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零排放魚蝦混養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專利公開一種零排放魚蝦混養系統,該系統由魚蝦混養池(21)和多功能沉淀池(22)組成;魚蝦混養池(21)由多孔裝置(1)、集泥管(2)、納米曝氣管(3)、餌料臺(4)、支撐架(5)、隔網(6)和集泥井Ⅰ(7)組成;多功能沉淀池(22)由集水槽(9)、凈化植物(10)、組合填料(11)、沉淀池Ⅰ(12)、進水管(13)、沉淀斜板Ⅰ(14)、沉淀池Ⅱ(15)、出水管(16)、集泥井Ⅱ(17)、排泥管(18)、沉淀斜板Ⅱ(19)、沉淀池Ⅲ(20)組成。本專利的主要優點如下:(1)實現了南美白對蝦的高密度養殖,有利于養殖管理;(2)水質凈化能力強,排水率低;(3)實現了南美白對蝦和肉食性魚類的同池混養。
【專利說明】
一種零排放魚蝦混養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專利屬于水產養殖和水環境保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南美白對蝦工廠化循環水養殖,尤其適用于內陸地區南美白對蝦的高密度循環水工廠化養殖。
【背景技術】
[0002]南美白對蝦肉質鮮美,加工出肉高,適溫范圍廣,可在18_32°C生長,可在鹽度1-40%。條件下生長,是一種優良的淡化養殖品種。南美白對蝦生長快,抗病能力強,已逐漸成為我國的主要養殖蝦種。
[0003]然而,隨著南美白對蝦養殖規模的擴大和養殖密度的提高,環境污染和經濟制約等問題日益嚴重,極大限制了水產養殖業的發展。特別是在集約化水產養殖過程中,大量殘餌糞便排放到養殖水體內,使氨氮等有毒物質迅速累積,導致養殖水質惡化,并產生潛在的環境污染。很長一段時間內,解決水質惡化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及時進行排水換水,然而,僅僅是小型或者中型的水產養殖系統每天的用水量就達幾百方,南美白對蝦每生長lkg,至少需要20 t的換水量。因此,通過基于不同生物處理模式的循環水養殖系統來消除養殖水體污染物,發展高密度工廠化養殖,做到經濟效益與環境保護同步并舉,已成為南美白對蝦養殖迫切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針對南美白對蝦的生長習性,以及南美白對蝦生產過程中的產排污特點,提出一種零排放魚蝦混養系統。該養殖系統通過生態化技術設計,有效降低了南美白對蝦自殘率,保障了南美白對蝦工廠化高密度養殖的經濟效益,管理簡單,實現了養殖廢水零排放。
[0005]本發明專利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6]—種零排放魚蝦混養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由魚蝦混養池(21)和多功能沉淀池(22)組成,魚蝦混養池(21)和多功能沉淀池(22)之間通過連通管(23)連接,連通管
(23)上安裝電磁閥(8);魚蝦混養池(21)由多孔裝置(1)、集泥管(2)、納米曝氣管(3)、餌料臺(4)、支撐架(5)、隔網(6)和集泥井I (7)組成;多功能沉淀池(22)由集水槽(9)、凈化植物
(10)、組合填料(11)、沉淀池I (12 )、進水管(13 )、沉淀斜板I (14)、沉淀池Π (15 )、出水管
(16)、集泥井11(17)、排泥管(18)、沉淀斜板11(19)、沉淀池111(20)組成。
[000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零排放魚蝦混養系統,其特征在于:多孔裝置(I)傾角30°,由多孔磚堆砌而成,高度1.0米,長度與魚蝦混養池(21)寬度相同,間隔2.0米布設I個;集泥井I (7)傾角45°,位于魚蝦混養池(21)底部,沿魚蝦混養池(21)長度方向分布,每個集泥井1(7)深300mm;集泥管(2)頂部標高與集泥井1(7)底部標高相同,頂部開5mm縫隙,并通過頂部縫隙與集泥井1(7)底部連通。
[000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零排放魚蝦混養系統,其特征在于:魚蝦混養池(21)底部鋪設支撐架(5),支撐架(5)上鋪設隔網(6),隔網(6)由孔徑20mm的不銹鋼網構成,隔網(6 )上部的養殖空間用以養殖南美白對蝦,隔網(6 )底部的集泥井1(7)用以養殖肉食性魚類(羅非魚或烏魚)。
[000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零排放魚蝦混養系統,其特征在于:集水槽(9)、沉淀池I (12)、沉淀池Π (15 )、沉淀池ΙΠ (20)、進水管(13 )為同心圓結構,進水管(13 )、沉淀池I(12)、沉淀池Π (15)、沉淀池ΙΠ (20)的頂部標高依次降低0.3-0.5米,集水槽(9)和沉淀池ΙΠ
