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油茶的高產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油茶是我國南方主要木本油料樹種,在山區山地和低山丘陵地帶普遍種植。油茶果實榨取的茶油是一種純天然綠色保健食用油,風味佳、油質好、營養價值高,經常食用可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被稱為“油中之王”。近年來,國家和各級政府高度重視油茶產業的發展,把發展油茶產業作為改善人民群眾食用油結構和維護國家油料安全的戰略舉措,因此發展油茶種植具有廣闊的前景。
油茶適應性廣,但在土層淺薄、肥力較低、水土流失嚴重的土壤上如果管理粗放,油茶雖能生長發育,但會延長初產到盛產過度時間,導致油茶早衰低產和大小年顯著。而在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上生長良好、結實豐滿,產量及出油率均高。南方種植油茶的山地低山丘陵土壤以紅壤、赤紅壤或黃紅壤為主,富含有機質的表土層較薄,廋土層土壤通常緊實粘重,易板結,通氣通水條件不良,肥力差,而且風化和淋溶作用強,保肥能力弱;此外,土壤粘化作用普遍存在,土壤容重大,孔隙度小,團粒結構差,干旱時容易板結,下雨水土流失嚴重。
近年來我國油茶面積在不斷擴大,我國現有油茶約5千多萬畝,其中,中低產油茶林的比例占一半以上,低產林經過改造后的生產潛力巨大,因此,擴大種植面積不是提高油茶產量的唯一途徑。現有油茶種植中水土流失嚴重、土層“薄、板、廋”、經營粗放、地力下降, 致使油茶產量低、經濟效益差。土壤管理和合理施肥與間作是油茶成林大面積豐產的重要措施。油茶結果枝主要是春梢,少數是夏梢,7月份為球果體積增長高峰期。因此,適時進行疏松土壤,通過長期管理培肥土壤,改善土壤水分和營養狀況,對提高果實質量有很大的作用。本發明將松土、整地與綠肥間作結合起來,充分利用綠肥種植和翻壓進行松土,實現有機無機肥相結合,達到培肥土壤,增厚和疏松土層的目的;同時種植生物籬,減少養分損失,涵養水土,提高土壤肥力和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使土壤中的養分能滿足油茶生長發育所需。通過該技術的應用,土壤中保存的氮、磷、鉀顯著增加,比粗放管理的油茶林增產可達50%以上,并且大小年不明顯,在油茶高產種植生產中具有重要的推廣價值。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通過增肥和疏松土壤、增加油茶生長土層的養分庫存、改善土壤理化性質,防治水土流失,達到促進油茶早開花、多結果、提高油茶產量和品質,減少化肥的投入量、減少勞動力投入的目的油茶的高產栽培方法 , 本方法能在國內外油茶的生產實踐中廣泛應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油茶的高產栽培方法,選擇南方油茶種植區的山區山地或低山丘陵地帶,沿等高線在山區山地或低山丘陵的垂直方向上劃分出多個油茶種植區,每個油茶種植區向山體內開挖有用于種植油茶樹的水平梯帶,水平梯帶的梯面寬度為2-4m,水平梯帶的梯面外高內低,水平梯帶的外緣作土埂,水平梯帶的內部平行于油茶樹行開平行溝,相鄰所述油茶種植區之間的間距根據生物籬的寬度來確定,在相鄰油茶種植區之間邊坡上種植防治水土流失的生物籬,生物籬行間和油茶種植區的油茶樹行間種植綠肥或種植經濟作物,所述生物籬在邊坡上種植3-5行,每行生物籬的寬度為40-70cm,所述生物籬選擇種植的作物為桂牧一號、香根草或蓑草,生物籬采用穴播或條播方法,在雨季和蒸發量大的季節對生物籬定期割青,將收割的秸稈覆蓋在油茶種植區和相鄰油茶種植區之間邊坡上,所述綠肥為紫云英、苕子或肥田蘿卜。