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低能耗、環保,豬糞再利用的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種豬糞渣配合料栽平菇的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是食用菌生產大國且食用菌的栽培種類多樣化。平菇為真菌側耳的子實質體,又名北風菌、蠔菌,具有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礦物質及低脂肪,營養保健價值高等特點,由于其栽培技術簡單,容易為農民接受,平菇成為我國栽培范圍最廣泛的食用菌,投料量最大的食用菌,也是我國產量最高的食用菌。近幾年,隨著平菇生產規模逐年擴大,栽培平菇的培養料日趨緊張,又由于平菇栽培的主要原料棉籽殼的價格不斷上漲,導致栽培平菇的菇農們經濟效益降低,嚴重影響其栽培的積極性。
豬糞作為養豬行業的下腳料,來源很廣泛,豬糞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和豐富的氮、磷、鉀等營養物質,在隨意堆制的過程中會產生氨氣等有害氣體,氨氣揮發至大氣中不僅污染生態環境而且還危害人體健康。隨著生豬養殖行業的不斷發展,很多地區對豬糞的有效處理便成了很大的難題,目前豬糞主要被用作直接還田、生產飼料或進行沼氣發酵,這些綜合利用方法對豬糞的利用率不高且不環保。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成本較低的豬糞渣配合料栽培平菇的方法,解決菇農栽培平菇經濟效益低下和豬糞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環境的問題。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豬糞渣配合料栽培平菇的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準備培養室:打掃培養室,用石灰水沖洗地面及擦洗墻壁,再用過氧乙酸溶液噴灑消毒,在藥物噴灑之后密封培養室1-2d;
進一步,所述石灰水的質量濃度為0.8-1.0%,所述過氧乙酸溶液的質量濃度為0.2-0.5%。
(2)平菇菌株的活化、轉接:將平菇菌株轉接在pda培養皿中進行活化,將活化7-10天的菌種轉接至pda斜面試管中進行擴大培養,將培養好的試管種直接作為栽培種用于平菇的栽培生產中,以減少轉接次數太多而造成的菌種活力下降等菌種退化現象;
所述平菇菌株優選抗病265。優選來源于湖南農業大學微生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所述pda培養皿和pda斜面試管中的pda固體改良培養基:馬鈴薯200g,葡萄糖20g,瓊脂20g,磷酸二氫鉀3g、無水硫酸鎂1.5g,蒸餾水定容至1000ml,ph自然;
(3)將豬糞干料與棉籽殼混合攪拌,得豬糞干料與棉籽殼的混合物,所得混合物中豬糞干料的質量分數≤30wt%;將石灰、石膏溶于水中,得石灰石膏溶液,所得石灰石膏溶液中石灰的質量濃度為1-2%,石膏的質量濃度為1-2%;將石灰石膏溶液加入豬糞干料與棉籽殼的混合物中,使得混合物中的含水量為60-70wt%(優選65wt%)(用手取一把拌好的培養料用力握,手指間有水滴出現,但不滴下就可,這時的培養料含水量為65%左右),攪拌均勻,再調節ph值至7.0-9.0(優選7.5-8.0),得到混合均勻的培養料;
所述豬糞干料是由新鮮的豬糞經過30天以上的自然發酵(期間每隔5-6天翻堆一次)、曬干所得,要求無霉變、潔凈、干燥、無蟲、無異味;所述棉籽殼均從市面上購得;
