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開口棘輪扳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開口棘輪扳手,包括頭部和手柄,在頭部上開有開口腔,開口腔包括頭部開口和頭部內腔,開口棘輪扳手還包括棘爪機構一,其包括設置在頭部的一側上的凹槽一和設置在凹槽一內的L型塊一,L型塊一的一條邊部與凹槽一的一側部相接觸,L型塊一的另外一條邊部能與卡入頭部內腔中的螺母或螺帽的一側邊相接觸;L型塊一的一條邊部的端部處鉸接在凹槽一的槽底面上,在L型塊一的另外一條邊部和凹槽一之間還設置有復位壓簧一,當L型塊一的一條邊部與凹槽一的一側部相接觸時,復位壓簧一處于正常狀態;當L型塊一的另外一條邊部來、回轉動時,復位壓簧一處于被壓縮狀態。本實用新型提高了旋擰螺母或螺帽時的便捷性。
【專利說明】
一種開口棘輪扳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扳手,尤其涉及一種開口棘輪扳手。
【背景技術】
[0002]在生產過程中,使用扳手旋擰螺母或螺絲的螺帽時,經常碰到由于安裝位置或結構限制而只能使用開口扳手的情況。開口扳手雖然能完成旋擰螺母或螺帽的操作,但開口扳手旋擰螺母或螺帽時還是不太方便,這是因為當開口扳手帶動螺母或螺帽一起轉動到一定角度后,又要將開口扳手從螺母或螺帽上抽出來,將開口扳手回復到原位后再重新將開口扳手卡在螺母或螺帽上,再次轉動開口扳手,使得開口扳手帶動螺母或螺帽一起再次轉動,如此反復插拔開口扳手直至完成旋擰操作,這樣操作起來就增加了工作時間以及工人的工作量。棘輪板手在旋擰螺母或螺帽時就不需像開口扳手那樣反復插拔,只要來回擺動棘輪扳手的手柄即可,但是,棘輪板手在旋擰螺母或螺帽前需要沿螺母或螺帽的軸向卡套在螺母上,這樣在只能使用開口扳手的情況下,棘輪板手就無法使用了。
[0003]開口棘輪板手就是將開口扳手和棘輪扳手結合而來的,在只能使用開口扳手的情況下,就能利用開口棘輪板手旋擰實現棘輪運動,從而使得開口棘輪板手也能像棘輪扳手那樣快速旋擰螺絲或螺帽,提高了工作效率。
[0004]公開號為CN203542458U,公告日為2014年4月16日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開口型棘輪扳手,該開口型棘輪扳手包括:扳手頭部和扳手柄,該扳手頭部裝配有一個兩側帶滑槽的活動開口棘輪,開口棘輪外圍配裝有與扳手柄固定連接的固定半環,固定半環上開有棘柱槽,棘柱槽內緊密裝配一個帶卡臺的桿狀棘柱,棘柱的卡臺上裝有彈簧;扳手頭部的兩側通過螺釘各固定有一個與頭部緊密裝配帶滑軌的罩板,罩板上的滑軌與開口棘輪的滑槽之間為滑動裝配。
[0005]上述專利文獻中的開口型棘輪扳手主要是在扳手頭部上開有一個開口,在扳手頭部的開口內設置有一個開口棘輪,通過開口棘輪卡住螺母后使其一同旋轉。這種開口型棘輪扳手雖實現了開口扳手的棘輪運動,但當棘輪的開口沒有轉動到扳手頭部的開口位置時,扳手就無法從螺母上拔出,從而無法實現扳手任意角度的拔出,給操作帶來不便。
[0006]綜上,如何設計一種新型的開口棘輪扳手,使其在旋擰螺母或螺帽的過程中能在任意的角度從螺母或螺帽上拔出來,提高旋擰操作的便捷性,從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難度是急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開口棘輪扳手,其在旋擰螺母或螺帽的過程中能在任意的角度從螺母或螺帽上拔出來,提高了旋擰操作的便捷性,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難度。
