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為一種降低重度汞污染稻田中水稻籽粒汞含量的施硒方法,屬于農產品重金屬污染防治技術。
背景技術:
在中國的工業區及經濟發達地區,隨著人口的增加、工業的發展及農用化學品的大量使用,農田土壤的重金屬污染日益嚴重。據調查,全國受重金屬污染的農業土地面積約有2500萬公頃,每年被重金屬污染的糧食多達1200萬噸。農業部環保監測系統對全國24省、市320個嚴重污染區8223萬畝土地調查發現,大田類農產品農田污染超標面積約占污染農田面積的20%,其中80%的土壤和農作物污染超標是由于重金屬污染。
我國是世界上汞(Hg)污染嚴重的國家之一,特別在工業發達、人口密集的城市及周邊地區。據統計,我國每年產生污染環境的Hg達1.9×108kg,被Hg污染的耕地面積有3.2×104hm2,問題十分嚴重。據研究,在蘇南一些地區,土壤Hg污染比較嚴重,表層土壤Hg含量達到背景值的10倍以上,而且垂直剖面分布明顯,說明工業化進程中污染物的輸入是土壤Hg積累的主導因素。根據江蘇省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對全省蔬菜地土壤重金屬污染狀況進行抽樣檢測,蘇南地區蔬菜地重金屬污染情況較嚴重。依據我國無公害農產品及綠色食品認證工作重點監測的5種重金屬,有54.8%的蔬菜地綜合污染指數大于1,且Hg和鎘的分擔率較高。江蘇省2006年被取消的6個無公害農產品中,有4個是因為土壤Hg含量超標所致。
汞是地球上對環境影響大、對生物有嚴重毒性的環境污染物。更為重要的是,Hg及其化合物無論是在好氧還是在厭氧條件下,都可以經微生物的作用,轉變成毒性更強的甲基汞或二甲基汞。Hg的有機化合物具有嚴重的神經毒性,經生物富集和食物鏈放大后將產生更加嚴重的后果。自1956年日本的“水俁病”事件以來,受到Hg污染的自然環境向人類發出的警示不斷增加,Hg在土壤--植物系統和陸生食物鏈中的傳遞速度不斷加快,Hg污染問題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和重視。Hg已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糧農組織(FAO)及很多國家政府列為優先控制的環境污染物。因此,Hg在土壤-農作物-人類系統中的移動和累積受到高度關注。
在土壤汞污染地區,水稻籽粒中的汞含量不但會受到土壤汞污染狀況及水稻品種的影響,還會受到栽培技術的影響。在水稻生長過程中,施肥、水分管理等農藝措施會改變土壤的理化狀況和水稻的生長狀況,因而會改變土壤中汞的存在狀態和對植物的有效性,影響水稻對汞的吸收及分配。不同的稻田施硒量和施用方法對汞在水稻植株中的吸收和遷移會有不同的影響。但關于硒肥的施用水平及施用時期對水稻籽粒汞含量的影響方面,還非常缺乏研究。
本發明在申請人多年研究的基礎上,公開了一種降低重度汞污染稻田中水稻籽粒汞含量的施硒方法,能大幅度降低水稻籽粒的汞含量,而對水稻產量沒有明顯影響。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降低重度汞污染稻田中水稻籽粒汞含量的施硒方法,可以大幅度降低重度汞污染稻田中水稻籽粒的汞含量,而對水稻產量沒有明顯影響。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降低重度汞污染稻田中水稻籽粒汞含量的施硒方法,其特征是:在重度汞污染稻田中(土壤Hg濃度為2mg/kg,達到國家限定標準的4倍),總施硒量為120g/hm2(高量施硒),分三次施用,分別在水稻栽秧后20天施總硒量的1/2,在抽穗前5天、抽穗后10天各施總硒量的1/4。施硒方法采用葉面噴施方法,用水溶性硒肥溶于水中噴霧,每公頃用水量300L。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在稻田重度汞污染地區實施后,可以大幅度降低水稻籽粒的汞含量,而對水稻產量沒有明顯影響。與水稻實際生產中常用的不施硒相比,水稻籽粒的汞含量下降幅度大(秈稻下降71.05%,粳稻下降72.41%)。在稻田重度汞污染地區(土壤Hg濃度為2mg/kg,達到國家限定標準的4倍),通過該申請專利技術方案的實施,可以使水稻籽粒的汞含量大幅度下降,能將水稻籽粒的汞含量控制在國家衛生標準限值(0.02mg/kg,GB2762-2012)以下,可以消除水稻汞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威脅。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一種降低重度汞污染稻田中水稻籽粒汞含量的施硒方法,在整個水稻生產周期內,總施硒量為120g/hm2(高量施硒),分三次施用,分別在栽秧后20天施總硒量的1/2,在抽穗前5天、抽穗后10天各施總硒量的1/4。由于不同硒肥品種的含Se量有差異,施硒時要根據具體硒肥品種的含Se量計算出具體施肥量。
施硒方法采用葉面噴施方法,用水溶性硒肥溶于水中噴霧,每公頃用水量300L。
下面通過列表的方式進一步證明本實施例可以大幅度降低重度汞污染稻田中水稻籽粒的汞含量,而對水稻產量沒有明顯影響。表中數據是在土壤Hg含量為2mg/kg、達到國家限定標準的4倍(重度污染程度)條件下獲得的,其它管理措施按水稻生產常規進行。
表1稻田不同施硒方法下水稻籽粒汞含量比較(單位:mg/kg)
注:稻田施硒時期代碼
A:一次性施硒,水稻栽秧后20天一次性施用。
B:分二次施硒,分別在水稻栽秧后20天和抽穗前5天各施總硒量的1/2。
C:分三次施硒,分別在水稻栽秧后20天施總硒量的1/2,在抽穗前5天和抽穗后10天各施總硒量的1/4。
表2稻田不同施硒方法下的水稻產量比較(單位:kg/hm2)
從施硒水平和施硒時期兩方面,對表1和表2進行分析可見:
(1)從施硒水平分析
在不同的施硒水平下,水稻籽粒汞含量的順序為:不施硒>低量施硒>中量施硒>高量施硒。不同施硒水平對水稻產量的影響很小。
(2)從施硒時期分析
在不同的施硒時期中,水稻籽粒汞含量的順序為:一次性施硒>分二次施硒>分三次施硒。不同施硒時期對水稻產量的影響也很小。
綜合施硒水平和施硒時期對水稻籽粒汞含量的影響,選擇高量施硒、分三次施用的施硒方法,能大幅度降低水稻籽粒的汞含量,將水稻籽粒的汞含量控制在國家衛生標準限值以下,對水稻產量沒有明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