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開溝和間作具體方法如下:在油茶種植區的油茶樹行間沿梯帶方向平行挖4-7條水平溝,深寬各40—50cm,然后將雜草、灌木和/或枯枝落葉埋入溝內,再覆表土至溝深距離地面50%-60%處,并在溝內套種綠肥,進行第3次覆土,綠肥成長后,再把綠肥埋于溝內,次年種植綠肥時,在溝之間重復進行上述操作,依次循環。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將油茶樹的種植的方法規范化,采用等高線對種植區域進行劃分,使得油茶樹在山區山地或低山丘陵地帶上形成梯田形式的規范化油茶種植區,在每層油茶種植區之間種植生物籬,保持水土、防止水土養分流失,從而保證土壤中的養分,提高油茶的產量和品質;
(2)通過在油茶樹行間、生物籬行間間作綠肥,起到培肥土壤,增加有機質和氮、磷、鉀含量,增厚根系生長土層,從而達到提高油茶產量的目的;
(3)通過種植和翻壓綠肥翻松土壤,起到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物理性質,改良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和通氣狀況,提高土壤孔隙度,促進油茶地上和地下部分的生長發育,增強油茶根系的活力,增加新葉、新梢和花芽數,提高油茶籽的產量和質量;
(4)通過間作綠肥和生物籬增加覆蓋,改善土壤結構,增強土壤的透氣性和透水性,增加土壤含水量,提高土壤墑情。由于溝內土壤中增加了大量有機質物料,可誘導油茶吸收根群生長至溝內,促進油茶生長發育。這樣經過每年的開溝墾復與間作綠肥、翻壓綠肥相結合,既墾復了土壤,又增加了土壤有機質,并可較好地防止水土流失。在高溫的夏季,可反射太陽的直接輻射降低夏季土壤的溫度,使油茶生長在適宜的溫度,也能減少水分的蒸發,防治夏季持續高溫帶來的干旱。在低溫季節,調節土壤水分、空氣和溫度,促進了土壤微生物活動和有機質分解,顯著改善土壤的水肥條件;
(5)通過綠肥和化肥相結合,增加根系生長土層養分庫存,優化油茶種植中肥料組合,達到提高油茶產量和品質的目的;
(6)利用翻地松土和間作綠肥、翻壓綠肥相結合,減少勞動力投入,適應現代種植業的發展趨勢;
(7)割青生物籬作物和生物籬行間綠肥,通過就地翻壓綠肥,將收割的秸稈覆蓋在油茶種植區和相鄰油茶種植區之間邊坡上,降低油茶林管理成本和提高油茶產量,為油茶生長提供養分,提高水分庫存,防止水、土、肥流失,有利于提高油茶生產的整體效益;優化油茶林整體種植結構,延長油茶林的盛果期年限,提高種植經濟效益;
(8)提高油茶林露地覆蓋率,增加油茶林景觀和生態價值;
綜上所述,本發明將解決南方油茶種植生產中水土流失嚴重、土層“淺、板、廋”導致的茶果產量較低等問題,提高油茶產量和品質,對我國南方油茶種植業發展將起到直接的推動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1
