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植物栽培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富硒甘蔗的種植裝置及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甘蔗是溫帶和熱帶農作物,是制造蔗糖的原料,且可提煉乙醇作為能源替代品。甘蔗中含有豐富的糖分、水分,還含有對人體新陳代謝非常有益的各種維生素、脂肪、蛋白質、有機酸、鈣、鐵等物質。
硒是人和動物必須的微量元素,其具有抗氧化,延緩衰老,抗癌,增強免疫力,拮抗重金屬,調節蛋白質的合成功能,調節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和維生素K的吸收與利用等生物學特性。無機硒如硒酸鈉和亞硒酸鈉具有高毒性,植物具有不同程度地吸收、利用土壤中的無機硒,并將其轉化成生物有機硒的能力。人體中硒元素的主要來源靠膳食攝入,富硒農副產品是人體補充硒元素的有效途徑。我國屬土壤嚴重缺硒的國家,而農產品中硒元素的含量受土壤的影響,直接導致農產品中硒含量不足。
現有的甘蔗在種植過程中,通過葉面噴灑和灌根等方式引入硒,工序復雜,對硒的利用率低,會造成資源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富硒甘蔗的種植裝置,其能減少種植過程中澆水、施肥和噴灑農藥時的人力投入,能合理控制水、水溶性肥和農藥藥液的施入量,通過科學有效的管理,能大大提高甘蔗的產量。
本發明的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富硒甘蔗的種植方法,通過在不同時期施用富硒營養液,能提高甘蔗中硒的含量,從而能提高甘蔗的品質,且操作簡單,提高了勞動效率。
為了實現根據本發明的這些目的和其它優點,提供了一種富硒甘蔗的種植裝置,包括:
殼體,其內部中空,所述殼體的下部為圓柱體形,所述殼體的頂部設置有一個第一開口和一對第二開口,所述第一開口為圓形,所述一對第二開口與所述第一開口連通,且沿所述第一開口的徑向方向設置,所述殼體的底部間隔設置有多個通孔;
封蓋,其為圓柱體形,所述封蓋的外側壁上沿所述封蓋的軸線方向間隔設置有一對第一凸起和一對第二凸起,所述一對第一凸起和所述一對第二凸起交錯設置,且分別相對于所述封蓋的軸線對稱設置,所述一對第一凸起和所述一對第二凸起間的距離大于或等于所述殼體的頂部的厚度,第一凸起的尺寸大于第二開口的尺寸,第二凸起的尺寸小于或等于第二開口的尺寸,所述封蓋選擇性地插入所述第一開口中,所述一對第二凸起選擇性地穿過所述一對第二開口;
第一隔板,其設置在所述殼體的下部中,所述第一隔板的直徑與所述殼體的下部的內徑相等,所述第一隔板封住所述殼體的下部,且與所述殼體的底部不接觸,所述第一隔板的尺寸小于所述殼體的上部和中部的橫截面的尺寸;
填料層,其設置在所述殼體的下部中,且位于所述第一隔板與所述殼體的底部之間;
第一豎桿,其沿豎直方向設置,所述第一豎桿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隔板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豎桿的另一端穿過所述封蓋的中部,并延伸出所述殼體,所述第一豎桿的另一端與所述封蓋固定連接。
優選的是,所述的富硒甘蔗的種植裝置中,所述殼體的上部為圓柱體形,所述殼體的中部直徑逐漸縮小呈圓臺形,所述第一開口位于所述殼體的頂部中央。
優選的是,所述的富硒甘蔗的種植裝置中,所述第一豎桿為圓柱體形,所述第一豎桿的外側壁上沿其圓周方向間隔設置有多根支撐桿,所述支撐桿位于所述殼體的上部中,所述支撐桿的一端與所述第一豎桿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桿的另一端接觸所述殼體的上部的內側壁。
優選的是,所述的富硒甘蔗的種植裝置中,還包括:
量筒,其為圓柱體形,所述量筒的頂部的邊緣設置有第三開口,所述量筒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量筒的外側壁上設置有刻度值;
