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屬于種植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效的紅薯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紅薯含有豐富的淀粉、維生素、纖維素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還含有豐富的鎂、磷、鈣等礦物元素和亞油酸等。這些物質能保持血管彈性,對防治老年習慣性便秘十分有效。
紅薯是我國人民比較喜愛的食物,尤其是在我國北方地區,人們更是喜愛食用紅薯,但是,雖然紅薯在我國的種植面積比較廣泛,但是每畝紅薯的產量比較低,因此,為了提高種植人員的收入,需要改進現有的紅薯種植方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高效的紅薯種植方法,提高了紅薯的產量,避免了環境污染。
具體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高效的紅薯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紅薯苗載入栽培機構內,并注入營養液;
(2)每15天向栽培機構內注入一次營養液;
(3)每30天除草一次;
(4)紅薯成熟后,采收紅薯即可。
上述一種高效的紅薯種植方法,其中,所述營養液的組成成份按重量份數計為:
硝酸鈉1-3份、
硫酸鎂2-5份、
硼酸1-3份、
四水硝酸鈣3-4份、
蚯蚓糞5-8份、
尿素6-10份、
薄荷油3-8份、
水80-120份。
上述一種高效的紅薯種植方法,其中,所述栽培機構包括底盤、第一種植組件和第二種植組件,所述底盤為長方體結構,底盤內設有種植腔,所述種植腔為圓柱體結構,種植腔壁上設有若干卡接槽;所述第一種植組件包括固定盤和種植盤,所述固定盤包括內盤和外盤,內盤、外盤之間通過連接條加以固定,所述連接條的截面形狀為菱形結構,外盤外壁上設有若干卡接條,卡接條與卡接槽相對應,使第一種植組件插入式的固定在底盤上,所述種植盤固定在內盤上,種植盤為中空的圓柱體結構,種植盤上縱向設有若干避空槽,種植盤底部設有固定機構,固定機構的截面形狀為直角三角形結構,種植盤內壁上設有內螺紋;所述第二種植組件為圓柱體結構,第二種植組件內設有承接腔,第二種植組件的高度h2大于種植盤的高度h1,第二種植組件外壁上設有外螺紋,第二種植組件通過內螺紋與外螺紋的配合作用固定在第一種植組件內。
上述一種高效的紅薯種植方法,其中,所述種植腔的高度h3為12-14cm,種植盤的高度h1為8-9cm,第一種植組件底部與種植腔底部之間的距離h4為2-3cm。
上述一種高效的紅薯種植方法,其中,所述栽培機構的使用方法為:
(1)將第二種植組件固定在第一種植組件上,將第一種植組件固定在底盤內,向栽培機構內填土壤,使土壤填充至第一種植組件與底盤形成的空間內,以及填充至第二種植組件中,土壤的高度為9-10cm;
(2)旋轉取下第二種植組件,在第一種植組件中形成一個新的種植空間,將紅薯苗放入其中,并將第二種植組件承接腔中的土壤重新填充至其中;
(3)在新的種植空間內注入營養液;
(4)再次底盤上覆蓋一層土壤,使土壤的高度高出第一種植組件1-3cm;
(5)紅薯成熟后,向上拔出第一種植機構即可完成采收。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本發明提高了紅薯的種植效率,種植更加合理,將產量提高了一倍以上,使用獨特的栽培機構,操作方便,大幅節約了人力物力和其它資源。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栽培機構剖視圖。
圖2是本發明底盤俯視圖。
圖3是本發明第一種植組件剖視圖。
圖4是本發明第一種植組件俯視圖。
圖5為本發明連接條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更加清晰明確,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描述,任何對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技術特征進行等價替換和常規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發明保護范圍。
附圖標記
底盤1、第一種植組件2、第二種植組件3、種植腔4、卡接槽5、固定盤6、種植盤7、內盤8、外盤9、連接條10、卡接條11、避空槽12、固定機構13、承接腔14。
實施例一
一種高效的紅薯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紅薯苗載入栽培機構內,并注入營養液;
所述栽培機構包括底盤1、第一種植組件2和第二種植組件3,所述底盤為長方體結構,底盤內設有種植腔4,所述種植腔為圓柱體結構,種植腔壁上設有若干卡接槽5;所述第一種植組件包括固定盤6和種植盤7,所述固定盤包括內盤8和外盤9,內盤、外盤之間通過連接條10加以固定,所述連接條的截面形狀為菱形結構,外盤外壁上設有若干卡接條11,卡接條與卡接槽相對應,使第一種植組件插入式的固定在底盤上,所述種植盤固定在內盤上,種植盤為中空的圓柱體結構,種植盤上縱向設有若干避空槽12,種植盤底部設有固定機構13,固定機構的截面形狀為直角三角形結構,種植盤內壁上設有內螺紋;所述第二種植組件為圓柱體結構,第二種植組件內設有承接腔14,第二種植組件的高度h2大于種植盤的高度h1,第二種植組件外壁上設有外螺紋,第二種植組件通過內螺紋與外螺紋的配合作用固定在第一種植組件內,所述種植腔的高度h3為13cm,種植盤的高度h1為8cm,第一種植組件底部與種植腔底部之間的距離h4為3cm;
所述栽培機構的使用方法為:
①將第二種植組件固定在第一種植組件上,將第一種植組件固定在底盤內,向栽培機構內填土壤,使土壤填充至第一種植組件與底盤形成的空間內,以及填充至第二種植組件中,土壤的高度為10cm;
②旋轉取下第二種植組件,在第一種植組件中形成一個新的種植空間,將紅薯苗放入其中,并將第二種植組件承接腔中的土壤重新填充至其中;
③在新的種植空間內注入營養液;
④再次底盤上覆蓋一層土壤,使土壤的高度高出第一種植組件2cm;
(2)每15天向栽培機構內注入一次營養液;
(3)每30天除草一次;
(4)紅薯成熟后,向上拔出第一種植機構,采收紅薯即可。
所述營養液的組成成份按重量份數計為:
硝酸鈉2份、硫酸鎂4份、硼酸2份、四水硝酸鈣3.5份、蚯蚓糞6份、尿素8份、薄荷油5份、水100份。
實施例二
如實施例一所述的一種高效的紅薯種植方法,其不同之處在于,所述營養液的組成成份按重量份數計為:
硝酸鈉1.5份、硫酸鎂3.2份、硼酸1.5份、四水硝酸鈣3.2份、蚯蚓糞7.5份、尿素7份、薄荷油4.2份、水106份。
實施例三
如實施例一所述的一種高效的紅薯種植方法,其不同之處在于,所述營養液的組成成份按重量份數計為:
硝酸鈉2.2份、硫酸鎂4.8份、硼酸2.5份、四水硝酸鈣3.6份、蚯蚓糞5.7份、尿素8.5份、薄荷油6.4份、水96份。
實施例四
如實施例一所述的一種高效的紅薯種植方法,其不同之處在于,所述營養液的組成成份按重量份數計為:
硝酸鈉3份、硫酸鎂5份、硼酸3份、四水硝酸鈣4份、蚯蚓糞8份、尿素10份、薄荷油8份、水12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