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葉山黃麻的育種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狹葉山黃麻的育種方法,屬于植物繁育培養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 狹葉山黃麻J扮.Λ別名:小麻筋木(廣東)、細尖 葉谷木樹(廣西上思),分類:榆科、山黃麻屬。為灌木或小喬木;小枝纖細,紫紅色,干后變灰 褐色或深灰色,密被細粗毛。葉卵狀披針形,長3-7厘米,寬0. 8-2厘米,先端漸尖或尾狀漸 尖,基部圓,稀淺心形,邊緣有細鋸齒,葉面深綠,干后變深灰綠色,極粗糙(因硬毛脫落后, 殘留的基部膨大且砂質化,而形成硬的乳凸狀凸起所致),葉背淺綠色,干后變灰白色,密被 灰短氈毛,在脈上有細粗毛和銹色腺毛,基出脈三條,側生的二條長達葉片中部,側脈2-4 對;葉柄長2-5毫米,密被細粗毛,花單性,雌雄異株或同株,由數朵花組成小聚傘花序;雄 花小,直徑約1毫米,幾乎無梗,花被片5,狹橢圓形,內彎,在開放前其邊緣凹陷包裹著雄蕊 成瓣狀,外面密被細粗毛。核果寬卵狀或近圓球形,微壓扁,直徑2-2. 5毫米,熟時桔紅色, 有宿存的花被。花期4-6月,果期8-11月。
[0003] 多產于廣東、廣西和云南東南部至南部。生于向陽山坡灌叢或疏林中,海拔100-1 600米。印度、越南、馬亞半島和印度尼西亞也有分布。狹葉山黃麻在云南的分布主要集中 在金沙江中下游、瀾滄江下游、怒江下游。
[0004] 狹葉山黃麻的種子很奇特,最外是一層堅硬的外皮,外皮里面是一層蠟質,蠟質包 裹著整個種子,而這一層蠟質會阻礙種子最里面的吸水,導致不能發芽,因此需將種皮去 掉,使種子吸水發芽。對種子的處理現有兩種育種方法:濃硫酸處理法、自然發酵法。
[0005] (1)濃硫酸處理法 將種子分為五組用98%濃硫酸浸泡種子,分別浸泡時間為五分鐘、四分鐘、三分鐘、兩 分鐘、一分鐘,然后用清水浸泡,把種子跟砂礫混到一起,讓砂礫完全把種子包裹在里面,用 紗布把砂礫和處理過的種子混合體包裹起來,放到一個裝有普通燈泡的密閉紙箱里,以增 加紙箱的溫度。為保持水分,每天定時向砂礫和種子的混合體淋水,經過一個月的試驗發 現,浸泡五分鐘和四分鐘的種子,均無發芽,浸泡三分鐘及三分鐘以下的種子,有部分發芽, 但發芽率較低。
[0006] (2)自然發酵法 自然發酵法是將種子放入牛糞中,進行長時間的發酵,使種子外皮自然腐蝕掉,已達到 種子順利發芽的效果。具體方法為:將種子直接放到盛滿50°C水的封閉容器中浸泡72小 時。然后均勻的拌入牛糞里,把種子平均分為五組,分別自然發酵25(1、30(1、35(1、40(1、45(1,而 后用清水洗凈,再把種子跟砂礫混到一起,讓砂礫完全把種子包裹在里面,用紗布把砂礫和 處理過的種子混合體包裹起來,放到一個裝有普通燈泡的密閉紙箱里,以增加紙箱的溫度。 為保持水分,每天定時向砂礫和種子的混合體淋水,十天后將種子混到江沙里面直接撒播 到田間,蓋上一層麥桿,最上面再蓋上無紡布,并保持每天淋水,通過一個月的試驗后發現, 自然發酵40d的種子成芽率和出苗率都相對較好。
[0007] 上述技術中存在種子發芽率低及苗床移植成活率低的問題,為了提高種子發芽率 和苗床移植成活率,有必要在種子處理上和苗床移植后的管護進行改進,使得種子發芽率 和苗床移植成活率大幅上升。
【發明內容】
[0008] 為解決現有技術苗床發芽率低以及苗床移植成活率低等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狹 葉山黃麻的育種方法。
[0009] 本發明通過下列技術方案實現:一種狹葉山黃麻的育種方法,經過下列各步驟: (1) 種子處理:去除狹葉山黃麻種子的種皮; (2) 播種:用肥力適中的土壤制作苗床,將步驟(1)所得已去皮的狹葉山黃麻種子與江 沙混合后均勻撒播到苗床上,再用機質土覆蓋至厚度為〇. 5cm,然后用麥桿覆蓋到機質土表 面,最后覆蓋無紡布; (3) 苗床發芽:用淋雨狀澆透苗床,第一次淋水一定要充分,使撒播到苗床的種子和土 壤能很好的融合,對苗床進行嚴格管理:每天12點到17點將無紡布掀開以保證苗床內溫度 不高于25°C;每天7點至10點和13點到15點進行霧狀淋水;每隔三天噴灑多菌靈進行防 菌一次;每隔四天于中午噴灑百樹得進行防蟲一次;直至種子發芽; (4) 育苗:對發芽后的苗床每天早晚進行淋水,保證苗床的濕度為25~90%,每天早上 敞開覆蓋于苗床上的麥桿及無紡布,下午又將麥桿及無紡布覆蓋于苗床上,保證苗床的溫 度維持在15~25°C,另外每隔三天分別進行除菌和殺蟲一次;待小苗高度達到3cm時,將 小苗移植至營養袋中保持濕度25%以上、光照1~4小時/天,十天后控制光照2~6小時/ 天,移植后每隔三天噴灑多菌靈進行防菌一次;每隔四天于中午噴灑百樹得進行防蟲一次; 如此管護一個月后,即實現狹葉山黃麻的育種,直接進行種植。