第二隔板,其設置在所述量筒中,所述第二隔板的直徑與所述量筒的內徑相等;
第二豎桿,其沿所述量筒的軸向方向設置,所述第二豎桿的一端與所述第二隔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豎桿的另一端穿過所述量筒的頂部,并延伸出所述量筒。
優選的是,所述的富硒甘蔗的種植裝置中,所述第二豎桿的外側壁上沿所述第二豎桿的軸線方向間隔設置有多個限位塊,所述量筒的頂部設置有一個第四開口,所述第四開口設置為,當所述第二豎桿上下移動時,所述限位塊能穿過所述第四開口。
優選的是,所述的富硒甘蔗的種植裝置中,所述量筒的外側壁上設置有手柄。
優選的是,所述的富硒甘蔗的種植裝置中,所述殼體的下部的外側壁上沿所述殼體的下部的圓周方向間隔設置有多根水管,所述多根水管與所述殼體的下部固定,且連通,所述多根水管內均設置有填料層。
一種利用富硒甘蔗的種植裝置進行富硒甘蔗種植的方法,包括:
A、將富硒甘蔗種植裝置的中部和下部沿豎直方向放入一個蔗溝中,再沿所述殼體的下部的圓周方向開設蔗溝,一個水管對應一個蔗溝,水管的出口位于和其相對應的蔗溝中,將甘蔗種莖植于蔗溝中,并蓋好回填土;
B、將限位塊對著第四開口,通過第二豎桿帶動第二隔板移動至設定的位置處,轉動第二豎桿,使限位塊不對著第四開口,向量筒中倒入富硒營養液,之后使一對第二凸起對著一對第二開口,取出封蓋,第一隔板取出或位于殼體的上部或下部中,通過量筒向殼體中倒入富硒營養液,富硒營養液滲入蔗溝中,之后使一對第二凸起對著一對第二開口,向下壓封蓋,使一對第二凸起位于所述殼體的上部中后,轉動封蓋,使一對第一凸起對著一對第二開口,封住第一開口和一對第二開口;
其中,富硒營養液的加入量為:
定植后,按重量比為1:15將富硒營養液和水混合溶解后,通過量筒加入殼體中,每顆甘蔗施用量為0.5-1kg;
發芽后,按重量比為1:8將富硒營養液和水混合溶解后,通過量筒加入殼體中,每顆甘蔗施用量為0.7-1.0kg,每隔7-12天施用一次,連續施用2-3次;
苗高30-50cm后,按重量比為1:6將富硒營養液和水混合溶解后,通過量筒加入殼體中,每顆甘蔗施用量為0.8-1.2kg,每隔5-7天施用一次,連續施用5-7次。
優選的是,所述的利用富硒甘蔗的種植裝置進行富硒甘蔗種植的方法中,所述富硒營養液由以下重量份數的組分制成:
氯化鉀3-5份、硝酸鉀2-4份、硼酸1-2份、硫酸錳1-2份、溶菌酶0.01-0.1份、重過磷酸鈣2-3份、亞硒酸鈉或硒酸鈉2-4份。
本發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供的富硒甘蔗的種植裝置,不僅能施用硒肥,還能施用水和農藥藥液,不會破壞甘蔗根部的土壤,適用性高,還可用于其他作物的種植。
本發明提供的富硒甘蔗的種植裝置,能減少種植過程中澆水、施肥和噴灑農藥時的人力投入,能合理控制水、水溶性肥和農藥藥液的施入量,通過科學有效的管理,能大大提高甘蔗的產量。
本發明提供的富硒甘蔗的種植方法,通過在不同時期施用富硒營養液,能提高甘蔗中硒的含量,從而能提高甘蔗的品質。
本發明的其它優點、目標和特征將部分通過下面的說明體現,部分還將通過對本發明的研究和實踐而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理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所述的富硒甘蔗的種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所述的封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所述的殼體的頂部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所述的量筒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令本領域技術人員參照說明書文字能夠據以實施。
需要說明的是,下述實施方案中所述實驗方法,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常規方法,所述試劑和材料,如無特殊說明,均可從商業途徑獲得;在本發明的描述中,術語“橫向”、“縱向”、“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實施例1
