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生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載體植物系統及其構建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農產品中的農藥殘留、污染問題時見報端,每年全國農藥中毒者高達數萬人,農藥殘留是中國食品安全最大的問題之一。我國長期以化學農藥為主防治病蟲害,目前我國生物防治技術的覆蓋率僅占整體的5%左右。我國共有4.7億公頃土地使用農藥,其中蔬菜占23.8%;化學農藥原藥年產量26-35萬噸,其中70%為廣譜、高毒有機磷類。此外,我國農藥市場混亂,大部分農藥經銷人員不懂技術,常誤導菜農用藥,致使蔬菜殘留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造成了2010年海南毒豆角事件,青島“毒韭菜”事件。歐美,日本等國家亦通過提高農藥殘留標準限制我國農產品出口,僅今年1月份歐盟連續4次通報我國輸歐茶葉農殘超標。化學農藥的出現曾給農業生產做出巨大貢獻,然而長期不合理的使用農藥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破壞生態平衡,導致害蟲抗藥性。在蟲害日益嚴重,而化學農藥防治又易造成污染的情況下,生物防治為主的害蟲生態治理(ecological pest management,EPM)成為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的首選。煙蚜繭蜂Aphidius gifuensis Ashmaed主要分布于東亞,如中國、日本等,在我國南北方均廣泛分布,是煙草田優勢種,麥田亞優勢種,寄生桃蚜、棉蚜、麥長管蚜等多種蚜蟲。利用煙蚜繭蜂控制煙蚜(桃蚜)在我國研究較多,但應用多是大量飼養集中釋放模式,未見應用載體植物系統的報告。例如,云南煙田通過溫室大量繁殖煙蚜繭蜂和田間釋放煙蚜繭蜂,對煙蚜的控制效果達90%以上,減少煙田農藥使用量50%。2011年云南推廣應用煙蚜繭蜂防治煙草上煙蚜達到了450萬畝,覆蓋了全省種煙面積的65%,2012年達到1200萬畝以上實現煙蚜繭蜂防治煙蚜技術的全覆蓋。在大棚內連續釋放蚜繭蜂防治黃瓜上的棉蚜,平均每株蚜量從放蜂前的36.7頭下降到1.36頭。以上資料顯示煙蚜繭蜂非常適合于桃蚜和棉蚜等蔬菜蚜蟲的防治。然而,前期的施用和研究中,煙蚜繭蜂的施用方式為淹沒式釋放,需要大量的煙蚜繭蜂雌性成蜂。因此,如何大量擴繁煙蚜繭蜂和合理施用成為當前煙蚜繭蜂防治技術的推廣應用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載體植物系統及其構建方法,旨在解決長期不合理的使用農藥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破壞生態平衡,導致害蟲抗藥性的問題。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載體植物系統,所述載體植物系統的載體植物為小麥,替代寄主為麥長管蚜,寄生性天敵為煙蚜繭蜂。
初始接蚜量為每盆載體植物接種200/300頭;雌性接蜂量與接蜂時蚜蟲數量之比為1:40。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所述載體植物系統的構建方法,所述載體植物系統的構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在室溫25±2℃,濕度為60±10%,光周期16:8(L:D)h的溫室中放置直徑10/30cm的塑料花盆,每盆種30/90株小麥;
步驟二,待小麥5cm高時接200/600頭二到三齡的麥長管蚜;單獨置于塑料籠罩內一天;
步驟三,向每個籠罩內接入5/15頭待產卵雌性寄生蜂,8h后移出寄生蜂。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所述載體植物系統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為載體植物系統的釋放在溫室中央。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應用所述載體植物系統防治的溫室內蔬菜蚜蟲。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應用所述載體植物系統防治的蔬菜。
本發明提供的載體植物系統及其構建方法,載體植物系統能夠獲得較強的繁蜂效果,既能保證一定的出蜂量應用于溫室內蔬菜蚜蟲的防治,又能夠利用蔬菜蚜蟲保證煙蚜繭蜂種群的穩定性,從而達到持續控制的作用。經過本發明實例中中小型溫室實驗驗證,載體植物系統能夠有效控制溫室內蔬菜蚜蟲的種群增長,減少化學農藥的施用,對無公害有機蔬菜的生產和發展具有較大的推動作用。
本發明的載體植物系統主要包括載體植物,替代寄主和有益生物三個元素。載體植物為天敵昆蟲提供棲息環境和食物,在靶標害蟲數量很少的情況下仍能確保天敵長期維持穩定的種群,從而預防靶標害蟲的大發生,并且成本低,見效快(本發明實例中:每盆載體植物系統花費為:0.02/0.06(小麥種子)+1/3(營養土)+0.5/1.5(蛭石)=1.52/4.5元。并且在2周后即可對溫室內桃蚜種群進行有效地控制),是一種理想的生物防治方法。系統繁蜂效果好,可自我維持并有效降低問室內蔬菜蚜蟲種群數量,集預防性防治、可持續性防治、高效多面防治、兼容性防治記憶低成本防治于一體。
