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家庭養殖觀賞魚的魚缸,尤其涉及一種生化棉碎片化的低頻清污節能魚缸。
背景技術:
在養殖家庭觀賞魚的水體中,溶氧量及水質將直接影響魚的成活率和飼料的轉化率,而溶氧量的多少及水質的好壞又與增氧及凈化效果密切相關。同時,養魚者希望清污周期盡可能延長,甚至不用清污、換水。
目前,家庭養殖觀賞魚所采用的養魚裝置中通常都有抽水過濾系統和增氧系統兩部分,或者是由抽水過濾系統和增氧系統集成的一個多功能系統。
1.就過濾系統而言,它通常被設計為讓需要過濾的水從平鋪的濾材(如過濾棉、生化棉、活性炭等)上滲出或穿過,以達到物理過濾或吸附水中殘渣(或懸浮物)的目的。這種設計的缺點是濾材易于堵塞。因而清污的周期較短,給養魚者帶來繁雜的清污工作。如:過濾桶,采用陶瓷環和活性炭等平鋪過濾。這樣的方式,容易使濾材堵塞,需要經常清洗,給養魚者帶來繁雜的清洗工作;采用這種方式,如果長時間未清洗濾材,不僅過濾效果降低,而且易于發生安全事故(比如溢水或者水質變差導致魚生病甚至死亡)。
2.就增氧系統而言,它通常被設計為:讓增氧泵(或水泵)將空氣強力壓入(或強力吸入)水中一定深度,然后氣泡從水面下一定深度開始向上冒,以增加水中的溶氧量。這種設計雖然可以達到增氧目的,但其溶氧效率低,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而且噪聲往往較大、消耗的電能較多。
總體來看,目前家庭養殖觀賞的常用魚缸存在增氧效果不是很理想、消耗電量較多、水質渾濁、清污頻率較高等不足。因此,需要設計一種魚缸來克服目前家庭養殖觀賞所使用的魚缸的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目前家庭養殖觀賞魚所使用的常用魚缸存在的增氧效率較低、消耗電量較多、清污和換水頻率較高等不足,提出了一種生化棉碎片化的低頻清污節能魚缸。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生化棉碎片化的低頻清污節能魚缸,包括:植物凈化沉淀池、夾層隔音補氧盒、主缸體和底部凈化沉淀腔。
本發明提出的生化棉碎片化的低頻清污節能魚缸中,所述植物凈化沉淀池設置有入水管、第一生化棉、固定桿和溢水管;其中,所述入水管和所述溢水管分別垂直貫穿所述植物凈化沉淀池的底部;所述固定桿固定在所述植物凈化沉淀池的底面上;所述第一生化棉固定在所述固定桿上。
本發明提出的生化棉碎片化的低頻清污節能魚缸中,所述夾層隔音補氧盒設置在所述植物凈化沉淀池的一端;所述夾層隔音補氧盒包括:吸氣腔、水氣混合腔、隔音腔和消聲封蓋;其中,所述吸氣腔設置有水流吸氣管、腔間空氣流通管和凈水進水孔;所述吸氣腔設置在所述水氣混合腔的上方,并通過所述水流吸氣管和所述腔間空氣流通管連通;所述凈水進水孔將所述植物凈化沉淀池與所述吸氣腔連通;所述水氣混合腔設置有盒體進氣管、盒體出水管;所述隔音腔設置在所述吸氣腔及所述水氣混合腔的外圍;所述水氣混合腔通過所述盒體進氣管與外界空氣連通;所述盒體出水管與所述主缸體連通;所述消聲封蓋設置在所述吸氣腔和所述隔音腔的頂部。
本發明提出的生化棉碎片化的低頻清污節能魚缸中,所述主缸體設置在所述植物凈化沉淀池和所述夾層隔音補氧盒的下方。
本發明提出的生化棉碎片化的低頻清污節能魚缸中,所述底部凈化沉淀腔設置在所述主缸體下方;其中,所述底部凈化沉淀腔設置有缸體內腔隔板、主缸體排污管、多功能清污機構、沉淀腔排污管和隔板擱置臺;所述缸體內腔隔板放置在所述隔板擱置臺上,將整個缸體分隔為所述主缸體和所述底部凈化沉淀腔;所述缸體內腔隔板設置有搖桿通孔、主缸體排污孔和沉淀腔出水管;所述主缸體排污孔將所述主缸體內的污水經所述主缸體排污管引入所述底部凈化沉淀腔;所述沉淀腔出水管的一端與所述底部凈化沉淀腔連通,另一端設置有水泵放置盒;所述水泵放置盒內放置有水泵,水泵與所述入水管連通;所述主缸體排污管將所述主缸體和所述底部凈化沉淀腔連通,且能將源自所述主缸體排污孔的污水匯集在所述底部凈化沉淀腔內的同一位置流出;所述多功能清污機構用于清除所述底部凈化沉淀腔內的沉積污物,也用于束縛水體凈化材料;所述沉淀腔排污管設置在所述底部凈化沉淀腔的側壁附近,穿過述主缸體側壁上的沉淀腔排污管通孔,用于排出污水。
