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農(nóng)業(yè)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粉碎裝置及收割機粉碎機。
背景技術:
隨著農(nóng)業(yè)機械化的發(fā)展,國內(nèi)的農(nóng)產(chǎn)品收獲基本實現(xiàn)機械化,特別是小麥和水稻的收獲,基本上實現(xiàn)聯(lián)合收割機作業(yè),為了提高麥稻秸稈利用率,實現(xiàn)農(nóng)田保墑、避免因秸稈焚燒帶來的火災危險以及空氣污染,以及相應國家和政府要求,禁止秸稈焚燒,從而通過在收割機配置粉碎還田機,直接將從聯(lián)合收割機中輸出的秸稈進行粉碎,然后拋灑到農(nóng)田中,實現(xiàn)了秸稈還田。
現(xiàn)有技術中的粉碎裝置主要有粉碎刀軸為單軸形式的秸稈粉碎裝置,該種粉碎裝置靠軸旋轉(zhuǎn)帶動粉碎刀片高速旋轉(zhuǎn)將秸稈打碎,其粉碎原理主要是刀片邊緣刃部的高速碰撞實現(xiàn)秸稈粉碎,另外一種形式的粉碎裝置是由一根動刀軸和一排固定的定刀組成,通過一根動刀軸高速旋轉(zhuǎn),從而引發(fā)動刀軸與固定定刀之間的剪切實現(xiàn)秸稈粉碎。
但是,現(xiàn)有技術中的粉碎裝置中,單軸粉碎裝置體體積較大,裝卸不方便,且動力消耗較大,還會出現(xiàn)漏草、粉碎、秸稈粉碎合格率低,在秸稈量較大或者秸稈含水率較高時,容易出現(xiàn)纏繞堵塞等現(xiàn)象,無法滿足用戶需求,以及國家和政府的還田標準。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粉碎裝置及收割機粉碎機,以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粉碎裝置動力消耗較大、漏草、粉碎、秸稈粉碎合格率低以及秸稈纏繞堵塞無法滿足國家和政府的還田標準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粉碎裝置,包括:殼體、上刀軸機構和下刀軸機構;
殼體設置有進料端和拋撒端,上刀軸機構和下刀軸機構均沿長度方向可轉(zhuǎn)動地設置于殼體內(nèi),且上刀軸機構設置于殼體靠近進料端一端,下刀軸機構設置于殼體靠近拋撒端一端;
上刀軸機構和下刀軸機構的兩軸端分別伸出殼體的兩側(cè)壁,上刀軸機構和下刀軸機構位于殼體同一側(cè)的軸端通過傳動件連接,以使上刀軸機構和下刀軸機構同方向轉(zhuǎn)動。
進一步地,上刀軸機構和下刀軸機構沿殼體的豎直方向平行設置,且上刀軸機構設置于下刀軸機構上端。
進一步地,上刀軸機構包括上刀軸、切刀、上軸承和上傳動輪;
切刀與上刀軸固定連接,上軸承套設于上刀軸的兩端,上刀軸通過上軸承與殼體兩側(cè)壁轉(zhuǎn)動連接;
上傳動輪包括第一上傳動輪和第二上傳動輪;第一上傳動輪和第二上傳動輪均套設于上刀軸伸出殼體側(cè)壁的軸端,且第一上傳動輪設置于第二上傳動輪的外側(cè),第一上傳動輪用于與動力裝置傳動連接,以帶動上刀軸轉(zhuǎn)動;第二上傳動輪用于與下刀軸機構傳動連接,以帶動下刀軸機構轉(zhuǎn)動。
進一步地,切刀設置為多個,多個切刀呈螺旋狀依次設置于上刀軸外側(cè)。
進一步地,上刀軸設置有刀座,切刀與刀座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下刀軸機構包括下刀軸、圓盤刀、下軸承和下傳動輪;
多個圓盤刀沿下刀軸長度方向相間隔固定連接下刀軸上,下軸承套設于下刀軸的兩端,下刀軸通過下軸承與殼體兩側(cè)壁轉(zhuǎn)動連接;
下傳動輪套設于下刀軸伸出殼體側(cè)壁的軸端,且下傳動輪與上傳動輪設置于殼體的同一側(cè),上傳動輪用于與上傳動輪傳動連接,以帶動下刀軸轉(zhuǎn)動。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粉碎裝置,還包括多個隔套;
位于下刀軸上的多個相間隔設置的圓盤刀之間的軸體上分別套接有隔套;
上刀軸和下刀軸同步轉(zhuǎn)動時,位于上刀軸上的每個切刀分別對應于位于下刀軸上的相鄰兩個圓盤刀之間位置,以使切刀與圓盤刀之間形成交錯形式,且切刀與隔套之間具有間隙。