本發明所提供的‘小麥-麥長管蚜-煙蚜繭蜂’載體植物系統具有:便捷、經濟、易于標準化操作,可快速大量擴繁煙蚜繭蜂,從而達到對害蟲進行生物防治的目的。本發明成本較低:所用小麥為常用品種,育苗基質可多次使用(需要經高溫滅菌即可);塑料籠罩等均花費較低且可重復利用;應用方便且靈活多樣:本發明的實例所用體系為10/30cm直徑花盆-30/90株小麥幼苗-200/600頭麥長管蚜系統,在實際生產中可根據情況選擇不同規模載體系統進行防治(如小溫室可選擇本實例1中的載體植物系統,較大溫室可本實例2中的載體植物系統);與此同時本系統可以作為僵蚜和成蜂的收集系統或直接施用;便于工廠化生產:本發明設計的各個環節均可集約化操作,便于工廠化生產;具有持續控制的效果:本發明施用后,釋放的寄生蜂可利用溫室內蔬菜蚜蟲進行二次擴繁,從而維持種群穩定或擴大其種群數量,進而起到持續控制溫室內蔬菜蚜蟲種群數量的作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載體植物系統的構建方法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應用原理作詳細的描述。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載體植物系統的載體植物為小麥,替代寄主為麥長管蚜,寄生性天敵為煙蚜繭蜂。
初始接蚜量為每盆載體植物接種200/300頭;雌性接蜂量與接蜂時蚜蟲數量之比為1:40。
施用對象為溫室內蔬菜蚜蟲的生物防治。
如圖1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載體植物系統的構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01:在室溫25±2℃,濕度為60±10%,光周期16:8(L:D)h的溫室中準備直徑10/30cm的塑料花盆,每盆種30/90株小麥;
S102:待小麥5cm高時接200/600頭二到三齡的麥長管蚜;然后單獨置于塑料籠罩內一天,確保蚜蟲定殖;
S103:向每個籠罩內接入5/15頭待產卵雌性寄生蜂,8h后移出寄生蜂。
載體植物系統的釋放位置為溫室中央。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應用原理作進一步的描述。
實施例1: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小麥-麥長管蚜-煙蚜繭蜂’載體植物系統在小型溫室內施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麥苗培育:選用健康、感蚜小麥種子(所用種為AK58),于播種前用30℃純凈水浸泡過夜;以直徑10cm的塑料花盆,填充由育苗基質:蛭石=10:1,且含水量達到60%的育苗土,每盆種30株小麥,放置于室溫25±2℃,濕度為60±10%,光周期16:8(L:D)h的溫室中培養出苗。
(2)接種麥長管蚜:麥長管蚜為2011年月采自陜西楊凌,然后實驗室內持續培育種群。待小麥5cm高時接200頭二到三齡的麥長管蚜。然后單獨置于塑料籠罩內一天,確保蚜蟲定殖;
(3)接入煙蚜繭蜂:向每個籠罩內接入5頭待產卵雌性寄生蜂,8h后移出寄生蜂。繼續培育8-14天(待僵蚜大量出現)后開始施用;
(4)溫室內釋放:該實例所用溫室為40平米(長8m,寬5m),將‘小麥-麥長管蚜-煙蚜繭蜂’載體植物系統放置于溫室中央。
本實施例在‘小麥-麥長管蚜-煙蚜繭蜂’載體植物系統釋放2周后,溫室內靶標害蟲(桃蚜)的種群數量顯著低于對照。在第六周時,溫室內桃蚜的寄生率能夠達到60%,從而使溫室內桃蚜種群數量一直維持在一個較低水平。
實施例2:
本發明實施例的‘小麥-麥長管蚜-煙蚜繭蜂’載體植物系統在中型溫室內施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麥苗培育:選用健康、感蚜小麥種子(本人所用種為AK58),于播種前用30℃純凈水浸泡過夜;以直徑30cm的塑料花盆,填充由育苗基質:蛭石=10:1,且含水量達到60%的育苗土,每盆種90株小麥,放置于室溫25±2℃,濕度為60±10%,光周期16:8(L:D)h的溫室中培養出苗。
(2)接種麥長管蚜:麥長管蚜為2011年月采自陜西楊凌,然后實驗室內持續培育種群。待小麥5cm高時接600頭二到三齡的麥長管蚜。然后單獨置于塑料籠罩內一天,確保蚜蟲定殖;
(3)接入煙蚜繭蜂:向每個籠罩內接入15頭待產卵雌性寄生蜂,8h后移出寄生蜂。繼續培育8-14天(待僵蚜大量出現)后開始施用;
(4)溫室內釋放:該實例所用溫室為300平米(長30m,寬10m),將‘小麥-麥長管蚜-煙蚜繭蜂’載體植物系統放置于溫室中央。
本實施例在‘小麥-麥長管蚜-煙蚜繭蜂’載體植物系統釋放第3周后,溫室內靶標害蟲(桃蚜)的種群數量顯著性低于對照。并在第四周后,釋放載體植物系統的溫室中,桃蚜種群數量開始逐漸降低。釋放載體植物系統的溫室中,桃蚜的寄生率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漸升高,在第七周時達到最高值(50%)。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上述系統的施用方法。
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所述待產卵的煙蚜繭蜂雌蜂的接種數量與所述麥長管蚜的比例具體為1:40。
在所述方法中,所述植物幼苗為5cm高的小麥幼苗,具體為小麥品種AK58的幼苗。
在所述方法中,所述花盆為直徑10cm的塑料花盆,并且每盆栽種小麥幼苗為30株。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進行出蜂培養的培養條件為:室溫25±2℃,濕度為60±10%,光周期16:8(L:D)h。
在上述方法中,麥長管蚜的接種量為:每盆植株200頭二到三齡麥長管蚜幼蚜。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進行煙蚜繭蜂培育的培養時間為6-8天(收集所述煙蚜繭蜂僵蚜時間)或8-14天(進行出蜂培養的培養時間)。
在所述方法中,所述收集煙蚜繭蜂具體可為收集所述煙蚜繭蜂僵蚜,也可為收集所述煙蚜繭蜂或者直接施用‘小麥-麥長管蚜-煙蚜繭蜂’載體植物系統復合體。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