本發明提出的生化棉碎片化的低頻清污節能魚缸中,所述固定桿任意相鄰兩排之間均錯位排列。
本發明提出的生化棉碎片化的低頻清污節能魚缸中,所述主缸體排污管設置有殘渣流入管和殘渣合流管;源自所述主缸體排污孔的污水直接流入所述殘渣流入管,每根所述殘渣流入管內的污水都匯集在所述殘渣合流管里一起進入所述底部凈化沉淀腔。
本發明提出的生化棉碎片化的低頻清污節能魚缸中,所述沉淀腔排污管的一端設置有排污開關。
本發明提出的生化棉碎片化的低頻清污節能魚缸中,所述多功能清污機構設置有軸桿、軸桿套筒、擺桿、傳動桿、搖桿和第二生化棉;其中,所述軸桿固定在所述底部凈化沉淀腔的底部;所述軸桿套筒套設在所述軸桿上,并能夠以所述軸桿為軸而轉動;所述擺桿固定在所述軸桿套筒上;所述傳動桿將所述擺桿連接在一起,使所述擺桿繞著各自的所述軸桿做同步擺動;所述傳動桿設置有搖孔槽,所述搖孔槽在所述搖桿通孔正下方;所述搖桿可以穿過所述搖桿通孔并插入所述搖孔槽;所述第二生化棉設置有濾棉固定桿,所述第二生化棉固定在所述濾棉固定桿上;所述濾棉固定桿固定在所述擺桿上。
本發明提出的生化棉碎片化的低頻清污節能魚缸中,相鄰兩條所述擺桿上的所述第二生化棉之間錯位排列。
本發明提出的生化棉碎片化的低頻清污節能魚缸中,所述植物凈化沉淀池包括入水管、第一生化棉、固定桿和溢水管。所述固定桿固定在所述植物凈化沉淀池的底部上,并垂直于底部;所述固定桿任意相鄰兩排之間均錯位排列;所述第一生化棉豎直地固定在所述固定桿上,既可以減緩水流,利于較重的殘渣顆粒沉淀,又能為硝化細菌等微生物提供寄居場所,還能起到固定植物的作用。所述第一生化棉之間的間隙里栽種水生植物,如:吊蘭和綠蘿等,植物的根系能相互交織,將所有所述第一生化棉連成一片,利于水體的沉淀與凈化。所述第一生化棉一旦固定后,就不需要取下清洗,也不需要更換,可永久性地使用。
本發明提出的生化棉碎片化的低頻清污節能魚缸中,所述入水管垂直穿過所述植物凈化沉淀池的底部,其下端與水泵相連,水泵能將所述底部凈化沉淀腔內的水源源不斷地送入所述植物凈化凈化沉淀池中。
本發明提出的生化棉碎片化的低頻清污節能魚缸中,所述溢水管主要用于將所述植物凈化沉淀池內過多的水直接導入所述主缸體中,避免水從所述植物凈化沉淀池的邊緣溢出。所述溢水管還有利于降低對水泵的流量大小的要求,也易于確保所述夾層隔音補氧盒正常工作。所述溢水管還可以在所述夾層隔音補氧盒不能正常工作時,短暫的充當所述水流吸氣管的作用,增加水體中的溶氧量,保證觀賞魚不會在短時間內因缺氧而死亡,且所述溢水管在吸氣時,產生較大的吸氣聲,能夠提醒養魚者,確保養魚者能夠及時的發現問題,并及時進行處理。
本發明提出的夾層隔音補氧盒設置在所述植物凈化沉淀池的一端;所述植物凈化沉淀池內的水直接進入所述夾層隔音補氧盒達到增氧目的。所述夾層隔音補氧盒設置有吸氣腔、水氣混合腔、隔音腔和消聲封蓋。其中,
所述吸氣腔設置有水流吸氣管、腔間空氣流通管和凈水進水孔;所述吸氣腔在所述水氣混合腔上方,所述吸氣腔和所述水氣混合腔由所述水流吸氣管和所述腔間空氣流通管連通;所述凈水進水孔將所述植物凈化沉淀池與所述吸氣腔和所述隔音腔連通。而所述吸氣腔的四周均設置有所述凈水進水孔,便于所述吸氣腔內的水面盡可能保持平靜,確保所述水流吸氣管正常吸氣,且確保所述隔音腔中的水體實現循環,并能將放置在所述隔音腔內的礦物質的溶解物(主要是微量礦質元素)帶入到水體中,確保水質滿足觀賞魚正常生命活動的需要。
所述吸氣腔內設置有多根所述水流吸氣管。每根所述水流吸氣管上均設置有螺紋,通過旋轉所述水流吸氣管,便可以調節所述水流吸氣管位于所述吸氣腔內的高度。養魚者可以根據水泵的流量,選擇所需要的所述水流吸氣管的數量,并使其正常吸氣,旋轉調節其余的所述水流吸氣管,使其處于懸空狀態即無水流過。這種設計能夠增大可用水泵的范圍。
所述水氣混合腔設置有盒體進氣管和盒體出水管。所述盒體進氣管從所述隔音腔側面的適當位置垂直穿過所述隔音腔,將外界空氣與所述水氣混合腔連通。所述盒體出水管從所述隔音腔的底面適當位置垂直穿過所述隔音腔的底部,將所述水氣混合腔與所述主缸體連通。所述隔音腔內的水不會沿所述盒體進氣管及所述盒體出水管的外壁流入所述水氣混合腔和所述主缸體。