(20)的頂部標高相同;沉淀池1(12)深2.0米,進水管(13)底部標高高于沉淀池1(12)底部標高0.3米;集泥井I(7)傾角為45°,頂部標高與沉淀池I(12)底部標高相同;沉淀池Π (15)、沉淀池m( 20)的底部標高與集泥井I (7)的底部標高相同。
[00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零排放魚蝦混養系統,其特征在于:沉淀池Π(15)底部設置沉淀斜板Π (19 ),沉淀斜板Π (19 )傾角為45°,沉淀斜板Π (19 )的斜板間距為0.1 -0.4米,且沉淀斜板Π (19)最底部的斜板與沉淀池Π (15)底部相連。
[0011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零排放魚蝦混養系統,其特征在于:沉淀池ΠΚ 20)內設置過濾填料,過濾填料為粒徑10-20mm的礫石;沉淀池Π (15)內懸掛組合填料(11),沉淀池ΙΠ (20 )和集水槽(9 )頂部種植凈化植物(10)。
[0012]為便于排泥,集泥井1(7)和集泥井Π(17)底部分別埋設排泥管(18),排泥管(18)由DNlOOmm的管子構成。
[0013]本發明專利的主要優點如下:(1)、實現了南美白對蝦的高密度養殖,有利于養殖管理;(2)、水質凈化能力強,排水率低;(3)、實現了南美白對蝦和肉食性魚類的同池混養,提高了餌料利用率和養殖效益。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該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該系統的平面示意圖,圖中:
[0015]1-多孔裝置;2-集泥管;3-納米曝氣管;4-餌料臺;5-支撐架;6_隔網;7_集泥井I;8-電磁閥;9-集水槽;I O-凈化植物;11-組合填料;12-沉淀池I; 13-進水管;14-沉淀斜板I;15-沉淀池Π ; 16-出水管;17-集泥井Π ; 18-排泥管;19-沉淀斜板Π ; 20-沉淀池ΙΠ ; 21-魚蝦混養池;22-多功能沉淀池;23-連通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16]圖1是該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該系統的平面示意圖。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具體描述,在此指出以下實施例只用于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制,本領域的技術熟練人員可以根據上述
【發明內容】
對本發明作出一些非本質的改進和調整。
[0017]實施例1一種零排放魚好混養系統的構建
[0018](I) 一種零排放魚蝦混養系統可建成半地下式或地上式結構。
[0019](2)魚蝦混養池(21)和多功能沉淀池(22)之間通過連通管(23)連接,連通管(23)一端連接集泥管(2),另一端連接進水管(13),集泥管(2)內的底泥靠水壓差流至進水管(13 ),電磁閥(8 )安裝在連通管(2 3 )上,并由P L C控制系統調控電磁閥(8 )的啟閉頻率。
[0020](3)魚蝦混養池(21)長度10-15米,寬度2.0-4.0米,深2.0米,底部為鋸齒狀分布的集泥井(7),集泥井I (7)傾角45°,位于魚蝦混養池(21)底部,沿魚蝦混養池(21)長度方向分布,每個集泥井1(7)深300mm;集泥管(2)頂部標高與集泥井1(7)底部標高相同,頂部開5mm縫隙,并通過頂部縫隙與集泥井1(7)底部連通;魚蝦混養池(21)內安裝的多孔裝置(I)傾角30°,由多孔磚堆砌而成,高度1.0米,長度與魚蝦混養池(21)寬度相同,間隔2.0米布設I個,多孔裝置(I)的安裝為對蝦生長提供了棲息和庇護場所,降低了對蝦蛻殼期間的自殘率。
[0021](4)魚蝦混養池(21)底部鋪設支撐架(5),支撐架(5)上鋪設隔網(6),隔網(6)由孔徑20mm的不銹鋼網構成,隔網(6)上部的養殖空間用以養殖南美白對蝦,隔網(6)底部的集泥井I (7)用以養殖肉食性魚類(羅非魚或烏魚)。
[0022](5 )集水槽(9)、沉淀池I (12)、沉淀池Π (15)、沉淀池ΙΠ (20)、進水管(13 )為同心圓結構,進水管(13)、沉淀池1(12)、沉淀池Π (15)、沉淀池ΙΠ (20 )的頂部標高依次降低0.3-
0.5米,集水槽(9 )和沉淀池ΙΠ (20 )的頂部標高相同;沉淀池I (12 )深2.0米,進水管(13 )底部標高高于沉淀池1(12)底部標高0.3米;集泥井1(7)傾角為45°,頂部標高與沉淀池1(12)底部標高相同;沉淀池Π (15)、沉淀池m (20)的底部標高與集泥井1(7)的底部標高相同。