(4)立即將步驟(3)中所得的培養料裝入聚乙烯栽培袋中,每袋濕重1-1.2kg,用手將培養料壓至下松上緊并用打孔棒在其中央打一個深6-10cm的接種孔(以利菌絲快速均勻生長),裝完袋之后馬上擦凈袋身及袋口,套上套環及蓋子封口;裝料應控制在3小時內完成(避免培養料發酵釋放熱量滋生大量細菌);裝料之后再在0.1-0.2mpa高壓下,121℃滅菌1.5-2小時;
(5)待步驟(4)裝好袋的培養料冷卻至50-60℃后,將其全部轉移至超凈工作臺上,開啟紫外燈滅菌0.5-1小時,待菌包冷卻至室溫后關閉紫外燈、開啟風機,開始接種步驟(2)培養好的試管種;
接種操作要求迅速,接種量盡量保持一致,為了避免其他雜菌的污染,整個過程需嚴格要求無菌環境;
(6)接種后將聚乙烯栽培袋放置在經步驟(1)處理的黑暗培養室內,溫度保持在22-28℃(優選24-26℃),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60%-70%,培養過程中應根據平菇的生長特性,合理調節培養室內二氧化碳的濃度(培養前期室內二氧化碳濃度控制在2000-4000ppm,培養中后期室內二氧化碳濃度控制在1500-2000ppm),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偏高時應及時開門開窗通風透氣;
優化的培養條件:培養早期,由于菌絲剛剛萌發,生長勢稍弱,在此階段菌包最易感染其他雜菌,因此要加強培養室內環境的凈化,及時清除雜菌污染的菌包;菌絲培養中、后期達到其生長高峰,菌絲呼吸量加大,應加強培養室內的通風透氣,一般早晚各一次,每次30-45分鐘,室內溫度宜控制在24-26℃,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70-75%;
(7)待菌絲長滿整個栽培袋之后第3-5d,揭蓋,搔去老菌皮,進行平菇的出菇管理,即可收獲得到平菇子實體。
優化的培養條件:在出菇過程中,應給予平菇少量散射光(優選50-100lx)的照射,特別是led燈光照射可以達到增加產量,縮短整個出菇周期的效果,溫度控制在15~25℃;空氣相對濕度要求提高至92%-95%,室內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000ppm,平菇屬于變溫結實性菇類,需要一定的晝夜溫差(優選5-10℃的溫差)才能完成現蕾、出菇過程,所以在出菇管理中應做到培養室的大門早開晚關,加大晝夜溫差,提早現蕾出菇。
本發明篩選出最適宜比例的豬糞配合料用來進行平菇的栽培,生產過程不僅環保而且還能創造經濟效益;利用豬糞渣作為栽培平菇的主料之一,并且配合適宜的栽培條件,生產美味可口、營養豐富的平菇子實體,可用于替代目前價格上漲且品質層次不齊的棉籽殼作為平菇的培養料,平菇的整個生長周期在40-70天左右,采收期在20-50天,可產2-4潮菇,其生物學效率高達70-100%,另外,菌渣還可作其他用途(如可作為多糖提取材料、有機肥料、園藝作物的栽培基質、畜禽飼料等),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
本發明利用豬糞干料替代目前資源短缺且成本較高的棉籽殼作為栽培平菇的主要培養原材料,且最高替代比例可高達30%,用高達30%的豬糞渣替代棉籽殼進行平菇的栽培生產,其生物學效率可達70%以上,達到平菇生物學效率70-100%的范圍內;可用于作為栽培平菇的配合料。
附圖說明
圖1為培養第15d菌絲生長情況圖,從左至右依次為:ck組、a組、b組、c組、d組;
圖2為培養第30d菌絲生長情況圖,從左至右依次為:ck組、a組、b組、c組、d組;
圖3為培養第40d菌絲生長情況圖,從左至右依次為:ck組、a組、b組、c組、d組;
圖4為平菇第一潮菇長勢情況圖。從左至右依次為:ck組、a組、b組、c組、d組。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對比例1
