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軸類鉆銑加工中心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智能軸類鉆銑加工中心。解決了現有震動盤不能調整工件的進料方向,加工裝置換刀麻煩的問題。它包括工作平臺,所述的工作平臺上設有刀庫和震動盤,所述的震動盤體上設有出料板、第一選料機構和第二選料機構,所述的出料板上設有通道,所述的第一選料機構具有兩個位置,所述的第二選料機構具有兩個位置,所述刀庫包括固定盤和旋轉盤,所述的旋轉盤套設于固定盤外并與固定盤周向轉動配合,所述的固定盤上設有第二驅動電機,所述旋轉盤的周向上設有機械手,所述的機械手具有夾緊刀具的第一位置和松開機械手便于刀具取放的第二位置。本實用新型還具有結構簡單,安裝方便,控制快速、方便、可靠,換刀方便,使用壽命長等優點。
【專利說明】
智能軸類鉆銑加工中心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微型軸加工中心,具體涉及一種智能軸類鉆銑加工中心。
【背景技術】
[0002]加工中心是指備有刀庫,具有自動換刀功能,對工件一次裝夾后進行多工序加工的數控機床。加工中心是高度機電一體化的產品,工件裝夾后,數控系統能控制機床按不同工序自動選擇、更換刀具,自動對刀、自動改變主軸轉速、進給量等,可連續完成鉆、鏜、銑、鉸、攻絲等多種工序。因而大大減少了工件裝夾時間,測量和機床調整等輔助工序時間,具有良好的經濟效果。現有的鉆銑加工中心,通常包括便于進料的震動盤、與震動盤相連接的進料裝置、用于工件加工的加工裝置、設于加工裝置下方的收集盒和刀庫系統。
[0003]震動盤是一種自動排序的送料設備,其工作目的是通過振動將無序工件自動有序排列整齊、準確的輸送到下道工序。震動盤廣泛用于輕工機械、自動沖床、辦工用品、文具、電子電器、鐘表標準件、制藥業、五金業、塑膠接插件、電池、食品包裝機械、檢測等各個行業。軸類加工設備中,為便于軸類的進一步加工,需要將兩端不同的軸在震動盤中進行調整,以統一的方向(參看附圖6該統一的方向指:軸類零件設有沉頭孔的一端為末端)排序后輸出。現有的微型軸又稱精密軸,相對較小且精度高,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很難將微型軸調整成統一的方向輸出,影響產品的加工效率。
[0004]刀庫系統是提供自動化加工過程中所需之儲刀及換刀需求的一種裝置,其自動換刀機構及可以儲放多把刀具的刀庫,改變了傳統以人為主的生產方式。借由電腦程序的控制,可以完成各種不同的加工需求,如銑削、鉆孔、鏜孔、攻牙等,大幅縮短加工時程,降低生產成本,這是刀庫系統的最大特點。但是現有的刀庫,在實際換刀過程中,需要先多組幾個配合實現換刀,先將刀庫內的待選的刀架沖下后進行調整,最后送至加工裝置,由加工裝置上的主軸進行切換,動作復雜,可靠性差,且智能控制時編程麻煩,影響產品的加工效率,增加產品的次品率。
【發明內容】
[0005]為解決【背景技術】中現有震動盤不能調整工件的進料方向,加工裝置換刀麻煩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智能軸類鉆銑加工中心。
[0006]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智能軸類鉆銑加工中心,包括工作平臺,所述的工作平臺上設有支撐架、便于進料的震動盤、與震動盤相連接的進料裝置、用于工件加工的加工裝置和設于加工裝置下方的收集盒,所述的震動盤包括用于安放工件的震動盤體,所述的震動盤體上設有出料板、第一選料機構和第二選料機構,所述的出料板上設有供單個工件通過的通道,所述的第一選料機構具有安裝時隔斷出料板上通道的第一位置和工作時被工件頂開篩選工件的第二位置,所述的第二選料機構具有安裝時的第一位置和工作時與工件的沉頭孔相配合使得工件翻轉的第二位置,所述的支撐架上設有刀庫,所述的刀庫包括安裝架、固定盤和旋轉盤,所述的安裝架上設有第一驅動電機及由第一驅動電機驅動的驅動板,所述的驅動板與安裝架滑移配合,所述的驅動板上設有連接軸,所述的連接軸套設于旋轉盤、固定盤內,所述的旋轉盤套設于固定盤外并與固定盤沿連接軸徑向滑移周向轉動配合,所述的固定盤上設有第二驅動電機,所述旋轉盤的周向上設有多個用于安放刀具的機械手,所述的機械手具有夾緊刀具的第一位置和由第二驅動電機驅動松開機械手便于刀具取放的第二位置。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的第一選料機構包括擺動架和遮擋板,所述的擺動架上設有安裝軸,所述遮擋板的一端套設于安裝軸上并能繞安裝軸轉動,另一端設于出料板的通道內,所述的遮擋板上設有插入出料板通道內用于與工件相適配的篩選部,所述的遮擋板具有隔斷出料板上通道的運動趨勢。
