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茄子生長管理的方法,尤其是一種小棚升溫保溫裝置及基于該裝置的大棚茄子越冬栽培管理方法。
背景技術:
茄子(solanummelongenal.)是世界十大蔬菜作物之一,在世界大多數地區都有栽培,尤其以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等地區種植廣泛。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茄子生產國,也是茄子的次生起源中心,其栽培面積約占世界的50%。2013年,我國茄子的種植面積為80.1萬公頃,總產量達到2845.58萬噸。茄子營養價值高,維生素和礦物質豐富,特別是維生素e、p以及鐵元素的含量較高。此外,茄子含有多種生物堿,具有廣泛的藥用價值。
茄子是喜溫性植物,在秋冬季節,由于溫度較低,茄子花朵授粉受精能力下降、茄子座果率差,產量低、植株生長不良甚至導致植株成片死亡。因此,在我國南方地區使用塑料大棚來提高茄子的生長溫度,一定程度上緩解低溫對茄子生長帶來的傷害。但是在嚴冬季節,塑料大棚內的溫度仍很低,達不到茄子生長所需的溫度要求,棚內茄子出現冷害現象,植株并不能順利越冬。目前,國內關于塑料大棚中茄子安全越冬的方法報道較少,因此,開展塑料大棚中茄子安全越冬方法的研究對提高塑料大棚中茄子冬季生長存活率、果品質量及產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簡單、快捷、準確的茄子安全越冬的方法,具體為一種小棚升溫保溫裝置及基于該裝置的大棚茄子越冬栽培管理方法。該法可真實有效地提高茄子生長所需的環境溫度,有利于幫助茄子安全越冬。
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包括以下步驟:
一種小棚升溫保溫裝置,所述裝置搭建在大棚畦面兩側,包括棚膜、支撐架、棚膜支撐線、空氣加熱線、控溫儀;
所述支撐架包括三角支撐架、橫向支撐架和縱向支撐架,所述三角支撐架搭建在畦面兩側,在三角支撐架的中間部位搭建橫向支撐架,以此來穩固三角支撐架,提高棚架的支撐力,在橫向支撐架下方搭建四根豎向支撐架;
所述畦面兩側布置多組支撐架,每組支撐架間距相等(優選間隔距離為1.5m),且在同一直線上,所述每組中三角支撐架頂端由支架依次連接構成頂棚;每組中橫向支撐架兩端則由棚膜支撐線依次相連;每組中縱向支撐架上依次纏繞綁定空氣加熱線,空氣加熱線的兩端連接到控溫儀上;另外,在頂棚和棚膜支撐線外側蓋上棚膜構成小棚升溫保溫裝置。
進一步地,所述四根豎向支撐架其中兩根位置設置在三角支撐架和橫向支撐架的交匯處。
進一步地,所述空氣加熱線纏繞綁定的方法是:從棚頭第一根豎向支撐架開始綁定,空氣加熱線在每個豎向支撐架上繞兩圈,穩固其位置,再纏繞相鄰豎向支撐架。
進一步地,所述空氣加熱線排布共繞棚四圈,每圈的間隔為15cm。
進一步地,所述空氣加熱線的兩端連接到控溫儀上,將控溫儀的夜間溫度調至25℃。
在繞線過程中避免空氣加熱線出現打結的現象,保持空氣加熱線在空中呈緊繃狀態。為了防止棚膜被支撐架損壞,可在每個支撐架的頂端包裹布條,保護棚膜免遭外力損傷。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基于該裝置的大棚茄子越冬栽培管理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定植前準備,在茄子幼苗定植前需對大棚進行棚內清潔、整地施肥及覆蓋地膜;
步驟二:茄子幼苗定植后,在其上加蓋小棚升溫保溫裝置;
步驟三:在塑料大棚外安放溫度檢測儀,記錄塑料大棚外、大棚內和小棚升溫保溫裝置內這三處每天早晨的實時溫度;
步驟四:田間管理,小棚內的溫度維持在15℃-20℃之間;
步驟五:觀察冬季過后茄子的生長情況。
其中,步驟一中,所述棚內清潔具體是清除塑料大棚內的雜草并噴施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所述整地施肥及覆蓋地膜具體是在棚內每667m2施優質農家腐熟肥2000kg、菜籽餅200kg、三元復合肥60kg、氯化鉀30kg,均勻撒在土壤表面后深翻土壤20-30公分;深翻土地后做畦,畦面寬90-110公分,畦高20-30公分;兩畦之間留有排水溝,畦做好后,在畦面覆蓋地膜,形成保溫層。
步驟三中,所述溫度檢測儀每天晚上將控溫儀打開,蓋上棚膜,第二天早晨掀開棚膜,關閉控溫儀。
步驟四中,所述田間管理具體是對冬季越冬的茄子采取雙桿整枝法,保留門茄兩側粗壯的側枝,促進結果,提高茄子的產量和品質,同時,疏去茄子過密的枝葉,以利于通風透光。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本發明所述小棚升溫保溫裝置用于幫助塑料大棚茄子安全越冬,可提高茄子生長所需的溫度,提高茄子的生長存活率,幫助茄子順利越冬。