本實施例包括以下步驟:
(1)對培養室進行打掃,用石灰水沖洗地面及擦洗墻壁,再用過氧乙酸溶液噴灑消毒,在藥物噴灑之后密封培養室2d;
所述石灰水的質量濃度為1.0%,所述過氧乙酸溶液的質量濃度為0.2%;
(2)平菇菌種的活化、轉接:將保存于-4℃冰箱中的平菇菌種轉接在pda培養皿中進行活化,將活化7天的菌種轉接至pda斜面試管中進行擴大培養,將培養好的試管種直接作為栽培種用于平菇的栽培生產中,以減少轉接次數太多而造成的菌種活力下降等菌種退化現象;
所述平菇菌株來源于湖南農業大學微生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所述pda培養皿和pda斜面試管中的pda固體改良培養基:馬鈴薯200g,葡萄糖20g,瓊脂20g,磷酸二氫鉀3g、無水硫酸鎂1.5g,蒸餾水定容至1000ml,ph自然;
(3)將豬糞干料與棉籽殼混合攪拌,得豬糞干料與棉籽殼的混合物,所得混合物中豬糞干料的質量分數為50wt%(不添加輔料麥麩);將石灰、石膏溶于水中,得石灰石膏溶液,所得石灰石膏溶液中石灰的質量濃度為1%,石膏的質量濃度為1%;將石灰石膏溶液加入豬糞干料與棉籽殼的混合物中,使得混合物中的含水量為65wt%,攪拌均勻,再調節ph值至7.5-8.0,得到混合均勻的培養料;
所述豬糞干料是由新鮮的豬糞經過30天自然發酵(期間每隔6天翻堆一次,共翻堆5次)、曬干所得,無霉變、潔凈、干燥、無蟲、無異味;所述棉籽殼、石膏及石灰均從市面上購得;
(4)立即將步驟(3)中所得的培養料裝進口徑15cm的聚乙烯栽培袋內,每袋濕重1-1.2kg,用手將培養料壓至下松上緊并用打孔棒在其中央打一個深6-10cm的接種孔(以利菌絲快速均勻生長),裝完袋之后馬上擦凈袋身及袋口,套上套環及蓋子封口;裝料應控制在2小時內完成(避免培養料發酵釋放熱量滋生大量細菌);裝料之后再在0.1mpa高壓下,121℃滅菌2小時;
(5)待培養料冷卻至60℃后將其全部轉移至超凈工作臺上,開啟紫外燈滅菌1小時,待菌包冷卻至室溫后關閉紫外燈、開啟風機開始接種平菇菌種;
接種操作要求迅速,接種量盡量保持一致,為了避免其他雜菌的污染,整個過程需嚴格要求無菌環境;
(6)接種后將聚乙烯栽培袋放置在經步驟(1)處理的黑暗培養室內,溫度保持在24-26℃,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60%-70%,培養過程中應根據平菇的生長特性,合理調節培養室內二氧化碳的濃度(培養前期將培養室內二氧化碳的濃度控制在2000-3000ppm,培養中后期室內二氧化碳濃度應不超過1500ppm),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時應及時開門開窗通風透氣;
培養早期,由于菌絲剛剛萌發,生長勢稍弱,在此階段菌包最易感染其他雜菌,因此要加強培養室內環境的凈化,及時清除雜菌污染的菌包;菌絲培養中、后期達到其生長高峰,菌絲呼吸量加大,應加強培養室內的通風透氣,早晚各一次,每次30分鐘,室內溫度宜控制在20-22℃,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70%;
(7)待菌絲長滿整個栽培袋之后第3d,揭蓋,搔去老菌皮,進行平菇的出菇管理,即可收獲得到平菇子實體。
優化的培養條件:在出菇過程中,給予平菇少量散射光(50-100lx)的照射,特別是led燈光照射可以達到增加產量,縮短整個出菇周期的效果,溫度控制在15~25℃;空氣相對濕度要求提高至92%-95%,室內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000ppm,平菇屬于變溫結實性菇類,需要一定的晝夜溫差(5-10℃的溫差)才能完成現蕾、出菇過程,所以在出菇管理中應做到培養室的大門早開晚關,加大晝夜溫差,提早現蕾出菇。