如圖1至圖4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富硒甘蔗的種植裝置,包括:
殼體100,其內部中空,所述殼體100的下部為圓柱體形,所述殼體100的頂部設置有一個第一開口101和一對第二開口102,所述第一開口101為圓形,所述一對第二開口102與所述第一開口101連通,且沿所述第一開口101的徑向方向設置,所述殼體100的底部間隔設置有多個通孔,殼體100內的液體通過通孔流入土壤中;
封蓋110,其為圓柱體形,所述封蓋110的外側壁上沿所述封蓋110的軸線方向間隔設置有一對第一凸起111和一對第二凸起112,所述一對第一凸起111和所述一對第二凸起112交錯設置,且分別相對于所述封蓋110的軸線對稱設置,所述一對第一凸起111和所述一對第二凸起112間的距離(即兩者的豎直高度差)大于或等于所述殼體100的頂部的厚度,第一凸起111的尺寸大于第二開口102的尺寸,一對第一凸起111不能穿過一對第二開口102,第二凸起112的尺寸小于或等于第二開口102的尺寸,當封蓋110穿過第一開口101時,一對第二凸起112能穿過一對第二開口102,所述封蓋110選擇性地插入所述第一開口101中,裝置不使用時,封蓋110封住第一開口101,使用時抽出,所述一對第二凸起112選擇性地穿過所述一對第二開口102,裝置不使用時,一對第二凸起112穿過一對第二開口102,轉動封蓋110,使一對第二凸起112不對著一對第二開口102,一對第一凸起111對著一對第二開口102,固定住封蓋110,能防止雨水、甘蔗葉、蚊蟲進入殼體100中;
第一隔板120,其設置在所述殼體100的下部中,所述第一隔板120的直徑與所述殼體100的下部的內徑相等,所述第一隔板120封住所述殼體100的下部,且與所述殼體100的底部不接觸,所述第一隔板120的尺寸小于所述殼體100的上部和中部的橫截面的尺寸,這樣在第一豎桿140的帶動下,隔板能進入殼體100的上部和中部中,富硒營養液也能流入殼體100的下部中;
填料層130,其設置在所述殼體100的下部中,且位于所述第一隔板120與所述殼體100的底部之間;填料層130能防止土壤中的泥水反滲入殼體100的上部中,特別是在第一隔板120向上移動時,防止殼體100底部的泥土進入殼體100中。富硒營養液和農藥藥液通過本裝置施用后,可用水清洗殼體100的內部,使殼體100中無殘留。
第一豎桿140,其沿豎直方向設置,所述第一豎桿140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隔板120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豎桿140的另一端穿過所述封蓋110的中部,并延伸出所述殼體100,所述第一豎桿140的另一端與所述封蓋110固定連接。
使用時,將殼體100的中部和下部放入蔗溝中,殼體100的上部也可部分放入蔗溝中,只要殼體100的頂部露出即可。將甘蔗種莖植于蔗溝中,并蓋好回填土,這樣能固定富硒甘蔗的種植裝置。需要向土壤中施入水、富硒營養液和農藥藥液時,使一對第二凸起112對著一對第二開口102,取出封蓋110,第一隔板120取出或位于殼體100的上部或下部中,向殼體100中倒入一定量的富硒營養液,富硒營養液滲入蔗溝中,之后使一對第二凸起112對著一對第二開口102,向下壓封蓋110,使一對第二凸起112位于所述殼體100的上部中后,轉動封蓋110,使一對第一凸起111對著一對第二開口102,封蓋110和一對第一凸起111分別封住第一開口101和一對第二開口102,從而固定封蓋110,防止雨水和蚊蟲進入。所述的富硒甘蔗的種植裝置中,所述殼體100的上部為圓柱體形,所述殼體100的中部直徑逐漸縮小呈圓臺形,殼體100的中部的底部與殼體100的下部的頂部重合,所述第一開口位于所述殼體的頂部中央。因殼體100的中部為圓臺形,富硒營養液更容易流入殼體100的下部,進而流入土壤中。