2、裝置中四根豎向支撐架不僅可以使棚架更穩定,還可在豎向支撐架上綁上空氣加熱線,提高茄子生長所需溫度。空氣加熱線四周等距捆綁可使小棚內的溫度均勻增溫,均勻提高棚內的溫度。棚膜支撐線可更加牢固地支撐棚膜,給棚架提供一定的支撐力,使整個裝置更加牢固。控溫儀可自動調節溫度,當溫度低于所設定的溫度時,加熱線開始工作,當環境溫度達到設定溫度,加熱線停止工作。
3、所涉及的管理方法可有效提高茄子的品質及產量,同時可促使茄子提早上市,為茄子提早上市提供一定的指導方法。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小棚升溫保溫裝置主視圖。
圖2是本發明支撐架組件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小棚升溫保溫裝置立體框架圖。
圖4是本發明小棚升溫保溫裝置側視圖。
圖5是本發明小棚升溫保溫裝置畦面俯視圖。
圖6是本發明小棚升溫保溫裝置整體效果圖。
圖7冬季過后區域a和區域b(本發明)茄子生長狀態對比圖。
圖中:1-棚膜,2-支撐架,21-三角支撐架,22-橫向支撐架,23-縱向支撐架,3-空氣加熱線,4-棚膜支撐線,5-頂棚,6-茄子。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方案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的步驟與方法。
實施例1
一種小棚升溫保溫裝置,所述裝置搭建在大棚畦面兩側,包括棚膜1、支撐架2、棚膜支撐線4、空氣加熱線3,如圖1;
所述支撐架包括三角支撐架21、橫向支撐架22和縱向支撐架23,如圖2,所述三角支撐架搭建在畦面兩側,在三角支撐架的中間部位搭建橫向支撐架,以此來穩固三角支撐架,提高棚架的支撐力,在橫向支撐架下方搭建四根豎向支撐架;
所述畦面兩側布置多組支撐架,每組支撐架間距相等(優選間隔距離為1.5m,如圖3),且在同一直線上,所述每組中三角支撐架頂端由支架依次連接構成頂棚5;每組中橫向支撐架兩端則由棚膜支撐線依次相連;每組中縱向支撐架上依次纏繞綁定空氣加熱線;空氣加熱線的兩端連接到控溫儀上;另外,在頂棚和棚膜支撐線外側蓋上棚膜構成小棚升溫保溫裝置,如圖6。
所述四根豎向支撐架其中兩根位置設置在三角支撐架和橫向支撐架的交匯處。
所述空氣加熱線纏繞綁定的方法是:從棚頭第一根豎向支撐架開始綁定,空氣加熱線在每個豎向支撐架上繞兩圈,穩固其位置,再纏繞相鄰豎向支撐架。
所述空氣加熱線排布共繞棚四圈,每圈的間隔為15cm,如圖4。
所述空氣加熱線的兩端連接到控溫儀上,將控溫儀的夜間溫度調至25℃。
實施例2
一種基于該裝置的大棚茄子越冬栽培管理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定植前準備:清除塑料大棚內的雜草并噴施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棚內每667m2施優質農家腐熟肥2000kg、菜籽餅200kg、三元復合肥60kg、氯化鉀30kg,均勻撒在土壤表面后深翻土壤20-30公分。深翻土地后做畦,畦面寬90-110公分,畦高20-30公分。兩畦之間留有排水溝。畦做好后,在畦面覆蓋地膜,形成保溫層。
(2)茄子幼苗定植后:將茄子按照畦面劃分為a和b兩個區域。在區域a處不加任何加溫保溫措施,與區域b形成對照。在區域b的茄子6外圍搭建小棚加溫保溫裝置,如圖5。將控溫儀的夜間溫度調至25℃。每天晚上將控溫儀打開,蓋上棚膜。第二天早晨掀開棚膜,關閉控溫儀。
(3)在塑料大棚外、區域a處安放溫度檢測儀,記錄塑料大棚外、區域a處和區域b內這三處每天早晨的實時溫度,由此觀察大棚內以及小棚加溫保溫設施內溫度情況,如表1所示。
從表1中可以看出:在寒冷的冬季,塑料大棚內的溫度可比塑料大棚外的溫度提高2-5℃,塑料大棚內的溫度仍在15℃以下,茄子生長基本停止,隨著時間的延長,茄子會出現成片死亡的現象。在小棚內,由于增溫保溫裝置的使用,在冬至日至立春日這段時間中,小棚內的溫度維持在15℃-20℃之間,維持茄子植株的緩慢生長。
(4)對冬季越冬的茄子采取雙桿整枝法,保留門茄兩側粗壯的側枝,促進結果,提高茄子的產量和品質。同時,疏去茄子過密的枝葉,以利于通風透光。
(5)觀察在相同的田間管理條件下,區域a和區域b由于溫差而導致的茄子生長勢的差別,如圖7所示。
表12016年冬至日至2017年立春三處早晨溫度記錄表
通過記錄和觀察,發現區域a內的茄子在經過寒冷季節后茄子出現成片死亡的現象,而區域b內的茄子生長旺盛,以此得出一種塑料大棚中茄子安全越冬的方法是有利于茄子安全越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