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冷卻水管及應用該冷卻水管的分層碾壓混凝土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水電行業,特別涉及一種冷卻水管及應用該冷卻水管的分層碾壓混凝土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分層碾壓混凝土結構由混凝土一層一層攤鋪堆砌而成,各層混凝土之間夾鋪了冷卻水管進行冷卻。碾壓混凝土施工完畢后,固結灌漿等施工往往需要在碾壓混凝土的某一高程或幾個高程進行大量鉆孔作業,若鉆孔位置不準確的話,鉆孔時易打斷冷卻水管,使得冷卻水循環故障,造成混凝土內部熱量(水化熱)不能及時散失,內部溫度上升,內外溫差引起的內應力和溫度變形使混凝土產生裂縫、變形,甚至破壞,造成混凝土質量事故,甚至會危及大壩安全運行,因此需要準確測量冷卻水管的平面位置,用于指導鉆孔施工位置。
[0003]現有分層碾壓混凝土結構中的冷卻水管通常為非金屬管線,一般為聚乙烯材質制成的管線(簡稱PE管道)。目前,傳統的分層碾壓混凝土中冷卻水管的鋪設定位主要依靠全站儀測量定位。在上層混凝土攤鋪施工前,依據圖紙標識,利用全站儀精確放點定位預鋪設的冷卻水管位置,等到上層混凝土施工后,再通過全站儀測量放點,把冷卻水管的位置確定下來,指導后續鉆孔作業施工。
[0004]然而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冷卻水管鋪設后由于受到施工設備行走的擾動、混凝土攤鋪的擠壓,從而使冷卻水管實際鋪設情況與事前規劃發生較大變化。而全站儀測定得到的是上層混凝土鋪設之前冷卻水管的位置,無法得到上層混凝土鋪設之后冷卻水管的實際位置,從而鉆孔時主動避讓冷卻水管的成功率很低,經常出現冷卻水管被打斷甚至被灌漿漿液堵死的情況。
[0005]綜上,利用全站儀探測分層碾壓混凝土中冷卻水管位置具有以下缺點:
[0006]第一、混凝土覆蓋之前和之后均需進行測量定位,費時費力,操作不方便。
[0007]第二、測量結果可能與實際位置具有偏差,造成鉆孔時冷卻水管損壞率高,影響工程進度,提高了施工成本。
[0008]第三、為了盡量降低測量結果與實際位置的偏差,需要對冷卻水管進行特別保護,以免施工擾動,造成跑位,進一步提高了施工的成本。
【發明內容】
[0009]使用全站儀探測碾壓混凝土中冷卻水管位置費時費力,操作復雜,工序繁瑣,操作不方便;測量結果可能與實際位置具有偏差,造成鉆孔時冷卻水管損壞率高,影響工程進度,提高了施工成本;需要對冷卻水管進行特別保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冷卻水管及應用該冷卻水管的分層碾壓混凝土結構。
[0010]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11 ] 一種冷卻水管,所述冷卻水管沿軸向固定至少一條金屬線。
[0012]金屬管線儀主要是用探測和識別隱埋在地下的金屬物,在現有技術中主要是用于城市的地下金屬管線普查,用于地下金屬管線或高壓電線電纜的位置測量。碾壓混凝土中的冷卻水管通常為非金屬管線,一般為聚乙烯材質制成的管線(簡稱PE管道),因此既不導電也不導磁,常用的金屬管線探測儀對其無法探測,因此,我們對現有的冷卻水管進行簡單改造,將具有磁導特性的金屬線沿冷卻水管的軸向與冷卻水管固定,從而可以利用金屬管線儀測定金屬線的位置,間接探測到冷卻水管的位置。金屬線要求與冷卻水管固定結實,與冷卻水管形成一個整體,否則探測出來的結果為金屬線的位置,而非冷卻水管的位置。
[0013]作為一種優選方式,所述金屬線沿冷卻水管的軸向被綁扎固定在冷卻水管的外表面。
[0014]作為另一種優選方式,所述金屬線沿冷卻水管的軸向纏繞在冷卻水管的外表面。
[0015]作為另一種優選方式,所述金屬線沿冷卻水管的軸向嵌于冷卻水管的側壁中。
[0016]當混凝土攤鋪分層厚度小于3m時,優先選擇方式1(金屬線沿冷卻水管的軸向被綁扎固定在冷卻水管的外表面),因為方式I最為經濟快速,可滿足探測要求;當混凝土攤鋪分層厚度大于3m時,優先選擇方式2(金屬線沿冷卻水管的軸向纏繞在冷卻水管的外表面),因為方式2纏繞的鐵絲可以產生更強的電磁信號,有利于探測;方式3(金屬線沿冷卻水管的軸向嵌于冷卻水管的側壁中)由于操作不便,僅作為備用方案,適用混凝土已經攤鋪好,未及時實施方式1、2的情形,這時可以通過實施方式3的方法,即金屬線沿冷卻水管的軸向嵌于冷卻水管的側壁中。
[0017]作為一種優選方式,所述金屬線為鉛絲或細鐵絲。
[0018]采用鉛絲或細鐵絲比較經濟實惠。
[0019]進一步地,所述金屬線的一端或兩端伸出冷卻水管的端面。
[0020]為便于金屬管線儀的發射機的夾鉗夾置金屬線,金屬線的一端或兩端伸出冷卻水管的端面。
[0021]基于同一個發明構思,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應用所述冷卻水管的分層碾壓混凝土結構,上下層混凝土之間設有所述冷卻水管。
[002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只需要在混凝土覆蓋之后對冷卻水管進行測量定位,操作方便快捷,結果直觀、迅速、精確,無需為避免冷卻水管在攤鋪混凝土時跑位而采取特別保護措施,鉆孔時冷卻水管損壞率大幅度降低,減少了混凝土因水化熱引起的工程質量事故,加快了工程進度,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圖說明】
[0023]圖1為第一個實施例中冷卻水管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2為圖1中I部的放大圖。
[0025]圖3為第二個實施例中冷卻水管一端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4為第三個實施例中冷卻水管一端的結構示意圖。