進一步地,殼體的拋撒端設置有輸草板和拋撒器;
輸草板設置于下刀軸機構的底部,用于將切碎后的粉碎材料輸送至拋撒器上;
拋撒器與殼體鉸接,用于將輸草板輸送來的粉碎材料拋撒至外部。
進一步地,拋撒器與殼體鉸接處設置有限位裝置,用于防止拋撒器轉(zhuǎn)動而損壞下刀軸機構。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收割機粉碎機,包括收割機和所述的粉碎裝置;
粉碎裝置上設置有安裝掛鉤,粉碎裝置通過安裝掛鉤與收割機連接,且收割機設置有動力輸出裝置,動力輸出裝置與粉碎裝置傳動連接。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粉碎裝置,包括:殼體、上刀軸機構和下刀軸機構;殼體設置有進料端和拋撒端,上刀軸機構和下刀軸機構均沿長度方向可轉(zhuǎn)動地設置于殼體內(nèi),且上刀軸機構設置于殼體靠近進料端一端,下刀軸機構設置于殼體靠近拋撒端一端;上刀軸機構和下刀軸機構的兩軸端分別伸出殼體的兩側(cè)壁,上刀軸機構和下刀軸機構位于殼體同一側(cè)的軸端通過傳動件連接,以使上刀軸機構和下刀軸機構同方向轉(zhuǎn)動;當粉碎裝置在工作時,通過將秸稈從殼體的進料端進入,上刀軸機構高速旋轉(zhuǎn)帶動下刀軸機構同方向高速旋轉(zhuǎn),秸稈進入后受到了上刀軸結構的旋轉(zhuǎn)扒動,形成了雙倍線速的強烈撞擊,秸稈瞬間被切斷,然后再被飛速旋轉(zhuǎn)的下刀軸機構再次細碎,殼體內(nèi)腔秸稈相互飛速碰撞,相互粉碎瞬間切斷,達到了秸稈還田的最佳效果,從粉碎裝置的尾部拋灑器中均勻拋出;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粉碎裝置動力消耗較大、漏草、粉碎、秸稈粉碎合格率低以及秸稈纏繞堵塞無法滿足國家和政府的還田標準的技術問題;達到秸稈還田的最大價值化,保護了生態(tài)環(huán)境,提升了資源價值,實現(xiàn)廢物資源綜合利用價值的最大化為,符合“資源循環(huán),永續(xù)再生”的發(fā)展理念,適于推廣使用。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收割機粉碎機,包括收割機和所述的粉碎裝置;粉碎裝置上設置有安裝掛鉤,粉碎裝置通過安裝掛鉤與收割機連接,且收割機設置有動力輸出裝置,動力輸出裝置與粉碎裝置傳動連接;通過將粉碎裝置的安裝掛鉤加高,從而不在需要在粉碎裝置殼體上安裝上罩殼,而且收割機排草口直接與粉碎裝置的進料端直接連接,使得粉碎裝置排草更均勻,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不會漏草、以及出現(xiàn)草團的技術問題,實現(xiàn)了粉碎裝置抬高后拋灑面積更大更均勻的技術效果。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粉碎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粉碎裝置的豎直方向的內(nèi)部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粉碎裝置的水平方向的內(nèi)部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粉碎裝置的入料端主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粉碎裝置的局部放大圖。