所述的富硒甘蔗的種植裝置中,所述第一豎桿140為圓柱體形,所述第一豎桿140的外側壁上沿其圓周方向間隔設置有多根支撐桿141,所述支撐桿141位于所述殼體100的上部中,所述支撐桿141的一端與所述第一豎桿140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桿141的另一端接觸所述殼體100的上部的內側壁。支撐桿141起導向作用,使第一隔板120能沿著殼體100的軸線移動。
所述的富硒甘蔗的種植裝置中,還包括:
量筒150,其為圓柱體形,所述量筒150的頂部的邊緣設置有第三開口151,中部封閉,所述量筒150由透明材料制成,如玻璃、透明樹脂等,所述量筒150的外側壁上設置有刻度值;
第二隔板160,其設置在所述量筒150中,所述第二隔板160的直徑與所述量筒150的內徑相等;
第二豎桿170,其沿所述量筒150的軸向方向設置,所述第二豎桿170的一端與所述第二隔板160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豎桿170的另一端穿過所述量筒150的頂部,并延伸出所述量筒150。
量筒150在使用時,通過第二豎桿170帶動第二隔板160移動至設定的位置處,向量筒150中倒入富硒營養液,即可使富硒營養液達到需要的量,之后倒入殼體中。
所述的富硒甘蔗的種植裝置中,所述第二豎桿170的外側壁上沿所述第二豎桿170的軸線方向間隔設置有多個限位塊171,所述量筒150的頂部設置有一個第四開口,所述第四開口設置為,當所述第二豎桿170上下移動時,所述限位塊171能穿過所述第四開口。
量筒150在使用時,將限位塊171對著第四開口,通過第二豎桿170帶動第二隔板160移動至設定的位置處,轉動第二豎桿170,使限位塊171不對著第四開口,向量筒150中倒入富硒營養液,即可使富硒營養液達到需要的量。
所述的富硒甘蔗的種植裝置中,所述量筒150的外側壁上設置有手柄。
所述的富硒甘蔗的種植裝置中,所述殼體100的下部的外側壁上沿所述殼體的下部的圓周方向間隔設置有多根水管,所述多根水管與所述殼體100的下部固定,且連通,所述多根水管內均設置有填料層130。這樣一個富硒甘蔗的種植裝置可為多顆甘蔗提供富硒營養液。
一種利用富硒甘蔗的種植裝置進行富硒甘蔗種植的方法,包括:
A、將殼體100的中部和下部沿豎直方向放入一個蔗溝中,再沿所述殼體100的下部的圓周方向開設蔗溝,一個水管對應一個蔗溝,水管的出口位于和其相對應的蔗溝中,將甘蔗種莖植于蔗溝中,并蓋好回填土;殼體100的底部和水管的出口均位于蔗溝中。甘蔗環繞本裝置種植,本裝置的一側也種植了一顆甘蔗。即中間一顆,周圍環繞多顆。
B、將限位塊171對著第四開口,通過第二豎桿170帶動第二隔板160移動至設定的位置處,即達到需要的量,轉動第二豎桿170,使限位塊171不對著第四開口,向量筒150中倒入設定量的富硒營養液,之后使一對第二凸起112對著一對第二開口102,取出封蓋110,封蓋110帶動第一豎桿140向上,使第一隔板120取出或位于殼體100的上部或下部中,通過量筒150向殼體100中倒入富硒營養液,富硒營養液滲入蔗溝中,可用少量水沖洗量筒150和殼體100內部,之后使一對第二凸起112對著一對第二開口102,向下壓封蓋110,使一對第二凸起112位于所述殼體100的上部中后,轉動封蓋110,使一對第一凸起111對著一對第二開口102,封住第一開口101和一對第二開口102;
其中,富硒營養液的加入量為:
定植后,按重量比為1:15將富硒營養液和水混合溶解后,通過量筒150加入殼體100中,每顆甘蔗施用量為0.5kg;定植后種莖對富硒營養液的吸收較少,主要用于保濕。
發芽后,按重量比為1:8將富硒營養液和水混合溶解后,通過量筒150加入殼體100中,每顆甘蔗施用量為0.7kg,每隔7天施用一次,連續施用2次;吸收量增大,水和富硒營養液施用量增多。
苗高30cm后,按重量比為1:6將富硒營養液和水混合溶解后,通過量筒150加入殼體100中,每顆甘蔗施用量為0.8kg,每隔5天施用一次,連續施用5次。吸收量增大,水和富硒營養液施用量增多。量筒量的是一個裝置對應的所有甘蔗需要的量。
所述的利用富硒甘蔗的種植裝置進行富硒甘蔗種植的方法中,所述富硒營養液由以下重量份數的組分制成:
氯化鉀3份、硝酸鉀2份、硼酸1份、硫酸錳1份、溶菌酶0.01份、重過磷酸鈣2份和亞硒酸鈉。
實施例2