所述夾層隔音補氧盒內的空氣流動路徑:空氣從所述盒體進氣管進入所述水氣混合腔以后,一部分直接由所述水氣混合腔內的水經所述盒體出水管帶入所述主缸體,另一部分通過所述腔間空氣流通管進入所述吸氣腔,再由所述水流吸氣管吸入所述水氣混合腔,最終也被帶入所述主缸體。空氣的這種流通方式,一方面能確保所述水氣混合腔與外界大氣壓幾乎相等,便于所述水氣混合腔內的水從所述盒體出水管流出,進入所述主缸體;另一方面也便于所述吸氣腔內的所述水流吸氣管實現吸氣增氧功能。
所述隔音腔設置在所述吸氣腔及所述水氣混合腔的外圍,并通過所述凈水進水孔與所述植物凈化沉淀池連通,以便讓水充滿所述隔音腔,并確保所述隔音腔內的水處于流動狀態。所述隔音腔內可以填充特定的礦物材料,以便調節魚缸水體的酸堿度和為微生物提供寄居場所等,同時填充的水和礦物材料可以充分吸收所述水流吸氣管產生的噪音以及所述水氣混合腔內氣泡破裂產生的噪音。
所述消聲封蓋用于形成所述吸氣腔和所述隔音腔,利于大大降低所述水流吸氣管吸氣時產生的噪音;所述消聲封蓋的下面部分呈未封閉狀態的長方體盒子,當蓋上所述消聲封蓋以后,盒子的邊緣剛好略高于所述凈水進水孔的上緣,保證凈化后的水能夠順利流入到所述吸氣腔中,而盒子的外側邊的長與寬略短于所述吸氣腔的內側的長與寬,這樣能保證所述消聲封蓋能夠順利正確地安放,且利用兩者之間的縫隙會產生毛細現象,將水吸上去,使其完全處于密封狀態,達到減低噪音的效果。
所述腔間空氣流通管的一端位于所述吸氣腔中,且高于所述水流吸氣管位于所述吸氣腔中的高度,另一端位于所述水氣混合腔中,且確保不會沒于所述水氣混合腔內的水中。所述腔間空氣流通管將所述吸氣腔和所述水氣混合腔連通,讓從所述盒體進氣管進入到所述水氣混合腔的空氣能夠進入到所述吸氣腔中,保證所述水流吸氣管能夠正常運行。
本發明提出的底部凈化沉淀腔設置有缸體內腔隔板、主缸體排污管、多功能清污機構、沉淀腔排污管和隔板擱置臺。其中,
所述缸體內腔隔板將魚缸分隔為所述主缸體和所述底部凈化沉淀腔,將觀賞魚生活的場所和沉淀凈化的場所隔開,使所述主缸體內的水易于保持清澈狀態。所述底部凈化沉淀腔內水流緩慢,利于大顆粒殘渣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沉入腔底。殘渣在微生物作用下,其有機養分被大量消耗,最終實現“土化”。
所述缸體內腔隔板設置有:搖桿通孔、沉淀腔出水管和主缸體排污管,其中,所述搖桿通孔呈圓臺狀,上底半徑較大,面向所述主缸體。
所述沉淀腔出水管與所述缸體內腔隔板垂直。所述沉淀腔出水管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缸體內腔隔板上,而在另一端設置有水泵放置盒。所述沉淀腔出水管將所述底部凈化沉淀腔和所述水泵放置盒連通。所述沉淀腔出水管的管徑較大,水流緩慢,這利于殘渣顆粒沉淀,也有利于防止管內堵塞。
所述主缸體排污管設置在所述缸體內腔隔板的下表面,用于將殘渣引流至所述底部凈化沉淀腔中。所述主缸體排污管設置有殘渣流入管和殘渣合流管;所述殘渣流入管設置在所述缸體內腔隔板的同一長邊的兩端,與位于兩個角落上的所述主缸體排污孔相連通;兩根所述殘渣流入管通過所述殘渣合流管匯聚,所述殘渣合流管的起始端位于兩根所述殘渣流入管之間的中部。所述殘渣合流管將殘渣引向所述底部凈化沉淀腔的一端再流出,而且出口斜向上,傾斜角約45°,這樣設計有兩個優點,一是沉淀在底部的殘渣不易沖起,二是出管的水經過的路徑更長,使沉淀和凈化的效果更好。所述主缸體排污管利用水的流動和魚的擾動,使沉淀在魚生活區內的殘渣被水流吸走,保證所述主缸體內不會有殘渣長時間停留。
所述多功能清污機構具有清除污物、減緩水流、提供消化細菌寄生場所的功能。所述多功能清污機構設置有軸桿、軸桿套筒、擺桿、傳動桿、搖桿、第二生化棉和濾棉固定桿。其中,
所述軸桿垂直固定在所述底部凈化沉淀腔的底部的中軸線上,該中軸線與所述底部凈化沉淀腔較長的邊平行,多根所述軸桿等間距地分布在中軸線上。位于兩端的所述軸桿與缸璧之間保持適當距離,便于所述多功能清污機構有效工作。所述軸桿套筒套在所述軸桿上,并能夠以所述軸桿為軸而轉動;所述軸桿套筒的上端略低于所述缸體內腔隔板的下表面。