[0023](6)沉淀池Π (15)底部設置沉淀斜板Π (19),沉淀斜板Π (19)傾角為45°,沉淀斜板Π (19 )的斜板間距為0.1 -0.4米,且沉淀斜板Π (19 )最底部的斜板與沉淀池Π (15 )底部相連。
[0024](7)沉淀池m (20)內設置過濾填料,過濾填料為粒徑10-20mm的礫石;沉淀池Π
(15)內懸掛組合填料(11),沉淀池m (20 )和集水槽(9 )頂部種植凈化植物(10),凈化植物
(10)為空心菜、菹草和魚腥草等。
[0025](8)為便于排泥,集泥井1(7)和集泥井Π (17)底部分別埋設排泥管(18),排泥管(18)由DNlOOmm的管子構成。
[0026](9)為進一步保障系統的水質凈化能力,可通過在魚蝦混養池(21)內添加緩釋碳源(稻殼、竹肩、木肩等)/紅糖/蜂蜜等高碳物質保持水體的碳氮磷比例為100:5:1,構建穩定的生物絮團微生態系統,提高殘餌、糞便的分解利用效率,以及系統對氨氮、亞硝態氮的凈化能力。
[0027](10)多功能沉淀池(22)的出水可重新栗回魚蝦混養池(21),實現養殖廢水的循環使用,多功能沉淀池(22)產生的底泥可以農用處理。
[0028](11)多功能沉淀池(22)可通過排泥管(18)放空,自動進行沉淀池ΠΚ20)內過濾填料的反沖洗。
【主權項】
1.一種零排放魚蝦混養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由魚蝦混養池(21)和多功能沉淀池(22 )組成,魚蝦混養池(21)和多功能沉淀池(22 )之間通過連通管(23)連接,連通管(23 )上安裝電磁閥(8);魚蝦混養池(21)由多孔裝置(I)、集泥管(2)、納米曝氣管(3)、餌料臺(4)、支撐架(5)、隔網(6)和集泥井I (7 )組成;多功能沉淀池(22)由集水槽(9)、凈化植物(10)、組合填料(11)、沉淀池I (12 )、進水管(13 )、沉淀斜板I (14)、沉淀池Π (15 )、出水管(16)、集泥井11(17)、排泥管(18)、沉淀斜板11(19)、沉淀池111(20)組成。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零排放魚蝦混養系統,其特征在于:多孔裝置(I)傾角30°,由多孔磚堆砌而成,高度1.0米,長度與魚蝦混養池(21)寬度相同,間隔2.0米布設I個;集泥井I (7)傾角45°,位于魚蝦混養池(21)底部,沿魚蝦混養池(21)長度方向分布,每個集泥井1(7)深300mm;集泥管(2)頂部標高與集泥井1(7)底部標高相同,頂部開5mm縫隙,并通過頂部縫隙與集泥井1(7)底部連通。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零排放魚蝦混養系統,其特征在于:魚蝦混養池(21)底部鋪設支撐架(5),支撐架(5)上鋪設隔網(6),隔網(6)由孔徑20mm的不銹鋼網構成,隔網(6)上部的養殖空間用以養殖南美白對蝦,隔網(6)底部的集泥井1(7)用以養殖肉食性魚類(羅非魚或烏魚)。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零排放魚蝦混養系統,其特征在于:集水槽(9)、沉淀池I(12)、沉淀池Π( 15)、沉淀池ΙΠ(20)、進水管(13)為同心圓結構,進水管(13)、沉淀池1(12)、沉淀池Π (15 )、沉淀池m (20 )的頂部標高依次降低0.3-0.5米,集水槽(9 )和沉淀池ΙΠ (20 )的頂部標高相同;沉淀池I (12)深2.0米,進水管(13)底部標高高于沉淀池I (12)底部標高0.3米;集泥井I (7)傾角為45°,頂部標高與沉淀池I (12)底部標高相同;沉淀池Π (15)、沉淀池ΙΠ (20)的底部標高與集泥井1(7)的底部標高相同。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零排放魚蝦混養系統,其特征在于:沉淀池Π(15)底部設置沉淀斜板Π (19 ),沉淀斜板Π (19 )傾角為45°,沉淀斜板Π (19 )的斜板間距為0.1 -0.4米,且沉淀斜板Π (19)最底部的斜板與沉淀池Π (15)底部相連。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零排放魚蝦混養系統,其特征在于:沉淀池ΠΚ20)內設置過濾填料,過濾填料為粒徑10-20mm的礫石;沉淀池Π (15)內懸掛組合填料(11),沉淀池ΙΠ(20)和集水槽(9 )頂部種植凈化植物(10)。
【文檔編號】A01K63/00GK205455394SQ201620165985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3月4日
【發明人】于芳, 于慧, 王書敏
【申請人】重慶文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