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植物繁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猴頭杜鵑種子繁殖方法。
背景技術:
猴頭杜鵑 (Rhododendron simiarum Hance)隸屬杜鵑花科(Ericaceae)杜鵑花屬(Rhododendron L.)常綠杜鵑亞屬(Subgen. Hymenanthes),為常綠灌木至小喬木;高3-10 m,葉片較大、厚革質,葉正面黃綠色、背面被淡棕色毛被;總狀傘形花序頂生、有花5-9朵,花乳白色至粉紅色、喉部有紫紅色斑點,4-5月開放,為一種花、葉及株形具佳的優良觀賞植物。該物種分布地域較廣,產于江西、安徽、福建、廣東、廣西、貴州、海南及浙江、湖南南部,生于海拔500-1800 m的山坡、山頂及林下,是高山地區山地苔蘚矮曲林的主要組成樹種之一,也是亞熱帶山頂矮林植被中分布最廣、面積最大的群系。由于猴頭杜鵑自然分布地域廣、分布海拔相對較低,故在低海拔地區栽培適應性強,是一種可望在我國長江流域城市園林中大面積推廣的大葉常綠類杜鵑(目前在我國華東、華南庭園中已有少量栽培),產業化和園林應用前景廣闊。
杜鵑花繁殖方法主要有扦插繁殖、嫁接繁殖、播種繁殖及組培快繁等。我們研究發現猴頭杜鵑采用不同激素及不同基質處理,扦插1年以上仍不能生根(插穗不腐爛、不失水、不落葉、也不生根),說明其扦插生根極為困難;嫁接繁殖,接穗難以與母本愈合,也未見成功的報道;組培快繁是近數十年迅速發展的技術,雖然可以大幅度提高繁殖系數,但猴頭杜鵑組培苗生根技術尚未有效解決,也未見成功繁殖的報道。故此,從目前的技術來說,播種繁殖是猴頭杜鵑產業化的唯一手段。
播種育苗具有繁殖系數高(杜鵑花種子數量多)、幼苗根系好、栽培適應性強等特點,為原產中高海拔山地的杜鵑逐漸適應低海拔環境的有效馴化手段,但目前我國杜鵑花播種育苗仍然存在都多的問題:杜鵑花種子極小,呈糠秕狀,胚乳營養物質少,幼苗生長極慢(1年生的常綠杜鵑苗株高多2-4 cm)、嬌弱;種子萌發及幼苗生長過程中忌強光和干燥,短期的干旱將導致幼苗失水死亡,而過高的濕度又容易引發幼苗期重要土傳病害--猝倒病的發生與蔓延,導致育苗失敗。因此,播種基質的組成及環境因子是決定杜鵑花種子育苗成敗的關鍵。猴頭杜鵑雖然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和廣闊的園林應用前景,但至今未見成功繁殖的報道。為了加快我國猴頭杜鵑引種馴化及產業化的進程,在多個杜鵑花專項的資助下,近幾年我們系統開展了猴頭杜鵑種子繁殖的基質研發及幼苗培育技術研究,篩選出一種適合其播種育苗的新基質,成功解決了其幼苗生長慢、管理難、成苗率低等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操作簡單、管理方便、幼苗生長健壯、成苗率高的種子繁殖方法,以促進猴頭杜鵑產業化及園林應用。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猴頭杜鵑種子繁殖方法,其步驟:(1)種子收集:每年11月上旬蒴果由黃變褐、即將開裂時采摘蒴果,放置于室內晾干,待蒴果自然開裂后抖出種子;(2)苗床制作:泥瓦盆播種,盆底添加碎瓦片、碎石和粗粒土,上層加腐殖土與蛭石=3:1體積比的混合基質,搖平、輕壓基質,澆透水;(3)播種:常溫溫室條件下,4月上旬-5月中旬將種子均勻地撒播在步驟(2)所述的混合基質表面;(4)覆蓋苔蘚:在種子上層均勻的覆蓋一層剪碎的活苔蘚,耙平輕壓;(5)發芽期管理:苔蘚鋪設后澆透水,覆蓋塑料薄膜保溫保濕,并每周噴水增濕2次;(6)幼苗管理與移栽:種子發芽后揭膜,50-75%遮陽、常溫養護管理,并每2周噴灑殺菌劑1次;幼苗培育1年后移栽到穴盤、溫室條件下養護管理,或幼苗培育2年后直接移栽到塑料大棚或3年后直接移栽到室外苗圃,進行大田管理。
