種機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8是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播種機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9是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播種機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0]為更進一步闡述本發明為達成預定發明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發明申請的【具體實施方式】、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在下述說明中,不同的“一實施例”或“實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實施例。此外,一或多個實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結構、或特點可由任何合適形式組合。
[0031]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提出的一種播種機,包括機架1、開溝機構3、施肥機構4、整形輪5、升降機構6、鴨嘴式播種器7、覆土機構8以及鎮壓輪9。
[0032]如圖3所示,機架I的前端上部設有懸掛架2,該懸掛架2包括第一懸掛桿21、第二懸掛桿22和第三懸掛桿23。第一懸掛桿21、第二懸掛桿22和第三懸掛桿23三者依次平行間隔布置。第二懸掛桿22置于第一懸掛桿21和第三懸掛桿23之間,第一懸掛桿21和第三懸掛桿23兩者相對第二懸掛桿22對稱布置。第一懸掛桿21的一端、第二懸掛桿22的一端以及第三懸掛桿23的一端均與機架I的前端上部連接,第一懸掛桿21的另一端、第二懸掛桿22的另一端以及第三懸掛桿23的另一端均為自由端,且均相對機架I的前端向前伸出。第一懸掛桿21、第二懸掛桿22以及第三懸掛桿23三者相對機架I前端伸出的一端均設有掛鉤201。懸掛架2與外部行走設備如拖拉機上的連接部相適配,拖拉機的連接部包括與掛鉤201相適配的掛孔,掛孔的數量與掛鉤201的數量一致,第一懸掛桿21、第二懸掛桿22以及第三懸掛桿23上的掛鉤201分別掛設到拖拉機上的掛孔內,以使拖拉機可以牽引播種機在田地間行走。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懸掛架2、第二懸掛架2以及第三懸掛架2三者構成三點懸掛系統,相對于單點懸掛,本實施例中的三點懸掛的穩定性較佳。
[0033]在一個替代的實施例中,前述的懸掛架2也可以僅包括單個的懸掛桿,該單個懸掛桿置于機架I的前端中部,本發明播種機通過該單個懸掛桿與外部行走設備的連接部連接。
[0034]如圖1所示,開溝機構3包括第一連桿31和開溝件32。第一連桿31的上端與機架I連接。如圖2所示,開溝件32包括依次首尾連接的上側邊321、前側邊322、下側邊323以及后側邊324。下側邊323水平設置,前側邊322與下側邊323之間的夾角α為45度,以使前側邊322相對下側邊323向后傾斜,以減小挖槽時前側邊322上的阻力。前側邊322所在側相對后側邊324所在側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