本實施例之所得平菇主要農藝學性狀:常規管理下培養第3天,接種的菌塊開始萌發,培養第13天菌絲才長至栽培袋齊肩處,菌絲的平均生長速度為3.56mm/d,較未添加豬糞干料(僅采用棉籽殼)的平均生長速度慢1.59mm/d,且菌絲的生長勢較弱,其前兩潮菇的生物學效率僅為53.92%,遠遠低于平菇的生物學效率(70-100%)。說明添加50%的豬糞干料時,平菇的生物學效率降低,達不到出菇的要求。
對比例2
本實施例包括以下步驟:
(1)對培養室進行打掃,用石灰水沖洗地面及擦洗墻壁,再用過氧乙酸溶液噴灑消毒,在藥物噴灑之后密封培養室2d;
所述石灰水的質量濃度為1.0%,所述過氧乙酸溶液的質量濃度為0.2%;
(2)平菇菌種的活化、轉接,將保存于-4℃冰箱中的平菇菌種轉接在pda培養皿中進行活化,將活化7天的菌種轉接至pda斜面試管中進行擴大培養,將培養好的試管種直接作為栽培種用于平菇的栽培生產中,以減少轉接次數太多而造成的菌種活力下降等菌種退化現象;
所述平菇菌株為抗病265,來源于湖南農業大學微生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所述pda培養皿和pda斜面試管中的pda固體改良培養基:馬鈴薯200g,葡萄糖20g,瓊脂20g,磷酸二氫鉀3g、無水硫酸鎂1.5g,蒸餾水定容至1000ml,ph自然;
(3)將豬糞干料與棉籽殼混合攪拌,得豬糞干料與棉籽殼的混合物,所得混合物中豬糞干料的質量分數為40wt%;將石灰、石膏溶于水中,得石灰石膏溶液,所得石灰石膏溶液中石灰的質量濃度為1%,石膏的質量濃度為1%;將石灰石膏溶液加入豬糞干料與棉籽殼的混合物中,使得混合物中的含水量為65wt%(用手取一把拌好的培養料用力握,手指間有水滴出現,但不滴下就可,這時的培養料含水量為65%左右),攪拌均勻,再調節ph值至7.0-8.0,得到混合均勻的培養料;
所述豬糞干料是由新鮮的豬糞經過30天以上的自然發酵(期間每隔6天翻堆一次)、曬干所得,要求無霉變、潔凈、干燥、無蟲、無異味;所述棉籽殼均從市面上購得;
(4)立即將步驟(3)中所得的培養料裝進口徑15cm的聚乙烯栽培袋內,每袋濕重1-1.2kg,用手將培養料壓至下松上緊并用打孔棒在其中央打一個深6-10cm的接種孔(以利菌絲快速均勻生長),裝完袋之后馬上擦凈袋身及袋口,套上套環及蓋子封口;裝料控制在2小時內完成(避免培養料發酵釋放熱量滋生大量細菌);裝料之后再在0.1mpa高壓下,121℃滅菌2小時;
(5)待步驟(4)裝好袋的培養料冷卻至60℃后,將其全部轉移至超凈工作臺上,開啟紫外燈滅菌1小時,待菌包冷卻至室溫后關閉紫外燈、開啟風機,開始接種步驟(2)培養好的試管種;
接種操作要求迅速,接種量盡量保持一致,為了避免其他雜菌的污染,整個過程需嚴格要求無菌環境;
(6)接種后將聚乙烯栽培袋放置在經步驟(1)處理的黑暗培養室內,溫度保持在24-26℃,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60%-70%,培養過程中應根據平菇的生長特性,合理調節培養室內二氧化碳的濃度(培養前期將培養室內二氧化碳的濃度控制在2000-3000ppm,培養中后期室內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500ppm),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時應及時開門開窗通風透氣;
培養早期,由于菌絲剛剛萌發,生長勢稍弱,在此階段菌包最易感染其他雜菌,因此要加強培養室內環境的凈化,及時清除雜菌污染的菌包;菌絲培養中、后期達到其生長高峰,菌絲呼吸量加大,應加強培養室內的通風透氣,早晚各一次,每次30分鐘,室內溫度宜控制在20-22℃,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70%;