[0010] 所述步驟(1)去除狹葉山黃麻種子的種皮是經過下列各步驟: a、 將狹葉山黃麻種子置于35~75°C水中并密封浸泡36~80小時,雖然溫度會逐步下 降,但由于密封后,前期能保持在一個穩定的水平,促使種皮在高溫中破裂,在水分的侵蝕 下,外殼出現細部的裂痕,經過數小時的水分浸泡,種子出現膨脹; b、 將步驟a的種子取出平鋪,待陰干后置于粗糙地面上,按壓并滾動種子與粗糙地面 相互摩擦,然后用水清洗種子,將種子平鋪陰干后置于粗糙地面上,按壓并滾動種子與粗糙 地面相互摩擦,如此反復直至顯露黃色里層種皮; c、 將步驟b的種子用洗衣粉水清洗后再用清水洗凈,然后置于室溫的水中浸泡10~15 小時,取出后即得已去皮的狹葉山黃麻種子。
[0011] 所述步驟(2)中肥力適中的土壤是未種植過農作物的土壤。
[0012] 所述步驟(4)中的除菌是使用70%堿式硫酸銅水分散粒劑15mg,以水稀釋成IO6倍 所得的殺菌劑進行除菌。
[0013] 所述步驟(4)中的殺蟲是使用5%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鹽酸10mg,以水稀釋成IO6 倍所得的殺蟲劑進行殺蟲。
[0014] 所述步驟(4)中的營養袋是機質土與一般粘性土按質量比為1 : 3的混合物。
[0015] 本發明具備的優點和效果:本發明采用特殊的種子處理方法,避免了種子難以吸 水發脹導致不發芽的問題,本發明能大幅提高種子的發芽率,配合苗床管護和育苗管護中 對濕度、溫度、除菌、農藥噴灑等方面的限定,不僅提高了種子發芽效率,而且苗床發芽率及 植株成活率也大幅提高,本發明的種子發芽率、育苗成活率、植株成活率分別達80%、85%、 90% 〇
【具體實施方式】
[0016] 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0017] 實施例1 (1) 種子處理:去除狹葉山黃麻種子的種皮,經過下列各步驟: a、 將狹葉山黃麻種子置于75°C水中并密封浸泡36小時,雖然溫度會逐步下降,但由于 密封后,前期能保持在一個穩定的水平,促使種皮在高溫中破裂,在水分的侵蝕下,外殼出 現細部的裂痕,經過數小時的水分浸泡,種子出現膨脹; b、 將步驟a的種子取出平鋪,待陰干后置于粗糙地面上,按壓并滾動種子與粗糙地面 相互摩擦,然后用水清洗種子,將種子平鋪陰干后置于粗糙地面上,按壓并滾動種子與粗糙 地面相互摩擦,如此反復直至顯露黃色里層種皮; c、 將步驟b的種子用洗衣粉水清洗后再用清水洗凈,然后置于室溫的水中浸泡12小 時,取出后即得已去皮的狹葉山黃麻種子; (2) 播種:用肥力適中的未種植過農作物的土壤制作苗床,將步驟(1)所得已去皮的狹 葉山黃麻種子與江沙混合后均勻撒播到苗床上,再用機質土覆蓋至厚度為〇. 5cm,然后用麥 桿覆蓋到機質土表面,最后覆蓋無紡布; (3) 苗床發芽:用淋雨狀澆透苗床,第一次淋水一定要充分,使撒播到苗床的種子和土 壤能很好的融合,對苗床進行嚴格管理:每天12點到17點將無紡布掀開以保證苗床內溫度 不高于20°C;每天7點至10點和13點到15點進行霧狀淋水;每隔三天噴灑多菌靈進行防 菌一次;每隔四天于中午噴灑百樹得進行防蟲一次;直至種子發芽; (4) 育苗:對發芽后的苗床每天早晚進行淋水,保證苗床的濕度為25~50%,每天早上 敞開覆蓋于苗床上的麥桿及無紡布,下午又將麥桿及無紡布覆蓋于苗床上,保證苗床的溫 度維持在15~22°C,另外每隔三天使用70%堿式硫酸銅水分散粒劑15mg,以水稀釋成IO 6 倍所得的殺菌劑進行除菌分別進行除菌一次,隔日或同日其他時段使用5%甲氨基阿維菌 素苯甲鹽酸l〇mg,以水稀釋成IO6倍所得的殺蟲劑進行殺蟲一次;待小苗高度達到3cm時, 將小苗移植至機質土與一般粘性土質量比為1 : 3的營養袋中保持濕度25%以上、光照2 小時/天,十天后控制光照3小時/天,移植后每隔三天噴灑多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