[0027]其中,I為冷卻水管,2為金屬線。
【具體實施方式】
[0028]如圖1至圖2所示為第一個實施例中冷卻水管I的結構示意圖。所述冷卻水管I沿縱向冷卻水管I的軸向固定一條金屬線2。所述金屬線2沿縱向冷卻水管I的軸向被綁扎固定在冷卻水管I的外表面。
[0029]如圖3所示為第二個實施例中冷卻水管I一端的結構示意圖。所述冷卻水管I沿縱向冷卻水管I的軸向固定一條金屬線2。所述金屬線2沿縱向冷卻水管I的軸向纏繞在冷卻水管I的外表面。
[0030]如圖4所示為第三個實施例中冷卻水管I的結構示意圖。所述冷卻水管I沿縱向冷卻水管I的軸向固定一條金屬線2。所述金屬線2沿縱向冷卻水管I的軸向嵌于冷卻水管I的側壁中。
[0031]當混凝土攤鋪分層厚度小于3m時,所述金屬線2沿冷卻水管I的軸向被綁扎固定在冷卻水管I的外表面;當混凝土攤鋪分層厚度大于3m時,所述金屬線2沿冷卻水管I的軸向纏繞在冷卻水管I的外表面。金屬線2沿冷卻水管I的軸向嵌于冷卻水管I的側壁中這種方式由于操作不便,僅作為備用方案,適用混凝土已經攤鋪好,未及時實施方式1、2的情形。
[0032]所述金屬線2為鉛絲或細鐵絲。
[0033]一種應用所述冷卻水管I的分層碾壓混凝土結構,上下層混凝土之間設有所述冷卻水管I。
[0034]應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冷卻水管I后,探測碾壓混凝土中冷卻水管I的位置包括以下步驟:
[0035]A.在上層混凝土攤鋪之前,將一條金屬線2沿冷卻水管I的軸向與冷卻水管I固定;
[0036]B.將冷卻水管I鋪設在下層混凝土上;
[0037]C.冷卻水管I鋪設后,攤鋪上層混凝土 ;
[0038]D.在上層混凝土攤鋪之后,將金屬管線儀發射機的夾鉗夾置在所述金屬線2的一端,移動金屬管線儀接收機的位置,利用主動頻率模式中的直連法探測得到金屬線2的位置;當冷卻水管I較長時,需要將發射機的夾鉗分別夾在金屬線2的兩端,分別探測;當冷卻水管I很長,可采用主動頻率模式中的感應法進行輔助探測。
[0039]E.根據步驟D中測得的金屬線2的位置以及步驟A中金屬線2與冷卻水管I的位置固定關系,得到分層碾壓混凝土中冷卻水管I的位置。
[0040]所述主動頻率模式包括調節發射機的發射頻率和功率,同時將接收機的掃描參數調整到和發射機匹配,移動接收機的位置,探測得到金屬線2的位置。發射機的發射頻率應盡量使用低頻,因為低頻信號可以傳輸很長的距離。所述主動頻率模式采用峰谷值探測及谷值探測相結合的方法探測得到金屬線2的位置。
[0041]應用全站儀測定冷卻水管I的位置,鉆孔時冷卻水管I被打斷或被灌漿堵死的概率約為50%左右,而應用本發明方法,鉆孔時冷卻水管I被打斷或被灌漿堵死的概率小于5%。可見,利用本實用新型后,冷卻水管I的損壞率大幅度降低。
【主權項】
1.一種冷卻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水管(I)沿軸向固定至少一條金屬線(2)。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卻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線(2)沿冷卻水管(I)的軸向被綁扎固定在冷卻水管(I)的外表面。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卻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線(2)沿冷卻水管(I)的軸向纏繞在冷卻水管(I)的外表面。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卻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線(2)沿冷卻水管(I)的軸向嵌于冷卻水管(I)的側壁中。5.如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冷卻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線(2)為鉛絲或細鐵絲。6.如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冷卻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線(2)的一端或兩端伸出冷卻水管(I)的端面。7.—種分層碾壓混凝土結構,其特征在于,上下層混凝土之間設有如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的冷卻水管(I)。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冷卻水管及應用該冷卻水管的分層碾壓混凝土結構,其中所述冷卻水管沿軸向固定至少一條金屬線;所述金屬線沿軸向被綁扎固定在冷卻水管的外表面;或者所述金屬線沿軸向纏繞在冷卻水管的外表面;或者所述金屬線沿軸向嵌于冷卻水管的側壁中。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只需要在混凝土覆蓋之后對冷卻水管進行測量定位,操作方便快捷,結果直觀、迅速、精確,無需為避免冷卻水管在攤鋪混凝土時跑位而采取特別保護措施,鉆孔時冷卻水管損壞率大幅度降低,減少了混凝土因水化熱引起的工程質量事故,加快了工程進度,降低了施工成本。
【IPC分類】E02D15/02
【公開號】CN205296162
【申請號】
【發明人】左國青, 舒志平
【申請人】中國電建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6月8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