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農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含吡唑酮類化合物的除草組合物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化學除草是農田雜草防除中最為經濟、有效的手段,但長期連續高劑量地使用單一品種或單一作用方式的化學除草劑,容易造成雜草耐藥和抗性演化等問題。除草劑化合物的合理復配或混配具有擴大雜草譜、提高防除效果、延緩雜草耐藥性和抗藥性的發生與發展等優點,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最為有效的方法之一。對羥苯基丙酮酸雙氧化酶(HPPD)是繼乙酰輔酶A羧化酶(ACCase)抑制劑、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劑和原卟啉原氧化酶(Protox)抑制劑等之后發現的又一類新型除草劑。HPPD抑制劑的作用特點是具有廣譜的除草活性,芽前和芽后均可使用,雜草出現白化后死亡。雖其癥狀與類胡蘿卜素生物抑制劑的作用癥狀極相似,但其化學結構特點如極性和電離度與已知的類胡蘿卜素生物抑制劑有明顯的不同。HPPD抑制劑類除草劑雜草抗性風險大大低于ACCase抑制劑,并且與常用的ACCase抑制劑、ALS抑制劑等其他作用機制不存在靶標抗性引起的交互抗性。除草劑安全劑(Safener),也稱解毒劑(Antidote)或保護劑(Protectant),包括酰胺類、氨基甲酸酯類、苯氧羧酸類、芳氧苯氧丙酸酯類、磺酰脲類、磺酰胺類、咪唑啉酮類、環已二酮類、異惡唑二酮類、均三氮苯類等,是具有獨特性能的化學物質。隨著除草劑的廣泛應用,除草劑藥害問題不斷出現,對除草劑安全劑存在迫切需求。除草劑安全劑保護的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甘蔗、高粱、黑麥、棉花、大豆等。除草劑安全劑是在不影響除草劑對靶標雜草活性的前提下,有選擇地保護作物免遭除草劑藥害,從而增強作物對除草劑的耐受能力,增加除草劑對作物的安全性。目前,小麥田、水稻田除草劑抗性雜草問題最為嚴重,其次是滅生性除草劑、玉米田除草劑及其他作物田除草劑的抗性雜草問題,生產上亟需安全性高、殺草譜廣、能夠解決抗性雜草問題的品種。技術實現要素: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含吡唑酮類化合物的除草組合物及其應用,該組合物能有效解決滅生性除草、甘蔗田除草中的稗草、牛筋草、小飛蓬等雜草問題,具有擴大殺草譜、減少施用量、對作物安全、能夠解決抗性雜草等特點。一種含吡唑酮類化合物的除草組合物,包括除草有效量的活性成分A、活性成分B、以及安全劑化合物C,其中,活性成分A為下列通式中的一種:R1是氫原子,甲基,乙基,環丙基;R2是甲基,乙基,異丙基;R3是乙氧基,氟乙氧基,二氟乙氧基,三氟乙氧基,吡唑基;R4是氯原子,甲基;R5、R6、R7是烷基,烷氧基,鹵素取代的烷基,鹵素取代的烷氧基;活性成分B選自以下化合物中的一種或多種:1)三嗪類:莠滅凈、西瑪津、環嗪酮、撲草凈;2)二苯醚類:乙氧氟草醚、乙羧氟草醚、三氟羧草醚;3)異噁草松;4)苯氧羧酸類:2甲4氯鈉、2,4-滴丁酯;5)甲磺草胺;6)有機磷類:草甘膦、草銨膦;7)取代脲類:敵草隆、滅草隆、利谷隆、綠麥隆;8)苯嘧磺草胺;9)敵草快;安全劑化合物C選自以下化合物中的一種或多種:C1:雙苯噁唑酸(CAS:163520-33-0)C2:cyprosulfamide(CAS號:221667-31-8)C3:吡唑解草酯(CAS號:135590-91-9)C4:解毒喹(CAS號:99607–70–2)C5:赤霉酸(CAS號:99607–70–2)C6:furilazole(CAS號:121776–33–8)C7:N-(2-2甲氧基苯甲酰基)-4-[(甲基氨基羰基)氨基]苯磺酰胺。