圖標:100-殼體;200-上刀軸機構;201-上刀軸;202-切刀;203- 上軸承;204-上傳動輪;205-刀座;300-下刀軸機構;301-下刀軸; 302-圓盤刀;303-下軸承;304-下傳動輪;400-隔套;500-輸草板; 600-拋撒器;700-安裝掛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绢I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nèi)”、“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nèi)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圖1為本實施例提供的粉碎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施例提供的粉碎裝置的豎直方向的內(nèi)部結構示意圖;圖3為實施例提供的粉碎裝置的水平方向的內(nèi)部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施例提供的粉碎裝置的入料端主視圖;圖5為本實施例提供的粉碎裝置的局部放大圖;如圖1-5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粉碎裝置,包括:殼體 100、上刀軸機構200和下刀軸機構300;殼體100設置有進料端和拋撒端,上刀軸機構200和下刀軸機構300均沿長度方向可轉(zhuǎn)動地設置于殼體100內(nèi),且上刀軸機構200設置于殼體100靠近進料端一端,下刀軸機構300設置于殼體100靠近拋撒端一端;上刀軸機構200 和下刀軸機構300的兩軸端分別伸出殼體100的兩側(cè)壁,上刀軸機構 200和下刀軸機構300位于殼體100同一側(cè)的軸端通過傳動件連接,以使上刀軸機構200和下刀軸機構300同方向轉(zhuǎn)動。其中,殼體100 的進料端設置為開口,可以完全將麥稻秸稈等材料直接送入至殼體 100內(nèi)。
上刀軸機構200和下刀軸機構300的傳動方式可以有多種,例如:皮帶傳動、齒輪傳動、鏈傳動等,由于皮帶傳動具有成本低,且具有漲緊作用,較佳地上刀軸機構200和下刀軸機構300的傳動方式為皮帶傳動。
具體過程為:上刀軸機構200與外部動力裝置傳動連接,麥稻秸稈通過進料端進入到殼體100內(nèi),上刀軸機構200高速旋轉(zhuǎn)帶動下刀軸機構300同方向高速旋轉(zhuǎn),秸稈進入后受到了上刀軸結構的旋轉(zhuǎn)扒動,形成了雙倍線速的強烈撞擊,秸稈瞬間被切斷,然后再被飛速旋轉(zhuǎn)的下刀軸機構300再次細碎,殼體100內(nèi)腔秸稈相互飛速碰撞,相互粉碎瞬間切斷,達到了秸稈還田的最佳效果,最后通過拋撒端將粉碎后的秸稈直接拋撒至田地中。
本實施例提供的粉碎裝置,包括:殼體100、上刀軸機構200和下刀軸機構300機構;殼體100設置有進料端和拋撒端,上刀軸機構 200和下刀軸機構300均沿長度方向可轉(zhuǎn)動地設置于殼體100內(nèi),且上刀軸機構200設置于殼體100靠近進料端一端,下刀軸機構300 設置于殼體100靠近拋撒端一端;上刀軸機構200和下刀軸機構300 的兩軸端分別伸出殼體100的兩側(cè)壁,上刀軸機構200和下刀軸機構 300位于殼體100同一側(cè)的軸端通過傳動件連接,以使上刀軸機構200 和下刀軸機構300同方向轉(zhuǎn)動;當粉碎裝置在工作時,通過將秸稈從殼體100的進料端進入,上刀軸機構200高速旋轉(zhuǎn)帶動下刀軸機構 300同方向高速旋轉(zhuǎn),秸稈進入后受到了上刀軸結構的旋轉(zhuǎn)扒動,形成了雙倍線速的強烈撞擊,秸稈瞬間被切斷,然后再被飛速旋轉(zhuǎn)的下刀軸機構300再次細碎,殼體100內(nèi)腔秸稈相互飛速碰撞,相互粉碎瞬間切斷,達到了秸稈還田的最佳效果,從粉碎裝置的尾部拋灑器中均勻拋出;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粉碎裝置動力消耗較大、漏草、粉碎、秸稈粉碎合格率低以及秸稈纏繞堵塞無法滿足國家和政府的還田標準的技術問題;達到秸稈還田的最大價值化,保護了生態(tài)環(huán)境,提升了資源價值,實現(xiàn)廢物資源綜合利用價值的最大化為,符合“資源循環(huán),永續(xù)再生”的發(fā)展理念,適于推廣使用。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地,本實施例提供的粉碎裝置的上刀軸機構200和下刀軸機構300沿殼體100的豎直方向平行設置,且上刀軸機構200設置于下刀軸機構300上端。
