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北五味子的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中藥材栽培技術。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北五味子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0002]五味子為木蘭科植物,五味子分為南、北二種。五味子秋季果實成熟時米摘,曬干或蒸后曬干,除去果梗及雜質。唐等《新修本草》載“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古醫書稱它室藉、玄及、會及,最早列于神農本草經上品中藥,能滋補強壯之力,藥用價值極高,有強身健體之效。北五味子質比南五味子優良。北五味子呈不規則的球形或扁球形,直徑5-8_。表面紅色、紫紅色或暗紅色,皺縮,顯油潤,果肉柔軟,有的表面呈黑紅色或出現“白霜”。種子1-2,腎形,表面棕黃色,有光澤,種皮薄而脆。果肉氣微,味酸;種子破碎后,有香氣,味辛、微苦。表面棕紅色至暗棕色,干癟,皺縮,果肉常緊貼種子上。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藥材物種名錄》當中,五味子被列為三級保護物種,可見,五味子的珍蟲貝ο
[0003]北五味子是北溫帶闊葉紅松林的組成樹種之一。喜涼爽、濕潤的氣候,極耐寒,不耐干旱和低濕地;淺根性。在_42°C的嚴寒地帶北五味子能正常越冬,第二年正常結實。要求空氣濕潤,耐蔭,但在光照條件好的環境下,有利于形成花芽而且雌性花明顯增多。東北三省是北五味子的主產區,自然分布黑龍江省小興安嶺、完達山、張廣才嶺、老爺嶺等山區。目前野生資源的年產量為500-700噸,而國內中藥材市場、制藥企業、釀酒加工企業和對外出口年需求量為3000-3500噸。原料供不應求,野生北五味子生態環境被嚴重破壞,產量和質量逐年下降,資源日趨枯竭。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北五味子的栽培方法。該方法包括對種子的預處理,播種,育苗,移栽,田間管理及采收這六部分。簡化北五味子種子的使用并簡化使用種子進行的栽培技術,通過育苗移栽的栽培方式對野生北五味子資源進行保護,從而達到縮短栽培周期的目的。
[0005]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下述技術方案:
[0006]一種北五味子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07]I)種子的預處理
[0008]將當年采集的北五味子果實收集,取成熟健康的北五味子種子,洗凈晾干后將其浸入濃H2SO4中對種子進行處理,浸泡的時間為35-45秒,再將其從濃H 2S04中撈出,用清水沖洗干凈;
[0009]2)播種
[0010]將種子與相當于種子2倍重量濕沙混勻后在30°C _35°C條件下沙藏10天,再將種子置于13°C _15°C條件下沙藏60天-65天;沙藏期間每隔三天定期補充適量水,水量與種子重量相當,待75% -85%種胚發育成熟后可播種;
[0011]3)育苗
[0012]北五味子喜沙壤土,于當年4月-5月在沙壤土作床,開溝條播,行距為15cm,溝深為3cm ;將種子均勻播入溝內,畝播種量5千克左右,播后覆土 l_2cm,稍鎮壓,澆水,保持土壤充分濕潤;15天左右出苗,幼苗怕日灼,出苗后,設置簡易蔭棚遮蔭,并在20天內保持床面濕潤;當幼苗達3-4片葉時,按株距5-7厘米定苗,之后澆水、除草松土及追肥,每畝施加復合肥50千克;移栽定植前,每畝施加復合肥30千克;
[0013]4)移栽
[0014]待次年五月初進行,首先要整地、施肥、作壟(在休眠期進行),選擇土地肥沃、通氣透水性好的農田,取長方形,長100-200m,寬60-70m,按南北方方向,行距2m X株距lm,定植五味子苗;定植前進行穴狀整地,挖40cmX40cmX30cm的坑,定植后注意踏實并澆水;
[0015]5)田間管理