[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第二選料機構包括轉動電機,所述的轉動電機上連接有第一轉動盤,所述的第一轉動盤上設有插入出料板通道內用于與工件沉頭孔相適配的選料軸。
[000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轉動電機通過傳動機構與第一轉動盤相連接,所述的傳動機構包括與轉動電機相聯動的第二轉動盤和與第一轉動盤相聯動的第三轉動盤,所述的第二轉動盤通過連接件與第三轉動盤聯動連接。
[0010]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第一選料機構和第二選料機構將出料板分隔為第一出料部、第二出料部和第三出料部,所述的第一出料部和第二出料部通過第一弧形件相連接,所述的第二出料部和第三出料部通過第二弧形件相連接,所述的第一弧形件設于第一選料機構的下方,所述的第二弧形件設于第二選料機構的下方。
[0011]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機械手包括直線導軌、傳動桿、第一夾持件和第二夾持件,所述第一夾持件、第二夾持件均與直線導軌滑移配合,所述的第一夾持件上設有第一斜滑槽,所述的第二夾持件上設有第二斜滑槽,所述第一斜滑槽與第二斜滑槽相互對稱設置,所述的第二驅動電機與傳動桿相連接,所述的傳動桿有兩根且兩根傳動桿分別插入第一斜滑槽、第二斜滑槽內。
[0012]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第二驅動電機與活動塊相連接,所述的兩根傳動桿平行固定與活動塊上,所述的機械手包括U型架,所述的直線導軌、傳動桿均設于U型架內,所述的機械手包括復位件,所述的復位件與活動塊相連接,所述的復位件具有驅動機械手處于第一位置的運動趨勢。
[0013]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U型架的上端向外折出形成邊沿,所述的活動塊上設有滾輪,所述的活動塊蓋置于U型架上并與U型架配合形成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所述的直線導軌、傳動桿設于第一容置腔內,所述的滾輪設于第二容置腔內。
[0014]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刀庫包括旋轉電機,所述的旋轉電機與齒輪盤相嚙合,所述的齒輪盤套設于連接軸外并與旋轉盤聯動連接
[0015]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支撐架有兩個,且對稱分別與進料裝置的兩側。
[001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出料板上通道的設置將工件排列整齊且一一經過第一選料機構和第二選料機構后用于輸出,第一選料機構和第二選料機構的設置能對進入出料板上的工件進行認向,將工件調整成統一的方向輸出,通過兩次的篩選,保證出料時工件方向,保證工件能連續可靠的用于加工,提高了產品的加工效率;設置第一驅動電機及驅動板,使得固定盤及旋轉盤能同步滑移,便于刀庫與其他部件配合更換刀具;旋轉盤與固定套轉動配合,可以根據需要調出適配的刀具,用于加工,使得產品換刀快捷可靠,且智能控制方便;機械手的設置便于可靠夾持刀具并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松開,便于快速換刀,動作簡單。本實用新型還具有結構簡單,安裝方便,控制快速、方便、可靠,換刀方便,使用壽命長等優點。
【附圖說明】
[0017]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8]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工作平臺I上的結構示意圖。
[0019]附圖3為附圖2中震動盤3的結構示意圖。
[0020]附圖4為附圖3另一方向的結構示意圖。
[0021]附圖5為附圖3中第二選料機構34的結構示意圖。
[0022]附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加工的工件36的結構示意圖。
