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寒地區可持續高產野生冬蟲夏草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高寒地區可持續高產野生冬蟲夏草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冬蟲夏草具有重要的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1980年以來,供求矛盾加劇,冬蟲夏草價格上漲近千倍,但其資源蘊藏量卻在下降、分布范圍不斷縮小。中國科學院的專家在青藏高原的冬蟲夏草研究基地進行多年觀察后發現,青藏高原蟲草資源量與30年前相比大幅減少,部分破壞嚴重地區資源量不足30年前的I?3%。20世紀80年代初。康定蟲草產區每人每天可采40?60株,最多的每天可采160余株,可近年來極個別的每天可采20余株,多數人每天只能采3?5株,甚至空手而回。
[0003]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包括:掠奪式采挖危及冬蟲夏草種群的正常繁衍,過度放牧導致高寒草甸環境惡化,雪線上升引起冬蟲夏草資源分布范圍收縮等。每年一到蟲草采挖季節,數十萬的“挖草大軍”采挖蟲草的同時給生態環境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壞,生活垃圾遍地,草地上留下無數的坑洞,坑洞不及時填回,很可能造成草甸的沙化和荒漠化,狼毒、燕尾蘭等有毒雜草取代原有高原植物,每年因此破壞的高寒草甸約為30?60萬平方米。采挖者挖走了冬蟲夏草,卻留下難以根治的生態惡果,一方面這種被破壞的高寒草甸已不再適宜冬蟲夏草的生存和種群繁衍,另一方面這種破壞可能引起整片草原的退化和沙化。過度放牧導致植被的高度、蓋度下降,毒雜草比例增加,為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等種群爆發提供了適宜生境,進而加速了草甸退化。冬蟲夏草資源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
[0004]為緩解冬蟲夏草資源嚴重供不應求的局面,科研工作者們對冬蟲夏草的生長環境和不同生長階段進行了長期而深入的研究,試圖通過人工介入的方式增加冬蟲夏草的產出,目前有全人工培植、半野生培植及全野生培植等方式。
[0005]全人工培植主要有7個關鍵技術:冬蟲夏草菌種人工繁育技術;冬蟲夏草寄主蟲種繁育技術;冬蟲夏草人工接種技術;感染幼蟲規模化飼養技術;寄主幼蟲病害防治技術;感染幼蟲僵化技術;僵化幼蟲子實體誘導技術,如果把這些技術分為基礎研究、人工培植技術研究、產業化研究3個階段,目前80%的研究者都在第一階段即停止研究,或轉換方向,少數單位進入第二階段,能夠成功完成第3個階段的企業或單位更是少之又少。
[0006]由于野生冬蟲夏草的生長環境極為特殊,人工模擬野生環境的效果不佳,一些科研工作者嘗試開發在青藏高原地區培植半野生人工蟲草的技術,劉昕、張古忍等在專利申請CN200610123383.7及CN200610123968.9中提供了一種冬蟲夏草的生產方法,在青藏高原建立現代化溫室大棚作為蝠蛾圈養場,在蝠蛾蟲發育至6?8齡時,人工噴施子囊孢子稀釋液感染幼蟲。這種技術需要采收大量新鮮冬蟲夏草,在特定條件下收集彈射的子囊孢子。另外由于蝙蝠蛾幼蟲大部分時間是在地下活動,為提高感染率需每天人工噴施多次。尹定華等在專利申請CN201210193338.4中提供了一種半野生人工培植冬蟲夏草的方法,采用人工孵卵、人工接種染菌,然后將幼蟲放歸自然,由于前期階段均在人工環境下生長,很難保證幼蟲放歸自然后能適應自然環境并存活下來。
[0007]近年來,少數不良商販以偽充真、以劣充優,使市場上冬蟲夏草的品質魚龍混雜,人們更加信睞來自天然的野生蟲草。蘇誠玉在專利申請CN201210173072.7中提供了一種天然冬蟲夏草的增產方法,但是菌種為液體發酵而來,采用人工噴灑的方式進行感染,得到的冬蟲夏草與野生蟲草相差較遠。中山大學劉昕、張古忍等在專利申請CN200610123384.1中公開了一種提高野生冬蟲夏草的方法,但方法中提高“經蝠蛾適生地自然生長的冬蟲夏草子囊果頂部開口彈射的子囊孢子自然感染形成蟲生子囊真菌”的方式雖然完全天然,但是由于適生地自然生長的蟲草數量嚴重不足,效果可想而知。