其中,上刀軸機構200和下刀軸機構300在殼體100內(nèi)設置有間隔,且平行設置,通過外部傳動連接,從而實現(xiàn)同步轉(zhuǎn)動。
進一步地,本實施例提供的粉碎裝置的上刀軸機構200包括上刀軸201、切刀202、上軸承203和上傳動輪204;切刀202與上刀軸 201固定連接,上軸承203套設于上刀軸201的兩端,上刀軸201通過上軸承203與殼體100兩側(cè)壁轉(zhuǎn)動連接;上傳動輪204包括第一上傳動輪和第二上傳動輪;第一上傳動輪和第二上傳動輪均套設于上刀軸201伸出殼體100側(cè)壁的軸端,且第一上傳動輪設置于第二上傳動輪的外側(cè),第一上傳動輪用于與動力裝置傳動連接,以帶動上刀軸 201轉(zhuǎn)動;第二上傳動輪用于與下刀軸機構300傳動連接,以帶動下刀軸機構300轉(zhuǎn)動。
其中,切刀202截面形狀可以為多種,例如:矩形、扇形,三角形等,較佳地,切刀202的截面形狀為三角形,另外,切刀202的截面形狀為長三角形,且兩個長邊外側(cè)均設置有鋒利的刀刃。
上傳動輪204可以設置為多種,例如:皮帶輪,齒輪,鏈條輪等,較佳地,上傳動輪204設置為皮帶輪。而且,上傳動輪204設置有多個凹槽,第一上傳動輪的凹槽可以與外部動力裝置傳動連接,第二上傳動輪的凹槽可以與下刀軸機構300傳動連接。
上刀軸201伸出上刀孔的兩端可以設置法蘭盤,可以通過法蘭盤固定上軸承203,從而防止由于殼體100太薄,無法滿足上刀軸201 轉(zhuǎn)動時所產(chǎn)生的負載,從而引發(fā)安全隱患。
另外,上刀軸201設置有刀座205,切刀202與刀座205固定連接。
刀座205可以設置為多種結構,例如:刀座205設置為中空殼體 100結構,切刀202可以直接插入到殼體100內(nèi);又如:刀座205設置矩形片,切刀202直接固定連接于刀座205上;再如:刀座205 設置為殼體100結構,且在殼體100一端設置有通孔,切刀202通過通孔固定于刀座205上;較佳地,刀座205為矩形片,切刀202固定連接于刀座205上。
切刀202與刀座205的連接方式可以有多種,例如,焊接、鉚接、粘接等,較佳地,切刀202和刀軸的連接方式為焊接。
進一步地,切刀202設置為多個,多個切刀202呈螺旋狀依次設置于上刀軸201外側(cè)。
優(yōu)選地,切刀202的數(shù)量可以為20張、22張、24張等,較佳地,切刀202的數(shù)量為24張。
切刀202和刀座205對應設置,刀座205設置為多個,且多個刀座205呈螺旋狀依次排列于上刀軸201上,從而使得切刀202呈螺旋狀設置于上刀軸201上。
本實施例提供的粉碎裝置,將上刀軸機構200包括上刀軸201、切刀202、上軸承203和上傳動輪204;以及在上刀軸201上設置刀座205,從而可以通過外部動力裝置帶動第一上上傳動輪高速轉(zhuǎn)動,上傳動輪204帶動上刀軸201高速轉(zhuǎn)動,最后完成切刀202的高速轉(zhuǎn)動,從而可以將殼體100入料端進入的麥稻秸稈等旋轉(zhuǎn)扒動,形成了雙倍線速的強烈撞擊,秸稈瞬間被切斷,實現(xiàn)了秸稈的第一次粉碎。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地,本實施例提供的粉碎裝置的下刀軸機構300包括下刀軸301、圓盤刀302、下軸承303和下傳動輪304;多個圓盤刀302沿下刀軸301長度方向相間隔固定連接下刀軸301上,下軸承303套設于下刀軸301的兩端,下刀軸301通過下軸承303與殼體100兩側(cè)壁轉(zhuǎn)動連接;下傳動輪304套設于下刀軸 301伸出殼體100側(cè)壁的軸端,且下傳動輪304與上傳動輪204設置于殼體100的同一側(cè),上傳動輪204用于與上傳動輪204傳動連接,以帶動下刀軸301轉(zhuǎn)動。
其中,下傳動輪304可以設置為多種,例如:皮帶輪,齒輪,鏈條輪等,較佳地,下傳動輪304設置為皮帶輪。
第二上傳動輪和下傳動輪304通過皮帶傳動連接,且第二上傳動輪和下傳動輪304設置多根皮帶,皮帶傳動連接可以保證第二上傳動輪和下傳動輪304高速轉(zhuǎn)動時,自動漲緊,保證了傳動過程中的安全性。
