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水產養殖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南方丘陵地帶坡地生態養殖草魚的方法。
背景技術:
:草魚是一種淡水生物,棲息于平原地區的江河湖泊,一般喜居于水的中下層和近岸多水草區域。性活潑,游泳迅速,常成群覓食。因其生長迅速,飼料來源廣,是中國淡水養殖的四大家魚之一南方丘陵地帶水源豐富,但是平地較少,隨著中國人口的增長以及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平地被用于建造房屋和工廠,隨著征地的范圍越來越廣,農業用地逐漸減少,草魚的生產范圍也逐漸減小;同時,草魚喜歡生活在比較干凈的水域里,普通的魚塘養殖需要經常清理魚塘內的雜質,這也給養殖者增加了負擔;因此,提供一種新的養殖方式生產高質量草魚取代原有的一部分在平原湖泊養殖的草魚已經迫在眉睫。技術實現要素:鑒于以上內容,有必要提供一種南方丘陵地帶坡地生態養殖草魚的方法,它不僅能夠利用坡地進行養殖,還可以不用清理魚塘內的雜質,并且干凈無公害,肉質滑嫩爽口。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南方丘陵地帶坡地生態養殖草魚的方法,所述南方丘陵地帶坡地生態養殖草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選址:選擇南方丘陵地帶具有不斷流小溪的坡地;S2、建塘:建造若干長8米,寬2米,深1.6米的水泥池,若干所述水泥池呈階梯狀分布,長邊與高地勢指向低地勢的方向平行;位于最高處的水泥池一端引入溪流,另一端設置除糞引流裝置向下一級水泥池引流;其余的每一級水泥池一端接收上一級水泥池的水,另一端設置所述除糞引流裝置向各自的下一級水泥池引流;最下級的水泥池向引入溪流的小溪下游引流;所述除糞引流裝置包括吸水管、防洪管、兩浮筒、鐵鏈、錨、吊耳、軟管和引流管;所述吸水管豎直設置,底端距離池底5cm,頂端與所述防洪管連接;所述防洪管的軸線平行于水平面,頂部開設有開口,底部與所述兩浮筒、所述鐵鏈連接;所述開口低于所在水泥池的頂面,所述吊耳設置在所述防洪管的頂部;所述防洪管一端與所述吸水管連接,另一端與所述軟管連接;所述兩浮筒的軸線垂直于所述吸水管、所述防洪管軸線;所述鐵鏈一端與所述防洪管中部連接,另一端與所述錨連接;所述錨的高度加上所述鐵鏈的長度大于所述引流管的長度5cm,所述錨的重力加上所述鐵鏈的重力大于所述兩浮筒的浮力;所述引流管一端與所述軟管連接,另一端設置在下一級水泥池之上2.5m處;S3、消毒:每年在投放魚苗前使用消毒劑對水泥池進行殺菌消毒,消毒后進行換水處理;每月投放生石灰進行消毒,投放生石灰時偶數級與奇數級的水泥池錯開日期投放;S4、養殖:魚苗的投放時間選擇在4、5月,投放魚苗的重量為不小于200克,每一水泥池初期投放130~150尾,2個月后留50~55尾,多余的魚撈出分塘或者銷售處理;每天按魚重量的1.8~2.5%投放合成飼料,并且每天按魚重量的0.5%~1.2%投放嫩竹葉或者皇竹草;投放時間為每天早上8點和下午4點;所述合成飼料由如下重量份的材料組成:蠶豆3~7份,玉米40~55份,蚯蚓12~18份,蝦粉2~3份,米糠5~7份,麥麩3~6份,魚腥草全草8~12份,貝殼粉1~2份;所述合成飼料的制備方法為:按上述比例重量份稱取材料,然后使用粉碎機粉碎混合,再使用烘干機烘干;在制作合成飼料時,根據時間的推移逐漸減小蚯蚓的比例。進一步地,所述水泥池還設置有防洪管;所述防洪管一端高于所述開口,并低于池頂,另一端與小溪的下游連通。進一步地,所述吸水管、所述防洪管、所述引流管為DN100的PVC管,所述防洪管為DN300的PVC管。