(7)待菌絲長滿整個栽培袋之后第3d,揭蓋,搔去老菌皮,進行平菇的出菇管理,即可收獲得到平菇子實體。
優化的培養條件:在出菇過程中,給予平菇少量散射光(50-100lx)的照射,特別是led燈光照射可以達到增加產量,縮短整個出菇周期的效果,溫度控制在15~25℃;空氣相對濕度要求提高至92%-95%,室內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000ppm,平菇屬于變溫結實性菇類,需要一定的晝夜溫差(5-10℃的溫差)才能完成現蕾、出菇過程,所以在出菇管理中應做到培養室的大門早開晚關,加大晝夜溫差,提早現蕾出菇。
本實施例之所得平菇主要農藝學性狀:常規管理下培養第3天,接種的菌塊開始萌發,培養第12天菌絲才長至栽培袋齊肩處,菌絲的平均生長速度為4.77mm/d,較未添加豬糞干料的平均生長速度僅慢0.38mm/d,菌絲的生長濃密且均勻,但其前兩潮菇的生物學效率較低,僅為55.22%,遠遠低于平菇的生物學效率(70-100%);
實施例1
本實施例包括以下步驟:
(1)對培養室進行打掃,用石灰水沖洗地面及擦洗墻壁,再用過氧乙酸溶液噴灑消毒,在藥物噴灑之后密封培養室2d;
所述石灰水的質量濃度為1.0%,所述過氧乙酸溶液的質量濃度為0.2%;
(2)平菇菌種的活化、轉接,將保存于-4℃冰箱中的平菇菌種轉接在pda培養皿中進行活化,將活化7天的菌種轉接至pda斜面試管中進行擴大培養,將培養好的試管種直接作為栽培種用于平菇的栽培生產中,以減少轉接次數太多而造成的菌種活力下降等菌種退化現象;
所述平菇菌株為抗病265,來源于湖南農業大學微生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所述pda培養皿和pda斜面試管中的pda固體改良培養基:馬鈴薯200g,葡萄糖20g,瓊脂20g,磷酸二氫鉀3g、無水硫酸鎂1.5g,蒸餾水定容至1000ml,ph自然;
(3)將豬糞干料與棉籽殼混合攪拌,得豬糞干料與棉籽殼的混合物,所得混合物中豬糞干料的質量分數為30wt%;將石灰、石膏溶于水中,得石灰石膏溶液,所得石灰石膏溶液中石灰的質量濃度為1%,石膏的質量濃度為1%;將石灰石膏溶液加入豬糞干料與棉籽殼的混合物中,使得混合物中的含水量為65wt%(用手取一把拌好的培養料用力握,手指間有水滴出現,但不滴下就可,這時的培養料含水量為65%左右),攪拌均勻,再調節ph值至7.5-8.0,得到混合均勻的培養料;
所述豬糞干料是由新鮮的豬糞經過30天以上的自然發酵(期間每隔6天翻堆一次)、曬干所得,要求無霉變、潔凈、干燥、無蟲、無異味;所述棉籽殼均從市面上購得;
(4)立即將步驟(3)中所得的培養料裝入聚乙烯栽培袋中,每袋濕重1-1.2kg,用手將培養料壓至下松上緊并用打孔棒在其中央打一個深6-10cm的接種孔(以利菌絲快速均勻生長),裝完袋之后馬上擦凈袋身及袋口,套上套環及蓋子封口;裝料應控制在2小時內完成(避免培養料發酵釋放熱量滋生大量細菌);裝料之后再在0.2mpa高壓下,121℃滅菌2小時;
(5)待步驟(4)裝好袋的培養料冷卻至60℃后,將其全部轉移至超凈工作臺上,開啟紫外燈滅菌1小時,待菌包冷卻至室溫后關閉紫外燈、開啟風機,開始接種步驟(2)培養好的試管種;
接種操作要求迅速,接種量盡量保持一致,為了避免其他雜菌的污染,整個過程需嚴格要求無菌環境;
