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野菊花的種植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農業種植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野菊花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野菊花為多年生草本,高達lm。莖基部常匍匐,上部多分枝。葉互生,卵狀三角形或卵狀橢圓形,長3?9cm,羽狀分裂,裂片邊緣有鋸齒,兩面有毛,下面較密;葉柄下有明顯的假托葉。頭狀花序直徑2?2.5cm,排成聚傘狀;總苞半球形,總苞片4層,邊緣膜質,夕卜層橢圓形;花小,黃色,邊緣舌狀,先端3淺裂,雌性;中央為管狀花,先端5裂,兩性。花期9?11月,果期10?11月。在莖枝頂端排成傘房狀圓錐花或不規則的傘房花序;總苞直徑8-20_,長5-6_ ;總苞片邊緣寬膜質;舌狀花黃色,雌性;盤花兩性,筒狀。瘦果全部同形,有5條極細的縱肋,無冠狀冠毛。花期9-10月。
[0003]野菊花含菊醇、野菊花內酯、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多種活性成分。其水提取液對心血管系統有明顯保護作用,能提高心輸出量,增加心肌供氧量,保護缺血心肌的正常生理功能。野菊花水提物及水蒸氣蒸餾法提取的藍綠色揮發油對多種致病菌、病毒有殺滅或抑制活性,水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大腸埃希菌、傷寒桿菌等的抑制活性強于揮發油;并有抗炎、抗氧化、鎮痛活性。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野菊花種植技術。
[0005](1)將野菊花種子與土壤按照1: 3-7的配比拌勻條播,覆土深度l_2cm,播種后隨即鎮壓;
(2)整地時,每畝施腐熟糞肥或堆肥2200-2800kg、石灰45_85kg、三元復合肥30_45kg作基肥,一犁一耙后,作成畦面寬80-110cm,畦溝寬25-45cm標準畦,標準畦要求土塊整細,畦面整平,整地時應特別重視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機肥為主,磷鉀肥為輔,隨后噴藥,用520%速滅殺丁乳油40ml兌水50kg對畦面噴霧,覆蓋黑色地膜結合噴施芽前除草劑,在整地做畦后,每畝用96%的金都爾乳油45-50ml兌水45_50kg進行畦面噴霧,然后覆蓋黑色地膜,膜邊用泥土壓緊壓實待栽;
(3)野菊花苗高8-12cm,移栽時溫度必須在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5-20°C,時間宜選早晚或陰天,也可選擇在小雨時進行移栽,移栽苗齡一般移栽壯苗苗齡以幼苗45對真葉、移栽宜采用竹木簽膜面扎洞定植,用土蓋嚴定植孔,以防薄膜燒苗,定植時,要求苗正根直,不壓心,不傷底葉,不窩根,深度為苗高的1/2,定植后澆足定根水,或直接灌水直至畦中間濕透后排除余水,并在定植后5-7天保持大田土壤濕潤狀態,以提高移栽成活率,縮短緩苗期,移栽要做到合理密植,每畝定植7500-9000株,行距25-35cm,株距15_25cm ;單株定植;
(4)移栽7-10天后及時查苗、補苗、確保全苗,防止斷壟缺株;
(5)應在移栽成活后苗高10-15cm左右及時打頂,促進多分枝,低節位分枝,既確保本茬產量,又可防止二茬早花和死蔸,對分枝能力強的本地品種可在移栽定植時打頂; (6)第一巷蓋膜栽培不必中耕培土,第二巷一般中耕二次,第一次在二巷萌發后6-8天,第二次在苗高20-30cm進行,并結合培土防倒伏,中耕時要淺鋤不傷根,封行后不再中耕;
(7)第一茬未蓋膜和覆蓋稻草的,必須進行中耕除草和培土,中耕除去雜草,減少雜草爭肥、爭光、爭水,并改善土壤結構和根際環境,促進甜葉菊的生長,中耕除草第一茬一般為2-3次,第二茬1-2次,中耕深度,以不傷根為原則,做到遠離根部適當深耕,近根部淺耕,并及時漫灌一次水,然后放掉積水,以防死苗缺株,對于蓋膜田塊,為防止雜草為害,對溝里行間每畝可用10-15ml的百草枯噴霧清除雜草,應注意的是,噴頭應加漏斗型定向噴霧罩,防止藥液噴灑在野菊花植株上產生藥害;
