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實驗用獼猴的繁殖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動物養殖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實驗用獼猴的繁殖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稱猴(Macacamulatta)屬于靈長目(Primates)猴科(Eereopithecidae)稱猴屬(Macaca)動物,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II物種。
[0003]獼猴作為與人類親緣關系最為接近的物種,非人靈長類(Nonhuman Primates,NHP)與人類的遺傳物質有95%以上的同源性,并在組織結構、免疫、生理和代謝等方面與人類高度近似,因而在生物醫藥研宄中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已成為解決人類健康和疾病問題的基礎研宄和臨床前研宄的理想動物模型。中國SFDA和美國FDA明確要求二類以上的新藥在進入臨床試驗前,必須取得NHP動物實驗的可靠數據。中國還規定:“對神經類、精神類、麻醉類、生物制品類、計劃生育類藥器具等必須經NHP動物實驗后經批準方能進入臨床實驗。”當前,隨著艾滋病、帕金森、腫瘤、肺損傷、肝損傷等長期困擾人類頑疾的NHP疾病模型的建立,以及相關藥物研宄特別是臨床前評價,NHP的應用是繞不過去的坎。NHP對于新藥特別是蛋白類生物制品新藥研發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0004]獼猴,作為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應用于實驗動物研宄的種群數量最近幾年已逐年增加,但由于目前國際上主要是以養殖食蟹猴為主,對于獼猴的飼養剛剛處于起步階段,主要還是來源于野生,用野生猴進行實驗一方面因其沒有清楚的遺傳背景、明確的微生物狀態和穩定的生物學特性,使實驗結果的可靠性令人懷疑;另一方面,對野生猴的過度捕捉必然會造成野生資源的枯竭,與人類文明的發展極不相符。
[0005]中國對實驗靈長類動物資源同樣高度重視,實驗獼猴列入了《國家“十二五”實驗動物平臺建設》項目,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提供支撐條件。科技部制定了《靈長類實驗動物飼養管理規范及其質量標準》,成立了“靈長類實驗動物產業戰略聯盟”。正是由于實驗獼猴的巨大應用價值,西方發達國家(包括我國)將其列為科研戰略性資源。甚至有專家預測,將來醫藥事業的競爭可能就是實驗靈長類動物資源的競爭。
[0006]因此了解實驗獼猴的遺傳背景和群體間的遺傳差異,通過現有的遺傳檔案管理系統對實驗獼猴進行調整、遺傳信息管理,建立實驗動物獼猴詳細的個體檔案及譜系系統,建立有效、準確可靠、快捷簡便的遺傳背景監測,同時建立完善的飼養、繁育標準化操作流程、防疫制度及疫病防控方案,為實驗獼猴種群培育提供技術支撐尤為重要。
[0007]據2009年統計,中國實驗猴的存欄量21萬余只,其中獼猴近3萬只。而據2011年統計數據顯示,近十年國際市場對實驗獼猴的需求量每年以超過20%的速度增長。2010年,實驗獼猴的全球需求量接近20萬只,而當年全球實驗獼猴的繁殖量僅為13萬余只,市場需求缺口十分明顯。另據相關預測顯示,未來五年(2012-2016年),全球醫用實驗獼猴市場需求量將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到2016年需求量將達到25-30萬。