所述擺桿垂直穿過所述軸桿套筒的軸線并固定在所述軸桿套筒上。所述擺桿由上、下兩根平行細桿組成,兩桿之間通過所述濾棉固定桿連在一起。相鄰兩條所述擺桿上的所述濾棉固定桿都是錯位排列的。所述濾棉固定桿還用于固定所述第二生化棉。所述第二生化棉豎直地固定在所述濾棉固定桿上,而且一旦固定后,就不需更換,也不需取下清洗,可永久性地使用。
所述傳動桿將每一根所述擺桿連接在一起,能確保每一根所述擺桿繞著各自的所述軸桿做同步擺動。
所述傳動桿的中部設置有搖孔槽。所述搖孔槽在所述搖桿通孔的正下方。所述搖桿可以穿過所述搖桿通孔并插入所述搖孔槽。搖動所述搖桿,所有的所述擺桿都可以擺動起來,所述第二生化棉也隨所述擺桿一起運動,其上的沉積物會脫落,同時所述擺桿擺動時,所述第二生化棉能起到刷子的作用,刷除所述底部凈化沉淀腔內的沉積物,這樣便可以達到清除所述底部凈化沉淀腔內的污物的目的。
所述沉淀腔排污管設置在所述底部凈化沉淀腔的四個側壁中距離所述殘渣合流管出口最遠的一個側壁上。所述沉淀腔排污管垂直穿過缸體側壁并伸出一定的長度,且在這一端設置有排污開關。
所述沉淀腔排污管的管徑大于所述殘渣合流管的管徑,這樣的設計有利于所述底部凈化沉淀腔內的污水迅速排出,同時腔內的壓強也迅速減小,于是所述主缸體內的水會通過所述主缸體排污管迅速沖入所述底部凈化沉淀腔,利于沖掉沉積物。
所述隔板擱置臺用于支撐所述缸體內腔隔板,而且兩者之間能很好密合,只允許所述主缸體內的水主要通過所述主缸體排污管和所述搖桿通孔進入所述底部凈化沉淀腔。
本發明魚缸水體的循環過程是這樣的:水泵正常工作時,將所述水泵放置盒內的水抽送至所述水泵放置盒上方的所述植物凈化沉淀池中;水在所述植物凈化沉淀池中緩慢流動,并自然沉淀,同時被微生物和植物予以凈化;然后經過所述凈水進水孔流入至所述吸氣腔中,經過所述水流吸氣管吸氣后,滴落到下方的所述水氣混合腔中,最后從所述盒體出水管流到下方的所述主缸體中。利用液體壓強差的作用,所述主缸體中底部的水從所述主缸體排污管進入到所述底部凈化沉淀腔中。水在所述底部凈化沉淀腔中緩慢流動,自然沉淀,同時通過微生物予以凈化;接著又經所述沉淀腔出水管進入到所述水泵放置盒中,水泵又將其抽送至上方的所述植物凈化沉淀池中。
本發明魚缸的優點:
1.節能環保
只需接上一個流量適當的水泵,就可以滿足適當數量觀賞魚正常生活所需要的條件;魚缸的水在循環過程中,經過夾層隔音補氧盒實現增氧功能,該增氧方式不僅節省了電能,而且降低了噪音污染和電磁污染;水泵在水泵放置盒中抽送水,大大縮小了水泵的送水高度差,節省電能。
2.增氧環節多,增氧效果好
水進入植物凈化沉淀池后,首先以流動水的形式與空氣接觸,能溶解一部分氧在水體中;然后進入夾層隔音補氧盒,水體與空氣充分混合,進一步增加水體中的溶氧量;最后與氣泡一起以一定流速沖入主缸體,在這個過程中部分氣泡在主缸體中被擊碎,變成許多很小的氣泡,隨水流在水體中流動,增大了水與氣泡的接觸面積和接觸時間,這也有助于增加水體中的溶氧量。
3.過濾方式便捷,過濾效果好。
底部凈化沉淀腔和植物凈化沉淀池,兩者相結合使水體連續自然沉淀凈化兩次,而且它們的水域較寬,水流較緩,利于較重的殘渣顆粒等自然沉淀。主缸體的水先進入底部凈化沉淀腔,沉淀后再經沉淀腔出水管上升至水泵放置盒內,然后被水泵抽走,水的這種流程不僅利于大顆粒的殘渣沉淀,而且也避免過多殘渣進入水泵被打碎而對水體進行二次污染。主缸體底部的殘渣,在魚的擾動和啄食下,很容易自動被主缸體排污管吸走而進入底部凈化沉淀腔。底部凈化沉淀腔內擺放不規則的豎直放置的濾材,不僅增加水的流程,而且可以減緩水流速度,也便于水中的顆粒殘渣沉淀。水在流動過程中,主要是繞過濾材而前行的,因而不會造成濾材堵塞的情況,這有助于降低清污頻率。
4.清污、排污方式便捷安全
清理底部凈化沉淀腔中的污物時,只需讓搖桿穿過搖桿通孔并插入搖孔槽中,搖動搖桿即可將第二生化棉上的和沉淀腔底部的污物抖掉或攪動起來,然后打開排污管開關,此時一方面污水從沉淀腔排污管排除,另一方面從殘渣合流管噴出的水會沖刷底部凈化沉淀腔。由于對底部凈化沉淀腔的清洗程度要求不高即不需要徹底清洗,因此此方法既簡便,又能達到清污目的,大大地降低了養魚者的工作量。另外,這種方式不會導致底部凈化沉淀腔內的水反向流入主缸體,因此主缸體內存留的水不會受到污水影響。
5.生物凈化空間大,凈化效果好,凈化方式簡單