如圖1至圖4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富硒甘蔗的種植裝置,包括:
殼體100,其內部中空,所述殼體100的下部為圓柱體形,所述殼體100的頂部設置有一個第一開口101和一對第二開口102,所述第一開口101為圓形,所述一對第二開口102與所述第一開口101連通,且沿所述第一開口101的徑向方向設置,所述殼體100的底部間隔設置有多個通孔,殼體100內的液體通過通孔流入土壤中;
封蓋110,其為圓柱體形,所述封蓋110的外側壁上沿所述封蓋110的軸線方向間隔設置有一對第一凸起111和一對第二凸起112,所述一對第一凸起111和所述一對第二凸起112交錯設置,且分別相對于所述封蓋110的軸線對稱設置,所述一對第一凸起111和所述一對第二凸起112間的距離(即兩者的豎直高度差)大于或等于所述殼體100的頂部的厚度,第一凸起111的尺寸大于第二開口102的尺寸,一對第一凸起111不能穿過一對第二開口102,第二凸起112的尺寸小于或等于第二開口102的尺寸,當封蓋110穿過第一開口101時,一對第二凸起112能穿過一對第二開口102,所述封蓋110選擇性地插入所述第一開口101中,裝置不使用時,封蓋110封住第一開口101,使用時抽出,所述一對第二凸起112選擇性地穿過所述一對第二開口102,裝置不使用時,一對第二凸起112穿過一對第二開口102,轉動封蓋110,使一對第二凸起112不對著一對第二開口102,一對第一凸起111對著一對第二開口102,固定住封蓋110,能防止雨水、甘蔗葉、蚊蟲進入殼體100中;
第一隔板120,其設置在所述殼體100的下部中,所述第一隔板120的直徑與所述殼體100的下部的內徑相等,所述第一隔板120封住所述殼體100的下部,且與所述殼體100的底部不接觸,所述第一隔板120的尺寸小于所述殼體100的上部和中部的橫截面的尺寸,這樣在第一豎桿140的帶動下,隔板能進入殼體100的上部和中部中,富硒營養液也能流入殼體100的下部中;
填料層130,其設置在所述殼體100的下部中,且位于所述第一隔板120與所述殼體100的底部之間;填料層130能防止土壤中的泥水反滲入殼體100的上部中,特別是在第一隔板120向上移動時,防止殼體100底部的泥土進入殼體100中。富硒營養液和農藥藥液通過本裝置施用后,可用水清洗殼體100的內部,使殼體100中無殘留。
第一豎桿140,其沿豎直方向設置,所述第一豎桿140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隔板120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豎桿140的另一端穿過所述封蓋110的中部,并延伸出所述殼體100,所述第一豎桿140的另一端與所述封蓋110固定連接。
使用時,將殼體100的中部和下部放入蔗溝中,殼體100的上部也可部分放入蔗溝中,只要殼體100的頂部露出即可。將甘蔗種莖植于蔗溝中,并蓋好回填土,這樣能固定富硒甘蔗的種植裝置。需要向土壤中施入水、富硒營養液和農藥藥液時,使一對第二凸起112對著一對第二開口102,取出封蓋110,第一隔板120取出或位于殼體100的上部或下部中,向殼體100中倒入一定量的富硒營養液,富硒營養液滲入蔗溝中,之后使一對第二凸起112對著一對第二開口102,向下壓封蓋110,使一對第二凸起112位于所述殼體100的上部中后,轉動封蓋110,使一對第一凸起111對著一對第二開口102,封蓋110和一對第一凸起111分別封住第一開口101和一對第二開口102,從而固定封蓋110,防止雨水和蚊蟲進入。
所述的富硒甘蔗的種植裝置中,所述殼體100的上部為圓柱體形,所述殼體100的中部直徑逐漸縮小呈圓臺形,殼體100的中部的底部與殼體100的下部的頂部重合,所述第一開口位于所述殼體的頂部中央。因殼體100的中部為圓臺形,富硒營養液更容易流入殼體100的下部,進而流入土壤中。
所述的富硒甘蔗的種植裝置中,所述第一豎桿140為圓柱體形,所述第一豎桿140的外側壁上沿其圓周方向間隔設置有多根支撐桿141,所述支撐桿141位于所述殼體100的上部中,所述支撐桿141的一端與所述第一豎桿140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桿141的另一端接觸所述殼體100的上部的內側壁。支撐桿141起導向作用,使第一隔板120能沿著殼體100的軸線移動。