[0016]幼苗出土后除去過密的弱苗,松土除草,每年進行2-3次,在除草過程中注意不要傷根;在幼苗完全長出后揭去遮蔭棚,當幼苗長至5-8cm高時間苗,幼苗長至10-12cm時定苗;在當年9-10月份施加硫酸銨,每畝達到20-30千克;次年五月份移栽時要注意澆水,移栽后每年松土并除草2-3次,每年追肥3-4次,施加硫酸銨,每次每畝20-30千克;
[0017]6)采收
[0018]次年9-10月果實呈鮮紅時采摘,剪下后放在陽光下曬干,晴天夜晚可任露水濕潤,這樣五味子油性大質量好;當手攥有彈性,松開復原時即為干好,去其果柄、雜質即可入庫或銷售。
[0019]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0]本發明栽培方法簡化了北五味子種子的使用并簡化使用種子進行的栽培技術,使得種子的發芽率提高到85%,成活率為75%,栽培周期縮短到I年,每畝產量提高到3600斤,通過育苗移栽的栽培方式對野生北五味子資源進行保護,從而達到縮短栽培周期、提高經濟效益同時兼顧環境效益的目的。
【具體實施方式】
[0021]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下面結合優選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下面所具體描述的內容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應以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0022]實施例1
[0023]1、種子預處理
[0024]將當年采集的北五味子果實收集,取成熟健康的北五味子種子,將其洗凈晾干后將其浸入濃H2SO4對種子進行處理,浸泡的時間為35秒;再將其從濃H 2S04撈出,用清水沖洗凈;
[0025]2、播種
[0026]將種子于與2倍濕沙混勻后在35°C條件下沙藏10天,再將種子置于13°C條件下沙藏65天。沙藏期間每隔三天定期補充適量水。待75%-85%種胚發育成熟后可播種。
[0027]3、育苗
[0028]可于4月-5月作床,開溝條播,行距為15cm,溝深為3cm。將種子均勻播入溝內,畝播種量5千克左右,播后覆土 2cm,稍鎮壓,適當澆水,保持土壤充分濕潤,15天左右出苗,幼苗怕日灼,應及時設置簡易蔭棚遮蔭,并在20天內保持床面濕潤,當小苗達4片葉時,按株距7厘米定苗,以后還要適當澆水,除草松土及追肥,每畝施加復合肥50千克,當具10片葉時可移栽定植,每畝施加復合肥30千克。
[0029]4、移栽
[0030]在當年秋季落葉后進行,首先要整地、施肥、作壟(在休眠期進行)。選擇土地肥沃、通氣透水性好的農田,根據土地形狀、地理位置,取長方形,長200米,寬60米。按南北走向,行距距離為2米,株距I米,定植五味子苗。定植前進行穴狀整地,挖40cm X 40cm X 30cm的坑,。定植地除肥沃、排灌良好外,要求坡度小于15度。
[0031]5、田間管理
[0032]育苗期幼苗出土后除去過密的弱苗,松土除草,每年進行2次,在除草過程中注意不要傷根,在幼苗長出揭去遮蔭棚,遮陰應達到70%,當幼苗長至6cm高時間苗,幼苗長至1cm時定苗,在9-10月份施加硫酸銨,每畝達到20千克,次年春天移栽時要注意澆水,移栽后每年松土并除草2次,每年追肥3次,施加硫酸銨,每次每畝20千克。
[0033]6、采收
[0034]9-10月果實呈鮮紅時采摘,剪下后放在陽光下曬干,晴天夜晚可任露水濕潤,這樣五味子油性大質量好,當手攥有彈性,松開復原時即為干好,去其果柄、雜質即可入庫或銷售。
[0035]現有技術中,北五味子的種子,通常要經過高溫、低溫等一系列的處理,處理過程繁瑣復雜、耗時耗力;并且通常采用扦插、壓條和種子繁殖為主,種子的發芽率一般為70%,成活率一般為60%,栽培周期為2年,每畝產量一般為1500?3000斤,經濟效益較差。
[0036]本發明實施例中,極大的簡化了北五味子種子的預處理過程,并簡化使用種子進行的栽培技術,使得種子的發芽率提高到80%,成活率為65%,栽培周期縮短到I年零8個月,每畝產量提高到3200斤,不僅縮短了栽培周期,并且提高了經濟效益的同時對野生北五味子資源進行了保護,具有顯著的經濟與環境效益。
[0037]實施例2
[0038]I)種子的預處理
[0039]將當年采集的北五味子果實收集,取成熟健康的北五味子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