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青枯病病菌植物提取物乳油殺菌劑及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于植物殺菌劑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抗青枯病病菌植物提取物乳油殺菌 劑,本發明還涉及該種抗青枯病病菌植物提取物乳油殺菌劑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青枯病是一種全世界范圍廣泛分布的細菌性土傳病害,在高溫、高濕的熱帶、亞熱 帶地區大量流行,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病害之一 [1]。該病是由青枯假單胞桿菌(茄科 勞爾氏菌Ralstoniasolanacearum)引起的[2],其通過根和莖的傷口或次生根的根冠進 入植物體,侵染寄主的木質部,然后在整個維管束中蔓延,引起嚴重的萎蔫最終導致植物死 亡[3]。
[0003] 現有防治的藥劑主要以化學藥劑為主,主要以推遲青枯病發病高峰期、減輕發病 程度為目的,尤其在大面積發病時才進行用藥防治已經基本沒有效果。此外,化學農藥的長 期使用將導致植物產生抗藥性,造成土壤惡化、生態平衡破壞、農藥殘留等問題,危害到人 類身體健康,并且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4]。因此,越來越多的研究者趨向生物農藥防治青 枯病這一途徑進行探索。各個國家均對抗青枯病生物農藥的研究非常重視,中國也從60年 代初就已經開始研究抗青枯病生物農藥的開發[5]。
[0004] 目前生物農藥主要包括活體微生物農藥、農用抗生素以及植物源殺菌劑。相關研 究表明幾乎每種植物都能產生抑菌活性,但是抑菌效力和抑菌范圍還是存在差異[6-8],且 研究表明銀杏[9]、大蒜[10]、黃花蒿[11]、紫莖澤蘭[12]等對青枯病菌有較好的抑制作 用,因此研究開發安全生態的抗青枯病病原菌的植物源殺菌劑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發明內容】
[0005] 本發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種抗青枯病病菌植物提取物乳油殺菌劑,解決了現有 技術中由于化學農藥的長期使用,導致植物產生抗藥性,造成土壤惡化、生態平衡破壞、農 藥殘留存在的問題。
[0006] 本發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種抗青枯病病菌植物提取物乳油殺菌劑的制備方法。
[0007] 本發明所采用的第一技術方案是,一種抗青枯病病菌植物提取物乳油殺菌劑,由 以下組分按照質量體積比配制而成:
[0008]每毫升溶劑中,水杉提取物為495. 5mg/ml-515. 5mg/ml,馬尾松提取物為 820. 7mg/ml-832. 7mg/ml,銀杏提取物為 471.lmg/ml-490. 7mg/ml,野艾蒿提取物為 402. 2mg/ml-414. 8mg/ml,;另外,在溶劑中添加的乳化劑體積比為0. 40-0. 42ml/ml,整個乳 油殺菌劑的pH值為6. 5-6. 8。
[0009] 本發明所采用的第二技術方案是,一種抗青枯病病菌植物提取物乳油殺菌劑的制 備方法,按照以下步驟實施:
[0010] 步驟1、制備四種植物的提取物
[0011] 采集銀杏外種皮、水杉枝葉、馬尾松針、野艾蒿花序,將各植物樣品清洗干凈,放入 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60°C烘干,烘干時間根據植物屬性決定;用料理機粉碎烘干的植物樣 品,過40目篩,裝于塑封袋中,在4°C條件下保存;取各植物粉碎樣品,分別加入4倍體積的 丙酮,置于避光陰涼處,控制攪拌機轉速為120-150r/min,攪拌震蕩提取3次,每次24h,合 并3次濾液后,旋轉減壓濃縮至膏狀物,室溫下冷卻;
[0012] 步驟2、將制備的植物提取物及乳化劑與溶劑進行混配
[0013] 每毫升溶劑中,水杉提取物為495. 5mg/ml-515. 5mg/ml,馬尾松提取物為 820. 7mg/ml-832. 7mg/ml,銀杏提取物為 471.lmg/ml-490. 7mg/ml,野艾蒿提取物為 402. 2mg/ml-414. 8mg/ml,,乳化劑在溶劑中的比例為0· 40-0. 42ml/ml,將該五種組分與丙 酮溶劑混合均勻;
[0014] 步驟3、將上步的混合液pH值調節至6. 5-6. 8之間,即成。
[0015]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殺菌劑以水杉枝葉、馬尾松針、銀杏外種皮、野艾蒿為原 料,從中提取出具有較強抗青枯病病原菌能力的有效植物成分,并對各植物提取物的最適 抑菌濃度、最佳溶劑、最適乳化劑及其濃度進行優化,制備出具有最佳抑菌效果的乳油劑 型,保證無殘留,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實施簡單,能夠大規模使用。