所述的富硒甘蔗的種植裝置中,還包括:
量筒150,其為圓柱體形,所述量筒150的頂部的邊緣設置有第三開口151,中部封閉,所述量筒150由透明材料制成,如玻璃、透明樹脂等,所述量筒150的外側壁上設置有刻度值;
第二隔板160,其設置在所述量筒150中,所述第二隔板160的直徑與所述量筒150的內徑相等;
第二豎桿170,其沿所述量筒150的軸向方向設置,所述第二豎桿170的一端與所述第二隔板160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豎桿170的另一端穿過所述量筒150的頂部,并延伸出所述量筒150。
量筒150在使用時,通過第二豎桿170帶動第二隔板160移動至設定的位置處,向量筒150中倒入富硒營養液,即可使富硒營養液達到需要的量。
所述的富硒甘蔗的種植裝置中,所述第二豎桿170的外側壁上沿所述第二豎桿170的軸線方向間隔設置有多個限位塊171,所述量筒150的頂部設置有一個第四開口,所述第四開口設置為,當所述第二豎桿170上下移動時,所述限位塊171能穿過所述第四開口。
量筒150在使用時,將限位塊171對著第四開口,通過第二豎桿170帶動第二隔板160移動至設定的位置處,轉動第二豎桿170,使限位塊171不對著第四開口,向量筒150中倒入富硒營養液,即可使富硒營養液達到需要的量。
所述的富硒甘蔗的種植裝置中,所述量筒150的外側壁上設置有手柄。
所述的富硒甘蔗的種植裝置中,所述殼體100的下部的外側壁上沿所述殼體的下部的圓周方向間隔設置有多根水管,所述多根水管與所述殼體100的下部固定,且連通,所述多根水管內均設置有填料層130。這樣一個富硒甘蔗的種植裝置可為多顆甘蔗提供富硒營養液。
一種利用富硒甘蔗的種植裝置進行富硒甘蔗種植的方法,包括:
A、將殼體100的中部和下部沿豎直方向放入一個蔗溝中,再沿所述殼體100的下部的圓周方向開設蔗溝,一個水管對應一個蔗溝,水管的出口位于和其相對應的蔗溝中,將甘蔗種莖植于蔗溝中,并蓋好回填土;殼體100的底部和水管的出口均位于蔗溝中。
B、將限位塊171對著第四開口,通過第二豎桿170帶動第二隔板160移動至設定的位置處,轉動第二豎桿170,使限位塊171不對著第四開口,向量筒150中倒入設定量的富硒營養液,之后使一對第二凸起112對著一對第二開口102,取出封蓋110,封蓋110帶動第一豎桿140向上,使第一隔板120取出或位于殼體100的上部或下部中,通過量筒150向殼體100中倒入富硒營養液,富硒營養液滲入蔗溝中,可用少量水沖洗量筒150和殼體100內部,之后使一對第二凸起112對著一對第二開口102,向下壓封蓋110,使一對第二凸起112位于所述殼體100的上部中后,轉動封蓋110,使一對第一凸起111對著一對第二開口102,封住第一開口101和一對第二開口102;
其中,富硒營養液的加入量為:
定植后,按重量比為1:15將富硒營養液和水混合溶解后,通過量筒150加入殼體100中,每顆甘蔗施用量為1kg;定植后種莖對富硒營養液的吸收較少,主要用于保濕。
發芽后,按重量比為1:8將富硒營養液和水混合溶解后,通過量筒150加入殼體100中,每顆甘蔗施用量為1.0kg,每隔12天施用一次,連續施用3次;吸收量增大,水和富硒營養液施用量增多。
苗高50cm后,按重量比為1:6將富硒營養液和水混合溶解后,通過量筒150加入殼體100中,每顆甘蔗施用量為1.2kg,每隔7天施用一次,連續施用7次。吸收量增大,水和富硒營養液施用量增多。
所述的利用富硒甘蔗的種植裝置進行富硒甘蔗種植的方法中,所述富硒營養液由以下重量份數的組分制成:
氯化鉀5份、硝酸鉀4份、硼酸2份、硫酸錳2份、溶菌酶0.1份、重過磷酸鈣3份和亞硒酸鈉4份。
實施例3
如圖1至圖4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富硒甘蔗的種植裝置,包括:
殼體100,其內部中空,所述殼體100的下部為圓柱體形,所述殼體100的頂部設置有一個第一開口101和一對第二開口102,所述第一開口101為圓形,所述一對第二開口102與所述第一開口101連通,且沿所述第一開口101的徑向方向設置,所述殼體100的底部間隔設置有多個通孔,殼體100內的液體通過通孔流入土壤中;