(6)接種后將聚乙烯栽培袋放置在經步驟(1)處理的黑暗培養室內,溫度保持在24-26℃,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60%-70%,培養過程中應根據平菇的生長特性,合理調節培養室內二氧化碳的濃度(培養前期將培養室內二氧化碳的濃度控制在2000-3000ppm,培養中后期室內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500ppm),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時應及時開門開窗通風透氣;
培養早期,由于菌絲剛剛萌發,生長勢稍弱,在此階段菌包最易感染其他雜菌,因此要加強培養室內環境的凈化,及時清除雜菌污染的菌包;菌絲培養中、后期達到其生長高峰,菌絲呼吸量加大,應加強培養室內的通風透氣,一般早晚各一次,每次30分鐘,室內溫度宜控制在20-22℃,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70%。
(7)待菌絲長滿整個栽培袋之后第3d,揭蓋,搔去老菌皮,進行平菇的出菇管理,即可收獲得到平菇子實體。
優化的培養條件:在出菇過程中,給予平菇少量散射光(50-100lx)的照射,特別是led燈光照射可以達到增加產量,縮短整個出菇周期的效果,溫度控制在15~25℃;空氣相對濕度要求提高至92%-95%,室內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000ppm,平菇屬于變溫結實性菇類,需要一定的晝夜溫差(5-10℃的溫差)才能完成現蕾、出菇過程,所以在出菇管理中應做到培養室的大門早開晚關,加大晝夜溫差,提早現蕾出菇。
本實施例之所得平菇主要農藝學性狀:常規管理下培養第3天,接種的菌塊開始萌發,培養第11天菌絲長至栽培袋齊肩處,菌絲的平均生長速度為4.59mm/d,較未添加豬糞干料的平均生長速度慢0.56mm/d,菌絲的生長濃密且均勻,其前兩潮菇的生物學效率可達70.22%,幾乎接近對照組(對比例3)的生物學效率70.76%,達到了平菇生物學效率70-100%的范圍內;
本實施例之菌包出菇使用完后菌渣還可作為多糖提取材料、有機肥料、園藝作物的栽培基質、畜禽飼料等,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
實施例2
本實施例包括以下步驟:
(1)對培養室進行打掃,用石灰水沖洗地面及擦洗墻壁,再用過氧乙酸溶液噴灑消毒,在藥物噴灑之后密封培養室2d;
所述石灰水的質量濃度為1.0%,所述過氧乙酸溶液的質量濃度為0.2%;
(2)平菇菌種的活化、轉接,將保存于-4℃冰箱中的平菇菌種轉接在pda培養皿中進行活化,將活化7天的菌種轉接至pda斜面試管中進行擴大培養,將培養好的試管種直接作為栽培種用于平菇的栽培生產中,以減少轉接次數太多而造成的菌種活力下降等菌種退化現象;
所述平菇菌株為抗病265。來源于湖南農業大學微生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所述pda培養皿和pda斜面試管中的pda固體改良培養基:馬鈴薯200g,葡萄糖20g,瓊脂20g,磷酸二氫鉀3g、無水硫酸鎂1.5g,蒸餾水定容至1000ml,ph自然;
(3)將豬糞干料與棉籽殼混合攪拌,得豬糞干料與棉籽殼的混合物,所得混合物中豬糞干料的質量分數為20wt%;將石灰、石膏溶于水中,得石灰石膏溶液,所得石灰石膏溶液中石灰的質量濃度為1%,石膏的質量濃度為1%;將石灰石膏溶液加入豬糞干料與棉籽殼的混合物中,使得混合物中的含水量為65wt%(用手取一把拌好的培養料用力握,手指間有水滴出現,但不滴下就可,這時的培養料含水量為65%左右),攪拌均勻,再調節ph值至7.5-8.0,得到混合均勻的培養料;
所述豬糞干料是由新鮮的豬糞經過30天以上的自然發酵(期間每隔6天翻堆一次)、曬干所得,要求無霉變、潔凈、干燥、無蟲、無異味;所述棉籽殼均從市面上購得;