[0008]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開口棘輪扳手,包括頭部和與所述頭部相連的手柄,在頭部上開有用于卡入螺母或螺帽的開口腔,所述開口腔包括頭部開口和與頭部開口相連通的頭部內腔,螺母或螺帽經頭部開口卡入到頭部內腔中,所述開口棘輪扳手還包括棘爪機構一,所述棘爪機構一包括設置在所述頭部的一側上的凹槽一和設置在凹槽一內的L型塊一,L型塊一的一條邊部與凹槽一的一側部相接觸形成限位結構,L型塊一的另外一條邊部能與卡入頭部內腔中的螺母或螺帽的一側邊即側邊一相接觸;L型塊一的一條邊部的端部處鉸接在凹槽一的槽底面上,L型塊一的另外一條邊部能以所述L型塊一的一條邊部的端部處和凹槽一的槽底面的鉸接點為圓心在凹槽一內來、回轉動,在L型塊一的另外一條邊部和凹槽一之間還設置有復位壓簧一,當L型塊一的一條邊部與凹槽一的一側部相接觸時,復位壓簧一處于正常狀態;當L型塊一的另外一條邊部在凹槽一內來、回轉動時,復位壓簧一處于被壓縮狀態。
[0009]優選的,在螺母或螺帽的角部中至少有一個角部與頭部內腔的內側壁相接觸。
[0010]優選的,所述開口棘輪扳手還包括棘爪機構二,所述棘爪機構二包括設置在所述頭部的一側上的凹槽二和設置在凹槽二內的L型塊二,L型塊二的一條邊部與凹槽二的一側部相接觸形成限位結構,L型塊二的另外一條邊部能與卡入頭部內腔中的螺母或螺帽的另外一側邊即側邊二相接觸,所述側邊二和側邊一關于螺母或螺帽的軸線對稱;L型塊二的一條邊部的端部處鉸接在凹槽二的槽底面上,L型塊二的另外一條邊部能以所述L型塊二的一條邊部的端部處和凹槽二的槽底面的鉸接點為圓心在凹槽二內來、回轉動,在L型塊二的另外一條邊部和凹槽二之間還設置有復位壓簧二,當L型塊二的一條邊部與凹槽二的一側部相接觸時,復位壓簧二處于正常狀態;當L型塊二的另外一條邊部在凹槽二內來、回轉動時,復位壓簧二處于被壓縮狀態。
[0011]優選的,所述開口棘輪扳手還包括至少一個的棘爪機構三,所述棘爪機構三包括設置在所述頭部的一側上的凹槽三和設置在凹槽三內的L型塊三,L型塊三的一條邊部與凹槽三的一側部相接觸形成限位結構,L型塊三的另外一條邊部能與卡入頭部內腔中的螺母或螺帽的一條側邊三相接觸,所述側邊三為在螺母或螺帽的側邊中除了側邊一和側邊二外的其他任意一條側邊;L型塊三的一條邊部的端部處鉸接在凹槽三的槽底面上,L型塊三的另外一條邊部能以所述L型塊三的一條邊部的端部處和凹槽三的槽底面的鉸接點為圓心在凹槽三內來、回轉動,在L型塊三的另外一條邊部和凹槽三之間還設置有復位壓簧三,當L型塊三的一條邊部與凹槽三的一側部相接觸時,復位壓簧三處于正常狀態;當L型塊三的另外一條邊部在凹槽三內來、回轉動時,復位壓簧三處于被壓縮狀態。
[0012]優選的,在頭部上且位于頭部開口的相對兩側面均設置有一個防脫出裝置,所述防脫出裝置包括設置在頭部上的內孔、設置在所述內孔中的限位凸塊,所述限位凸塊包括底板和設置在所述底板的一側上的凸塊,所述底板能沿內孔來、回移動從而帶動底板一側上的凸塊伸出頭部開口的側面或縮進頭部開口的側面,在底板的另外一側和內孔的底面之間還設置有凸塊復位壓簧。
[00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通過將L型塊和復位壓簧設計成棘爪機構,將螺母或螺帽本身作為棘輪,通過自身設置的棘爪機構和螺母或螺帽本身作為的棘輪相配合動作,從而使得本實用新型在旋擰螺母或螺帽的過程中能在任意的角度從螺母或螺帽上拔出來,提高了旋擰操作的便捷性,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難度。在頭部開口的相對兩側面上均設置有一個防脫出裝置,這樣能防止在旋擰螺母或螺帽時,螺母或螺帽從頭部內腔中經頭部開口處脫出,保證了工作的順利進行。通過增設與棘爪機構一關于螺母或螺帽的軸線對稱的棘爪機構二,使得本實用新型操作起來更加穩定。通過增設至少一個的棘爪機構三,進一步增加了本實用新型操作起來的便捷性和穩定性。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圖1中去掉L型塊一和復位壓簧一后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3為利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擰動螺母或螺母時的原理結構示意圖一;