【附圖說明】
[0016] 圖1是本發明在實驗過程中分離得到的TB-Y1的菌落形態圖;
[0017] 圖2是本發明在實驗過程中分離得到的TB-Y2的菌落形態圖;
[0018] 圖3是本發明在實驗過程中分離得到的TB-Y3的菌落形態圖;
[0019] 圖4是本發明在實驗過程中分離得到的TB-Y的革蘭氏染色圖;
[0020] 圖5是本發明在實驗過程中分離得到的TB-Y的鞭毛染色圖;
[0021] 圖6是不同植物提取物對青枯病病菌的抑菌效果對比圖;
[0022] 圖7是水杉濃度提取物濃度對青枯病菌的抑菌效果對比圖;
[0023] 圖8是馬尾松提取物濃度對青枯病菌的抑菌效果對比圖;
[0024] 圖9是銀杏提取物濃度對青枯病菌的抑菌效果對比圖;
[0025] 圖10是野艾蒿提取物濃度對青枯病菌的抑菌效果對比圖;
[0026] 圖11是各因素對青枯病病菌的抑菌效果對比圖;
[0027] 圖12是馬尾松提取物與水杉提取物的互作效應立體圖;
[0028] 圖13是馬尾松提取物與乳化劑互作效應立體圖;
[0029] 圖14是水杉提取物與銀杏提取物的互作效應立體圖;
[0030] 圖15是馬尾松提取物與野艾蒿提取物的互作效應立體圖;
[0031] 圖16是不同培養時間對乳油抑菌作用的影響圖;
[0032] 圖17是pH值在6. 7時對乳油抑菌作用的影響圖;
[0033] 圖18是pH值在7. 2時對乳油抑菌作用的影響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4]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0035] 本發明抗青枯病病菌植物提取物乳油殺菌劑,由以下組分按照質量體積比配制 而成:每毫升溶劑中,水杉提取物為495. 5mg/ml-515. 5mg/ml,馬尾松提取物為820. 7mg/ ml-832. 7mg/ml,銀杏提取物為 471.lmg/ml-490. 7mg/ml,野艾蒿提取物為 402. 2mg/ml-414. 8mg/ml,;另外,在溶劑中添加的乳化劑體積比為0. 40-0. 42ml/ml,整個乳油殺菌劑 的pH值為 6. 5-6. 8。
[0036] 溶劑選用丙酮、苯、乙酸乙酯、甲醇、冰醋酸之一。
[0037] 乳化劑選用吐溫-80、吐溫-20、二乙醇胺、BY-130、農乳-600之一。
[0038] 本發明的最佳配比是:溶劑采用丙酮,每毫升溶劑中,水杉提取物為506mg/ml, 馬尾松提取物為827mg/ml,銀杏提取物為481mg/ml,野艾蒿提取物為409mg/ml,乳化劑為 0. 205ml/ml,乳化劑選用吐溫-80,最適宜pH為6. 7,抑菌速效期為24h。在該條件下,抑菌 圈直徑達11. 5mm。
[0039] 本發明抗青枯病病菌植物提取物乳油殺菌劑的制備方法,步驟包括:
[0040]步驟1、制備四種植物的提取物
[0041] 采集銀杏外種皮、水杉枝葉、馬尾松針、野艾蒿花序,將各植物樣品清洗干凈,放 入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60°C烘干,烘干時間根據植物屬性決定;
[0042]用料理機粉碎烘干的植物樣品,過40目篩,裝于塑封袋中,在4°C條件下保存(時 間不限,只為步驟2做好準備即可);取各植物粉碎樣品,分別加入4倍體積的丙酮,置于避 光陰涼處,控制攪拌機轉速為120-150r/min,攪拌震蕩提取3次,每次24h,合并3次濾液 后,旋轉減壓濃縮至膏狀物,室溫下冷卻;
[0043] 步驟2、將制備的植物提取物及乳化劑與溶劑進行混配
[0044]以丙酮為溶劑,水杉提取物為495. 5mg/ml-515. 5mg/ml,馬尾松提取物為 820. 7mg/ml-832. 7mg/ml,銀杏提取物為471. lmg/ml-490. 7mg/ml,野艾蒿提取物為 402. 2mg/ml_414. 8mg/ml,乳化劑在溶劑中的比例為0. 40-0. 42ml/ml,將該五種組分與丙酮 溶劑混合均勻;
[0045] 步驟3、將上步的混合液pH值調節至6. 5-6. 8之間,調酸用冰醋酸,調堿用三乙醇 胺,即成。
[0046] 一、試驗驗證
[0047]1. 1)材料、試劑及儀器
[0048] 1. 1. 1)實驗材料
[0049] 櫻桃番茄青枯病病株采自遂昌縣濂竹鄉葉家田村。銀杏外種皮、樟樹(枝葉)、水 杉(枝葉)、馬尾松針、八角金盤(葉)、冬青衛矛(葉)、龍葵(根)、野艾蒿(花序)等植 物材料,采自白云山、南明山等地。
[0050] 1. 1. 2)主要試劑(文本中涉及到的試劑的百分比有些是質量百分比,有些是克/ 毫升,有些是微克/毫升)
[0051] 吐溫-80、N,N-二甲基甲酰胺、吐溫-20、二乙醇胺、BY-130、農乳-600,以上試劑均 為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