步驟(1)中,蒴果采收時連同果枝一起采摘。
步驟(2)中,碎瓦片、碎石和粗粒土厚度為6 cm,混合基質厚度為9 cm。
步驟(3)中,廬山的播種時間為4月中下旬。
步驟(4)中,苔蘚為采自林下陰濕地帶的活體大灰蘚,經自來水浸泡、沖洗,去除雜物,剪成長約1.5 cm左右的片段,均勻地覆蓋在種子上,覆蓋量為1層苔蘚,厚度約0.3 cm。
步驟(5)中,采用噴霧器噴水,薄膜為白色透明的塑料薄膜。
步驟(6)中,幼苗期晴天遮陽75%,陰天遮陽50%,雨天不遮陽;噴水次數為晴天每天2次,陰天每天1次,雨天2-3天1次。
步驟(6)中,殺菌劑為1000倍的甲基托布津與500倍的多菌靈水溶液交替使用。
步驟(6)中,幼苗移栽時間為早春新梢萌動之前,廬山地區的最佳移栽時間為4月中旬。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1. 本發明利用了大灰蘚再生能力強、形成新植株快、貼地匍匐生長、保濕性好等特點,從而為猴頭杜鵑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提供了高濕小環境;同時大灰蘚可抑制其主要土傳病害--猝倒病的發生和蔓延。2. 本發明方法中,種子上層覆蓋一層苔蘚,噴水時種子不易沖積成堆,增加了出苗的均勻性,有利于幼苗的后期生長。3. 裸露的土壤易造成地表板結、基質缺氧,不利于水分管理和幼苗生長。本發明中基質表層覆蓋大灰蘚,可有效的防止地表板結,減少水分管理難度。4. 本發明采用腐殖土與蛭石=3:1體積比的混合基質,腐殖土滿足了幼苗的營養需求,而蛭石改善了腐殖土的通氣排水性,有效的避免了基質積水,有利于幼苗的生長。5. 本發明方法操作簡單、技術難度低、管理方便,可減少幼苗期水分管理和病害防治難度,節約勞力,降低成本,同時可顯著提高成苗率,促進幼苗生長,適合于猴頭杜鵑的產業化育苗。
附圖說明
圖1為采用本發明方法種子繁殖猴頭杜鵑,第3年育苗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施方式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對本發明實施方式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方式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實施方式。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方式,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猴頭杜鵑種子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 種子收集:每年11月上旬猴頭杜鵑蒴果由黃色變為褐色、即將開裂之前,選取蒴果大、種子飽滿、無病蟲害植株的蒴果,連同果枝一起采摘,放置于草紙或報紙上室內晾干,第2年3月蒴果自然開裂后抖出種子。
2. 苗床制作:采用直徑25 cm的泥瓦盆播種,盆底層添加6 cm的碎瓦片、碎石和粗粒土,以增加基質的透水性;上層加9 cm的腐殖土與蛭石=3:1體積比混合基質;輕搖花盆,以減少基質間的空隙,最后耙平、輕壓,使基質表層平整;澆透水。
3. 播種:常溫溫室條件下,4月中下旬將種子均勻地撒播在步驟(2)所述的混合基質表面。
4. 覆蓋苔蘚:播種后立即覆蓋苔蘚。苔蘚為采自廬山林下陰濕地帶的活體大灰蘚(Hypnum plumaeforme),經自來水浸泡、沖洗,去除雜物,剪成長約1.5cm左右的片段,均勻地覆蓋在種子上,厚度約0.3cm;然后輕壓苔蘚使之與土層粘合,以利于苔蘚生根和恢復生長。