[0017]圖4為利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擰動螺母或螺母時的原理結構示意圖二;
[0018]圖5為利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擰動螺母或螺母時的原理結構示意圖三;
[0019]圖6為利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擰動螺母或螺母時的原理結構示意圖四;
[0020]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主視結構不意圖;
[0021]圖8為利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擰動螺母或螺母時的原理結構示意圖一;
[0022]圖9為利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擰動螺母或螺母時的原理結構示意圖二;
[0023]圖10為利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擰動螺母或螺母時的原理結構示意圖三;
[0024]圖11為利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擰動螺母或螺母時的原理結構示意圖四;
[0025]圖1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的主視結構不意圖;
[0026]圖中:1.頭部,2.手柄,3.螺母或螺帽,4.頭部開口,5.頭部內腔,6.凹槽一,7.L型塊一,8.復位壓簧一,9.內孔,10.底板,11.凸塊,12.凸塊復位壓簧,13.凹槽二,14.L型塊二,15.復位壓簧二,16.凹槽三,17.L型塊三,18.復位壓簧三。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詳細的闡述。
[0028]首先需要說明的是,以下實施例中使用的螺母或螺帽均為六角的,但是本實用新型不僅僅適用于六角的螺母或螺帽,還適用于八角等其他類型的螺母或螺帽。
[0029]實施例1: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開口棘輪扳手,包括頭部I和與所述頭部I相連的手柄2,在頭部I上開有用于卡入螺母或螺帽3的開口腔,所述開口腔包括頭部開口 4和與頭部開口 4相連通的頭部內腔5,螺母或螺帽3經頭部開口 4卡入到頭部內腔5中,所述開口棘輪扳手還包括棘爪機構一,所述棘爪機構一包括設置在所述頭部I的一側上的凹槽一 6和設置在凹槽一6內的L型塊一7,凹槽一6和頭部內腔5相連通,L型塊一7的一條邊部與凹槽一6的一側部相接觸形成限位結構,L型塊一 7的另外一條邊部能與卡入頭部內腔5中的螺母或螺帽3的一側邊即側邊一(圖中的AB邊)相接觸;L型塊一 7的一條邊部的端部處鉸接在凹槽一 6的槽底面上,L型塊一 7的另外一條邊部能以所述L型塊一 7的一條邊部的端部處和凹槽一 6的槽底面的鉸接點為圓心在凹槽一6內來、回轉動,在L型塊一7的另外一條邊部和凹槽一6之間還設置有復位壓簧一8,當L型塊一7的一條邊部與凹槽一6的一側部相接觸時,復位壓簧一8處于正常狀態;當L型塊一7的另外一條邊部在凹槽一6內來、回轉動時,復位壓簧一8處于被壓縮狀態。
