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機械技術領域,是一種拔桿式收集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對于棉花等作物秸稈通常進行秸稈粉碎還田,或者作為燃料,或者進行綜合利用,例如應用于生物發電、造紙、造板、養殖粗飼料等行業,而作物秸稈的收獲目前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分段收獲模式,通過割、摟、捆、裝車、運輸、解捆、鍘切等工序,由于工藝路線比較長、秸稈回收成本高,回收率低、效率不高、使用不方便,秸稈很容易變質。另一種是聯合收獲模式,即使用青貯收獲機或專用機械進行收割,但是秸稈收割之后殘留的根茬遺留在田地中,不但造成了浪費,而且根茬長時間不易腐爛,給后續的殘膜回收、土地播種等帶來不便,增加了土地的負擔,還會影響種子發芽、降低來年作物的產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拔桿式收集裝置,克服了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其能有效解決現有作物秸稈收獲存在收獲成本高、殘留根茬處理不便、影響后續耕種作業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以下措施來實現的:一種拔桿式收集裝置,包括左喂送鏈、右喂送鏈和喂送臺架,左喂送鏈通過左前鏈輪、左后鏈輪和左壓緊裝置安裝在喂送臺架左部,右喂送鏈通過右前鏈輪、右后鏈輪和右壓緊裝置安裝在喂送臺架右部,左前鏈輪、右前鏈輪之間形成喂入口,左前鏈輪的右后方設有左壓緊裝置,右前鏈輪的左后方設有右壓緊裝置,左壓緊裝置與左后鏈輪之間的左喂送鏈形成左鏈拉拔直段,右壓緊裝置與右后鏈輪之間的右喂送鏈形成右鏈拉拔直段,左鏈拉拔直段的右側與右鏈拉拔直段的左側相互壓緊。
下面是對上述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或/和改進:
上述左前鏈輪的外徑可小于左后鏈輪的外徑,左喂送鏈的前部安裝在左前鏈輪上,左前鏈輪與左壓緊裝置之間的左喂送鏈形成沿前左后右方向傾斜的左鏈喂入段,右前鏈輪的外徑小于右后鏈輪的外徑,右喂送鏈的前部安裝在右前鏈輪上,右前鏈輪與右壓緊裝置之間的右喂送鏈形成沿前右后左方向傾斜的右鏈喂入段,喂入口位于左鏈喂入段與右鏈喂入段之間并呈前寬后窄狀,左喂送鏈的后部安裝在左后鏈輪上,右喂送鏈的后部安裝在右后鏈輪上,左后鏈輪與右后鏈輪并排布置并使左鏈拉拔直段后部與右鏈拉拔直段后部保持壓緊狀態。
上述左后鏈輪可通過左后軸安裝在喂送臺架左后部,左后鏈輪下方的左后軸上安裝有左拉莖輥,環繞左拉莖輥外側面均布有左拉莖齒,右后鏈輪通過右后軸安裝在喂送臺架右后部,右后鏈輪下方的右后軸上安裝有右拉莖輥,環繞右拉莖輥外側面均布有右拉莖齒,左拉莖齒與右拉莖齒相互嚙合。
