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雜草的復合控制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涉及農業技術,特別涉及一種稻田雜草的復合控制方法。
技術背景
[0002]稻田雜草是稻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水稻競爭光照、水分、土壤營養等多種資源,又因其種類多、繁殖快、生長旺盛、較難治理與根除等特點,極易導致作物的減產甚至顆粒無收,是影響水稻產量與質量的重要因素,每年導致作物減產12.3% -16.5%,有效的稻田雜草田間控制和治理對于稻田作物的生長至關重要。
[0003]除草劑是農田系統中去除雜草的常用方法,因其省時、省工、見效快、高效等除草功效,已經成為現代農業生產中的一項重要措施。但除草劑的大量使用給生態環境帶來了一系列的不良影響和嚴重后果。如生物多樣性減少、環境污染、以及產生雜草抗性、加劇土壤侵蝕、退化等,也使人畜健康和糧食安全等問題日益突出。
[0004]固氮藍藻是淡水水域中常見的浮游類單細胞原核藻類,是我國農田中較為豐富的優質植物資源,其在生物固氮、固碳、減排作用上具有極大的潛力和應用價值。它能固定大氣中游離的氮并合成各種氮化物,固氮量高達10-51N kg/ha ;固氮藍藻生長繁殖迅速,可在短時間內快速鋪滿水面而抑制雜草的萌發和生長,從而減少除草劑使用頻率,減少環境污染;藻體沉入土壤后作為營養源供作物利用,又可改善土壤結構和肥力。
[0005]我國水稻種植地域廣闊,在長江三角洲地區,固氮藍藻適宜生長溫度為28_32°C,而水稻種植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此時環境溫度不利于固氮藍藻的生長,無法起到很好的控草效果。如何發揮除草劑和固氮藍藻在稻田中的雙重優勢,二者互相取長補短,繼而實現優質資源利用的價值問題等相關研宄目前仍未見報道。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難題和不足,提供一種稻田雜草的復合控制方法。
[0007]為了實現本發明的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稻田雜草的復合控制方法,是在水稻種植時同步噴施芐嘧磺隆,用化學方法控制稻田雜草的生長;在水稻種植30-45天期間投放固氮魚腥藻,用生物方法進一步控制稻田雜草的生長。
[0008]上述稻田雜草的復合控制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0009]I)水稻種植時,每畝稻田同步撒施10%芐嘧磺隆可濕性粉劑2.5-25g ;
[0010]2)在水稻種植后30-45天期間,每畝稻田投放固氮魚腥藻干藻粉2500-3000g。
[0011]撒施10%芐嘧磺隆可濕性粉劑時,控制水深3-5cm,并保持3_4天。
[0012]本發明通過在水稻種植前期噴施芐嘧磺隆對雜草進行封殺,在水稻生長中后期投放固氮魚腥藻對雜草進行控制,采用化學與生物除草相結合的復合方法,既快速有效地抑制雜草的萌發,又通過固氮藍藻作用控制稻田雜草的進一步萌發和生長,同時提高了作物的固氮、固碳能力,大大減少了雜草的危害,保證了作物的正常生長,減少了稻田除草劑的用量,避免雜草產生抗性,對于維護生態系統的穩定以及保證水稻的品質和產量具有重大意義。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施用不同濃度芐嘧磺隆對固氮魚腥藻細胞數的影響;
[0014]圖2為施用不同濃度芐嘧磺隆對固氮魚腥藻生長速率的影響;
[0015]圖3是施用不同濃度芐嘧磺隆對固氮魚腥藻干重的影響;
[0016]圖4是在水稻種植當天噴施芐嘧磺隆并投放固氮魚腥藻后,對稻田雜草總密度的影響;
[0017]圖5是在水稻種植當天噴施芐嘧磺隆并投放固氮魚腥藻對水稻固氮能力的影響;
[0018]圖6是在水稻種植當天噴施芐嘧磺隆并投放固氮魚腥藻對水稻固碳能力的影響;
[0019]圖7是在水稻種植當天噴施芐嘧磺隆并投放固氮魚腥藻后,對水稻公頃產量的影響;
[0020]圖8是在水稻種植30天后投放固氮魚腥藻對稻田雜草總密度的影響;
[0021]圖9是在水稻種植30天后投放固氮魚腥藻對水稻固氮能力的影響;
[0022]圖10是在水稻種植30天后投放固氮魚腥藻對水稻固碳能力的影響;
[0023]圖11是在水稻種植30天后投放固氮魚腥藻對水稻公頃產量的影響;
[0024]圖12是在水稻種植45天后投放固氮魚腥藻對稻田雜草總密度的影響;
[0025]圖13是在水稻種植45天后投放固氮魚腥藻對水稻固氮能力的影響;
[0026]圖14是在水稻種植45天后投放固氮魚腥藻對水稻固碳能力的影響;
[0027]圖15是在水稻種植45天后投放固氮魚腥藻對水稻公頃產量的影響。
[0028]具體實施方法
[0029]本發明稻田雜草的復合控制方法,是在水稻種植時同步噴施芐嘧磺隆,用化學方法控制稻田雜草的生長;在水稻種植30-45天期間投放固氮魚腥藻,用生物方法進一步控制稻田雜草的生長。以下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0030]實施例1
[0031]實施時間:2014年6月到2014年10月。
[0032]實施地點:上海青浦現代農業園區。
[0033]試驗方案:采用3種處理方式,分別為空白對照CK(不做任何除草行為)、常規CR(依據常規田間管理,定時人工除草)、試驗(A1、A2、A3、A4、A5、A6)。每個處理重復3次,每小區面積20 m2。
[0034]I)水稻種植當天,分別向六1、42、43、44、45、么6試驗區塊噴施0.0025,0.025,0.25、2.5、25、250g/畝濃度的芐嘧磺隆可濕性粉劑,并保水3-5cm,保持3_4天。
[0035]2)在水稻種植并噴施芐嘧磺隆的當天,向稻田中投放固氮魚腥藻干藻粉,投放密度為2600g/畝。
[0036]3)如圖4所示,不同芐嘧磺隆處理條件下投放固氮魚腥藻對稻田雜草總密度的影響有所不同,其中CK處理的稻田雜草總密度顯著高于CR和A組。試驗結果表明,CK處理雜草總密度高達545株/ m2,與CK處理組相比,Al、A2、A3、A4、A5、A6和AR各組控草效果達
6.05%,7.34%,8.26%,33.58%,43.12%,57.43%,83.67%。如圖 5 所示,常規 CR(按照常規田間管理,定期除草)、試驗A(投放固氮魚腥藻后不再做任何除草行為)、空白對照CK三種不同處理方法對水稻植株固氮能力的影響差異顯著,在投放固氮魚腥藻30天后,對水稻植株氮積累量進行測定得出,與CK相比,試驗Al、A2、A3、A4、A5、A6和CR各小區水稻植株的氮積累量分別為3.3%,6.7%,4.2%,21.7%、35%、1.7%和18.3%。如圖6所示,不同芐嘧磺隆處理下,投放固氮魚腥藻對水稻植株有機質含量的影響也略有不同,與對照相比,Al,A2,A3,A4,A5、A6 和 CR 中水稻有機質含量達 4.3%,6.2%,7.2%,30.8%,38.8%,3.8%和17.5% ;而不同濃度的芐嘧磺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