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李樹、枇杷套種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果樹種植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李樹、枇杷套種方法。
【背景技術】
[0002]枇杷是我國南方特有的珍稀水果,冬季開花,春來結子,夏初成熟,承四時之雨露,為“果中獨備四時之氣者”;其果肉柔軟多汁,酸甜適度,味道鮮美,被譽為“果中之皇”。據中國醫學科學院營養系分析,枇杷果實可食部份每100克含蛋白質0.4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7克、粗纖維0.8克、灰分0.5克、鈣22毫克、磷32毫克、鐵0.3毫克、丙種維生素3毫克、類胡蘿卜素1.33毫克,其中鈣、磷及胡蘿卜素顯著高于其他常見水果,并含有人體所必需的8種氨基酸。枇杷不但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而且有很高的保健價值。《本草綱目》記載“枇杷能潤五臟,滋心肺”,中醫傳統認為,枇杷果有祛痰止咳、生津潤肺、清熱健胃之功效。而現代醫學更證明,枇杷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苦杏仁甙和白蘆梨醇等防癌、抗癌物質。
[0003]李子(Prunus salicina Lindl.),是薔薇科李屬植物,別名嘉慶子、布霖、李子、玉皇李、山李子。其果實7?8月間成熟,飽滿圓潤,玲瓏剔透,形態美艷,口味甘甜,是人們最喜歡的水果之一。世界各地廣泛栽培。李子味酸,能促進胃酸和胃消化酶的分泌,并能促進胃腸蠕動,因而有改善食欲,促進消化的作用,尤其對胃酸缺乏、食后飽脹、大便秘結者有效。新鮮李肉中的絲氨酸、甘氨酸、脯氨酸、谷酰胺等氨基酸,有利尿消腫的作用,對肝硬化有輔助治療效果。李子中含有多種營養成分,有養顏美容、潤滑肌膚的作用,李子中抗氧化劑含量高的驚人,堪稱是抗衰老、防疾病的“超級水果”。
[0004]在現有技術,未見報道有將李樹與枇杷樹進行套種栽培的技術方案出現,進而使得在李樹林間存在著的大片空地難以得到綜合利用,并且也使得李樹長期的土壤環境發生變化,進而導致李樹果實口感較差,同時,枇杷林也同李子林一樣,其空間較大,難以將自然養分全面利用,造成資源的浪費。
[0005]為此,本研究者結合李樹的特性、枇杷樹的特性,將李樹與枇杷樹進行套種處理,不僅使得枇杷單果質量較優,還使得李子單果重量和口感均得到提升,進而為果樹種植領域的,李樹與枇杷進行套種提供了一種新思路。
【發明內容】
[0006]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李樹、枇杷套種方法。
[0007]具體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8]—種李樹、枇杷套種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09](I)基地建設:選擇有機質含量在50-80%的土地,并對土地進行深耕處理,深耕深度為20-30cm,再向土壤中撒入農家肥,按照每畝撒入400-700kg,再向農家肥表面撒入生石灰,按照每畝撒入100-200kg,再采用河沙覆蓋在生石灰表面,河沙覆蓋厚度為l-3cm,河沙的粒度為60-80目,待覆蓋完成后,再向其表面噴灑清水,噴灑的水的量為每畝20-30kg,并采用地膜覆蓋處理10-20天,再對其進行翻地處理,翻地深度為25-35cm,并采用耙釘對翻起來的土壤進行打耙處理,使得土壤被耙細,并且農家肥、生石灰、河沙與土壤進行混合均勻,獲得基地;
[0010](2)基地打坑挖溝:基地采用圓坑和方坑進行間隔打坑處理,圓坑的直徑為10_15cm、深度為20_30cm ;方坑的邊長為8_13cm,坑深為15_20cm,并且,方坑與圓坑之間的間距為1.5-2m,并在方坑與圓坑之間開挖有溝,溝寬為1-1.4m,溝深為10_15cm ;
[0011](3)填溝:對溝進行填溝處理,先對溝進行填入秸桿粉2_3cm,再在秸桿粉表面填河沙,河沙厚度為3-4cm,河沙粒度為70-100目;再在河沙表面填基肥Icm厚,再采用泥土填至溝滿,即可;
[0012](4)栽樹:先米用基肥對圓坑和方坑填l_2cm厚后再米用河沙填l_2cm厚,再向其中加入秸桿粉填1cm,再向其中填Icm厚的泥土,再在圓坑中栽李樹,在方坑中栽枇杷樹,并在栽種完李樹和枇杷樹后,再采用有機質含量為40-60%的田泥,并控制田泥的水分含量為25-45%,覆蓋在基地表面l-2cm厚,即可完成李樹與枇杷樹的套種。
[0013]所述的農家肥,其原料以重量份計為牛糞20-30份、雞糞50-70份、羊糞10_15份、草木灰30-50份、豬糞10-30份、柿子葉30-50份、谷殼20-30份、沼液10-20份。其制備方法是將上述原料進行混合后,置于溫度為40-60°C的環境中,發酵處理20-30h,再將其溫度調整為80-100°C,調整水分含量為30-40%發酵處理20-30天,即可。
[0014]所述的秸桿粉是玉米秸桿粉、甘蔗秸桿粉、小麥秸桿粉中的一種或者幾種的混合物。
