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外種皮提取物納米膠囊劑的制備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農藥的制備,尤其涉及一種銀杏外種皮提取物納米膠囊劑的制備。
【背景技術】
[0002]隨著農藥所導致的社會和生態問題受到人們的日益關注,化學農藥的使用和作用遭受到普遍的質疑。20世紀80?90年代,國內外許多專家認為,化學農藥的使用將走到盡頭,逐步取而代之的將是生防、物防和綜合防治等。但事實表明,在可預見的歷史時期內,農藥和化學防治法仍將無法完全被取代。自2000年以來,中國農業部和各級地方政府相繼出臺有關法規,禁止了許多高毒、高殘留化學農藥(如呋喃丹、甲基對硫磷等)的使用。按照農藥工業“十二五”規劃,2015年高效、安全、經濟以及環境友好的農藥品種要占總產量的50%以上。因此,開發對有害生物高效、對非靶標生物安全、易分解、且分解產物對環境無損害的生物農藥是目前廣泛研究和應用的領域[5],植物源農藥成了較為理想的替代產品之
O
[0003]植物源農藥是指利用植物的某些部位或提取其有效活性成分,制成具有抑菌或殺蟲效果的農藥。植物源活性成分的形成及其在自然界廣泛存在的客觀性,是與生物進化過程相適應的結果,在農作物病蟲害防治中具有對環境友好無公害、毒性普遍較低、易降解、無殘留,不易使病蟲產生相應的抗藥性等優點,是生產無公害農產品應優先選用的農藥品種[6]。
[0004]植物源殺蟲劑的研究與開發途徑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
[0005](I)直接提取于植物資源豐富、成本低廉、生物收獲量大、有效成分含量高的植物,其復雜的有效成分活性強且難以實現人工合成的,則可直接將植物本身或其提取物加工成農藥商品。
[0006](2)全人工仿生合成法對于植物資源相對稀少并與中藥取材相沖突的,在植物體內含量甚微但生物活性較高且化合物結構相對簡單的植物種類,則可以采用人工合成或修飾添加其他結構,合成其活性較高或更高的化合物,包括定向合成法和模板合成法等。
[0007](3)復配根據中藥配伍的理論,中藥科學合理的配伍后可使藥劑產生明顯的增效作用或產生新的有效成分。植物源殺蟲劑中的植物大多數也為中藥取材對象,所以借鑒中醫理論,對植物源殺蟲劑進行復配也可以提高其對有害生物的防控效果。
[0008]近些年,國內外開始注重研究銀杏外種皮中活性物質的提取和利用。目前的實驗研究表明,銀杏外種皮中提取出的活性物質有抗過敏、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衰老、抗植物病蟲害的作用。
[0009]銀杏外種皮作為生物農藥開發利用是生產綠色食品,保證人體健康的奮斗目標。銀杏外種皮中的酸類成分是制作生物農藥的主要成分,在植物病蟲害防治上應用效果好,防治范圍廣,不污染環境,無農藥殘留,對人畜安全,長期使用該農藥害蟲不會產生抗藥性,其生產設備簡單,生產成本低。生產實踐表明,銀杏外種皮提取液防治豆蚜蟲效果達70 %,防治甲殼蟲效果達85%,防治斜紋夜盜蛾效果達90%,防治菜青蟲、稻螟蟲、棉蚜蟲效果達100%。防治葡萄白粉病、花卉黑斑病、蘋果炭疽病、梨黑星病、桃褐腐病效果均在80%以上。
[0010]微膠囊農藥就是利用微膠囊技術把固體、液體農藥等包覆在囊壁材料中形成的微小囊狀制劑。農藥微膠囊劑可用來降低農藥對人畜的毒性、減少蒸發、延長持效期、降低農藥在環境中的含量、避免過多的藥害、增加農藥的應用范圍等。
[0011]而目前還很少有將銀杏外種皮提取物和微膠囊農藥相結合的成功案例。
【發明內容】
[0012]本發明就是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一種銀杏外種皮提取物納米膠囊劑的制備,該微膠囊在高溫和低溫中均能不產生沉淀具有物理化學穩定性好的特點。該制劑以水為分散介質,不含或少含有機溶劑,符合當今農藥劑型發展方向,適應當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0013]為達到上述技術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一種銀杏外種皮提取物納米膠囊劑的制備,包括如下步驟:
[0014](I)將0.3g過硫酸銨(引發劑)溶解于60g水中(按4:1分兩份);
[0015](2)稱1.5g銀杏外種皮提取物溶解于21g苯乙烯、24g丙烯酸丁酯、0.6g丙烯酸(均為液體)混合單體中;
[0016](3)將18g0P_50、3g十二烷基硫酸鈉溶于150g2 %聚乙烯醇水溶液,放入容器,攪拌,同時加入溶有銀杏外種皮提取物的混合單體,分散成乳狀液;
[0017](4)乳液加熱保持溫度70°C,加第一份引發劑,反應半小時,保溫一小時,制得種子乳液;滴加4.5g苯乙烯、4.5g丙烯酸丁酯、3g丙烯酸混合單體及第二份引發劑,滴加半小時,保溫一小時,降溫,加入助劑出料。