[0030]在螺母或螺帽3的角部中至少有一個角部與頭部內腔5的內側壁相接觸,對螺母或螺帽3的另外一側起到一個支撐作用,這樣操作起來更加方便快捷。如圖3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是螺母或螺帽的C角部、D角部和E角部與頭部內腔的內側壁相接觸,在實際的工作中,也可以只是螺母或螺帽的C角部、D角部和E角部中的任意一個角部與頭部內腔的內側壁相接觸就可以了。
[0031]如圖3至圖6所示,本實施例的操作過程如下:首先將螺母或螺帽3經開口棘輪扳手的頭部開口4卡入到頭部內腔5中,使得螺母或螺帽3的側邊一(圖中的AB邊)與L型塊一7的另外一條邊部相接觸,此時,L型塊一 7的一條邊部與凹槽一 6的一側部相接觸,復位壓簧一 8處于正常狀態,然后握住開口棘輪扳手的手柄2,朝逆時針方向轉動,在轉動時開口棘輪扳手經L型塊一7給螺母或螺帽3—個逆時針方向的作用力,螺母或螺帽3就會給L型塊一7—個順時針方向的反作用力,但是此時由于L型塊一 7的一條邊部與凹槽一 6的一側部相接觸構成了限位結構,因此螺母或螺帽3會隨著開口棘輪扳手一起朝逆時針方向轉動到一定角度(如圖4所示),然后反向轉動手柄即朝順時針方向轉動手柄2,此時螺母或螺帽3是固定不動的,在轉動時開口棘輪扳手經L型塊一7給螺母或螺帽3—個順時針方向的作用力,螺母或螺帽3就給L型塊一7—個逆時針方向的反作用力,因此,L型塊一7的另外一條邊部就會朝所述凹槽一6的相對的另外一側部轉動,同時復位壓簧一8被壓縮(如圖5所示),當反向轉動手柄2到一定角度后,在復位壓簧一 8的復位作用下,L型塊一 7的另外一條邊部會和在螺母或螺帽3中與側邊一相鄰的下一條側邊(即圖中的BC邊)相接觸,此時,復位壓簧一8恢復到正常狀態(如圖6所示),然后再次朝逆時針方向轉動手柄2帶動螺母或螺帽3—起朝逆時針方向轉動,如此重復,直至完成整個旋擰操作。
[0032]本實施例通過將L型塊和復位壓簧設計成棘爪機構,將螺母或螺帽本身作為棘輪,通過自身設置的棘爪機構和螺母或螺帽本身作為的棘輪相配合動作,從而使得本實施例在旋擰螺母或螺帽的過程中能在任意的角度從螺母或螺帽上拔出來,提高了旋擰操作的便捷性,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難度。
[0033]實施例2:如圖7所示,與實施例1相比,不同之處在于:在頭部I上且位于頭部開口4的相對兩側面均設置有一個防脫出裝置,所述防脫出裝置包括設置在頭部I上的內孔9、設置在所述內孔9中的限位凸塊,所述限位凸塊包括底板10和設置在所述底板10的一側上的凸塊11,底板10和凸塊11是一體的,所述底板10能沿內孔來、回移動從而帶動底板10—側上的凸塊11伸出頭部開口 4的側面或縮進頭部開口 4的側面,在底板10的另外一側和內孔9的底面之間還設置有凸塊復位壓簧12。當螺母或螺母3從頭部開口 4卡入到頭部內腔5中時,螺母或螺母3和凸塊11相接觸,會將凸塊11壓入到內孔9中,從而使得凸塊11縮進頭部開口 4的側面中,此時凸塊復位壓簧12處于壓縮狀態,當螺母或螺母3卡入到頭部內腔5中后,在凸塊復位壓簧12的回復作用下,凸塊11又重新伸出頭部開口 4的側面,這樣能防止在擰動螺母或螺帽時,螺母或螺帽從頭部內腔中經頭部開口處脫出,保證了工作的順利進行。