作為優選地,所述活性成分A中R1是氫原子;R2是甲基,乙基;R3是乙氧基,氟乙氧基,二氟乙氧基,三氟乙氧基,吡唑基;R4是氯原子;R5、R6、R7是烷基,烷氧基,鹵素取代的烷基,鹵素取代的烷氧基;所述活性成分B為莠滅凈、乙氧氟草醚、乙羧氟草醚、異噁草松、2甲4氯鈉、甲磺草胺、草甘膦、草銨膦、敵草隆、苯嘧磺草胺中一種或多種;所述安全劑化合物C為雙苯噁唑酸、cyprosulfamide、吡唑解草酯、furilazole中一種或多種。更優選地,所述活性成分A中R1是氫原子,R2是甲基或乙基,R3是乙氧基、二氟甲氧基或三氟甲氧基,R4是氯原子,R5是甲基,R6是甲基,R7是氫原子。其中,A、B、C的重量比為1-100:1-100:1-100,優選為1-50:1-50:1-50,更優選為1-30:1-30:1-30,在所限定的重量比的范圍內,A與活性成分B混配取得協同增效的技術效果,安全劑化合物C起到很好的對作物的安全性改善。所述除草組合物中A、B、C的質量百分含量占總量的1-95%,優選10-80%。通常,本發明的除草組合物包含1-95重量份的活性成分和5-99重量份的農藥常規助劑。本發明組合物的常規助劑可以為載體、表面活性劑等。本文中的術語“載體”表示一種有機或無機、天然或合成的物質。它們有助于活性成分的施用,該載體一般是惰性的且必須是農業上可接受的,特別是被處理的植物所接受。載體可以是固體的,如陶土、天然或合成的硅酸鹽、二氧化硅、樹脂、蠟、固體肥料等;或者液體的,如水、醇類、酮類、石油餾分、芳烴或蠟烴、氯代烴、液化氣等。表面活性劑可包括乳化劑、分散劑或潤濕劑,它可以是離子型或非離子型的。可提及的實例是聚丙烯酸的鹽、木質素磺酸鹽、苯酚磺酸或萘磺酸的鹽、環氧乙烷與脂肪族醇或與脂族酸或與脂肪族胺與取代苯酚(特別是烷基苯酚或芳基苯酚)的聚合物、磺基琥珀酸鹽、牛磺酸衍生物(特別是牛磺酸烷脂)及醇的磷酸酯或多羥乙基化的苯酚的磷酸酯、烷基磺酸鹽、烷基芳基磺酸鹽、烷基硫酸鹽、月桂基醚硫酸鹽、脂肪醇硫酸鹽,以及硫酸化十六-、十七-和十八烷醇以及硫酸化脂肪醇乙二醇醚,此外還有萘或萘磺酸與苯酚和甲醛的縮合物、聚氧乙烯辛基苯基醚、乙氧基化異辛基酚、辛基酚或壬基酚、烷基苯基聚乙二醇醚、三丁基苯基聚乙二醇醚、三硬脂基苯基聚乙二醇醚、烷基芳基聚醚醇、醇和脂肪醇/氧化乙烯縮合物、乙氧基化蓖麻油、聚氧乙烯烷基醚、乙氧基化聚氧丙烯、月桂醇聚乙二醇醚縮醛、山梨醇酯、木素亞硫酸鹽廢液,以及蛋白質、變性蛋白、多糖(例如甲基纖維素)、疏水改性淀粉、聚乙烯醇、聚羧酸鹽、聚烷氧基化物、聚乙烯胺、聚乙烯吡咯烷酮及其共聚物。至少需要一種表面活性劑存在,以有利于活性成分在水中的分散并有利于使它們能正確地施用于植物。上述組合物也可含有各種其他的組分,如保護膠體、粘合劑、增稠劑、觸變劑、滲透劑、穩定劑、螯合劑、染料、著色劑和聚合物。本發明的組合物可以由使用者在使用前經稀釋或直接使用。其配制可由通常的加工方法制備,即將活性物質與液體溶劑或固體載體混合后,再加入表面活性劑如分散劑、穩定劑、濕潤劑、粘合劑、消泡劑等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除草組合物的具體制劑為可濕性粉劑、可分散油懸浮劑、懸浮劑、懸乳劑、乳油、水分散粒劑(干懸浮劑)、水乳劑、微乳劑。將上述配方中原藥、安全劑、溶劑、乳化劑加入母液調制釜中,制得均勻油相,將去離子水、抗凍劑等混合均勻注入產品調制釜中,經高速攪拌,混合均勻制成本發明組合物透明或半透明的微乳劑產品。