進一步地,所述開口的直徑為100mm。進一步地,所述軟管的長度等于8m。進一步地,投放魚苗半個月內,所述合成飼料由如下重量份的材料組成:蠶豆5份,玉米48份,蚯蚓18份,蝦粉3份,米糠6份,麥麩5份,魚腥草全草10份,貝殼粉2份;投放魚苗半個月到兩個月,所述合成飼料由如下重量份的材料組成:蠶豆5份,玉米48份,蚯蚓15份,蝦粉3份,米糠6份,麥麩5份,魚腥草全草10份,貝殼粉2份;投放魚苗兩個月后,所述合成飼料由如下重量份的材料組成:蠶豆5份,玉米48份,蚯蚓12份,蝦粉3份,米糠6份,麥麩5份,魚腥草全草10份,貝殼粉2份。進一步地,所述小溪的瞬時流量常年不小于0.003立方米每秒。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明通過在坡地設置若干呈階梯狀排列的長8米、寬2米、深1.6米的水泥池,并設置吸水管、防洪管、兩浮筒、鐵鏈、錨、吊耳、軟管和引流管用于控制水泥池的水位以及防洪;同時還引入了溪流,溪水流經一級水泥池向下一級水泥池落下時經過2.5米的落差補充了新鮮空氣,不用人工進行補氧,能夠在坡地大量養殖草魚;同時,每天投放的飼料經過大量的實踐配成,使魚的肉質滑嫩爽口,并且能夠預防草魚得腸炎。附圖說明圖1為本發明中水泥池的立體圖。具體實施方式的附圖標號說明:水泥池1吸水管2防洪管3浮筒31鐵鏈32錨33軟管34開口35引流管4排洪管5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一種南方丘陵地帶坡地生態養殖草魚的方法作進一步說明。在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當中,一種南方丘陵地帶坡地生態養殖草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選址:選擇南方丘陵地帶具有不斷流小溪的坡地。優選地,所述小溪的瞬時流量常年不小于0.003立方米每秒。S2、建塘:請參閱圖1,建造若干長8米,寬2米,深1.6米的水泥池1,若干所述水泥池1呈階梯狀分布,長邊與高地勢指向低地勢的方向平行。位于最高處的水泥池1一端引入溪流,另一端設置除糞引流裝置向下一級水泥池1引流。其余的每一級水泥池1一端接收上一級水泥池1的水,另一端設置所述除糞引流裝置向各自的下一級水泥池1引流。最下級的水泥池1向引入溪流的小溪下游引流。所述除糞引流裝置包括吸水管2、防洪管3、兩浮筒31、鐵鏈32、錨33、吊耳、軟管34和引流管4;所述吸水管2豎直設置,底端距離池底5cm,頂端與所述防洪管3連接;所述防洪管3的軸線平行于水平面,頂部開設有開口35,底部與所述兩浮筒31、所述鐵鏈32連接;所述開口35低于所在水泥池的頂面,所述吊耳設置在所述防洪管3的頂部;所述防洪管3一端與所述吸水管2連接,另一端與所述軟管34連接;所述兩浮筒31的軸線垂直于所述吸水管2、所述防洪管3軸線;所述鐵鏈32一端與所述防洪管3中部連接,另一端與所述錨33連接;所述錨33的高度加上所述鐵鏈32的長度大于所述引流管4的長度5cm,所述錨33的重力加上所述鐵鏈32的重力大于所述兩浮筒31的浮力,所述軟管34的長度等于8m;所述引流管4一端與所述軟管34連接,另一端設置在下一級水泥池1之上2.5m處。優選地,所述水泥池1還設置有排洪管5;所述排洪管5一端高于所述開口35,并低于池頂,另一端與小溪的下游連通,當溪水量過大時,由所述防洪管將多余的溪水直接引入小溪下游,避免魚塘被淹沒。在本實施例當中,所述吸水管2、所述防洪管3、所述引流管4為DN100的PVC管,所述排洪管5為DN300的PVC管,所述開口35的直徑為100mm,所述軟管的長度等于8m。