[0015]所述的基肥,其原料以重量份計為磷酸二氫鉀10-20份、草酸鈣5-10份、除草劑3-5份、硫酸鉀4-7份、草木灰8-10份、尿素2-5份。其制備方法是將磷酸二氫鉀、草酸鈣、硫酸鉀、尿素進行混合,將除草劑、草木灰進行混合;再將混合后的混合物在控制環境溫度為 50-80°C,采用 1000-3000r/min 攪拌處理 20_30min,即可。
[001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技術效果體現在:
[0017]通過對枇杷、李樹在栽培時進行合理的布局調整,并在李樹與枇杷栽培之后,對李樹與枇杷樹進行合理的管理,尤其是通過控制施肥效應,進而使得土壤結構得到改善,并且,通過每年的施肥處理,使得李樹、枇杷套種基地上的雜草生長較少,土壤疏松,氧分充足,進而為李樹、枇杷樹生長過程中提供了能量,進而使得李子和枇杷的質量以及口感均得到改善,同時,降低了對李樹。枇杷樹進行管理過程中除草、松土的勞動強度,降低了李樹、枇杷樹的管理成本,提高了果樹種植戶的利潤。
[0018]本發明尤其是對使用的肥料進行合理的配方調整,以及施肥過程中的秸桿處理,使得李樹與枇杷樹林間的土壤疏松,降低了對基地的松土次數,同時,結合肥料中的原料控制,進而降低了基地上的雜草生長率,進而為李樹與枇杷樹提供了良好的環境,進而改善了李樹與枇杷樹的生長環境,并且還結合李樹與枇杷樹的套種,使得施肥過程中,由于施肥效應帶來的土壤結構板結情況得到緩解,進而使得李樹與枇杷樹在相互進行套種時,進而形成相互作用的功效,達到相互吸收另外屬種不吸收的營養成分,進而使得施肥效應帶入的營養元素得到充分的利用,不僅降低了果樹種植戶種植的成本,也防止了施肥效應帶入的營養元素導致土壤結構層發生變化,進而為李樹和枇杷樹生長的環境提供了保障,進而提高了李子和枇杷果實的質量和口感。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具體的實施方式來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護的范圍不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
[0020]實施例1
[0021]—種李樹、枇杷套種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22](I)基地建設:選擇有機質含量在50%的土地,并對土地進行深耕處理,深耕深度為20cm,再向土壤中撒入農家肥,按照每畝撒入400kg,再向農家肥表面撒入生石灰,按照每畝撒入100kg,再采用河沙覆蓋在生石灰表面,河沙覆蓋厚度為1cm,河沙的粒度為60目,待覆蓋完成后,再向其表面噴灑清水,噴灑的水的量為每畝20kg,并采用地膜覆蓋處理10天,再對其進行翻地處理,翻地深度為25cm,并采用耙釘對翻起來的土壤進行打耙處理,使得土壤被耙細,并且農家肥、生石灰、河沙與土壤進行混合均勻,獲得基地;
[0023](2)基地打坑挖溝:基地采用圓坑和方坑進行間隔打坑處理,圓坑的直徑為10cm、深度為20cm ;方坑的邊長為8cm,坑深為15cm,并且,方坑與圓坑之間的間距為1.5m,并在方坑與圓坑之間開挖有溝,溝寬為lm,溝深為1cm ;
[0024](3)填溝:對溝進行填溝處理,先對溝進行填入秸桿粉2cm,再在秸桿粉表面填河沙,河沙厚度為3cm,河沙粒度為70目;再在河沙表面填基肥Icm厚,再采用泥土填至溝滿,即可;
[0025](4)栽樹:先采用基肥對圓坑和方坑填Icm厚后再采用河沙填Icm厚,再向其中加入秸桿粉填1cm,再向其中填Icm厚的泥土,再在圓坑中栽李樹,在方坑中栽枇杷樹,并在栽種完李樹和枇杷樹后,再采用有機質含量為40 %的田泥,并控制田泥的水分含量為25 %,覆蓋在基地表面Icm厚,即可完成李樹與枇杷樹的套種。
[0026]所述的農家肥,其原料以重量計為牛糞20kg、雞糞50kg、羊糞10kg、草木灰30kg、豬奠10kg、柿子葉30kg、谷殼20kg、沼液10kg。其制備方法是將上述原料進行混合后,置于溫度為40°C的環境中,發酵處理20h,再將其溫度調整為80°C,調整水分含量為30%發酵處理20天,即可。
[0027]所述的秸桿粉是玉米秸桿粉。
[0028]所述的基肥,其原料以重量計為磷酸二氫鉀10kg、草酸鈣5kg、除草劑3kg、硫酸鉀4kg、草木灰8kg、尿素2kg。其制備方法是將磷酸二氫鉀、草酸鈣、硫酸鉀、尿素進行混合,將除草劑、草木灰進行混合;再將混合后的混合物在控制環境溫度為50°C,采用lOOOr/min攪拌處理20min,即可。
[0029]實施例2
[0030]一種李樹、枇杷套種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31](I)基地建設:選擇有機質含量在80%的土地,并對土地進行深耕處理,深耕深度為30cm,再向土壤中撒入農家肥,按照每畝撒入700kg,再向農家肥表面撒入生石灰,按照每畝撒入200kg,再采用河沙覆蓋在生石灰表面,河沙覆蓋厚度為3cm,河沙的粒度為80目,待覆蓋完成后,再向其表面噴灑清水,噴灑的水的量為每畝30kg,并采用地膜覆蓋處理20天,再對其進行翻地處理,翻地深度為35cm,并采用耙釘對翻起來的土壤進行打耙處理,使得土壤被耙細,并且農家肥、生石灰、河沙與土壤進行混合均勻,獲得基地;
[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