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種植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馬鈴薯殺秧裝置。
背景技術:
殺秧是薯類作物收獲前重要的步驟。實踐證明,殺秧不僅僅能減少過多的薯秧對收獲機造成的阻力,更可以極大提高收獲效率,節約成本。收貨前的殺秧這一環節,使得收獲機的阻力減小,行駛速度加快,故障率降低,收獲機內部的薯秧分離器的阻力也會大大降低,薯秧分離質量顯著提高。殺秧后,如果將馬鈴薯莖稈切斷或切碎后鋪灑在地表,這樣就導致后期的機械收獲環節中作物莖稈纏繞機械零部件、馬鈴薯塊莖與莖稈分離費工費時的問題,申請號為201510490510.6發明申請提供了一種馬鈴薯殺秧收秧機,能夠將馬鈴薯莖稈切斷并收入收秧箱中,從而避免馬鈴薯莖桿影響收獲機的正常運行,但由于馬鈴薯莖桿體積較大,收秧箱的容量有限,很容易被馬鈴薯莖桿裝滿,必須經常清理收秧箱內的馬鈴薯莖桿,影響殺秧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馬鈴薯殺秧裝置,以解決上述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馬鈴薯殺秧裝置,包括行走車體,所述行走車體的前部設置有切割組件和收秧組件,尾部設置有秧苗收集箱,
所述切割組件包括豎直的轉軸和殺秧電機,所述轉軸的上端通過軸承安裝于行走車體,下端設置有切割刀片,所述殺秧電機固定安裝于行走車體并與轉軸傳動連接;
所述收秧組件包括箱體,所述箱體的內腔通過過濾網分隔成為安裝腔和吸收腔,所述安裝腔內設置有吸氣風機,所述吸收腔的底部設置有出料口,側壁設置有進料口,所述進料口位于切割刀片的斜上方;
所述出料口的下方設置有傳送帶,所述傳送帶傾斜安裝于主動輪和從動輪,且傳送帶的下端為進料端,上端為出料端,所述主動輪由傳送電機驅動;所述傳送帶表面設置有擋料板;
所述傳送帶出料端的下方設置有壓濾裝置,所述壓濾裝置包括水平設置的殼體,所述殼體內設置有壓濾腔,頂部設置有與壓濾腔相通的進料筒,所述壓濾腔內設置有壓濾活塞,所述壓濾活塞與殼體滑動配合,所述壓濾活塞的一端設置有活塞桿,所述活塞桿連接有壓濾液壓缸,所述壓濾液壓缸固定安裝于殼體的一端,殼體的另一端設置有擋板,擋板下方的殼體底部設置有排渣口,所述排渣口內設置有活動板,所述活動板與殼體滑動配合且其連接有排渣液壓缸;所述秧苗收集箱設置于排渣口的下方。
進一步地,所述殼體的底板和活動板上設置有水孔。
進一步地,所述秧苗收集箱的底部設置有濾水孔。
進一步地,所述行走車體的前部設置有水平的安裝板和一對豎直的絲桿,所述安裝板上設置有一對通孔,所述絲桿穿過通孔并與調節螺母螺紋配合,所述調節螺母與安裝板接觸支撐,所述轉軸安裝于安裝板。
進一步地,所述轉軸為多根,每根轉軸下端設置有切割刀片,相鄰兩轉軸之間通過皮帶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切割組件將馬鈴薯苗割斷,收秧組件將馬鈴薯苗收起,防止馬鈴薯苗散落在地里,傳送帶將馬鈴薯苗傳送至壓濾裝置,馬鈴薯苗經過壓濾裝置壓濾后,里邊的水分被榨出并排入地里,使馬鈴薯苗的體積減小至原來的十分之一至五分之一,重量也大大的減小,有效地降低了殺秧機的負擔,增加了秧苗收集箱的容納量,避免頻繁地清除秧苗收集箱內的馬鈴薯苗,有效地提高了殺秧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示意圖。
圖2是切割組件的安裝示意圖。
附圖標記:1—行走車體;2—秧苗收集箱;3—轉軸;4—殺秧電機;5—切割刀片;6—箱體;7—過濾網;8—吸氣風機;9—出料口;10—進料口;11—傳送帶;12—擋料板;13—主動輪;14—從動輪;15—傳送電機;16—殼體;17—進料筒;18—壓濾活塞;19—活塞桿;20—壓濾液壓缸;21—擋板;22—活動板;23—排渣液壓缸;24—絲桿;25—安裝板;26—調節螺母。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馬鈴薯殺秧裝置,包括行走車體1,所述行走車體1的前部設置有切割組件和收秧組件,尾部設置有秧苗收集箱2,行走車體1采用拖拉機、收割機等現有的農用設備。