優(yōu)選地,圓盤刀302設置為齒形圓盤刀302,可以更好的將秸稈切碎,粉碎。
進一步地,本實施例提供的粉碎裝置,還包括多個隔套400;位于下刀軸301上的多個相間隔設置的圓盤刀302之間的軸體上分別套接有隔套400;上刀軸201和下刀軸301同步轉(zhuǎn)動時,位于上刀軸201 上的每個切刀202分別對應于位于下刀軸301上的相鄰兩個圓盤刀 302之間位置,以使切刀202與圓盤刀302之間形成交錯形式,且切刀202與隔套400之間具有間隙。
由于第二上傳動輪和下傳動輪304皮帶連接,及上、下刀軸301 是同方向轉(zhuǎn)動,為了防止高速旋轉(zhuǎn)過程,切刀202與圓盤刀302相互碰到,影響切刀202和圓盤刀302的使用壽命,以及防止切刀202 和圓盤刀302強烈碰撞,威脅使用者的生命安全,故而將隔套400 和圓盤刀302間隔設置,使得切刀202的位置可以對應于隔套400 的位置,且切刀202與隔套400之間設置有間隙。
優(yōu)選地,圓盤刀302的數(shù)量可以21張、23張、25張等,較佳地,圓盤刀302的數(shù)量為25張。
另外,下圓盤刀302是360度旋轉(zhuǎn),繼而在提高了粉碎效率的同時,也緩解了秸稈對圓盤刀302的強烈沖擊,也最大限度地保護了圓盤刀302,提高了圓盤刀302的使用壽命。
本實施例提供的粉碎裝置,包括下刀軸301、圓盤刀302、下軸承303和下傳動輪304,通過第二上傳動輪204帶動下傳動輪304高速旋轉(zhuǎn),將切刀202剪切隨的秸稈,再被飛速旋轉(zhuǎn)的圓盤刀302再次細碎,并在殼體100內(nèi)腔秸稈相互飛速碰撞,相互粉碎瞬間切斷,達到了秸稈還田的最佳效果,最后從粉碎裝置的尾部拋灑器中均勻拋出,完成粉碎過程。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地,本實施例提供的粉碎裝置的殼體100的拋撒端設置有輸草板500和拋撒器600;輸草板500設置于下刀軸機構300的底部,用于將切碎后的粉碎材料輸送至拋撒器 600上;拋撒器600與殼體100鉸接,用于將輸草板500輸送來的粉碎材料拋撒至外部。
進一步地,拋撒器600與殼體100鉸接處設置有限位裝置,用于防止拋撒器600轉(zhuǎn)動而損壞下刀軸機構300。
其中,輸草板500設置圓盤刀302的底部,輸草板500設置有多個圓盤刀302的凹槽,從而可以圓盤刀302切碎的秸稈輸送到拋撒器 600上,通過拋撒器600直接粉碎后的秸稈拋撒至田地中,實現(xiàn)了秸稈還田的目的。
當粉碎裝置工作時,通過在拋撒器600與殼體100鉸接處設置有限位裝置,從而可以將拋撒器600固定于工作位置,防止拋撒器600 轉(zhuǎn)動,損壞圓盤刀302,引起安全隱患;當粉碎裝置停機狀態(tài)時,可以拋撒器600與殼體100閉合,保護殼體100內(nèi)部結構。
本實施例提供的粉碎裝置,通過輸草板500將粉碎后的秸稈輸送至拋撒器600中,再通過拋撒器600將粉碎后秸稈拋撒至田地中,實現(xiàn)了秸稈大面積的拋撒,防止粉碎后秸稈無法及時拋撒出,形成草團,影響粉碎裝置使用。
本實施例提供的收割機粉碎機,包括收割機和所述的粉碎裝置;粉碎裝置上設置有安裝掛鉤700,粉碎裝置通過安裝掛鉤700與收割機連接,且收割機設置有動力輸出裝置,動力輸出裝置與粉碎裝置傳動連接。
另外,粉碎裝置可以單獨設置動力輸出裝置。
本實施例提供的收割機粉碎機,包括收割機和所述的粉碎裝置;粉碎裝置上設置有安裝掛鉤700,粉碎裝置通過安裝掛鉤700與收割機連接,且收割機設置有動力輸出裝置,動力輸出裝置與粉碎裝置傳動連接;通過將粉碎裝置的安裝掛鉤700加高,從而不在需要在粉碎裝置殼體100上安裝上罩殼,而且收割機排草口直接與粉碎裝置的進料端直接連接,使得粉碎裝置排草更均勻,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不會漏草、以及出現(xiàn)草團的技術問題,實現(xiàn)了粉碎裝置抬高后拋灑面積更大更均勻的技術效果。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zhì)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