封蓋110,其為圓柱體形,所述封蓋110的外側壁上沿所述封蓋110的軸線方向間隔設置有一對第一凸起111和一對第二凸起112,所述一對第一凸起111和所述一對第二凸起112交錯設置,且分別相對于所述封蓋110的軸線對稱設置,所述一對第一凸起111和所述一對第二凸起112間的距離(即兩者的豎直高度差)大于或等于所述殼體100的頂部的厚度,第一凸起111的尺寸大于第二開口102的尺寸,一對第一凸起111不能穿過一對第二開口102,第二凸起112的尺寸小于或等于第二開口102的尺寸,當封蓋110穿過第一開口101時,一對第二凸起112能穿過一對第二開口102,所述封蓋110選擇性地插入所述第一開口101中,裝置不使用時,封蓋110封住第一開口101,使用時抽出,所述一對第二凸起112選擇性地穿過所述一對第二開口102,裝置不使用時,一對第二凸起112穿過一對第二開口102,轉動封蓋110,使一對第二凸起112不對著一對第二開口102,一對第一凸起111對著一對第二開口102,固定住封蓋110,能防止雨水、甘蔗葉、蚊蟲進入殼體100中;
第一隔板120,其設置在所述殼體100的下部中,所述第一隔板120的直徑與所述殼體100的下部的內徑相等,所述第一隔板120封住所述殼體100的下部,且與所述殼體100的底部不接觸,所述第一隔板120的尺寸小于所述殼體100的上部和中部的橫截面的尺寸,這樣在第一豎桿140的帶動下,隔板能進入殼體100的上部和中部中,富硒營養液也能流入殼體100的下部中;
填料層130,其設置在所述殼體100的下部中,且位于所述第一隔板120與所述殼體100的底部之間;填料層130能防止土壤中的泥水反滲入殼體100的上部中,特別是在第一隔板120向上移動時,防止殼體100底部的泥土進入殼體100中。富硒營養液和農藥藥液通過本裝置施用后,可用水清洗殼體100的內部,使殼體100中無殘留。
第一豎桿140,其沿豎直方向設置,所述第一豎桿140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隔板120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豎桿140的另一端穿過所述封蓋110的中部,并延伸出所述殼體100,所述第一豎桿140的另一端與所述封蓋110固定連接。
使用時,將殼體100的中部和下部放入蔗溝中,殼體100的上部也可部分放入蔗溝中,只要殼體100的頂部露出即可。將甘蔗種莖植于蔗溝中,并蓋好回填土,這樣能固定富硒甘蔗的種植裝置。需要向土壤中施入水、富硒營養液和農藥藥液時,使一對第二凸起112對著一對第二開口102,取出封蓋110,第一隔板120取出或位于殼體100的上部或下部中,向殼體100中倒入一定量的富硒營養液,富硒營養液滲入蔗溝中,之后使一對第二凸起112對著一對第二開口102,向下壓封蓋110,使一對第二凸起112位于所述殼體100的上部中后,轉動封蓋110,使一對第一凸起111對著一對第二開口102,封蓋110和一對第一凸起111分別封住第一開口101和一對第二開口102,從而固定封蓋110,防止雨水和蚊蟲進入。
所述的富硒甘蔗的種植裝置中,所述殼體100的上部為圓柱體形,所述殼體100的中部直徑逐漸縮小呈圓臺形,殼體100的中部的底部與殼體100的下部的頂部重合,所述第一開口位于所述殼體的頂部中央。因殼體100的中部為圓臺形,富硒營養液更容易流入殼體100的下部,進而流入土壤中。
所述的富硒甘蔗的種植裝置中,所述第一豎桿140為圓柱體形,所述第一豎桿140的外側壁上沿其圓周方向間隔設置有多根支撐桿141,所述支撐桿141位于所述殼體100的上部中,所述支撐桿141的一端與所述第一豎桿140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桿141的另一端接觸所述殼體100的上部的內側壁。支撐桿141起導向作用,使第一隔板120能沿著殼體100的軸線移動。
所述的富硒甘蔗的種植裝置中,還包括:
量筒150,其為圓柱體形,所述量筒150的頂部的邊緣設置有第三開口151,中部封閉,所述量筒150由透明材料制成,如玻璃、透明樹脂等,所述量筒150的外側壁上設置有刻度值;