[0023]附圖7為附圖2中刀庫7的結構示意圖。
[0024]附圖8為附圖7中旋轉盤73處的結構示意圖。
[0025]附圖9為附圖8中另一方向的結構示意圖。
[0026]附圖1O為附圖8中機械手75的結構示意圖。
[0027]附圖11為附圖10中機械手75的結構爆炸示意圖。
[0028]圖中,1、工作平臺;2、支撐架;3、震動盤;31、震動盤體;311、螺旋軌道;32、出料板;321、通道;322、第一出料部;323、第二出料部;324、第三出料部;325、第一弧形件;326、第二弧形件;33、第一選料機構;331、擺動架;332、遮擋板;3321、篩選部;333、安裝軸;334、安裝板;34、第二選料機構;341、轉動電機;342、第一轉動盤;343、選料軸;344、傳動機構;3441、第二轉動盤;3442、第三轉動盤;3443、連接件;345、限位夾塊;346、缺口槽;35、集料件;36、工件;361、沉頭孔;4、進料裝置;5、加工裝置;6、收集盒;7、刀庫;71、安裝架;711、第一驅動電機;712、驅動板;72、固定盤;721、第二驅動電機;73、旋轉盤;74、連接軸;75、機械手;751、直線導軌;752、傳動桿;753、第一夾持件;7531、第一斜滑槽;7532、第一弧形部;754、第二夾持件;7541、第二斜滑槽;7542、第二弧形部;755、活動塊;7551、滾輪;7552、第一容置腔;7553、第二容置腔;756、U型架;7561、邊沿;757、復位件;758、限位件;76、旋轉電機;77、齒輪盤。
【具體實施方式】
[002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作進一步說明:
[0030]由圖1結合圖2-11所示,一種智能軸類鉆銑加工中心,包括工作平臺I,所述的工作平臺I上設有支撐架2、便于進料的震動盤3、與震動盤3相連接的進料裝置4、用于工件加工的加工裝置5和設于加工裝置下方的收集盒6(進料裝置4、加工裝置及收集盒均為現有技術,在此不再贅述),所述的震動盤3包括用于安放工件的震動盤體31,所述的震動盤體31上設有出料板32、第一選料機構33和第二選料機構34,所述的出料板32上設有供單個工件通過的通道321,所述的第一選料機構33具有安裝時隔斷出料板32上通道321的第一位置和工作時被工件頂開篩選工件的第二位置,所述的第二選料機構34具有安裝時的第一位置和工作時與工件36的沉頭孔361相配合使得工件翻轉的第二位置,具體的說,當工件經過第一選料機構時,若工件沉頭孔一端在前(指工件行進方向,下同),則頂開第一選料機構,并落入集料件中,經集料件重新回到震動盤體內;若工件沉頭孔一端在后,則工件頂開第一選料機構,并落入第二出料部,完成第一次篩選,即經過第一選料機構后工件的沉頭孔設置在后端。當工件經過第二選料機構,若工件沉頭孔一端在前,則由第二選料機構帶動工件翻轉180度,使得工件沉頭孔一端在后,并繼續進入第三出料部,用于后續生產加工;若工件沉頭孔一端在后,則第二選料機構空轉,工件自由滑至第三出料部。所述的支撐架2上設有刀庫7,所述的刀庫包括安裝架71、固定盤72和旋轉盤73,所述的安裝架71上設有第一驅動電機711及由第一驅動電機711驅動的驅動板712,所述的驅動板712與安裝架71滑移配合,所述的驅動板712上設有連接軸74,所述的連接軸74套設于旋轉盤73、固定盤72內,所述的旋轉盤73套設于固定盤72外并與固定盤72沿連接軸74徑向滑移周向轉動配合,所述的固定盤72上設有第二驅動電機721,所述旋轉盤73的周向上設有多個用于安放刀具的機械手75,所述的機械手75具有夾緊刀具的第一位置和由第二驅動電機721驅動松開機械手75便于刀具取放的第二位置。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出料板上通道的設置將工件排列整齊且一一經過第一選料機構和第二選料機構后用于輸出,第一選料機構和第二選料機構的設置能對進入出料板上的工件進行認向,將工件調整成統一的方向輸出,通過兩次的篩選,保證出料時工件方向,保證工件能連續可靠的用于加工,提高了產品的加工效率;設置第一驅動電機及驅動板,使得固定盤及旋轉盤能同步滑移,便于刀庫與其他部件配合更換刀具;旋轉盤與固定套轉動配合,可以根據需要調出適配的刀具,用于加工,使得產品換刀快捷可靠,且智能控制方便;機械手的設置便于可靠夾持刀具并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松開,便于快速換刀,動作簡單。本實用新型還具有結構簡單,安裝方便,控制快速、方便、可靠,換刀方便,使用壽命長等優點。