[0034]實施例3:如圖8至圖11所示,與實施例1相比,不同之處在于:所述開口棘輪扳手還包括棘爪機構二,所述棘爪機構二包括設置在所述頭部I的一側上的凹槽二 13和設置在凹槽二 13內的L型塊二 14,凹槽二 13和頭部內腔5相連通,L型塊二 14的一條邊部與凹槽二 13的一側部相接觸形成限位結構,L型塊二 14的另外一條邊部能與卡入頭部內腔5中的螺母或螺帽3的另外一側邊即側邊二(即圖中的ED邊)相接觸,所述側邊二 (ED邊)和側邊一 (AB邊)關于螺母或螺帽3的軸線對稱;L型塊二 14的一條邊部的端部處鉸接在凹槽二 13的槽底面上,L型塊二 14的另外一條邊部能以所述L型塊二 14的一條邊部的端部處和凹槽二 13的槽底面的鉸接點為圓心在凹槽二 13內來、回轉動,在L型塊二 14的另外一條邊部和凹槽二 13之間還設置有復位壓簧二 15,當L型塊二 14的一條邊部與凹槽二 13的一側部相接觸時,復位壓簧二 15處于正常狀態;當L型塊二 14的另外一條邊部在凹槽二 13內來、回轉動時,復位壓簧二 15處于被壓縮狀態。棘爪機構二的工作原理和棘爪機構一的工作原理是一樣的,在此不再累述。通過上述結構設置,使得本實施例操作起來更加穩定。
[0035]實施例4:如圖12所示,與實施例3相比,不同之處在于:所述開口棘輪扳手還包括至少一個的棘爪機構三,所述棘爪機構三包括設置在所述頭部I的一側上的凹槽三16和設置在凹槽三16內的L型塊三17,凹槽三16和頭部內腔5相連通,L型塊三17的一條邊部與凹槽三16的一側部相接觸形成限位結構,L型塊三17的另外一條邊部能與卡入頭部內腔5中的螺母或螺帽3的一條側邊三相接觸,所述側邊三為在螺母或螺帽3的側邊中除了側邊一和側邊二外的其他任意一條側邊;L型塊三17的一條邊部的端部處鉸接在凹槽三16的槽底面上,L型塊三17的另外一條邊部能以所述L型塊三17的一條邊部的端部處和凹槽三16的槽底面的鉸接點為圓心在凹槽三16內來、回轉動,在L型塊三17的另外一條邊部和凹槽三16之間還設置有復位壓簧三18,當L型塊三17的一條邊部與凹槽三16的一側部相接觸時,復位壓簧三18處于正常狀態;當L型塊三17的另外一條邊部在凹槽三16內來、回轉動時,復位壓簧三18處于被壓縮狀態。在本實施例中,設置有兩個棘爪機構三,在此處也可以設置一個棘爪機構三。當螺母或螺帽為八角或其他類型時,棘爪機構三還可以設置成三個或其他的數量。在本實施例中,兩個棘爪機構三中的L型塊三17的另外一條邊部分別與螺母或螺母3的BC邊和CD邊相接觸。棘爪機構三的工作原理和棘爪機構二以及棘爪機構一的工作原理是一樣的,在此不再累述。通過上述結構設計,進一步增加了本實施例操作起來的便捷性和穩定性。
[0036]綜上,本實用新型通過將L型塊和復位壓簧設計成棘爪機構,將螺母或螺帽本身作為棘輪,通過自身設置的棘爪機構和螺母或螺帽本身作為的棘輪相配合動作,從而使得本實用新型在旋擰螺母或螺帽的過程中能在任意的角度從螺母或螺帽上拔出來,提高了旋擰操作的便捷性,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難度。在頭部開口的相對兩側面上均設置有一個防脫出裝置,這樣能防止在旋擰螺母或螺帽時,螺母或螺帽從頭部內腔中經頭部開口處脫出,保證了工作的順利進行。通過增設與棘爪機構一關于螺母或螺帽的軸線對稱的棘爪機構二,使得本實用新型操作起來更加穩定。通過增設至少一個的棘爪機構三,進一步增加了本實用新型操作起來的便捷性和穩定性。
[0037]以上實施例僅供說明本實用新型之用,而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有關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還可以做出各種變化或變換,因此所有等同的技術方案也應該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由各權利要求限定。
【主權項】