S3、消毒:每年在投放魚苗前使用消毒劑對水泥池進行殺菌消毒,消毒后進行換水處理;每月投放生石灰進行消毒,投放生石灰時偶數級與奇數級的水泥池錯開日期投放。S4、養殖:魚苗的投放時間選擇在4、5月,投放魚苗的重量為不小于200克,每一水泥池初期投放130~150尾,2個月后留50~55尾,多余的魚撈出分塘或者銷售處理。每天按魚重量的1.8~2.5%投放合成飼料,并且每天按魚重量的0.5%~1.2%投放嫩竹葉或者皇竹草;投放時間為每天早上8點和下午4點。優選地,隨著養殖時間的增加,每天投放的合成飼料逐漸減小,每天投放的嫩竹葉或者皇竹草的逐漸增加。在本實施例中,養殖1個月內,每天按魚重量的2.5%投放合成飼料,并且每天按魚重量的0.5%投放嫩竹葉或者皇竹草;養殖1個月到3個月,每天按魚重量的2.2%投放合成飼料,并且每天按魚重量的0.8%投放嫩竹葉或者皇竹草,養殖3個月到6個月,每天按魚重量的2.0%投放合成飼料,并且每天按魚重量的1%投放嫩竹葉或者皇竹草;養殖6個月后,每天按魚重量的1.8%投放合成飼料,并且每天按魚重量的1.2%投放嫩竹葉或者皇竹草。所述合成飼料由如下重量份的材料組成:蠶豆3~7份,玉米40~55份,蚯蚓12~18份,蝦粉2~3份,米糠5~7份,麥麩3~6份,魚腥草全草8~12份,貝殼粉1~2份。所述合成飼料的制備方法為:按上述比例重量份稱取材料,然后使用粉碎機粉碎混合,再使用烘干機烘干。在制作合成飼料時,根據時間的推移逐漸減小蚯蚓的比例。優選地,投放魚苗半個月內,所述合成飼料由如下重量份的材料組成:蠶豆5份,玉米48份,蚯蚓18份,蝦粉3份,米糠6份,麥麩5份,魚腥草全草10份,貝殼粉2份;投放魚苗半個月到兩個月,所述合成飼料由如下重量份的材料組成:蠶豆5份,玉米48份,蚯蚓15份,蝦粉3份,米糠6份,麥麩5份,魚腥草全草10份,貝殼粉2份;投放魚苗兩個月后,所述合成飼料由如下重量份的材料組成:蠶豆5份,玉米48份,蚯蚓12份,蝦粉3份,米糠6份,麥麩5份,魚腥草全草10份,貝殼粉2份。本發明通過在飼料中添加增加蠶豆以及具有抗菌殺毒的魚腥草,能夠改變草魚的肉質并且能夠預防腸炎,使草魚的肉滑嫩爽口,提升草魚的口感;經過多年實踐,按本發明的步驟飼養的草魚未發現過得腸炎的跡象。當所述水泥池1引入溪流時,由于所述兩浮筒31的原因,所述排洪管3將浮在水面,但又由于所述錨33和鐵鏈32的重力大于所述兩浮筒31的浮力,并且所述錨33的高度加上所述鐵鏈32的長度大于所述吸水管長度5cm,進而使所述吸水管1距離池底5cm,并且使所述排洪管3的一部分低于水面,然后通過虹吸現象源源不斷的將所述水泥池1底部的水以及草魚的糞便輸送到下一級水泥池1,最終排出所述水泥池1。同時,人可以通過使用帶鉤的長桿通過所述吊耳調整所述吸水管2、所述排洪管3的位置,方便清理所述水泥池1內的沉淀。本發明通過在坡地設置若干呈階梯狀排列的長8米、寬2米、深1.6米的水泥池,并設置吸水管2、防洪管3、兩浮筒31、鐵鏈32、錨33、吊耳、軟管34和引流管4用于控制水泥池的水位以及防洪;同時還引入了溪流,溪水流經一級水泥池向下一級水泥池落下時經過2.5米的落差補充了新鮮空氣,不用人工進行補氧,能夠在坡地大量養殖草魚;同時,每天投放的飼料經過大量的實踐配成,使魚的肉質滑嫩爽口,并且能夠預防草魚得腸炎。上述說明是針對本發明較佳可行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但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專利申請范圍,凡本發明所提示的技術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變化或修飾變更,均應屬于本發明所涵蓋專利范圍。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