[0031]所述的第一選料機構33包括擺動架331和遮擋板332,所述的擺動架331上設有安裝軸333,所述遮擋板332的一端套設于安裝軸333上并能繞安裝軸333轉動,另一端設于出料板32的通道321內,所述的遮擋板332上設有插入出料板32通道321內用于與工件相適配的篩選部3321,所述的遮擋板332具有隔斷出料板32上通道321的運動趨勢。在工作時,工件能頂開遮擋板使得遮擋板繞安裝軸轉動,若工件沉頭孔一端在前,則頂開第一選料機構時,工件沉頭孔與遮擋板上的篩選部箱適配,隨遮擋板擺動,并最終落入集料件中,經集料件重新回到震動盤體內;若工件沉頭孔一端在后,則工件頂開遮擋板,并落入第二出料部,完成第一次篩選,即經過第一選料機構后工件的沉頭孔設置在后端。遮擋板設于安裝軸上做簡諧運動,類似鐘擺的擺動。這樣的結構能對工件進行第一次調整,保證輸出的工件方向一致性。
[0032]所述的第一選料機構33包括安裝板334,所述的擺動架331設于安裝板334上并與安裝板334滑移配合。本實用新型中安裝板上設有長條孔,擺動架上設有固定孔,這樣的結構可以根據需要設置擺動架的高度,從而調節遮擋板與出料板的高度差,使得遮擋板上的篩選部與工件沉頭孔可靠配合。
[0033]所述的第二選料機構34包括轉動電機341,所述的轉動電機341上連接有第一轉動盤342,所述的第一轉動盤342上設有插入出料板32通道321內用于與工件沉頭孔相適配的選料軸343。若工件沉頭孔一端在前,則由轉動電機驅動選料軸帶動工件翻轉180度,使得工件沉頭孔一端在后,并繼續進入第三出料部,用于后續生產加工;若工件沉頭孔一端在后,則選料軸空轉,工件自由滑至第三出料部。本實用新型中轉動電機為伺服電機。
[0034]所述的轉動電機341通過傳動機構344與第一轉動盤342相連接,所述的傳動機構344包括與轉動電機341相聯動的第二轉動盤3441和與第一轉動盤342相聯動的第三轉動盤3442,所述的第二轉動盤3441通過連接件3443與第三轉動盤3442聯動連接。這樣的結構使得產品動作可靠,第一轉動盤的中心軸線方向可以與轉動電機的中心軸線方向可以設置在不同高度上,保證產品可靠動作的前提下便于產品的安裝。
[0035]所述的第一轉動盤342上設有兩塊限位夾塊345,所述的兩塊限位夾塊345關于選料軸343對稱分布且配合形成用于容置工件的缺口槽346。這樣的結構使得工作在翻轉過程中避免工件脫落選料軸,保證工作可靠的落入出料板內。
[0036]所述的第一選料機構33和第二選料機構34將出料板32分隔為第一出料部322、第二出料部323和第三出料部324,所述的第一出料部322和第二出料部323通過第一弧形件325相連接,所述的第二出料部323和第三出料部324通過第二弧形件326相連接,所述的第一弧形件325設于第一選料機構33的下方,所述的第二弧形件326設于第二選料機構34的下方。第一出料部、第二出料部和第三出料部內均設有便于工件通過的通道。
[0037]所述的出料板32的下方設于集料件35,所述的集料件35與震動盤體31相連接。這樣的結構避免物料的浪費,保證產品的連續的生產加工。
[0038]所述的震動盤體31內設于螺旋軌道311,所述的螺旋軌道311的出口與出料板32上的通道321相連通。這樣的結構保證震動盤體在工作中可靠進料。
[0039]所述的機械手75包括直線導軌751、傳動桿752、第一夾持件753和第二夾持件754,所述第一夾持件753、第二夾持件754均與直線導軌751滑移配合,所述的第一夾持件753上設有第一斜滑槽7531,所述的第二夾持件754上設有第二斜滑槽7541,所述第一斜滑槽7531與第二斜滑槽7541相互對稱設置,所述的第二驅動電機721與傳動桿752相連接,所述的傳動桿752有兩根且兩根傳動桿752分別插入第一斜滑槽7531、第二斜滑槽7541內。第二驅動電機能夠驅動傳動桿運動,兩根傳動桿則通過第一斜滑槽與第二斜滑槽分別帶動第一夾持件與第二夾持件做夾緊運動與松開運動,從而實現機械手的夾持功能,結構簡單,夾持方便。同時,第一斜滑槽與第二斜滑槽沿中心線對稱,因此其夾持精度始終是在第一夾持件與第二夾持件的中心線上,所以夾持精度高。
[0040]所述的第二驅動電機721與活動塊755相連接,所述的兩根傳動桿752平行固定與活動塊755上,所述的機械手75包括U型架756,所述的直線導軌751、傳動桿752均設于U型架756內,所述的機械手75包括復位件757,所述的復位件757與活動塊755相連接,所述的復位件757具有驅動機械手75處于第一位置的運動趨勢。所述U型架756的上端向外折出形成邊沿7561,所述的活動塊755上設有滾輪7551,所述的活動塊755蓋置于U型架756上并與U型架756配合形成第一容置腔7552和第二容置腔7553,所述的直線導軌751、傳動桿752設于第一容置腔7552內,所述的滾輪7551設于第二容置腔7553內。這樣的結構使得第二驅動電機能可靠帶動傳動桿運動,且對傳動桿進行限位,保證兩根傳動桿同步平穩運動。U型架的設置對第一夾持件、第二夾持件的張開進行進一步限位,避免張開角度過大刀具脫落。邊沿及滾輪的設置保證活動塊運動平穩可靠,降低了摩擦力減小了能耗。復位件的設置使得活動塊復位可靠,從而保證機械手夾持可靠。當然也可以通過第二驅動電機直接帶動活動塊復位。