[0008]就中國國內需求而言,隨著中國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各種成本的比較優勢,國際上大的制藥企業和研宄機構紛紛將研發中心轉入中國,或將相關研發任務外包。這既是對中國實驗動物的肯定,也是對全球動物實驗發展空間的肯定。將有效地促進國內實驗猴以及模式動物的使用量,在可預見的時間范圍內會有不斷上升的趨勢。
[0009]據報道,全世界每年用于科研的獼猴屬動物多達10萬余只,中國每年也需要數千只。雖然一些發達國家投巨資先后建立了一些猴場,但目前仍然需要從中國、越南等獼猴出產國進口大量恒河猴。
[0010]中國實驗猴的飼養規模及需求逐漸擴大,但卻因為長期缺乏規范的管理,導致行業之間無序競爭、違規違法、發展落后和動物品質低等一系列問題,不僅給資源保護造成了巨大隱患,也損害了中國的國際聲譽。
[0011]目前國內恒河猴的繁殖主要采用一公多母式的群養繁殖,但隨著生物醫學對實驗動物質量要求的提高,這種繁殖方法的缺點日益明顯:
一、一公多母式群養繁殖所需繁殖房舍占地面積大,成本費用高;
二、一公多母式群養繁殖往往是在開放環境下進行飼養繁殖,獼猴種群個體接觸頻繁,不利于病原微生物控制;
三、一公多母式群養繁殖往往群體混雜,不利于獼猴個體活動的觀察與記錄,不便于研宄獼猴的生態以及行為等項目的展開;
四、一公多母式群養繁殖往往由于獼猴公猴可選擇的母猴數量基數大,但由于公母獼猴間的親和性不同,可能致使部分母猴不孕。同時個體差異,公猴的親近程度,往往存在母猴被欺負,導致個體狀況下降,轉化成病弱猴。
[0012]如果有一種科學規范,繁殖率、生產率高的獼猴繁殖方法,將會大幅提升實驗用獼猴年產數量,對于擴大獼猴養殖將十分有利,這將會給國際科研機構提供大量的合格實驗獼猴,推動中國重大新藥研發,為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基礎支撐;以獼猴為載體,推進實驗用獼猴飼養業多樣化發展,實現上、中、下游產業鏈的有機對接,提升產品的高附加值和綜合競爭力,推動獼猴產業又好又快的發展,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建設;提供豐富的就業崗位,有效緩解當地農民的就業壓力,促進當地社會和諧穩定。
【發明內容】
[0013]本發明針對上述【背景技術】,提供了一種實驗用獼猴的繁殖方法,提高實驗用獼猴繁殖率、繁殖品質,繁殖所需占地小,利于隔離控制獼猴間疾病傳播,方便記錄獼猴活動進行研宄,母猴懷孕率高,并且采用科學規范的管理方式,實現了實驗動物繁育的標準化。
[0014]為實現本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發明提供一種實驗用獼猴的繁殖方法,包括a.發情期,b.交配期,c.妊娠期,d.哺乳期,e.斷奶期,其特征在于:在發情期、交配期、哺乳期、斷奶期中至少一個時期內飼喂母猴含維生素E的飼料,在哺乳期內飼喂幼猴含維生素E的飼料。
[0015]進一步地,所述飼喂含維生素E的飼料為每間隔3~5周,持續5~7天飼喂含維生素E的飼料;在妊娠期內采用添加葉酸、黃體酮的飼料隔天進行飼喂。
[0016]進一步地,所述交配期內,將適齡母猴移至單養猴籠內,將配種公猴單獨分別移至飼養有母猴的單養猴籠內進行交配;一個月后,若母猴觀察到仍有月經到來,更換配種公猴進行交配。
[0017]進一步地,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a.發情期:觀察到獼猴發情后,將適齡發情母猴移至單養籠舍內進行飼養,單養籠舍內設有單養猴籠,每個單養猴籠內飼養I只母猴;
b.交配期:將單個適齡配種公猴移至帶母猴的單養猴籠內,觀察到明顯交配行為后移出公猴,依次進行;一個月后,若母猴觀察到仍有月經到來,更換配種公猴進行交配;
c.妊娠期:母猴妊娠后,將母猴移至集體哺乳籠舍,每日進行觀察,每隔1~2月體檢一次;
d.哺乳期:母猴產仔后,將幼猴及其母猴仍然在集體哺乳籠舍內進行飼養;
e.斷奶期:幼猴8~9月后斷奶,將母猴移至群養籠舍,將幼猴移至單養籠舍;單養籠舍內每個單養猴籠內飼養1~2只幼猴。