簡而言之,本發明的組合物可以和現有技術的配方中常規使用的固體和液體添加劑混合。本發明的組合物可通過噴霧的方法被施用于待處理植物葉片上,即施用于雜草,特別是對作物生長有害的雜草侵擾或易侵擾影響的表面上。當施用本發明的除草組合物時,獲得了預料不到的增效效果,并且除草活性比使用單個除草劑的活性預期總和,以及單個除草劑單獨活性更為顯著。增效效果表現為施用量減少、更寬的雜草控制譜、除草作用更快、更持久,這些特性是雜草控制實踐過程中所需要的。就所描述的特性來說,這些新組合物明顯地優越于現有的除草劑。本發明的除草組合物還具有下述優點:(1)本發明提供了一組環境友好型除草劑,在環境中均易于降解。(2)本發明除草組合物成本低、使用方便,其推廣應用有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所述除草組合物可防除對ALS抑制劑、ACCase抑制劑產生抗性的稗草、牛筋草等禾本科雜草,對百草枯、草甘膦產生抗性的小飛蓬等闊葉雜草,是雜草抗性管理的有效方案。具體實施方式下列實施例并非限制本發明,而只是用來說明本發明是如何實現的。對于某些雜草,這些實施例顯示出特別顯著的有效性。當R1是氫原子,R2是乙基,R3是三氟甲氧基,R4是氯原子,R5是甲基,R6是甲基,R7是氫原子時為A1;當R1是氫原子,R2是甲基,R3是二氟甲氧基,R4是氯原子,R5是甲基,R6是甲基,R7是氫原子時為A2;當R1是氫原子,R2是乙基,R3是乙氧基,R4是氯原子,R5是甲基,R6是甲基,R7是氫原子時為A3;A、實施例1)可分散油懸浮劑當活性成分B為莠滅凈,安全劑化合物C為雙苯噁唑酸時配方組成為:3%A1+50%莠滅凈+1%雙苯噁唑酸+5%分散劑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三乙醇胺鹽+5%乳化劑脂肪酸聚氧乙烯酯+8%乳化劑蓖麻油聚氧乙烯醚+2%增稠劑有機膨潤土+油酸甲酯補足。2)可分散油懸浮劑當活性成分B為莠滅凈,安全劑化合物C為cyprosulfamide時配方組成為:3%A2+50%莠滅凈+1.5%cyprosulfamide+5%分散劑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三乙醇胺鹽+5%乳化劑脂肪酸聚氧乙烯酯+8%乳化劑蓖麻油聚氧乙烯醚+2%增稠劑有機膨潤土+油酸甲酯補足。3)可分散油懸浮劑當活性成分B為乙氧氟草醚,安全劑化合物C為雙苯噁唑酸時配方組成為:6%A3+10%乙氧氟草醚+1%雙苯噁唑酸+5%分散劑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三乙醇胺鹽+5%乳化劑脂肪酸聚氧乙烯酯+8%乳化劑蓖麻油聚氧乙烯醚+2%增稠劑有機膨潤土+油酸甲酯補足。4)可分散油懸浮劑當活性成分B為乙氧氟草醚,安全劑化合物C為cyprosulfamide時配方組成為:6%A1+10%乙氧氟草醚+2%cyprosulfamide+5%分散劑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三乙醇胺鹽+5%乳化劑脂肪酸聚氧乙烯酯+8%乳化劑蓖麻油聚氧乙烯醚+2%增稠劑有機膨潤土+油酸甲酯補足。5)可分散油懸浮劑當活性成分B為乙羧氟草醚,安全劑化合物C為cyprosulfamide時配方組成為:6%A3+1%乙羧氟草醚+6%cyprosulfamide+5%分散劑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三乙醇胺鹽+5%乳化劑脂肪酸聚氧乙烯酯+8%乳化劑蓖麻油聚氧乙烯醚+2%增稠劑有機膨潤土+油酸甲酯補足。