底部凈化沉淀腔和植物凈化沉淀池是水體的兩個主要凈化場所,它們中豎直固定的每一條生化棉的四周都被水包圍,這大大地增加了硝化細菌的寄居繁殖空間,非常有利于水體凈化;另外,栽種在植物凈化沉淀池內的植物能吸收水中的無機物如硝酸鹽、氨等物質。這些功能不僅有利于水變得更清澈,而且創造一種更有利于觀賞魚生存的環境。
本發明不需要繁瑣的凈化材料,只需生化棉即可,而且凈化材料一旦使用后就可以不更換,這有利于節省養魚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生化棉碎片化的低頻清污節能魚缸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生化棉碎片化的低頻清污節能魚缸的正視圖。
圖3為本發明生化棉碎片化的低頻清污節能魚缸的左視圖
圖4為本發明中植物凈化沉淀池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中植物凈化沉淀池的俯視圖。
圖6為本發明中植物凈化沉淀池的左視圖。
圖7為本發明中夾層隔音補氧盒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中夾層隔音補氧盒的左俯視圖。
圖9為本發明中夾層隔音補氧盒的主視圖。
圖10為本發明中夾層隔音補氧盒的左視圖。
圖11為本發明中水流吸氣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12為本發明中消聲封蓋的結構示意圖。
圖13為本發明中消聲封蓋的俯視圖。
圖14為本發明中主缸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15為本發明中缸體內腔隔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16為本發明中缸體內腔隔板的主視圖。
圖17為本發明中缸體內腔隔板的左視圖。
圖18為本發明中殘渣引流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19為本發明中底部凈化沉淀腔的結構示意圖。
圖20為本發明中底部凈化沉淀腔的俯視圖。
圖21為本發明中底部凈化沉淀腔的左視圖。
圖22為本發明中搖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以下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實施本發明的過程、條件、實驗方法等,除以下專門提及的內容之外,均為本領域的普遍知識和公知常識,本發明沒有特別限制內容。
本發明具體實施的條件如下表:
如圖1-圖22所示,本發明提出了一種生化棉碎片化的低頻清污節能魚缸,主要包括:植物凈化沉淀池1,夾層隔音補氧盒2,主缸體3,底部凈化沉淀腔4。
植物凈化沉淀池
植物凈化沉淀池1設置有入水管11、第一生化棉、固定桿13和溢水管14。
植物凈化沉淀池1:長52cm,高7cm,下底寬15cm,上底為敞開部分,其寬為23cm;采用上寬下窄的目的是減緩水流流速,增大流水與空氣的接觸面積;距離主缸體3的兩側壁的距離均為2cm。
入水管11:內徑1.4cm,外徑1.6cm,長3cm;入水管11伸入到植物凈化沉淀池1的長度為1cm,其目的是防止沉淀在底部的殘渣被大量沖起;入水管11的軸心線距離植物凈化沉淀池1最近的一個側壁為2cm。
入水管11的作用:將水引入到植物凈化沉淀池1中,實現水體的循環。同時,當需要清洗植物凈化沉淀池1和夾層隔音補氧盒2時,將入水管11從水泵出水口上取下,植物凈化沉淀池1中的部分水便從入水管11流入主缸體3。
第一生化棉:長6cm,寬2cm,厚1cm。
固定桿13:長6cm,外徑0.4cm;橫向相鄰兩排的間距為3cm,縱向相鄰兩列的間距為3cm;橫向共16排,縱向7列和6列相互交錯排列;最邊緣的固定桿13距離植物凈化沉淀池1的較長的邊的最短距離為2cm,距離較短的邊的最短距離為2.5cm;位于傾斜面上的固定桿13與其他固定桿13齊平。
固定桿13的作用:固定第一生化棉,且保證第一生化棉處于豎直放置狀態。