上述左壓緊裝置可包括左頂桿式壓緊裝置,左頂桿式壓緊裝置包括左張緊輪架、左張緊鏈輪、左頂桿導座、左張緊頂桿和左張緊彈簧,左張緊輪架位于左前鏈輪后方,左張緊輪架的左部通過左輪架鉸軸鉸接安裝在喂送臺架上,左張緊輪架的右端安裝有左張緊鏈輪,左張緊鏈輪與左后鏈輪之間的左喂送鏈右部呈張緊狀態并形成左鏈拉拔直段,左輪架鉸軸與左前鏈輪之間的喂送臺架上設有左頂桿導座,左張緊頂桿前部套裝在左頂桿導座內并能夠前后移動,左張緊頂桿后端通過左頂桿鉸軸鉸接在左張緊輪架中部,左張緊頂桿后部外側設有彈簧限位臺,左張緊頂桿中部套裝有左張緊彈簧,左張緊彈簧的前端頂緊在左頂桿導座上,左張緊彈簧的后端頂緊在彈簧限位臺前端;右壓緊裝置為右頂桿式壓緊裝置,右頂桿式壓緊裝置與左頂桿式壓緊裝置結構相同并呈對稱布置,右頂桿式壓緊裝置包括右張緊輪架、右張緊鏈輪、右頂桿導座、右張緊頂桿和右張緊彈簧,右張緊鏈輪與右后鏈輪之間的右喂送鏈左部呈張緊狀態并形成右鏈拉拔直段。
上述左壓緊裝置還可包括左壓輪式壓緊裝置,左壓輪式壓緊裝置包括左壓架鉸軸、左前壓臂、左后壓臂、左前壓輪、左后壓輪和左壓臂拉簧,左頂桿式壓緊裝置后方的喂送臺架上設有左壓架鉸軸,左前壓臂后端、左后壓臂前端分別鉸接在左壓架鉸軸上,左前壓臂中部、左后壓臂中部之間安裝有左壓臂拉簧,左前壓臂前端、左后壓臂后端分別安裝有左前壓輪、左后壓輪,左前壓輪的右端、左后壓輪的右端分別壓緊在左鏈拉拔直段的中部左端;右壓緊裝置還包括右壓輪式壓緊裝置,右壓輪式壓緊裝置與左壓輪式壓緊裝置結構相同,右壓輪式壓緊裝置包括右壓架鉸軸、右前壓臂、右后壓臂、右前壓輪、右后壓輪和右壓臂拉簧,右壓架鉸軸位于右頂桿式壓緊裝置后方,右前壓輪位于左前壓輪、左后壓輪之間,右后壓輪位于左后壓輪后方,右前壓輪的左端、右后壓輪的左端分別壓緊在右鏈拉拔直段的中部右端。
上述喂送臺架后部可安裝有秸稈粉碎還田裝置,秸稈粉碎還田裝置可包括粉碎器殼、粉碎刀軸和粉碎刀盤,對應左鏈拉拔直段、右鏈拉拔直段后端位置的粉碎器殼上設有進料口,帶有粉碎刀片的粉碎刀盤通過粉碎刀軸安裝在粉碎器殼內,粉碎刀軸端部伸出至粉碎器殼外部并固定安裝有粉碎軸驅動輪,粉碎器殼上設有能夠向其側方輸送粉碎后秸稈的輸送絞龍,輸送絞龍設置在粉碎刀軸上,輸送絞龍的右側下方設有秸稈排出口。
上述秸稈粉碎還田裝置可通過粉碎器鉸座及粉碎器升降液缸安裝在機架上,機架上固定有安裝立架,安裝立架上沿豎直方向設有不少于兩個的安裝孔,粉碎器鉸座后部通過安裝銷及安裝孔固定安裝在安裝立架上并能夠調節上下高度,秸稈粉碎還田裝置后部鉸接安裝在粉碎器鉸座上,秸稈粉碎還田裝置通過粉碎器升降液缸與機架相連接并能夠實現升降。
上述粉碎器殼的后端上部可通過粉碎器上連桿鉸接在安裝立架上端,粉碎器殼的后端下部可通過粉碎器下連桿鉸接在粉碎器鉸座上;粉碎器升降液缸可為頂推式粉碎器液缸,頂推式粉碎器液缸的缸體后端鉸接在粉碎器鉸座上部,頂推式粉碎器液缸的活塞桿前端鉸接在粉碎器上連桿前部下端。
上述粉碎器鉸座前部可安裝有粉碎傳動軸,粉碎傳動軸的右端固定有粉碎驅動輪,粉碎驅動輪與動力裝置相連接,粉碎傳動軸的左部固定有粉碎傳動輪,粉碎傳動輪與粉碎軸驅動輪相連接。