5. 發芽期管理:苔蘚層鋪設后采用噴霧器噴水(忌高壓水管澆水),以免沖散苔蘚和種子,并立即用白色透明的塑料薄膜覆蓋以保溫保濕;種子萌發期每周用噴霧器補水增濕2次,種子發芽后揭膜管理。
6. 幼苗管理及移栽:剛發芽的幼苗生長嬌弱,忌陽光直曬和干旱,晴天遮陽75%,陰天遮陽50%,雨天不遮陽;澆水次數因天氣和基質的干濕程度而異,晴天每天2次,陰天每天1次,雨天2-3天1次;杜鵑幼苗期土傳病害--猝倒病發生嚴重,每2周采用1000倍的甲基托布津或500倍的多菌靈水溶液交替噴霧1次,以控制病害的發生與蔓延。猴頭杜鵑幼苗生長極慢,1年生幼苗株高約2-3 cm,過早的移栽不利于幼苗的成活,可在第2年早春新梢萌動前(即幼苗培育1個自然年后)將幼苗移栽到穴盤,在溫室條件下養護管理;如果幼苗數量較多,小苗移栽工作量過大,可在第3年早春新梢萌動前(即幼苗培育2個自然年后)將幼苗直接移栽到塑料大棚中,或在第4年早春新梢萌動前(即幼苗培育3個自然年后)直接移栽到室外苗圃,進行大田管理,此時幼苗大多根系發達、主干健壯,適應環境能力較強,移栽成活率高。廬山地區幼苗移栽的最佳時間為每年4月中旬。
采用本發明方法種子繁殖猴頭杜鵑,幼苗培育2個自然年時(即第3年早春新梢萌動前)的成苗率高達73.67%,且幼苗根系發達、生長健壯。
實施例2
與實施例1相比,區別僅在于,采用純腐殖土作為播種基質,種子上層不覆蓋大灰蘚。
采用該方法種子繁殖猴頭杜鵑,基質表層易板結,不僅水分管理難,幼苗生長慢、根系欠發達,且猝倒病發生較重、成苗率低。幼苗培育2個自然年時的成苗率僅42.37%。
實施例3
與實施例1相比,區別僅在于,播種時間為4月上旬。
采用該方法種子繁殖猴頭杜鵑,其種子發芽時間較長、出苗整齊度較差、發芽率偏低,但幼苗后期生長良好,表現為幼苗生長量大、根系發達、病害發生少,但由于發芽率偏低,導致其最終成苗率偏低(63.33%)。主要原因為:實施地(廬山、海拔1050米)4月上旬氣溫和地溫偏低,低溫延長了種子萌發時間;猴頭杜鵑種子小、胚乳營養成分少,發芽時間的延長致使其有限的營養大量消耗,故出苗不整齊、發芽率相對較低;但由于播種時間早,夏季到來之前幼苗生長時間較長,植株健壯,有利于幼苗的安全渡夏和抵御7-8月高發的猝倒病危害,故幼苗后期生長好、死苗現象輕。
實施例4
與實施例1相比,區別僅在于,播種時間為5月中旬。
采用該方法種子繁殖猴頭杜鵑,其種子發芽時間較短、出苗整齊度較好、發芽率較高,但幼苗后期生長不良,表現為幼苗根系不發達,植株纖細(徒長)、嬌弱,病害重,雖然發芽率較高,但最終成苗率較低(51.37%)。主要原因為:廬山5月中旬播種,其氣溫和地溫適合猴頭杜鵑種子萌發,故種子發芽時間短、出苗整齊、發芽率高;但其子葉及真葉期的環境溫度偏高,造成幼苗地上部分快速生長(徒長),故植株細長、嬌弱,不利于幼苗的安全渡夏和抵御猝倒病危害,導致幼苗大量死亡,故此成苗率大幅度下降。
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及其過程,而非用于限制本發明。任何熟悉此技術的人士皆可在不違背本發明的精神及范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或改變。因此,舉凡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未脫離本發明所揭示的精神與技術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飾或改變,仍應由本發明的權利要求所涵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