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農業開發領域,特別涉及農作物育苗設備。
背景技術:
農業長期以來采取傳統的生產方式,占地面積大,土地利用率較低,勞動強度較高,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已不再適用于社會發展的需求。傳統的水稻育種方法是將種子分散灑在上壤中,保持上壤水分,待出秧后,再取出秧苗人工插入水田中,費時費力且需要大面積的空間,給育種人員增加了極大的工作難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農作物育苗設備,能完全解決上述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農作物育苗設備,包括殼體,所述殼體由框底、設置在框底上的框壁以及設置在框壁上端的蓋板組成,所述框底上端設置有立柱,所述立柱上設置有照明裝置,所述框壁沿垂直方向依次設置有育苗艙,所述育苗艙通過通孔連通,所述通孔上設置有開關,所述育苗艙的底部為反光傾斜底板;還包括風機、和風機連接的風管、和風管連接的連通育苗艙上部空腔的通風管,所述蓋板上設置有透孔。
作為優選,所述育苗倉呈橢圓結構。
作為優選,所述框壁內側設置有濕度調節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本發明通過結構改進,實現結構簡單,以最小的空間實現了照明和通風等功能,集約化利用了空間,實現農業育苗。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參見圖1,農業用育苗裝置,所述殼體由框底 1、設置在框底 1上的框壁 4以及設置在框壁 4 上端的蓋板 11 組成,所述框底 1 上端設置有立柱 2,所述立柱 2 上設置有照明裝置 3,所述框壁 4 沿垂直方向依次設置有育苗艙 8,所述育苗艙 8 通過通孔 5 連通,所述通孔 5 上設置有開關 13,所述育苗艙 8 的底部為反光傾斜底板 9。
本發明還包括風機、和風機連接的風管 7、和風管 7 連接的連通育苗艙 8 上部空腔的通風管 6,所述蓋板 11 上設置有透孔 12。所述框壁 4 內側設置有濕度調節器 10。本發明一共包括 4 個框壁 4,其中一個框壁 4 上可以不安裝育苗艙 8,這個框壁 4和框底 1鉸接,這樣就可以打開這個框壁 4,從而看到殼體內的空間,進而可以根據需要對開關 13 進行開閉,從而實現育苗艙 8 內的營養液流通,從最下端的育苗艙流出殼體外。
本發明在框壁 4 上設置有育苗艙 8,所述育苗艙 8 通過通孔 5 連通,所述通孔5 上設置有開關 13,所述育苗艙 8 的底部為反光傾斜底板 9,照明裝置 3 發出的光線通過反光傾斜底板 9 的反射后對育苗艙 8 內的秧苗進行照明,可以最大程度的簡化照明設施的安裝,減少照明裝置 3 的數量。
本發明還包括風機、和風機連接的風管 7、和風管 7 連接的連通育苗艙 8 上部空腔的通風管 6,風機進風后,風通過通風管 6 進入到育苗艙 8 上部空腔,從而對育苗艙 8 內的秧苗進行通風換氣,保持最佳的氧氣濃度等生長條件,風通過透孔 12 流出殼體外。
本發明的所述框壁 4 內側設置有濕度調節器 10,對殼體內進行通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