[0041]所述的第一夾持件753和第二夾持件754之間設有限位件758。限位件的設置避免第一夾持件和第二夾持件過運動,夾持時損傷刀具。
[0042]所述的第一夾持件753上設有第一弧形部7532,所述的第二夾持件754上設有第二弧形部7542,所述的第一弧形部7532與第二弧形部7542相配合用于夾持刀具。這樣的結構使得產品夾持可靠平穩,便于刀具運動。
[0043]所述的直線導軌751有兩根,所述的第一夾持件753與第二夾持件754平行的設于兩根直線導軌751上。這樣的結構使得第一夾持件、第二夾持件運動平穩,動作迅速。
[0044]所述的刀庫7包括旋轉電機76,所述的旋轉電機76與齒輪盤77相嚙合,所述的齒輪盤77套設于連接軸74外并與旋轉盤73聯動連接。這樣的結構保證旋轉盤轉動可靠。具體的說,本實用新型提及的第一驅動電機、第二驅動電機、旋轉電機均可以為伺服電機。
[0045]所述的支撐架2有兩個,且對稱分別與進料裝置4的兩側。
[0046]各位技術人員須知:雖然本實用新型已按照上述【具體實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實用新型的發明思想并不僅限于此實用新型,任何運用本發明思想的改裝,都將納入本專利專利權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智能軸類鉆銑加工中心,包括工作平臺(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平臺(I)上設有支撐架(2)、便于進料的震動盤(3)、與震動盤(3)相連接的進料裝置(4)、用于工件加工的加工裝置(5)和設于加工裝置下方的收集盒(6),所述的震動盤(3)包括用于安放工件的震動盤體(31),所述的震動盤體(31)上設有出料板(32)、第一選料機構(33)和第二選料機構(34),所述的出料板(32)上設有供單個工件通過的通道(321),所述的第一選料機構(33)具有安裝時隔斷出料板(32)上通道(321)的第一位置和工作時被工件頂開篩選工件的第二位置,所述的第二選料機構(34)具有安裝時的第一位置和工作時與工件的沉頭孔相配合使得工件翻轉的第二位置,所述的支撐架(2)上設有刀庫(7),所述的刀庫包括安裝架(71)、固定盤(72)和旋轉盤(73),所述的安裝架(71)上設有第一驅動電機(711)及由第一驅動電機(711)驅動的驅動板(712),所述的驅動板(712)與安裝架(71)滑移配合,所述的驅動板(712)上設有連接軸(74),所述的連接軸(74)套設于旋轉盤(73)、固定盤(72)內,所述的旋轉盤(73)套設于固定盤(72)外并與固定盤(72)沿連接軸(74)徑向滑移周向轉動配合,所述的固定盤(72)上設有第二驅動電機(721),所述旋轉盤(73)的周向上設有多個用于安放刀具的機械手(75),所述的機械手(75)具有夾緊刀具的第一位置和由第二驅動電機(721)驅動松開機械手(75)便于刀具取放的第二位置。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軸類鉆銑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選料機構(33)包括擺動架(331)和遮擋板(332),所述的擺動架(331)上設有安裝軸(333),所述遮擋板(332)的一端套設于安裝軸(333)上并能繞安裝軸(333)轉動,另一端設于出料板(32)的通道(321)內,所述的遮擋板(332)上設有插入出料板(32)通道(321)內用于與工件相適配的篩選部(3321),所述的遮擋板(332)具有隔斷出料板(32)上通道(321)的運動趨勢。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軸類鉆銑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選料機構(34 )包括轉動電機(341),所述的轉動電機(341)上連接有第一轉動盤(342),所述的第一轉動盤(342)上設有插入出料板(32)通道(321)內用于與工件沉頭孔相適配的選料軸(343)。