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而緊湊,使用方便,其通過左鏈拉拔直段和右鏈拉拔直段夾住作物秸稈并向后移動,本實用新型能夠將作物秸稈連根拔起,實現作物秸稈的全株收獲,避免了作物的根茬遺留在田地中,為后續的殘膜回收、土地播種等田間管理及耕種作業帶來方便,具有省力、簡便、高效的特點。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右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編碼分別為:1為左喂送鏈,2為右喂送鏈,3為喂送臺架,4為左前鏈輪,5為左后鏈輪,6為右前鏈輪,7為右后鏈輪,8為左鏈拉拔直段,9為右鏈拉拔直段,10為左鏈喂入段,11為右鏈喂入段,12為左后軸,13為左拉莖輥,14為右后軸,15為右拉莖輥,16為左張緊輪架,17為左張緊鏈輪,18為左頂桿導座,19為左張緊頂桿,20為左張緊彈簧,21為左輪架鉸軸,22為左頂桿鉸軸,23為彈簧限位臺,24為右張緊輪架,25為右張緊鏈輪,26為右頂桿導座,27為右張緊頂桿,28為右張緊彈簧,29為左壓架鉸軸,30為左前壓臂,31為左后壓臂,32為左前壓輪,33為左后壓輪,34為左壓臂拉簧,35為右壓架鉸軸,36為右前壓臂,37為右后壓臂,38為右前壓輪,39為右后壓輪,40為右壓臂拉簧,41為粉碎器殼,42為粉碎刀軸,43為粉碎刀盤,44為粉碎軸驅動輪,45為輸送絞龍,46為秸稈排出口,47為粉碎器鉸座,48為粉碎器升降液缸,49為機架,50為安裝立架,51為粉碎器上連桿,52為粉碎器下連桿,53為粉碎傳動軸,54為粉碎驅動輪,55為粉碎傳動輪。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不受下述實施例的限制,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與實際情況來確定具體的實施方式。
在本實用新型中,為了便于描述,以本實用新型工作時前進的方向為前方,各部件的相對位置關系的描述均是以本實用新型行進時的前端作為參照來進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關系是依據相對本實用新型前端的方向來確定的。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一:如附圖1所示,該拔桿式收集裝置包括左喂送鏈1、右喂送鏈2和喂送臺架3,左喂送鏈1通過左前鏈輪4、左后鏈輪5和左壓緊裝置安裝在喂送臺架3左部,右喂送鏈2通過右前鏈輪6、右后鏈輪7和右壓緊裝置安裝在喂送臺架3右部,左前鏈輪4、右前鏈輪6之間形成喂入口,左前鏈輪4的右后方設有左壓緊裝置,右前鏈輪6的左后方設有右壓緊裝置,左壓緊裝置與左后鏈輪5之間的左喂送鏈1形成左鏈拉拔直段8,右壓緊裝置與右后鏈輪7之間的右喂送鏈2形成右鏈拉拔直段9,左鏈拉拔直段8的右側與右鏈拉拔直段9的左側相互壓緊。通過左鏈拉拔直段8和右鏈拉拔直段9夾住作物秸稈并向后移動,本實用新型能夠將作物秸稈連根拔起,實現作物秸稈的全株收獲,避免了作物的根茬遺留在田地中,為后續的殘膜回收、土地播種等田間管理及耕種作業帶來方便。收獲的作物秸稈可以進行秸稈還田,還可以收集作為飼料或燃料,或進行生物發電、造紙、造板等綜合利用。
可根據實際需要,對上述實施例一作進一步優化或/和改進:
如附圖1所示,左前鏈輪4的外徑小于左后鏈輪5的外徑,左喂送鏈1的前部安裝在左前鏈輪4上,左前鏈輪4與左壓緊裝置之間的左喂送鏈1形成沿前左后右方向傾斜的左鏈喂入段10,右前鏈輪6的外徑小于右后鏈輪7的外徑,右喂送鏈2的前部安裝在右前鏈輪6上,右前鏈輪6與右壓緊裝置之間的右喂送鏈2形成沿前右后左方向傾斜的右鏈喂入段11,喂入口位于左鏈喂入段10與右鏈喂入段11之間并呈前寬后窄狀,左喂送鏈1的后部安裝在左后鏈輪5上,右喂送鏈2的后部安裝在右后鏈輪7上,左后鏈輪5與右后鏈輪7并排布置并使左鏈拉拔直段8后部與右鏈拉拔直段9后部保持壓緊狀態。通過喂入口能夠方便地實現秸稈的喂入,通過左后鏈輪5與右后鏈輪7使左鏈拉拔直段8與右鏈拉拔直段9保持壓緊狀態,能夠實現秸稈的持續拉拔,收取秸稈的效果更好。
如附圖1所示,左后鏈輪5通過左后軸12安裝在喂送臺架3左后部,左后鏈輪5下方的左后軸12上安裝有左拉莖輥13,環繞左拉莖輥13外側面均布有左拉莖齒,右后鏈輪7通過右后軸14安裝在喂送臺架3右后部,右后鏈輪7下方的右后軸14上安裝有右拉莖輥15,環繞右拉莖輥15外側面均布有右拉莖齒,左拉莖齒與右拉莖齒相互嚙合。根據實際需要,最好在左后軸12、右后軸14下部安裝傳動裝置,通過左后軸12、右后軸14分別驅動左喂送鏈1、右喂送鏈2;通過左拉莖輥13、右拉莖輥15進一步對作物秸稈進行拉拔,通過左拉莖齒與右拉莖齒能夠增強左拉莖輥13、右拉莖輥15的拉拔力,收取秸稈效果更好。
如附圖1所示,左壓緊裝置包括左頂桿式壓緊裝置,左頂桿式壓緊裝置包括左張緊輪架16、左張緊鏈輪17、左頂桿導座18、左張緊頂桿19和左張緊彈簧20,左張緊輪架16位于左前鏈輪4后方,左張緊輪架16的左部通過左輪架鉸軸21鉸接安裝在喂送臺架3上,左張緊輪架16的右端安裝有左張緊鏈輪17,左張緊鏈輪17與左后鏈輪5之間的左喂送鏈1右部呈張緊狀態并形成左鏈拉拔直段8,左輪架鉸軸21與左前鏈輪4之間的喂送臺架3上設有左頂桿導座18,左張緊頂桿19前部套裝在左頂桿導座18內并能夠前后移動,左張緊頂桿19后端通過左頂桿鉸軸22鉸接在左張緊輪架16中部,左張緊頂桿19后部外側設有彈簧限位臺23,左張緊頂桿19中部套裝有左張緊彈簧20,左張緊彈簧20的前端頂緊在左頂桿導座18上,左張緊彈簧20的后端頂緊在彈簧限位臺23前端;右壓緊裝置為右頂桿式壓緊裝置,右頂桿式壓緊裝置與左頂桿式壓緊裝置結構相同并呈對稱布置,右頂桿式壓緊裝置包括右張緊輪架24、右張緊鏈輪25、右頂桿導座26、右張緊頂桿27和右張緊彈簧28,右張緊鏈輪25與右后鏈輪7之間的右喂送鏈2左部呈張緊狀態并形成右鏈拉拔直段9。
如附圖1所示,左壓緊裝置還包括左壓輪式壓緊裝置,左壓輪式壓緊裝置包括左壓架鉸軸29、左前壓臂30、左后壓臂31、左前壓輪32、左后壓輪33和左壓臂拉簧34,左頂桿式壓緊裝置后方的喂送臺架3上設有左壓架鉸軸29,左前壓臂30后端、左后壓臂31前端分別鉸接在左壓架鉸軸29上,左前壓臂30中部、左后壓臂31中部之間安裝有左壓臂拉簧34,左前壓臂30前端、左后壓臂31后端分別安裝有左前壓輪32、左后壓輪33,左前壓輪32的右端、左后壓輪33的右端分別壓緊在左鏈拉拔直段8的中部左端;右壓緊裝置還包括右壓輪式壓緊裝置,右壓輪式壓緊裝置與左壓輪式壓緊裝置結構相同,右壓輪式壓緊裝置包括右壓架鉸軸35、右前壓臂36、右后壓臂37、右前壓輪38、右后壓輪39和右壓臂拉簧40,右壓架鉸軸35位于右頂桿式壓緊裝置后方,右前壓輪38位于左前壓輪32、左后壓輪33之間,右后壓輪39位于左后壓輪33后方,右前壓輪38的左端、右后壓輪39的左端分別壓緊在右鏈拉拔直段9的中部右端。