(8)每次中耕及收獲后也應及時灌水,使土壤保持濕潤狀態,灌水應采取“晚灌早排”的辦法,以免造成根系損傷而死蔸;
(9)一般補施2-3次,第一次在移栽后7-12天,每畝用尿素2.0-3.0kg加三元復合肥2.0-3.0kg,先配成母液,再兌水1100-1400kg澆施;第二次在分枝旺長期追施,每畝用45%復合肥10-15kg配成母液,兌水1100-1400kg澆施或用0.5%尿素液根外追施;第三次在封行后,視長勢情況補充噴施0.2%磷酸二氫鉀,收獲一茬葉后,揭去地膜,及時進行二茬管理;二茬追肥:第二茬大田追肥分2次進行,第一次在二茬已全部萌發后進行,結合中耕除草培土,每畝追施尿素10-15kg ;第二次在植株封行前,每畝追施尿素加氯化鉀或45%NPK 復合肥 25-30kg ;
(10)野菊花病蟲害防治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以農業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農藥使用應符合GB4285、GB8321的要求,應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盡量實行水旱輪作制度,培育無病蟲壯苗,重施有機肥,增施磷鉀肥,加強田間管理,注重清溝排水,降低田間濕度,創造有利于菊苗生長而不利于病蟲害發生的條件,可有效減輕病蟲害發生;
(11)采收時間,當大田野菊花植株現蕾2-6%時,是野菊花收獲最佳時期,用利刀或枝剪在離地面10-15cm割取,收割時,每株最好留取一細枝條,或下部留有青葉。
[0006]所述的每畝最佳定植7600-8200株,最佳行距25_30cm,株距15_20cm。
[0007]所述的移栽苗聞最佳為10cm。
有益效果:
本發明可以種植出優質野菊花,提高野菊花產量,解決市場上野菊花供不應求的局面,有利于大面積推廣野菊花種植,增加國民收入。
【具體實施方式】
[0008]為了使本發明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工作流程、使用方法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實施例
[0009](1)將野菊花種子與土壤按照1: 4的配比拌勻條播,覆土深度l-2cm,播種后隨即鎮壓;
(2)整地時,每畝施腐熟糞肥2600kg、石灰65kg、三元復合肥30-45kg作基肥,一犁一耙后,作成畦面寬80-110cm,畦溝寬25-45cm標準畦,標準畦要求土塊整細,畦面整平,整地時應特別重視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機肥為主,磷鉀肥為輔,隨后噴藥,用520%速滅殺丁乳油40ml兌水50kg對畦面噴霧,覆蓋黑色地膜結合噴施芽前除草劑,在整地做畦后,每畝用96%的金都爾乳油45-50ml兌水45_50kg進行畦面噴霧,然后覆蓋黑色地膜,膜邊用泥土壓緊壓實待栽;
(3)野菊花苗高8-12cm,移栽時溫度必須在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5-20°C,時間宜選早晚或陰天,也可選擇在小雨時進行移栽,移栽苗齡一般移栽壯苗苗齡以幼苗45對真葉、移栽宜采用竹木簽膜面扎洞定植,用土蓋嚴定植孔,以防薄膜燒苗,定植時,要求苗正根直,不壓心,不傷底葉,不窩根,深度為苗高的1/2,定植后澆足定根水,或直接灌水直至畦中間濕透后排除余水,并在定植后5-7天保持大田土壤濕潤狀態,以提高移栽成活率,縮短緩苗期,移栽要做到合理密植,每畝定植7500-9000株,行距25-35cm,株距15-25cm ;單株定植;
(4)移栽8天后及時查苗、補苗、確保全苗,防止斷壟缺株;
(5)應在移栽成活后苗高12cm左右及時打頂,促進多分枝,低節位分枝,既確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