所述切割組件包括豎直的轉軸3和殺秧電機4,所述轉軸3的上端通過軸承安裝于行走車體1,下端設置有切割刀片5,所述殺秧電機4固定安裝于行走車體1并與轉軸3傳動連接;殺秧時,啟動殺秧電機4,殺秧電機4帶動轉軸3和切割刀片5轉動,切割刀片5水平設置,將馬鈴薯苗割斷。
所述收秧組件包括箱體6,所述箱體6的內腔通過過濾網7分隔成為安裝腔和吸收腔,所述安裝腔內設置有吸氣風機8,所述吸收腔的底部設置有出料口9,側壁設置有進料口10,所述進料口10位于切割刀片5的斜上方。切割刀片5在切割的同時,吸氣風機8產生吸力,將割斷的馬鈴薯苗通過進料口10吸入吸收腔,馬鈴薯苗在過濾網7的阻擋下向下落入出料口9。
所述出料口9的下方設置有傳送帶11,所述傳送帶11傾斜安裝于主動輪13和從動輪14,且傳送帶11的下端為進料端,上端為出料端,所述主動輪13由傳送電機15驅動;所述傳送帶11表面設置有擋料板12。馬鈴薯苗通過出料口9落在傳送帶11的下端,并隨著傳送帶11向上運動至壓濾裝置的上方。由于設置了擋料板12,避免了馬鈴薯苗在運輸的過程中向下滑動。
所述傳送帶11出料端的下方設置有壓濾裝置,所述壓濾裝置包括水平設置的殼體16,所述殼體16內設置有壓濾腔,頂部設置有與壓濾腔相通的進料筒17,所述壓濾腔內設置有壓濾活塞18,所述壓濾活塞18與殼體16滑動配合,所述壓濾活塞18的一端設置有活塞桿19,所述活塞桿19連接有壓濾液壓缸20,所述壓濾液壓缸20固定安裝于殼體16的一端,殼體16的另一端設置有擋板21,擋板21下方的殼體16底部設置有排渣口,所述排渣口內設置有活動板22,所述活動板22與殼體16滑動配合且其連接有排渣液壓缸23;所述秧苗收集箱2設置于排渣口的下方。進料筒17位于傳送帶11出料端的正下方,馬鈴薯苗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進料筒17,再通過進料筒17進入壓濾腔,當馬鈴薯苗堆積到一定量時,啟動壓濾液壓缸20,壓濾液壓缸20利用活塞桿19推動壓濾活塞18在壓濾腔內滑動,壓濾活塞18將進料筒17的底端封閉,后續的馬鈴薯苗堆積在進料筒17中。同時壓濾活塞18將馬鈴薯苗壓向擋板21,馬鈴薯苗受壓后破碎,內部分水分被壓出,且自身的體積減小至原來的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一次壓濾完成后,壓濾液壓缸20帶動壓濾活塞18復位,進料筒17的下端與壓濾腔重新連通,進料筒17內的馬鈴薯苗落入壓濾腔,壓濾活塞18復位的同時,啟動排渣液壓缸23,排渣液壓缸23拉動活動板22,使排渣口打開,馬鈴薯苗落入秧苗收集箱2中,排渣液壓缸23再推動活動板22復位,封閉排渣口。重復上述過程,實現連續地壓濾和排渣。
馬鈴薯苗經過壓濾裝置壓濾后,里邊的水分被榨出并排入地里,使馬鈴薯苗的體積減小至原來的十分之一至五分之一,重量也大大的減小,有效地降低了殺秧機的負擔,增加了秧苗收集箱2的容納量,避免頻繁地清除秧苗收集箱2內的馬鈴薯苗,有效地提高了殺秧效率。
為了使馬鈴薯苗中的水分快速排出,所述殼體16的底板和活動板22上設置有水孔。
所述秧苗收集箱2的底部設置有濾水孔,排出馬鈴薯苗中殘留的水分,進一步地減輕殺秧機的負荷。
所述行走車體1的前部設置有水平的安裝板25和一對豎直的絲桿24,所述安裝板25上設置有一對通孔,所述絲桿24穿過通孔并與調節螺母26螺紋配合,所述調節螺母26與安裝板25接觸支撐,所述轉軸3安裝于安裝板25。可通過旋轉調節螺母26調整安裝板25的高度,進而調節切割刀片5的高度,更好地控制馬鈴薯苗的留茬高度。
所述轉軸3為多根,每根轉軸3下端設置有切割刀片5,相鄰兩轉軸3之間通過皮帶連接,一次性能夠切割多行馬鈴薯苗,殺秧效率更高。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