溢水管14:內徑1.8cm,外徑2cm,高度7cm;7cm的高度中,有6cm位于植物凈化沉淀池1中,有0.5cm伸出植物凈化沉淀池1以確保水不會沿著植物凈化沉淀池1的底板外壁流下。
溢水管14的作用:溢水管14的管徑大于入水管11的管徑,這樣可以確保當水流吸氣管211堵塞時,水能夠從溢水管14中流入到主缸體3中,也能保證魚缸中的水體循環,且可以帶一部分溶解氧進入主缸體3中,確證水體中含氧量不會急劇下降。
夾層隔音補氧盒
夾層隔音補氧盒2設置在植物凈化沉淀池1的一端;夾層隔音補氧盒2設置有吸氣腔21、水氣混合腔22、隔音腔23和消聲封蓋24。
夾層隔音補氧盒2:長8cm,寬23cm,高10cm。
吸氣腔21設置有水流吸氣管211、腔間空氣流通管212和凈水進水孔213。
吸氣腔21:長4cm,寬18cm,高5cm。
水流吸氣管211:內徑0.8cm,外徑1cm,高5cm;在水流吸氣管211的外壁距離底端0.5cm至2.5cm設置了長度為2cm的螺紋,即可用通過旋轉水流吸氣管211來調節水流吸氣管211位于吸氣腔21中的高度,以此實現對水流吸氣管211的工作狀態的控制;水流吸氣管211共6根。
水流吸氣管211的作用:水流吸氣管211將吸氣腔21和水氣混合腔22連通,水流從吸氣腔21中流入到水氣混合腔22內;利用其自然吸氣的方式,增加水體和空氣的接觸機會,使水體中的溶氧量增加。
腔間空氣流通管212:內徑1cm,外徑1.2cm,高4.5cm;位于吸氣腔21中的高度為4cm,比水流吸氣管211位于吸氣腔21中的高度高出1.5cm。
腔間空氣流通管212的作用:保證水氣混合腔22和吸氣腔21間的空氣流通,保證水流吸氣管211能夠正常工作;在水流吸氣管211堵塞時,能實現水流吸氣管211的功能,但噪音較大。
水流吸氣管211和腔間空氣流通管212成“一”字排開,都位于與吸氣腔21的長邊平行的中心軸上。
凈水進水孔213:孔徑1.2cm,圓心距離水氣混合腔22底面的高度7.5cm;共有13個,其中,位于植物凈化沉淀池1的一側側壁上等間距的排列成“一”形,共7個;兩側的凈水進水孔213的圓心距離植物凈化沉淀池1的兩條側邊的距離均為2.6cm,保證使用消聲蓋盒的時候不會到擋住凈水進水孔213;每兩個凈水進水孔213之間的間距均為1.2cm;另外6個分布在水流吸氣腔22的另一側壁上,并與植物凈化沉淀池1的一側側壁上的相對應。
凈水進水孔213的作用:設置多個凈水進水孔213,將植物凈化沉淀池1和吸氣腔21連通,降低水流的沖擊力,同時,也能使進入增氧盒的水流幾乎處于均勻狀態;且在水流吸氣腔21的側壁均設置有凈水進水孔,保證隔音腔23中的水體能夠流動,以及減緩水流,保證水流吸氣管211始終正常工作。
水氣混合腔22設置有盒體進氣管221、盒體出水管222。
水氣混合腔22:長4cm,寬18cm,高4cm。
盒體進氣管221:內徑0.8cm,外徑1cm,長度4cm;盒體進氣管221的軸心線距離水氣混合腔22的底面為2.5cm,靠近空氣流通管212一側,距離水氣混合腔22的一個側面為2.5cm。
盒體進氣管221的作用:保證外界的空氣能夠流通到水氣混合腔中,使水氣混合腔22和吸氣腔21之間的空氣能夠流通,以確保腔體內的氣壓接近外界大氣壓。
盒體出水管222:孔徑3cm;設置在水氣混合腔22的底部中間位置,盒體出水管222的軸心線距離水氣混合腔22的兩側面均為2cm。盒體出水管222的出水口通常沒于主缸體3的液面下。
盒體出水管222的作用:讓水氣混合腔22中的水流入到下方的主缸體3中;降低水流吸氣管211吸氣和氣泡破裂產生的噪音。
隔音腔23設置在吸氣腔21及水氣混合腔22的外圍,并填充水和礦物材料。
隔音腔23的作用:降低噪音,調節水的酸堿度等。
消聲封蓋24:外表面長8cm,寬23cm,厚0.5cm;水平方向封片長2cm,寬18cm兩邊各留0.1cm的縫隙,便于安放,厚0.5cm;縱向封片長2cm,寬3.8cm,厚0.5cm。
消聲封蓋24的作用:利用水的毛吸現象,密封吸氣腔21和隔音腔23,利于大大將低水流吸氣管211吸氣時產生的噪音。
主缸體
主缸體3:長55cm,寬30cm,高40cm。
主缸體3設置有抬桿31和沉淀腔排污管通孔32;其中,
抬桿31設置在主缸體3的上部,用于支撐植物凈化沉淀池1。沉淀腔排污管通孔32設置在主缸體3的底部側壁,用于沉淀腔排污管44的一端垂直穿過主缸體3。
