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栽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食用菌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食用菌是指子實體碩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稱為蘑菇。中國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種,其中多屬擔子菌亞門,常見的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銀耳、猴頭、竹蓀、松口蘑(松茸)、口蘑、紅菇、靈芝、蟲草、松露、白靈菇和牛肝菌等;食用菌栽培做為一項投資小、周期短、見效快的致富好項目在中國得以迅猛發展,食用菌產品曾一度供不應求,賣價不菲。食用菌產業是一項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于一體的短平快農村經濟發展項目,食用菌又是一類有機、營養、保健的綠色食品。
食用菌不僅味美,而且營養豐富,常被人們稱作健康食品。菇類的蛋白質含量一般為鮮菇1.5-6%、干菇15-35%,高于一般蔬菜,而且它的氨基酸組成比較全面,大多菇類含有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其中蘑菇、草菇、金針菇中賴氨酸含量豐富。而且菇類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多種具有生理活性的礦質元素,如vb1、vb12、vc、vk、vd及磷、鈉、鉀、鈣、鐵和許多微量元素,可以補充其它食品中的不足。食用菌同時還具有很好的藥用價值。食用菌中含有生物活性物質如:高分子多糖、β-葡萄糖和rna復合體、天然有機鍺、核酸降解物、camp和三萜類化合物等對維護人體健康有重要的利用價值,現在常被商家以其為原料生產制備保健食品、保健飲料、酒及藥品大量用于醫療臨床及投入保健品市場。
利用目前的栽培方法進行生產時,食用菌易受雜菌感染,且工序復雜及繁瑣,在管理上難度大、成本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操作簡單、成本低廉、生產效率高,雜菌感染率低、保鮮期長、出菌率高,產出的食用菌品質優良的栽培方法。
本發明一種食用菌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栽培物料的制備:按重量份計稱取:松樹木屑10-14份、麩皮4-6份、米糠5-7份、草炭2-4份、玉米粉3-5份、過磷酸鈣0.2-0.4份、硫酸鎂0.03-0.05份、硫酸鋅0.04-0.06份、硼砂或硼酸0.05-0.07份及有機發酵料6-8份混勻制備得到栽培物料,備用;
(2)食用菌發菌:將步驟(1)制得的栽培物料裝入塑料袋中,在120-140℃溫度下進行滅菌20-24分鐘,然后取出移入接種房,待栽培物料冷卻至24-26℃后進行接種發菌;
(3)菌床搭建:在松樹林中,選擇枝繁葉茂有一定透光率的樹林為基礎,在松樹質檢搭建寬度為65-75cm的床架,床架架離地面高35-37cm,每層層架間隔55-65cm;
(4)出菇:將削膜打孔后的菌棒運至菌床,每個菌棒的間距為10-14cm進行出菇,按需補水,進行出菇培養。
(5)培養槽的制備:在樹林地勢平整、地質松軟的地方,挖出一個寬30-40cm,長3-5m、深15-17cm的培養槽,再其底部鋪撒厚4-6cm的無菌土層,備用;
(6)覆土培養:待菌棒所出菌長度達到6-8cm后,進行脫袋將食用菌均勻放置于鋪有無菌土層的培養槽內在食用菌上覆蓋5-6cm的無菌土,再在無菌土上覆蓋松葉,即可。
本發明一種食用菌的栽培方法,其中步驟(1)所述的有機發酵料是以畜禽糞便、油餅、農作物秸稈為發酵原料,然后添加發酵菌劑,堆垛,經自然發酵制備而得。