6)可分散油懸浮劑當活性成分B為異噁草松,安全劑化合物C為吡唑解草酯時配方組成為:3%A1+30%異噁草松+1%吡唑解草酯+5%分散劑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三乙醇胺鹽+5%乳化劑脂肪酸聚氧乙烯酯+8%乳化劑蓖麻油聚氧乙烯醚+2%增稠劑有機膨潤土+油酸甲酯補足。7)可分散油懸劑當活性成分B為2甲4氯鈉,安全劑化合物C為雙苯噁唑酸時配方組成為:3%A1+9%2甲4氯鈉+2%雙苯噁唑酸+5%分散劑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三乙醇胺鹽+5%乳化劑脂肪酸聚氧乙烯酯+8%乳化劑蓖麻油聚氧乙烯醚+2%增稠劑有機膨潤土+油酸甲酯補足。8)可分散油懸浮劑當活性成分B為甲磺草胺,安全劑化合物C為furilazole時配方組成為:3%A1+15%甲磺草胺+1%furilazole+5%分散劑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三乙醇胺鹽+5%乳化劑脂肪酸聚氧乙烯酯+8%乳化劑蓖麻油聚氧乙烯醚+2%增稠劑有機膨潤土+油酸甲酯補足。9)可分散油懸浮劑當活性成分B為草甘膦,安全劑化合物C為吡唑解草酯時配方組成為:3%A2+15%草甘膦+3%吡唑解草酯+5%分散劑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三乙醇胺鹽+5%乳化劑脂肪酸聚氧乙烯酯+8%乳化劑蓖麻油聚氧乙烯醚+2%增稠劑有機膨潤土+油酸甲酯補足。10)可分散油懸浮劑當活性成分B為草銨膦,安全劑化合物C為吡唑解草酯時配方組成為:3%A1+20%草銨膦+1%吡唑解草酯+5%分散劑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三乙醇胺鹽+5%乳化劑脂肪酸聚氧乙烯酯+8%乳化劑蓖麻油聚氧乙烯醚+2%增稠劑有機膨潤土+油酸甲酯補足。11)可分散油懸劑當活性成分B為敵草隆,安全劑化合物C為雙苯噁唑酸時配方組成為:1.5%A3+30%敵草隆+0.75%雙苯噁唑酸+5%分散劑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三乙醇胺鹽+5%乳化劑脂肪酸聚氧乙烯酯+8%乳化劑蓖麻油聚氧乙烯醚+2%增稠劑有機膨潤土+油酸甲酯補足。12)可分散油懸浮劑當活性成分B為苯嘧磺草胺,安全劑化合物C為cyprosulfamide時配方組成為:6%A1+4%苯嘧磺草胺+6%cyprosulfamide+5%分散劑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三乙醇胺鹽+5%乳化劑脂肪酸聚氧乙烯酯+8%乳化劑蓖麻油聚氧乙烯醚+2%增稠劑有機膨潤土+油酸甲酯補足。13)懸浮劑當活性成分B為莠滅凈,安全劑化合物C為cyprosulfamide時配方組成為:3%A2+50%莠滅凈+3%cyprosulfamide+5%分散劑木質素磺酸鈉+2%潤濕劑拉開粉+0.3%增稠劑黃原膠+5%防凍劑丙三醇+余量水補足。加工設備:混料釜、膠體磨、砂磨機、剪切機等。加工過程:將所有物料投入混料釜中,攪拌混合后過膠體磨,之后進入砂磨機三級砂磨,最后在剪切機中剪切均勻即為成品。14)懸浮劑當活性成分B為敵草隆,安全劑化合物C為吡唑解草酯時配方組成為:1.5%A3+30%敵草隆+1.5%吡唑解草酯+5%分散劑木質素磺酸鈉+2%潤濕劑拉開粉+0.3%增稠劑黃原膠+5%防凍劑丙三醇+余量水補足。加工設備:混料釜、膠體磨、砂磨機、剪切機等。加工過程:將所有物料投入混料釜中,攪拌混合后過膠體磨,之后進入砂磨機三級砂磨,最后在剪切機中剪切均勻即為成品。