抬桿31:長30cm,寬2cm,厚1cm;兩根抬桿31相距15cm,距離主缸體3的上邊沿為1cm。
沉淀腔排污管通孔32:孔徑2.6cm;
底部凈化沉淀腔
底部凈化沉淀腔4設置有缸體內腔隔板41、主缸體排污管42、多功能清污機構43、沉淀腔排污管44和隔板擱置臺45;
缸體內腔隔板41放置在隔板擱置臺45上,將整個缸體分隔為主缸體3和底部凈化沉淀腔4;
缸體內腔隔板41設置有:搖桿通孔411、主缸體排污孔412和沉淀腔出水管413;其中,缸體內腔隔板41:長53.6cm,寬28.6cm,厚0.8cm。
缸體內腔隔板41的作用:將缸體分隔為主缸體和底部凈化沉淀腔,降低相互間的影響,保證各自正常工作。
搖桿通孔411:呈圓臺,上大下小,上底直徑0.8cm,下底直徑0.5cm;搖桿通孔411的中軸線位于缸體內腔隔板41的較長邊的中垂線上,且距離缸體內腔隔板41的一條側邊的最小距離為3.5cm。
搖桿通孔411的作用:便于讓搖桿435穿過缸體內腔隔板41,伸入到底部凈化沉淀腔4中,進行清污操作。
主缸體排污孔412:孔徑2cm,分別位于缸體內腔隔板41的兩個角。
主缸體排污孔412的作用:用于主缸體排污管42穿過缸體內腔隔板41,將主缸體3內的污水引入底部凈化沉淀腔。
沉淀腔出水管413:內徑3.8cm,外徑4cm,高25cm;位于與缸體內腔隔板41的較長的一邊平行的中軸位置上,并且沉淀腔出水管413的軸線距離主缸體3的一個側面的最短距離為7cm。
水泵放置盒4131:內徑11.6cm,外徑12cm,高7cm,底部厚0.5cm,壁厚0.2cm;距離主缸體3的一個側面的最短距離為1cm。
主缸體排污管42設置有殘渣流入管421、殘渣合流管422;源自主缸體排污孔412的污水直接流入殘渣流入管421,每根殘渣流入管421內的污水都匯集在殘渣合流管422里一起進入底部凈化沉淀腔4。
主缸體排污管42:總長48cm,內徑1.8cm,外徑2cm。
殘渣流入管421:分為左、右兩部分,每一部分的長都是21cm,內徑都是1.8cm,外徑都是2cm;每一部分的一端都被彎成90°角;彎曲處的端口伸進主缸體排污孔412后與主缸體3連通,以便利用水的流動來“吸”走沉淀在主缸體排污孔412附近的殘渣。
殘渣合流管422:內徑2cm,外徑2.2cm;將左右殘渣流入管421連接在一起,將污水都匯集在殘渣合流管422里一起進入底部凈化沉淀腔4。
多功能清污機構43用于清除底部凈化沉淀腔4內的沉積污物,也用于束縛水體凈化材料。
多功能清污機構43設置有軸桿431、軸桿套筒432、擺桿433、傳動桿434、搖桿435、第二生化棉。
軸桿431:共12根;外徑0.5cm,高3cm;相鄰兩軸桿431的間距4cm,兩端的軸桿431離缸璧的最短距離為5cm。
軸桿套筒432:共12根;內徑0.6cm,外徑0.8cm,高5cm。
擺桿433:由兩根細直桿構成;細直桿的直徑0.4cm,長23cm;兩細直桿相距1.5cm;處于低位的細直桿距離底部凈化沉淀腔4的腔底為3cm。
傳動桿434:長45cm,寬1cm,厚1cm;傳動桿434上設置了搖孔槽4341,用于搖桿插入,搖動傳動桿434,起到清洗底部凈化沉淀腔4的作用。
搖孔槽4341:直徑0.6cm,深0.5cm。
搖桿435:長40cm,直徑0.4cm。
搖桿435的作用:搖桿435穿過搖桿通孔411伸入到搖孔槽4341中;通過來回搖動搖桿435使傳動桿434做往復運動,同時傳動桿434帶動擺桿433擺動,起到清洗底部凈化沉淀腔4的作用;搖桿435是單獨的一個工具,需要的時候使用的。
第二生化棉設置有濾棉固定桿4361。
濾棉固定桿4361:直徑0.6cm,高度4cm,相鄰兩濾棉固定桿間間距3cm;每排共7根。上下兩排擺桿433穿過濾棉固定桿4361,將其固定。
濾棉固定桿4361的作用:用于固定第二生化棉。
第二生化棉:長5cm,寬2cm;但是,在沉淀腔出水管44的正下方,不設置第二生化棉,防止堵塞。
第二生化棉的作用:減緩水流,為微生物提供寄居繁殖場所;清洗底部凈化沉淀腔4時也起到刷子的作用。
隔板擱置臺45:呈長方形框架,與魚缸內壁緊貼;厚0.5cm,高6cm。
隔板擱置臺45的作用:用于支撐缸體腔內隔板41,將缸體分為主缸體3和底部凈化沉淀腔4。