本發明一種食用菌的栽培方法,其中步驟(5)所述的無菌土為經過2%石灰水消毒處理的泥土。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有益效果,從以上技術方案可知:本發明通過最佳的栽培物料的配制配方以及對栽培方法的改進通過仿野生種植,進一步提高了食用菌的產量和質量,縮短了食用菌栽培周期,提高了食用菌出菇率,增加了食用菌木質化的期限,同時采用床載栽種食用菌提高了空間利用率,達到增產增收、降低生產成本的目的,是一種工藝簡單、成本低、保鮮期長,易于推廣的食用菌栽培方法。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食用菌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栽培物料的制備:按重量份計稱取:松樹木屑14kg、麩皮4kg、米糠7kg、草炭2kg、玉米粉5kg、過磷酸鈣0.2kg、硫酸鎂0.05kg、硫酸鋅0.04kg、硼砂或硼酸0.07kg及有機發酵料6kg混勻制備得到栽培物料,備用;
(2)食用菌發菌:將步驟(1)制得的栽培物料裝入塑料袋中,在140℃溫度下進行滅菌20分鐘,然后取出移入接種房,待栽培物料冷卻至26℃后進行接種發菌;
(3)菌床搭建:在松樹林中,選擇枝繁葉茂有一定透光率的樹林為基礎,在松樹質檢搭建寬度為65cm的床架,床架架離地面高37cm,每層層架間隔55cm;
(4)出菇:將削膜打孔后的菌棒運至菌床,每個菌棒的間距為14cm進行出菇,按需補水,進行出菇培養。
(5)培養槽的制備:在樹林地勢平整、地質松軟的地方,挖出一個寬30cm,長5m、深15cm的培養槽,再其底部鋪撒厚6cm的無菌土層,備用;
(6)覆土培養:待菌棒所出菌長度達到6cm后,進行脫袋將食用菌均勻放置于鋪有無菌土層的培養槽內在食用菌上覆蓋6cm的無菌土,再在無菌土上覆蓋松葉,即可。
實施例2:
一種食用菌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栽培物料的制備:按重量份計稱取:松樹木屑12kg、麩皮5kg、米糠6kg、草炭3kg、玉米粉4kg、過磷酸鈣0.3kg、硫酸鎂0.04kg、硫酸鋅0.05kg、硼砂或硼酸0.06kg及有機發酵料7kg混勻制備得到栽培物料,備用;
(2)食用菌發菌:將步驟(1)制得的栽培物料裝入塑料袋中,在130℃溫度下進行滅菌22分鐘,然后取出移入接種房,待栽培物料冷卻至25℃后進行接種發菌;
(3)菌床搭建:在松樹林中,選擇枝繁葉茂有一定透光率的樹林為基礎,在松樹質檢搭建寬度為70cm的床架,床架架離地面高36cm,每層層架間隔60cm;
(4)出菇:將削膜打孔后的菌棒運至菌床,每個菌棒的間距為12cm進行出菇,按需補水,進行出菇培養。
(5)培養槽的制備:在樹林地勢平整、地質松軟的地方,挖出一個寬35cm,長4m、深16cm的培養槽,再其底部鋪撒厚5cm的無菌土層,備用;
(6)覆土培養:待菌棒所出菌長度達到7cm后,進行脫袋將食用菌均勻放置于鋪有無菌土層的培養槽內在食用菌上覆蓋5.5cm的無菌土,再在無菌土上覆蓋松葉,即可。
實施例3:
一種食用菌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栽培物料的制備:按重量份計稱取:松樹木屑10kg、麩皮6kg、米糠5kg、草炭4kg、玉米粉3kg、過磷酸鈣0.4kg、硫酸鎂0.03kg、硫酸鋅0.06kg、硼砂或硼酸0.05kg及有機發酵料8kg混勻制備得到栽培物料,備用;
(2)食用菌發菌:將步驟(1)制得的栽培物料裝入塑料袋中,在120℃溫度下進行滅菌24分鐘,然后取出移入接種房,待栽培物料冷卻至24℃后進行接種發菌;
(3)菌床搭建:在松樹林中,選擇枝繁葉茂有一定透光率的樹林為基礎,在松樹質檢搭建寬度為75cm的床架,床架架離地面高35cm,每層層架間隔65cm;
(4)出菇:將削膜打孔后的菌棒運至菌床,每個菌棒的間距為10cm進行出菇,按需補水,進行出菇培養。
(5)培養槽的制備:在樹林地勢平整、地質松軟的地方,挖出一個寬40cm,長3m、深17cm的培養槽,再其底部鋪撒厚4cm的無菌土層,備用;
(6)覆土培養:待菌棒所出菌長度達到8cm后,進行脫袋將食用菌均勻放置于鋪有無菌土層的培養槽內在食用菌上覆蓋5cm的無菌土,再在無菌土上覆蓋松葉,即可。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