15)水分散粒劑當活性成分B為莠滅凈,安全劑化合物C為cyprosulfamide時配方組成為:3%A1+50%莠滅凈+1%cyprosulfamide+10%分散劑萘磺酸鹽類+5%潤濕劑拉開粉+1%崩解劑聚乙烯醇+填料硅藻土補足。加工設備:氣流粉碎機,犁刀式混合機,籃式造粒機,干燥箱,篩分機等。加工過程:將上述物料混合均勻過氣流粉碎,加入捏合,造粒后干燥,最后篩分得到成品。16)水分散粒劑當活性成分B為乙氧氟草醚,安全劑化合物C為雙苯噁唑酸時配方組成為:12%A3+20%乙氧氟草醚+6%雙苯噁唑酸+10%分散劑萘磺酸鹽類+5%潤濕劑拉開粉+1%崩解劑聚乙烯醇+填料硅藻土補足。加工設備:氣流粉碎機,犁刀式混合機,籃式造粒機,干燥箱,篩分機等。加工過程:將上述物料混合均勻過氣流粉碎,加入捏合,造粒后干燥,最后篩分得到成品。17)水分散粒劑當活性成分B為甲磺草胺,安全劑化合物C為cyprosulfamide時配方組成為:6%A3+30%甲磺草胺+2%cyprosulfamide+10%分散劑萘磺酸鹽類+5%潤濕劑拉開粉+1%崩解劑聚乙烯醇+填料硅藻土補足。加工設備:氣流粉碎機,犁刀式混合機,籃式造粒機,干燥箱,篩分機等。加工過程:將上述物料混合均勻過氣流粉碎,加入捏合,造粒后干燥,最后篩分得到成品。B、藥效試驗1)試驗條件1.1)、供試靶標稗草(Echinochloacrusgalli)、牛筋草(Echinochloacrusgalli)采自廣東惠州甘蔗田。田旋花(Convolvulusarvensis)采自山東青島非耕地。小飛蓬(Conyzacanadensis)采自湖北松滋非耕地。上述雜草采用盆栽法培養,用180х140mm塑料營養缽,擺放于搪瓷盤中,內裝從農田采回經風干過篩的表層土壤(4/5處),土壤濕度初期均控制在20%,挑選籽粒飽滿均一的雜草種子,用25℃溫水浸泡6小時,在28℃生化培養箱(黑暗)中催芽,將剛剛露白的雜草種子均勻擺放在土壤表面,然后覆土0.7cm。藥劑處理后置于可控日光溫室內培養,定期在搪瓷盤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保持土壤濕潤。1.2)、培養條件在可控日光溫室內進行,溫度18~30℃,自然光照,相對濕度57%~72%。土壤類型為壤土,有機質含量為1.63%,pH=7.1,堿解氮84.3mg/kg,速效磷38.5mg/kg,速效鉀82.1mg/kg。1.3)、儀器設備3WP-2000型行走式噴霧塔,農業部南京農業機械研究所。GA110型萬分之一電子天平(德國);ZDR2000智能數據記錄儀(杭州澤大儀器有限公司);SPX型智能生化培養箱(寧波江南儀器廠)。2)試驗設計2.1)、試劑2.1.1)、試驗藥劑所需活性成分B均為市售原藥,A為本公司生產,參見專利CN201511030154.6。原藥均采用丙酮作溶劑,用含量0.1%乳化劑T-80水溶液稀釋,現用現稀釋。2.2)、試驗處理2.2.1)、劑量設置在確定A與活性成分B各組分配比或含量時,應從兩種藥劑的作用特點及其毒力等衡量,還要考慮該配方的主要使用目的。本研究在前期預試的基礎上,設A、活性成分B單用及混合用量分別見表格,共設計15組。以不含藥劑、含相同溶劑及乳化劑的水作為空白對照。2.2.2)、試驗重復每處理重復4次,每次每處理3盆,每盆播種雜草種子20粒,每處理共60株。2.3)、處理方式2.3.1)、處理時間和次數試驗共用藥1次。待雜草2葉1心期,間苗,保持每盆內雜草15株,每處理保留45株,稗草、牛筋草繼續培養至3葉1心期進行處理,田旋花、小飛蓬培養至4片真葉期進行處理。2.3.2)、使用器械和用藥方法將培養好的試材均勻擺放在面積0.5m2的平臺上,用3WP-2000型行走式噴霧塔莖葉噴霧,噴液量按30公斤/公頃計。