(4)立即將步驟(3)中所得的培養料裝入聚乙烯栽培袋中,每袋濕重1-1.2kg,用手將培養料壓至下松上緊并用打孔棒在其中央打一個深6-10cm的接種孔(以利菌絲快速均勻生長),裝完袋之后馬上擦凈袋身及袋口,套上套環及蓋子封口;裝料應控制在2小時內完成(避免培養料發酵釋放熱量滋生大量細菌);裝料之后再在0.1mpa高壓下,121℃滅菌2小時;
(5)待步驟(4)裝好袋的培養料冷卻至50℃后,將其全部轉移至超凈工作臺上,開啟紫外燈滅菌1小時,待菌包冷卻至室溫后關閉紫外燈、開啟風機,開始接種步驟(2)培養好的試管種;
接種操作要求迅速,接種量盡量保持一致,為了避免其他雜菌的污染,整個過程需嚴格要求無菌環境;
(6)接種后將聚乙烯栽培袋放置在經步驟(1)處理的黑暗培養室內,溫度保持在24-26℃,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70%,培養過程中應根據平菇的生長特性,合理調節培養室內二氧化碳的濃度(培養前期室內二氧化碳濃度控制在2000-3000ppm,培養中后期室內二氧化碳濃度控制在1500-2000ppm),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偏高時應及時開門開窗通風透氣;
優化的培養條件:培養早期,由于菌絲剛剛萌發,生長勢稍弱,在此階段菌包最易感染其他雜菌,因此要加強培養室內環境的凈化,及時清除雜菌污染的菌包;菌絲培養中、后期達到其生長高峰,菌絲呼吸量加大,應加強培養室內的通風透氣,早晚各一次,每次30分鐘,室內溫度宜控制在24-26℃,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70-75%;
(7)待菌絲長滿整個栽培袋之后第3d,揭蓋,搔去老菌皮,進行平菇的出菇管理,即可收獲得到平菇子實體。
優化的培養條件:在出菇過程中,給予平菇少量散射光(50-100lx)的照射,特別是led燈光照射可以達到增加產量,縮短整個出菇周期的效果,溫度控制在15~25℃;空氣相對濕度要求提高至92%-95%,室內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000ppm,平菇屬于變溫結實性菇類,需要一定的晝夜溫差(5-10℃的溫差)才能完成現蕾、出菇過程,所以在出菇管理中應做到培養室的大門早開晚關,加大晝夜溫差,提早現蕾出菇。
本實施例之所得平菇主要農藝學性狀:常規管理下培養第3天,接種的菌塊開始萌發,培養第11天菌絲長至栽培袋齊肩處,菌絲的平均生長速度為4.60mm/d,較未添加豬糞干料的平均生長速度慢0.55mm/d,菌絲的生長濃密且均勻,其前兩潮菇的生物學效率為70.34%,幾乎接近對照組(對比例3)的生物學效率70.76%,達到了平菇生物學效率70-100%的范圍內;
本實施例之菌包出菇使用完后菌渣還可作為多糖提取材料、有機肥料、園藝作物的栽培基質、畜禽飼料等,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
對比例3
本對比例包括以下步驟:
(1)對培養室進行打掃,用石灰水沖洗地面及擦洗墻壁,再用過氧乙酸溶液噴灑消毒,在藥物噴灑之后密封培養室2d;
所述石灰水的質量濃度為1.0%,所述過氧乙酸溶液的質量濃度為0.2%;
(2)平菇菌種的活化、轉接,將保存于-4℃冰箱中的平菇菌種轉接在pda培養皿中進行活化,將活化7天的菌種轉接至pda斜面試管中進行擴大培養,將培養好的試管種直接作為栽培種用于平菇的栽培生產中,以減少轉接次數太多而造成的菌種活力下降等菌種退化現象;
所述平菇菌株為抗病265,來源于湖南農業大學微生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所述pda培養皿和pda斜面試管中的pda固體改良培養基:馬鈴薯200g,葡萄糖20g,瓊脂20g,磷酸二氫鉀3g、無水硫酸鎂1.5g,蒸餾水定容至1000ml,ph自然;