[0018]在本發明中,所述助劑為乙二醇。
[0019]在本發明中,所述助劑為乙二醇和磷酸三丁酯混合助劑。
[0020]在本發明的步驟(3)中,可采用明膠:海藻酸鈉=1:2替代聚乙烯醇。
[0021]在本發明的步驟(3)中,可采用明膠:聚乙烯醇=1:2替代聚乙烯醇。
[0022]本發明根據農藥微膠囊的制備的機理,篩選出了較好的保護膠體的配比一明膠:海藻酸鈉=1:2,合適的助劑比例制備出效果較好的銀杏外種皮提取物的納米膠囊制齊U,該微膠囊在高溫和低溫中均能不產生沉淀具有物理化學穩定性好的特點。該制劑以水為分散介質,不含或少含有機溶劑,符合當今農藥劑型發展方向,適應當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附圖說明】
[0023]圖1所示的是本發明中圖1微膠囊粒徑分布圖;
[0024]圖2所示的是本發明中標準品C13:0的HPLC譜圖;
[0025]圖3所示的是本發明中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測標準品C13:0的標準曲線圖;
[0026]圖4所示的是本發明中銀杏外種皮正己烷提取物的HPLC譜圖;
[0027]圖5所示的是本發明中銀杏酸微膠囊劑的HPLC譜圖;
[0028]圖6所示的是本發明中銀杏外種皮提取物微膠囊劑不同濃度對小菜蛾3齡幼蟲的校正死亡率比較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9]實施例1
[0030]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0031]本發明首選需要進行水懸納米膠囊劑制備:
[0032]組成按重量比:農藥:0.2-5%
[0033]混合單體:5-30 %
[0034]引發劑:0.05_1%
[0035]去離子水:余量
[0036]添加劑:12-25 % (優選)
[0037]其次是乳化劑的篩選
[0038]⑴CMC (臨界膠束濃度)——能夠形成膠束的最低乳化劑濃度
[0039]①與疏水基團大小的關系:隨疏水基團碳原子數的增大而減小
[0040]②烴基上若有不飽和鍵則CMC增大[0041 ] ③烴鏈上含極性基團時CMC增大
[0042]④烴鏈上氫原子被氟原子取代時CMC降低
[0043]⑤親水型基團越靠近烴鏈中部,則CMC越大
[0044]⑥離子型乳化劑CMC較非離子型大
[0045]⑵池點
[0046]濁點是非離子型乳化劑水溶液被加熱至一定溫度時,溶液由透明變成渾濁的現象,是非離子型乳化劑的特征參數,離子型乳化劑沒有濁點;濁點溫度t。,對于正相乳液聚合te-t ^ 10C.此外,親水基團大會導致濁點上升。
[0047]⑶HLB 值
[0048]HLB值大,親水性;H_LB值小,親油性
[0049]⑷三相點(克拉夫特點)—離子型乳化劑的特征性參數
[0050]在特定溫度下同時存在真溶液、固體、膠束三相,該溫度即為三相點。一般來說,選擇離子型乳化劑時應確保三相點tk低于反應溫度和最低貯存溫度t,即t-t k彡10°C。
[0051]一種銀杏外種皮提取物納米膠囊劑的制備,包括如下步驟:
[0052](I)將0.3g過硫酸銨(引發劑)溶解于60g水中(按4:1分兩份);
[0053](2)稱1.5g銀杏外種皮提取物溶解于21g苯乙烯、24g丙烯酸丁酯、0.6g丙烯酸(均為液體)混合單體中;
[0054](3)將18g0P_50、3g十二烷基硫酸鈉溶于150g2 %聚乙烯醇水溶液,放入容器,攪拌,同時加入溶有銀杏外種皮提取物的混合單體,分散成乳狀液;
[0055](4)乳液加熱保持溫度70°C,加第一份引發劑,反應半小時,保溫一小時,制得種子乳液;滴加4.5g苯乙烯、4.5g丙烯酸丁酯、3g丙烯酸混合單體及第二份引發劑,滴加半小時,保溫一小時,降溫,加入助劑出料。
[0056]在本發明中,所述助劑為乙二醇。
[0057]在本發明中,所述助劑為乙二醇和磷酸三丁酯混合助劑。
[0058]在本發明的步驟(3)中,可采用明膠:海藻酸鈉=1:2替代聚乙烯醇。
[0059]在本發明的步驟(3)中,可采用明膠:聚乙烯醇=1:2替代聚乙烯醇。
[0060]保護劑的選擇
[0061]在乙烯基單體乳液聚合體系中,動物膠、明膠、聚乙烯醇、聚乙烯毗咯烷酮、纖維素衍生物、丙烯酸鹽等物質均可作為保護膠體使用,尤其以聚乙烯醇的應用最為廣泛。
[0062]聚乙烯醇作為保護膠體在乙烯基單體乳液聚合中的應用開始于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期,特別是在木材和紙張膠粘劑的制備中,保護膠體的使用可增加乳液在濕潤的狀態的初粘性、涂膜的機械性能(如:剪切強度和屈服強度)也有大幅度的提高[6°]。
[0063]采用明膠:海藻酸鈉=1:2替代聚乙烯醇的效果最好,其次是明膠:聚乙烯醇=1:2效果較好,全部采用聚乙烯醇的效果比全部采用明膠和海藻酸鈉的效果好。
[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