噴霧壓力0.3MPa。待全部藥液噴完后,關閉氣閥,30秒后,打開噴霧塔門,取出營養缽。然后打開氣閥,噴清水50mL,清洗噴液管。3)試驗方法采用盆栽法。雜草培養見1.1,參照《農藥室內生物測定試驗準則除草劑》進行。用藥方法見2.3.2,采用莖葉處理法。4)數據調查與統計分析4.1)、調查方法采用絕對數調查法,用刀片沿土壤表面切斷存活雜草整株幼苗,用分析天平稱量雜草鮮重。對于已經死亡的雜草,按鮮重為零計。4.2)、調查時間和次數處理后20天調查,共調查1次。4.3)、數據統計分析用Gowing法計算各處理混合組合的理論鮮重抑制率(E0=X+Y-X*Y/100),然后與實測抑制率(E)相比較,評價二者混用對雜草的聯合作用類型,當E-E0值大于10%為增效作用、小于-10%為拮抗作用、在-10%~10%之間為加成作用。并根據實際防效和除草劑特點、配方的平衡性等因素確定最佳配比。式中X為A用量為P時的鮮重抑制率;Y為活性成分B用量為Q時的鮮重抑制率。統計結果見下表。表1A與莠滅凈混用對雜草的實際防效以及聯合作用效應(Gowing法)表2A與乙氧氟草醚混用對雜草的實際防效以及聯合作用效應(Gowing法)表3A與異噁草松混用對雜草的實際防效以及聯合作用效應(Gowing法)表4A與2甲4氯鈉混用對雜草的實際防效以及聯合作用效應(Gowing法)表5A與草甘膦混用對雜草的實際防效以及聯合作用效應(Gowing法)表6A與草銨膦混用對雜草的實際防效以及聯合作用效應(Gowing法)表7A與敵草隆混用對雜草的實際防效以及聯合作用效應(Gowing法)表8A與苯嘧磺草胺混用對雜草的實際防效以及聯合作用效應(Gowing法)表9A與甲磺草胺混用對雜草的實際防效以及聯合作用效應(Gowing法)C、大田示范利用實施例制得的除草劑組合物防除甘蔗田雜草試驗。在廣東、廣西、福建、海南4個甘蔗區20個試驗點進行示范性推廣試驗。不同示范區甘蔗品種詳見表10。表10不同示范區甘蔗品種情況示范區甘蔗品種廣東惠州粵糖89113廣西柳州柳糖2號福建寧德粵農91-854海南東方新臺糖22號施藥方法:甘蔗3葉后,雜草3-5葉期,手動噴霧器,兌水量15公斤/667m2,采用莖葉噴霧均勻噴霧,具體試驗藥劑及劑量見表11,小區面積50平方米,每處理重復4次。施藥后45天調查防除效果見表11,甘蔗安全性情況見表12。表11大田示范效果情況表12大田示范甘蔗安全性情況注:各示范點內雜草群落類型:惠州:稗草+牛筋草+馬唐+藜+反枝莧;柳州:稗草+牛筋草+藜+反枝莧;寧德:稗草+牛筋草+藜;東方:稗草+牛筋草+藜;保定:稗草+牛筋草+馬唐+反枝莧+藜。經過大量試驗和探索,本發明意外地發現,A與活性成分B、安全劑化合物C混用,用于甘蔗田苗后防除禾本科雜草,具有令人驚訝的、意想不到的增效作用,尤其是對稗草、牛筋草等禾本科雜草、藜、反枝莧等闊葉類雜草具有尤其明顯的增效作用,可降低用藥量,并對甘蔗安全,降低對環境的污染,且合理復配降低了農用成本,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D、大田示范利用實施例制得的除草劑組合物防除免耕田小飛蓬試驗。在湖北、江蘇、安徽3省15個試驗點進行示范性推廣試驗。施藥方法:小飛蓬起身前,手動噴霧器,兌水量15公斤/667m2,采用莖葉噴霧均勻噴霧,具體試驗藥劑及劑量見表13,小區面積50平方米,每處理重復4次。施藥后45天調查防除效果見表13。表13大田示范效果情況經過大量試驗和探索,本發明意外地發現,A與活性成分B混用,對草甘膦抗性小飛蓬具有令人驚訝的、意想不到的增效作用,可降低用藥量,降低對環境的污染,且合理復配降低了農用成本,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