第二隔板160,其設置在所述量筒150中,所述第二隔板160的直徑與所述量筒150的內徑相等;
第二豎桿170,其沿所述量筒150的軸向方向設置,所述第二豎桿170的一端與所述第二隔板160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豎桿170的另一端穿過所述量筒150的頂部,并延伸出所述量筒150。
量筒150在使用時,通過第二豎桿170帶動第二隔板160移動至設定的位置處,向量筒150中倒入富硒營養液,即可使富硒營養液達到需要的量。
所述的富硒甘蔗的種植裝置中,所述第二豎桿170的外側壁上沿所述第二豎桿170的軸線方向間隔設置有多個限位塊171,所述量筒150的頂部設置有一個第四開口,所述第四開口設置為,當所述第二豎桿170上下移動時,所述限位塊171能穿過所述第四開口。
量筒150在使用時,將限位塊171對著第四開口,通過第二豎桿170帶動第二隔板160移動至設定的位置處,轉動第二豎桿170,使限位塊171不對著第四開口,向量筒150中倒入富硒營養液,即可使富硒營養液達到需要的量。
所述的富硒甘蔗的種植裝置中,所述量筒150的外側壁上設置有手柄。
所述的富硒甘蔗的種植裝置中,所述殼體100的下部的外側壁上沿所述殼體的下部的圓周方向間隔設置有多根水管,所述多根水管與所述殼體100的下部固定,且連通,所述多根水管內均設置有填料層130。這樣一個富硒甘蔗的種植裝置可為多顆甘蔗提供富硒營養液。
一種利用富硒甘蔗的種植裝置進行富硒甘蔗種植的方法,包括:
A、將殼體100的中部和下部沿豎直方向放入一個蔗溝中,再沿所述殼體100的下部的圓周方向開設蔗溝,一個水管對應一個蔗溝,水管的出口位于和其相對應的蔗溝中,將甘蔗種莖植于蔗溝中,并蓋好回填土;殼體100的底部和水管的出口均位于蔗溝中。
B、將限位塊171對著第四開口,通過第二豎桿170帶動第二隔板160移動至設定的位置處,轉動第二豎桿170,使限位塊171不對著第四開口,向量筒150中倒入設定量的富硒營養液,之后使一對第二凸起112對著一對第二開口102,取出封蓋110,封蓋110帶動第一豎桿140向上,使第一隔板120取出或位于殼體100的上部或下部中,通過量筒150向殼體100中倒入富硒營養液,富硒營養液滲入蔗溝中,可用少量水沖洗量筒150和殼體100內部,之后使一對第二凸起112對著一對第二開口102,向下壓封蓋110,使一對第二凸起112位于所述殼體100的上部中后,轉動封蓋110,使一對第一凸起111對著一對第二開口102,封住第一開口101和一對第二開口102;
其中,富硒營養液的加入量為:
定植后,按重量比為1:15將富硒營養液和水混合溶解后,通過量筒150加入殼體100中,每顆甘蔗施用量為0.7kg;定植后種莖對富硒營養液的吸收較少,主要用于保濕。
發芽后,按重量比為1:8將富硒營養液和水混合溶解后,通過量筒150加入殼體100中,每顆甘蔗施用量為0.8kg,每隔9天施用一次,連續施用3次;吸收量增大,水和富硒營養液施用量增多。
苗高40cm后,按重量比為1:6將富硒營養液和水混合溶解后,通過量筒150加入殼體100中,每顆甘蔗施用量為1kg,每隔6天施用一次,連續施用6次。吸收量增大,水和富硒營養液施用量增多。
所述的利用富硒甘蔗的種植裝置進行富硒甘蔗種植的方法中,所述富硒營養液由以下重量份數的組分制成:
氯化鉀4份、硝酸鉀3份、硼酸2份、硫酸錳2份、溶菌酶0.05份、重過磷酸鈣2.5份和硒酸鈉3份。
盡管本發明的實施方案已公開如上,但其并不僅僅限于說明書和實施方式中所列運用,它完全可以被適用于各種適合本發明的領域,對于熟悉本領域的人員而言,可容易地實現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離權利要求及等同范圍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發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細節和這里示出與描述的圖例和實施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