沉淀腔排污管44設置在底部凈化沉淀腔4的一個側壁附近,用于排出污水。
沉淀腔排污管44上的排污開關441設置在整個魚缸體的外部。搖動搖桿435,將沉淀的殘渣擾動起來,然后打開排污開關441便可將底部凈化沉淀腔4內的污水放出。
沉淀腔排污管44:內徑2.4cm,外徑2.6cm,長8cm;處于缸體內部的一端與魚缸內壁齊平而且遠離殘渣合流管422的出水口。
使用說明
一、組裝方法
1.選擇放置平臺,將魚缸水平放置。
2.將隔板擱置臺45和缸體內腔隔板41之間相接處的表面擦拭干凈,然后,再將缸體內腔隔板41水平的放置在隔板擱置臺45上。注意,隔板擱置臺45上不能有殘渣的存留,否則無法保證密閉性,無法使水流主要從主缸體排污孔412中流出,影響清污能力。
3.將水泵與入水管11連接,再將植物凈化沉淀池1(附帶夾層隔音補氧盒2)放置在抬桿31上,并調整植物凈化沉淀池1使其貼近主缸體3的一個較長的側壁,而且要確保水泵放置盒4131中的水泵不能擋住沉淀腔出水管413的出水口。
5.在植物凈化沉淀池1中種植葉片高出水面的水生植物如綠蘿,種植時將植物插入第一生化棉之間的空隙即可,不需要添加其他固定物。
6.水泵工作時,根據水流量,確定所需水流吸氣管211工作的數量,并調節相應水流吸氣管211處于吸氣腔21的高度,保證水流吸氣管211能夠正常吸氣。判斷水流吸氣管211正常吸氣的方式:在安放消聲封蓋24之前聽是否有猛烈的吸氣聲,或者查看水流吸氣管211的正上方是否有漩渦,或者是看到水流吸氣管211下端是否有大量的氣泡冒出。
7.將消聲封蓋24蓋在吸氣腔21和隔音腔23上。
二、清洗方法
(一)主缸體3清洗
利用特制的擦洗工具,對主缸體的內壁和底部表面進行擦洗即可。
(二)水流吸氣管211清洗
1.取下消聲封蓋24。
2.利用棉簽或其他擦拭工具,來回的擦洗水流吸氣管211的內表壁。
(三)植物凈化沉淀池1清洗
1.關閉水泵電源開關,待植物凈化沉淀池1中的水不再從水泵流出后取下消聲封蓋24,并將入水管11從水泵出水口取下,然后將植物凈化沉淀池1(附帶夾層隔音補氧盒2)水平端離主缸體3。
2.由于植物凈化沉淀池1內還存留了一些水,因此可以先托起植物凈化沉淀池1沿水平面晃動幾下,將水倒掉,再用自來水適當沖洗,但不需要清洗很干凈。清洗時,第一生化棉不用取下,連同植物根部一起清洗。由于采用適度的水平“搖晃”清洗方式,因而對植物的根系損傷很小。實踐表明,植物凈化沉淀池1的清洗頻率非常低,但水清澈透明,水質良好,而且如果魚的數量較少,可以免除清洗工作,長期使用。本案例中植物凈化沉淀池1六個月清洗一次。
(四)底部凈化沉淀腔
1.關閉水泵電源開關,等待一段時間,直至整個魚缸的水不再流動,而且植物凈化沉淀池1可以不取下。
2.將搖桿435從搖桿通孔411插入到搖孔槽4341中,沿主缸體3較長的邊沿的方向來回搖動搖桿435,便可以攪起底部凈化沉淀腔4內的污物。
3.打開排污開關排污水的同時,繼續搖動搖桿435。
4.待主缸體的水減少至大約一半時,關閉排污開關,再注入清水。特別注意:不必將污物清除得很干凈。實踐表明,底部凈化沉淀腔4的清洗頻率也非常低,但水清澈透明,水質良好。本案例中,底部凈化沉淀腔4三個月清洗一次。
(五)整體清洗
1.關閉水泵電源開關,并取下消聲封蓋24。
2.將搖桿435經搖桿通孔411插入到搖孔槽中,左右來回擺動搖桿435。
3.打開排污開關441,同時搖動搖桿435,讓污水流出。待水流出缸體的一半,關閉排污開關,并將觀賞魚撈出。
4.打開排污開關441,同時搖動搖桿435,讓污水流出。待缸體中的水流快要結束時,用清水沖洗植物凈化沉淀池1、夾層隔音補氧盒2和主缸體3。
5.將入水管11從水泵出水口取下,讓植物凈化沉淀池1中的水從入水口11中流出。
6.取下植物凈化沉淀池1和夾層隔音補氧盒2,再分別對植物凈化沉淀池1、夾層隔音補氧盒2和主缸體3進行單獨的清洗。
本發明的保護內容不局限于以上實施例。在不背離發明構思的精神和范圍下,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想到的變化和優點都被包括在本發明中,并且以所附的權利要求書為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