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軸類鉆銑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轉動電機(341)通過傳動機構(344)與第一轉動盤(342)相連接,所述的傳動機構(344)包括與轉動電機(341)相聯動的第二轉動盤(3441)和與第一轉動盤(342)相聯動的第三轉動盤(3442),所述的第二轉動盤(3441)通過連接件(3443)與第三轉動盤(3442)聯動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軸類鉆銑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選料機構(33)和第二選料機構(34)將出料板(32)分隔為第一出料部(322)、第二出料部(323)和第三出料部(324),所述的第一出料部(322)和第二出料部(323)通過第一弧形件(325)相連接,所述的第二出料部(323)和第三出料部(324)通過第二弧形件(326)相連接,所述的第一弧形件(325)設于第一選料機構(33)的下方,所述的第二弧形件(326)設于第二選料機構(34)的下方。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軸類鉆銑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械手(75)包括直線導軌(751)、傳動桿(752)、第一夾持件(753)和第二夾持件(754),所述第一夾持件(753)、第二夾持件(754)均與直線導軌(751)滑移配合,所述的第一夾持件(753)上設有第一斜滑槽(7531),所述的第二夾持件(754)上設有第二斜滑槽(7541),所述第一斜滑槽(7531)與第二斜滑槽(7541)相互對稱設置,所述的第二驅動電機(721)與傳動桿(752)相連接,所述的傳動桿(752)有兩根且兩根傳動桿(752)分別插入第一斜滑槽(7531)、第二斜滑槽(7541)內。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軸類鉆銑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驅動電機(721)與活動塊(755)相連接,所述的兩根傳動桿(752)平行固定與活動塊(755)上,所述的機械手(75)包括U型架(756),所述的直線導軌(751)、傳動桿(752)均設于U型架(756)內,所述的機械手(75)包括復位件(757),所述的復位件(757)與活動塊(755)相連接,所述的復位件(757)具有驅動機械手(75)處于第一位置的運動趨勢。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軸類鉆銑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架(756)的上端向外折出形成邊沿(7561),所述的活動塊(755)上設有滾輪(7551),所述的活動塊(755)蓋置于U型架(756)上并與U型架(756)配合形成第一容置腔(7552)和第二容置腔(7553),所述的直線導軌(751)、傳動桿(752)設于第一容置腔(7552)內,所述的滾輪(7551)設于第二容置腔(7553)內。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軸類鉆銑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庫(7)包括旋轉電機(76),所述的旋轉電機(76)與齒輪盤(77)相嚙合,所述的齒輪盤(77)套設于連接軸(74)外并與旋轉盤(73)聯動連接。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軸類鉆銑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架(2)有兩個,且對稱分別與進料裝置(4)的兩側。
【文檔編號】B25J9/08GK205465427SQ201620186686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3月11日
【發明人】邱昌賢
【申請人】嘉興川頁奇精密自動化機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