【發明內容】
[0008]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高寒地區可持續高產野生冬蟲夏草的方法,本方法旨在改善冬蟲夏草原產地的自然環境,使之適合冬蟲夏草的繁衍,最終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產業化發展,且通過本方法生產出的是真正的野生純天然優質冬蟲夏草。
[0009]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10]—種在高寒地區可持續高產野生冬蟲夏草的方法,利用冬蟲夏草原產地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在高寒地區建立冬蟲夏草栽培基地,從最初植被建設開始,建立水、電設施,架設防護裝置,以豐富冬蟲夏草菌寄主的食物資源,減少寄主的天敵。引進蟲源、菌源,實現冬蟲夏草的野生培植。所述蟲源的引進,采用打洞投卵的方法。所述菌源的引進,采用移栽新鮮優質冬蟲夏草的方式,使蟲、菌均按照自然的運作方式生長發育、侵染成草。同時控制冬蟲夏草合理有序采挖,維持冬蟲夏草的可持續發展。
[0011]冬蟲夏草的生長必須滿足特定的氣候條件、足夠的寄主昆蟲、大量的中國被毛孢菌源、豐富的寄主食物資源以及盡量少的天敵破壞蟲草生長。
[0012]特定的氣候條件:冬蟲夏草僅分布于青藏高原地區海拔3000?5000米地高寒草甸地帶,該地區的氣候條件滿足的冬蟲夏草寄主昆蟲,菌的生長繁衍要求,本發明選擇青藏高原海拔3000?5000米,曾有冬蟲夏草生長的地域作為野生冬蟲夏草的培植地。一些實施例中,選擇坡度為15度左右的緩坡、陰坡建立栽培基地。
[0013]蟲源的引入:目前已確定的冬蟲夏草寄主蝙蝠蛾科昆蟲有60多種,目前研究比較多的有小金蝠蛾、玉樹蝠蛾、比如蝠蛾、貢嘎蝠蛾、康定蝠蛾、蟲草蝠蛾、蒲氏蝠蛾、白馬蝠蛾、拉脊蝠蛾、斜脈蝠蛾等。蝙蝠蛾的一生要經歷4個階段:卵、幼蟲、蛹、成蟲,卵期是相對靜態的階段,體積最小,幼蟲、蛹、成蟲這3期均為活動狀態,如果在卵孵化完成后再投放到自然界中,運輸過程中很容易造成損傷或死亡,環境驟變也易引發起死亡,成本過高,同時為了使產出的蟲草最接近野生狀態,寄主昆蟲整個生命過程都應在野外完成,通過申請人長期的研究發現,采用草皮層撒卵是最接近自然的方式,就像蝠蛾將卵散產于草叢,雖省工省力,但成活率較低,卵易被天敵捕食或因風吹日曬而死。通過大量創造性勞動,本發明開創出一種打洞投卵的方式,一些實施例中,通過機械方法在草皮層打洞(直徑I?3cm,洞深5?15cm),每洞投卵5?10粒,每平米均勻打洞20?40個,投卵后用土壤掩埋洞口。連續投卵2?3年,之后每年投卵時節前采樣觀察土壤中寄主幼蟲數量,若每平方米土壤中1.5?3cm幼蟲的數量在10?50頭之間,則說明基地內蝙蝠蛾已形成良好自然循化,不必人為投卵。
[0014]菌源的引入:為了提高蝠蛾幼蟲的感染率,目前多采用人工噴灑菌液的方法,一方面因為蝙蝠蛾蟲生活在土壤之下,直接接觸到菌液的幾率較小;噴灑菌在植被或地表對菌的長期存活可能有不利影響。另一方面蝠蛾的生長周期特別長,一般為3?5年,何時噴灑,何時侵染,不好把握最佳侵染時機,錯過了會嚴重影響侵染效率。在自然界中,子囊孢子、分生孢子還是菌絲體,哪種為冬蟲夏草菌最佳侵染形態,目前還沒有明確定論。本發明通過移栽各產地新鮮冬蟲夏草來增加菌源,讓冬蟲夏草菌以其自然界特有的方式去生長發育和侵染幼蟲,無需人為干涉。
[0015]每年5?6月份為冬蟲夏草產季,在冬蟲夏草道地產區選購新采挖出的冬蟲夏草,要求蟲體較大、飽滿,草體(子座部分)健壯無損傷,長3-5cm,子座與蟲體長度的比例接近1:1,子座上部未發育膨大的冬蟲夏草。一些實施例中,將新鮮冬蟲夏草裝入透氣硬質包裝盒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