一種油茶的高產栽培方法,選擇南方油茶種植區的山區山地或低山丘陵地帶,沿等高線在山區山地或低山丘陵的垂直方向上劃分出多個油茶種植區,每個油茶種植區向山體內開挖有用于種植油茶樹的水平梯帶,水平梯帶的梯面寬度為2m,水平梯帶的梯面外高內低,水平梯帶的外緣作土埂,水平梯帶的內部平行于油茶樹行開平行溝,相鄰所述油茶種植區之間的間距根據生物籬的寬度來確定,在相鄰油茶種植區之間邊坡上種植防治水土流失的生物籬,生物籬行間和油茶種植區的油茶樹行間種植綠肥或種植經濟作物,生物籬在邊坡上種植3行,每行生物籬的寬度為40cm,生物籬選擇種植的作物為桂牧一號、香根草或蓑草,生物籬采用穴播或條播方法,在雨季和蒸發量大的季節對生物籬定期割青,將收割的秸稈覆蓋在油茶種植區和相鄰油茶種植區之間邊坡上,綠肥為紫云英、苕子或肥田蘿卜。
具體的,本實施例中,開溝和間作具體方法如下:在油茶種植區的油茶樹行間沿梯帶方向平行挖4條水平溝,深寬各40cm,然后將雜草、灌木和/或枯枝落葉埋入溝內,再覆表土至溝深距離地面50%處,并在溝內套種綠肥,進行第3次覆土,綠肥成長后,再把綠肥埋于溝內,次年種植綠肥時,在溝之間重復進行上述操作,依次循環。
實施例2
一種油茶的高產栽培方法,選擇南方油茶種植區的山區山地或低山丘陵地帶,沿等高線在山區山地或低山丘陵的垂直方向上劃分出多個油茶種植區,每個油茶種植區向山體內開挖有用于種植油茶樹的水平梯帶,水平梯帶的梯面寬度為4m,水平梯帶的梯面外高內低,水平梯帶的外緣作土埂,水平梯帶的內部平行于油茶樹行開平行溝,相鄰所述油茶種植區之間的間距根據生物籬的寬度來確定,在相鄰油茶種植區之間邊坡上種植防治水土流失的生物籬,生物籬行間和油茶種植區的油茶樹行間種植綠肥或種植經濟作物,生物籬在邊坡上種植5行,每行生物籬的寬度為70cm,生物籬選擇種植的作物為桂牧一號、香根草或蓑草,生物籬采用穴播或條播方法,在雨季和蒸發量大的季節對生物籬定期割青,將收割的秸稈覆蓋在油茶種植區和相鄰油茶種植區之間邊坡上,綠肥為紫云英、苕子或肥田蘿卜。
具體的,本實施例中,開溝和間作具體方法如下:在油茶種植區的油茶樹行間沿梯帶方向平行挖7條水平溝,深寬各50cm,然后將雜草、灌木和/或枯枝落葉埋入溝內,再覆表土至溝深距離地面60%處,并在溝內套種綠肥,進行第3次覆土,綠肥成長后,再把綠肥埋于溝內,次年種植綠肥時,在溝之間重復進行上述操作,依次循環。
實施例3
一種油茶的高產栽培方法,選擇南方油茶種植區的山區山地或低山丘陵地帶,沿等高線在山區山地或低山丘陵的垂直方向上劃分出多個油茶種植區,每個油茶種植區向山體內開挖有用于種植油茶樹的水平梯帶,水平梯帶的梯面寬度為3m,水平梯帶的梯面外高內低,水平梯帶的外緣作土埂,水平梯帶的內部平行于油茶樹行開平行溝,相鄰所述油茶種植區之間的間距根據生物籬的寬度來確定,在相鄰油茶種植區之間邊坡上種植防治水土流失的生物籬,生物籬行間和油茶種植區的油茶樹行間種植綠肥或種植經濟作物,生物籬在邊坡上種植4行,每行生物籬的寬度為55cm,生物籬選擇種植的作物為桂牧一號、香根草或蓑草,生物籬采用穴播或條播方法,在雨季和蒸發量大的季節對生物籬定期割青,將收割的秸稈覆蓋在油茶種植區和相鄰油茶種植區之間邊坡上,綠肥為紫云英、苕子或肥田蘿卜。
具體的,本實施例中,開溝和間作具體方法如下:在油茶種植區的油茶樹行間沿梯帶方向平行挖5條水平溝,深寬各45cm,然后將雜草、灌木和/或枯枝落葉埋入溝內,再覆表土至溝深距離地面55%處,并在溝內套種綠肥,進行第3次覆土,綠肥成長后,再把綠肥埋于溝內,次年種植綠肥時,在溝之間重復進行上述操作,依次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