1.一種開口棘輪扳手,包括頭部和與所述頭部相連的手柄,在頭部上開有用于卡入螺母或螺帽的開口腔,所述開口腔包括頭部開口和與頭部開口相連通的頭部內腔,螺母或螺帽經頭部開口卡入到頭部內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開口棘輪扳手還包括棘爪機構一,所述棘爪機構一包括設置在所述頭部的一側上的凹槽一和設置在凹槽一內的L型塊一,L型塊一的一條邊部與凹槽一的一側部相接觸形成限位結構,L型塊一的另外一條邊部能與卡入頭部內腔中的螺母或螺帽的一側邊即側邊一相接觸;L型塊一的一條邊部的端部處鉸接在凹槽一的槽底面上,L型塊一的另外一條邊部能以所述L型塊一的一條邊部的端部處和凹槽一的槽底面的鉸接點為圓心在凹槽一內來、回轉動,在L型塊一的另外一條邊部和凹槽一之間還設置有復位壓簧一,當L型塊一的一條邊部與凹槽一的一側部相接觸時,復位壓簧一處于正常狀態;當L型塊一的另外一條邊部在凹槽一內來、回轉動時,復位壓簧一處于被壓縮狀??τ O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口棘輪扳手,其特征在于:在螺母或螺帽的角部中至少有一個角部與頭部內腔的內側壁相接觸。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口棘輪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開口棘輪扳手還包括棘爪機構二,所述棘爪機構二包括設置在所述頭部的一側上的凹槽二和設置在凹槽二內的L型塊二,L型塊二的一條邊部與凹槽二的一側部相接觸形成限位結構,L型塊二的另外一條邊部能與卡入頭部內腔中的螺母或螺帽的另外一側邊即側邊二相接觸,所述側邊二和側邊一關于螺母或螺帽的軸線對稱;L型塊二的一條邊部的端部處鉸接在凹槽二的槽底面上,L型塊二的另外一條邊部能以所述L型塊二的一條邊部的端部處和凹槽二的槽底面的鉸接點為圓心在凹槽二內來、回轉動,在L型塊二的另外一條邊部和凹槽二之間還設置有復位壓簧二,當L型塊二的一條邊部與凹槽二的一側部相接觸時,復位壓簧二處于正常狀態;當L型塊二的另外一條邊部在凹槽二內來、回轉動時,復位壓簧二處于被壓縮狀態。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開口棘輪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開口棘輪扳手還包括至少一個的棘爪機構三,所述棘爪機構三包括設置在所述頭部的一側上的凹槽三和設置在凹槽三內的L型塊三,L型塊三的一條邊部與凹槽三的一側部相接觸形成限位結構,L型塊三的另外一條邊部能與卡入頭部內腔中的螺母或螺帽的一條側邊三相接觸,所述側邊三為在螺母或螺帽的側邊中除了側邊一和側邊二外的其他任意一條側邊;L型塊三的一條邊部的端部處鉸接在凹槽三的槽底面上,L型塊三的另外一條邊部能以所述L型塊三的一條邊部的端部處和凹槽三的槽底面的鉸接點為圓心在凹槽三內來、回轉動,在L型塊三的另外一條邊部和凹槽三之間還設置有復位壓簧三,當L型塊三的一條邊部與凹槽三的一側部相接觸時,復位壓簧三處于正常狀態;當L型塊三的另外一條邊部在凹槽三內來、回轉動時,復位壓簧三處于被壓縮狀態。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開口棘輪扳手,其特征在于:在頭部上且位于頭部開口的相對兩側面均設置有一個防脫出裝置,所述防脫出裝置包括設置在頭部上的內孔、設置在所述內孔中的限位凸塊,所述限位凸塊包括底板和設置在所述底板的一側上的凸塊,所述底板能沿內孔來、回移動從而帶動底板一側上的凸塊伸出頭部開口的側面或縮進頭部開口的側面,在底板的另外一側和內孔的底面之間還設置有凸塊復位壓善O
【文檔編號】B25B13/46GK205465889SQ201620024465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1月12日
【發明人】韓駒, 張蘇
【申請人】韓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