通過左壓輪式壓緊裝置和右壓輪式壓緊裝置能夠進一步使左鏈拉拔直段8中部與右鏈拉拔直段9中部保持壓緊狀態,進一步改善收取秸稈的拉拔效果。此外,左壓緊裝置、右壓緊裝置還可以為現有公知的其他結構的壓緊裝置。
實施例二:如附圖2、3所示,喂送臺架3后部安裝有秸稈粉碎還田裝置,秸稈粉碎還田裝置包括粉碎器殼41、粉碎刀軸42和粉碎刀盤43,對應左鏈拉拔直段8、右鏈拉拔直段9后端位置的粉碎器殼41上設有進料口,帶有粉碎刀片的粉碎刀盤43通過粉碎刀軸42安裝在粉碎器殼41內,粉碎刀軸42端部伸出至粉碎器殼41外部并固定安裝有粉碎軸驅動輪44,粉碎器殼41上設有能夠向其側方輸送粉碎后秸稈的輸送絞龍45,輸送絞龍45設置在粉碎刀軸42上,輸送絞龍45的右側下方設有秸稈排出口46。通過秸稈粉碎還田裝置,本實用新型能夠進一步將收集的作物秸稈直接實現粉碎還田,節省了農時、提高了農業機械的作業效率。
可根據實際需要,對上述實施例二作進一步優化或/和改進:
如附圖2、3所示,秸稈粉碎還田裝置通過粉碎器鉸座47及粉碎器升降液缸48安裝在機架49上,機架49上固定有安裝立架50,安裝立架50上沿豎直方向設有不少于兩個的安裝孔,粉碎器鉸座47后部通過安裝銷及安裝孔固定安裝在安裝立架50上并能夠調節上下高度,秸稈粉碎還田裝置后部鉸接安裝在粉碎器鉸座47上,秸稈粉碎還田裝置通過粉碎器升降液缸48與機架49相連接并能夠實現升降。
如附圖2、3所示,粉碎器殼41的后端上部通過粉碎器上連桿51鉸接在安裝立架50上端,粉碎器殼41的后端下部通過粉碎器下連桿52鉸接在粉碎器鉸座47上;粉碎器升降液缸48為頂推式粉碎器液缸,頂推式粉碎器液缸的缸體后端鉸接在粉碎器鉸座47上部,頂推式粉碎器液缸的活塞桿前端鉸接在粉碎器上連桿51前部下端。通過頂推式粉碎器液缸、粉碎器上連桿51和粉碎器下連桿52能夠實現本實用新型的自動升降,使用更加方便。
如附圖2、3所示,粉碎器鉸座47前部安裝有粉碎傳動軸53,粉碎傳動軸53的右端固定有粉碎驅動輪54,粉碎驅動輪54與動力裝置相連接,粉碎傳動軸53的左部固定有粉碎傳動輪55,粉碎傳動輪55與粉碎軸驅動輪44相連接。粉碎驅動輪54、粉碎傳動輪55可以為鏈輪或皮鏈輪,粉碎驅動輪54通過對應的粉碎驅動鏈或驅動皮帶與動力裝置相連接,粉碎傳動輪55通過對應的傳動鏈或傳動皮帶與粉碎軸驅動輪44相連接。
以上技術特征構成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其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實施效果,可根據實際需要增減非必要的技術特征,來滿足不同情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