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農業播種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微壟膜側播種機。
背景技術:
耕種時的覆膜技術是全國推廣的一種種植方法,是通過在田間起微壟,用地膜覆蓋,在膜側壟溝內播種作物的一種種植技術,有增溫、抗旱、保墑、增產的作用。傳統的覆膜設備調節起壟高度的結構復雜,在針對不同墑情、地溫地塊時,需要隨時調節,導致大量時間的浪費,使得耕作效率難以提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微壟膜側播種機,能夠一次性完成起壟、覆膜、膜側溝內播種、覆土、鎮壓等工序,省時、省力、省工,增溫、保墑、增產效果顯著。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具體技術方案是:
一種微壟膜側播種機,包括機架,機架下端面從前往后依次設置有起壟鏟、扒土鏟、覆膜輥、鎮壓輪及覆土鏟,所述的機架后端還連接有播種器,所述的起壟鏟對稱設置在機架的左右兩側,起壟鏟借助升降調節機構與機架連接,升降調節機構包括伸縮螺桿、同步桿,伸縮螺桿的伸縮端與同步桿套裝固定,同步桿水平連接在左右兩側的起壟鏟之間,起壟鏟后端與機架鉸接。
所述的機架下端設置有行走輪,行走輪與機架之間也借助伸縮螺桿連接。
所述的覆膜輥前端設置有開溝器,開溝器借助伸縮螺桿與機架連接。
所述的伸縮螺桿包括外套、內套及螺桿搖柄,外套呈套筒結構,內套套裝在外套內側,螺桿搖柄側壁設置有螺紋,外套上端設置有螺紋孔,螺桿搖柄設置在螺紋孔內,螺桿搖柄下端與內套借助軸承連接。
所述的機架前端還設置有避震結構,避震結構包括主梁,主梁與機架之間設置有上連桿與下連桿,上連桿與下連桿平行設置,主梁設置在上連桿與下連桿之間。
所述的起壟鏟呈矩形結構,起壟鏟后端呈圓弧結構,起壟鏟前端設置有與同步桿連接的固定孔,起壟鏟后端設置有與機架鉸接的鉸接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采用可調節俯仰角度的起壟鏟調整起壟的高度,借助伸縮螺桿上的螺桿搖柄能夠方便的在現場調節,縮短維護時間,使得耕種節奏加快,方便爭搶農時,保證耕種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伸縮螺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起壟鏟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1、機架,2、起壟鏟,3、扒土鏟,4、覆膜輥,5、鎮壓輪,6、覆土鏟,7、播種器,8、同步桿,9、開溝器,10、外套,11、內套,12、螺桿搖柄,13、主梁,14、上連桿,15、下連桿,16、固定孔,17、鉸接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例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為一種覆膜播種機,包括機架1,機架1下端面從前往后依次設置有起壟鏟2、扒土鏟3、覆膜輥4、鎮壓輪5及覆土鏟6,所述的機架1后端還連接有播種器7,所述的起壟鏟2對稱設置在機架1的左右兩側,起壟鏟2借助升降調節機構與機架1連接,升降調節機構包括伸縮螺桿、同步桿8,伸縮螺桿的伸縮端與同步桿8套裝固定,同步桿8水平連接在左右兩側的起壟鏟2之間,起壟鏟2后端與機架1鉸接。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起壟鏟3將地面土塊起壟,扒土鏟3將土塊往壟外撥開,覆膜輥4上套裝膜卷,膜卷將地膜敷在壟上,鎮壓輪5碾壓地膜將地膜壓緊,覆土鏟6將扒開在壟外的土塊撥回,使得地膜被壓緊。
進一步的,為了調節機架1高度,所述的機架1下端設置有行走輪,行走輪與機架1之間也借助伸縮螺桿連接。借助伸縮螺桿升高機架的高度,使得設備能夠適應崎嶇的地形。
進一步的,所述的覆膜輥4前端設置有開溝器9,開溝器9借助伸縮螺桿與機架1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的伸縮螺桿包括外套10、內套11及螺桿搖柄12,如圖2所示,外套10呈套筒結構,內套11套裝在外套10內側,螺桿搖柄12側壁設置有螺紋,外套10上端設置有螺紋孔,螺桿搖柄12設置在螺紋孔內,螺桿搖柄12下端與內套11借助軸承連接。使用時搖動螺桿搖桿12,借助螺紋孔與螺桿搖柄12的螺紋連接,調節伸出螺桿搖桿12頂伸內套的距離,從而實現調節長度的效果。
進一步的,為了提高設備對崎嶇地形的通過率,所述的機架1前端還設置有避震結構,避震結構包括主梁13,主梁13與機架1之間設置有上連桿14與下連桿15,上連桿14與下連桿15平行設置,主梁13設置在上連桿14與下連桿15之間。在通過崎嶇地形時,借助上連桿14與下連桿15平行設置所形成的平行四邊形結構,斷開牽引頭與機架的振動,避免過震損傷,主梁與牽引頭之間借助三點懸掛結構連接,在牽引頭提拉主梁時,上連桿14與下連桿15分別與內側主梁13形成限位,保證機架1能夠被提起,方便轉場移動。
進一步的,所述的起壟鏟2呈矩形結構,起壟鏟2后端呈圓弧結構,起壟鏟2前端設置有與同步桿8連接的固定孔16,起壟鏟2后端設置有與機架1鉸接的鉸接孔17。
本實用新型,采用可調節俯仰角度的起壟鏟調整起壟的高度,借助伸縮螺桿上的螺桿搖柄能夠方便的在現場調節,縮短維護時間,使得耕種節奏加快,方便爭搶農時,保證耕種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