[0018]進一步地,所述b步驟中,包括在觀察到母猴是否有月經前,在繁殖期內多次重復實行b步驟。
[0019]進一步地,所述單養籠舍,室內設有取暖、供水管、下水道、護窗;單養籠舍冬季室溫控制在18~22°C,夏季室溫小于等于30°C,夏季相對濕度為65%~75%。
[0020]進一步地,所述單養籠舍,長35~45m,寬5~10m,設有24~48個單養猴籠,單籠長60~80cm,寬 60~80cm,高 80~100cm,籠底距離地面 40~80cmo
[0021]單養籠舍可參見申請人在先申請,申請號為2014206760780。
[0022]進一步地,所述單養籠舍或群養籠舍,每日進行1~2次清潔,每3~4天進行一次定期消毒;消毒采用0.1-0.2%的過氧乙酸或1: (75~85)的次氯酸鈉溶液或0.01-0.02%的百毒殺溶液進行,或上述三種消毒液交替使用;消毒方式為氣溶膠噴霧及噴灑。
[0023]進一步地,所述繁殖期內,于每日8:30~9:00投喂玉米或蒸糕,11:30~12:00和17:30~18:00投喂主飼料,15:00~15:30投喂青飼料;幼猴斷奶后,早晚各補充飼喂一次奶粉;所述主飼料成年獼猴為130~160g/只.日;青飼料為時令蔬菜或水果或兩者搭配組合,成年獼猴為220~270g/只.日;時令蔬菜或水果在飼喂前先清洗,再采用0.05-0.1%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晾干;飼喂斷奶后幼猴用的奶粉為8~12g/只.日,采用奶粉煮溶后飼喂。
[0024]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飼養獼猴的繁殖方法,通過采用在交配期內母猴單籠飼養、定期交配的方式,在哺乳期內將幼猴及其母猴集中飼養,隔離出成年公猴的方式,有效避免了猴群打架問題,將幼猴斷奶期內在單養猴籠進行飼養,進一步提高飼養品質,能夠及時發現并管理獼猴的健康狀況;進一步提高獼猴的繁殖率、妊娠率,大幅減少了適齡母猴在繁殖期內不孕的現象,并方便觀察獼猴個體的發情、交配及產仔活動,能夠及時發現并管理獼猴的健康狀況。通過本發明整體綜合繁殖管理并結合豐富合理的繁育設備,大幅提高了實驗用獼猴的產量與品質。
[0025]本發明通過單籠飼養發情期、交配期內的成年母猴,大幅減少了獼猴繁殖所需場地面積,并且通過單籠飼養更加利于控制疾病傳播,即時隔離患病獼猴;并且跟進一步方便工作人員記錄獼猴繁殖譜系,以及獼猴個體活動的觀察與記錄,更加有利于研宄獼猴的生態以及行為等項目的展開。
[0026]申請人發現,在繁殖期內的獼猴種群個體互相接觸頻繁,增大了獼猴間疾病傳播的概率,并且不利于隔離控制患病獼猴。通過本發明單籠繁殖,非常有利于隔離、排查繁殖期內的患病獼猴,控制繁殖期內獼猴之間的疾病傳播。
[0027]在實驗用獼猴飼料中添加維生素E,能夠促進獼猴垂體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促進精子的生成和活動,增加卵巢功能,卵泡增加,黃體細胞增大等。因為獼猴與人的親緣關系較近,相較過去實驗用獼猴飼料中缺乏維生素E,容易導致獼猴肌營養不良,并且維生素E缺乏癥的表現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表現在生殖、肌肉、心血管和造血系統各方面上,因維生素E缺乏而引起的骨骼肌損害顯然也見于人工飼養的實驗用獼猴,雖然心臟通常受累較輕,較少見,但有時心肌損害會合并心電圖變化,病理改變,甚至心力衰竭。
[0028]并且申請人發現,通過間隔定期適量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E,能夠有效的增強獼猴的繁殖頻率,相較過去的傳統類飼料,本發明提供的實驗用獼猴飼料,獼猴在長期食用后,由過去固定的每年發情期8月到次年2月,增長為其余月份中皆有一定發情繁殖的概率,從而顯著提高了獼猴全年的繁殖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