(3)將輔料麥麩與棉籽殼混合攪拌,得輔料麥麩與棉籽殼的混合物,所得混合物中輔料麥麩的質量分數為10wt%(不添加豬糞干料);將石灰、石膏溶于水中,得石灰石膏溶液,所得石灰石膏溶液中石灰的質量濃度為1%,石膏的質量濃度為1%;將石灰石膏溶液加入豬糞干料與棉籽殼的混合物中,使得混合物中的含水量為65wt%(用手取一把拌好的培養料用力握,手指間有水滴出現,但不滴下就可,這時的培養料含水量為65%左右),攪拌均勻,再調節ph值至7.5-8.0,得到混合均勻的培養料;
所述豬糞干料是由新鮮的豬糞經過30天以上的自然發酵(期間每隔6天翻堆一次)、曬干所得,要求無霉變、潔凈、干燥、無蟲、無異味;所述棉籽殼均從市面上購得;
(4)立即將步驟(3)中所得的培養料裝入聚乙烯栽培袋中,每袋濕重1-1.2kg,用手將培養料壓至下松上緊并用打孔棒在其中央打一個深6-10cm的接種孔(以利菌絲快速均勻生長),裝完袋之后馬上擦凈袋身及袋口,套上套環及蓋子封口;裝料應控制在2小時內完成(避免培養料發酵釋放熱量滋生大量細菌);裝料之后再在0.2mpa高壓下,121℃滅菌2小時;
(5)待步驟(4)裝好袋的培養料冷卻至60℃后,將其全部轉移至超凈工作臺上,開啟紫外燈滅菌1小時,待菌包冷卻至室溫后關閉紫外燈、開啟風機,開始接種步驟(2)培養好的試管種;
接種操作要求迅速,接種量盡量保持一致,為了避免其他雜菌的污染,整個過程需嚴格要求無菌環境;
(6)接種后將聚乙烯栽培袋放置在經步驟(1)處理的黑暗培養室內,溫度保持在24-26℃,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60%-70%,培養過程中應根據平菇的生長特性,合理調節培養室內二氧化碳的濃度(培養前期將培養室內二氧化碳的濃度控制在2000-3000ppm,培養中后期室內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500ppm),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時應及時開門開窗通風透氣;
培養早期,由于菌絲剛剛萌發,生長勢稍弱,在此階段菌包最易感染其他雜菌,因此要加強培養室內環境的凈化,及時清除雜菌污染的菌包;菌絲培養中、后期達到其生長高峰,菌絲呼吸量加大,應加強培養室內的通風透氣,一般早晚各一次,每次30分鐘,室內溫度宜控制在20-22℃,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70%。
(7)待菌絲長滿整個栽培袋之后第3d,揭蓋,搔去老菌皮,進行平菇的出菇管理,即可收獲得到平菇子實體。
優化的培養條件:在出菇過程中,給予平菇少量散射光(50-100lx)的照射,特別是led燈光照射可以達到增加產量,縮短整個出菇周期的效果,溫度控制在15~25℃;空氣相對濕度要求提高至92%-95%,室內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000ppm,平菇屬于變溫結實性菇類,需要一定的晝夜溫差(5-10℃的溫差)才能完成現蕾、出菇過程,所以在出菇管理中應做到培養室的大門早開晚關,加大晝夜溫差,提早現蕾出菇。
本對比例之所得平菇主要農藝學性狀:常規管理下培養第2天,接種的菌塊開始萌發,培養第11天菌絲長至栽培袋齊肩處,菌絲的平均生長速度為5.15mm/d,由于菌絲的生長速度較快,菌絲的生長密且不均勻,其前兩潮菇的生物學效率為70.76%,達到了平菇生物學效率70-100%的范圍內;
本對比例之菌包出菇使用完后菌渣還可作為多糖提取材料、有機肥料、園藝作物的栽培基質、畜禽飼料等,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