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抗菌除臭鞋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抗菌除臭鞋材,屬于紡織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傳統的鞋類主要是由天然織物制作而成,穿著舒服且透氣性好,但在穿著過程中仍然不可避免地會由于腳部出汗及沾染灰塵、水分等原因,容易產生霉變并滋生細菌,尤其是在濕熱的氣候環境中。這不僅影響穿著舒適度,而且可能會導致足部疾病。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人們對產品性能要求的不斷提升,天然織物鞋類已不再居于主導地位,具有抗菌、除臭能力的產品開始不斷出現。
[0003]現在國際上主導的具有抗菌、除臭能力的鞋材是用表層涂覆或電鍍上一層鍍銀層的混紡紗制成的抗菌布來達到抗菌、抑菌目的。雖然用該抗菌布制作的鞋類具有抗菌、除臭的功能,但是該抗菌布存在成本高、柔韌性差的缺點。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抗菌除臭鞋材,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0005]—種抗菌除臭鞋材,包括設置在表層的滌綸布、最少兩層的抗菌布和具有彈性的芯層,所述滌綸布上設置有多個長條形縱向凹溝,所述抗菌布包括多根表面設置有鍍銀層的橫向混紡紗、多根表面設置有鍍銀層的第一縱向混紡紗和多根表面設置有鍍銀層的第二縱向混紡紗,橫向混紡紗與第一縱向混紡紗相互扭絞且橫向混紡紗與第二縱向混紡紗相互扭絞形成六邊形第一孔眼,第一縱向混紡紗與第二縱向混紡紗相互扭絞形成菱形第二孔目艮;所述芯層上設置有多個等腰梯形第一通孔和位于第一通孔正下方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與第一通孔連通,凹溝與第一孔眼連通,第一孔眼與第一通孔連通;第一縱向混紡紗和第二縱向混紡紗與滌綸布之間通過粘合劑固定連接,第一縱向混紡紗和第二縱向混紡紗與芯層之間通過粘合劑固定連接。
[0006]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第一孔眼上設置有底邊、下側邊和上側邊,底邊與下側邊之間的夾角為135度,下側邊與上側邊之間的夾角為135度。
[0007]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底邊的長度是下側邊長度的一倍,下側邊的長度等于上側邊的長度;所述第二孔眼上設置有側邊,側邊的長度等于上側邊的長度。
[0008]本實用新型所述抗菌除臭鞋材利用抗菌布中的橫向混紡紗、第一縱向混紡紗和第二縱向混紡紗抗菌、抑菌,并且由于抗菌布中存在第一孔眼和第二孔眼,不但利于鞋材在后續制鞋過程中的加工制作,還節約成本;可以根據鞋材的不同要求,根據抗菌布的抗菌壽命、使用強度確定需要的層數,適用范圍廣,可用于鞋面、鞋中底以及鞋墊;利用凹溝、第一孔眼、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增加鞋材本身的透氣性,提高鞋材的柔韌性及除臭效果,并且上述結構使得鞋材輕盈,穿著舒適。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抗菌除臭鞋材結構示意圖;
[0010]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抗菌布結構示意圖;
[0011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芯層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13]如圖1、圖2和圖3所示,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抗菌除臭鞋材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抗菌布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芯層結構示意圖。所述抗菌除臭鞋材,包括設置在表層的滌綸布10、最少兩層的抗菌布20和具有彈性的芯層30,所述滌綸布10上設置有多個長條形縱向凹溝U,所述抗菌布20包括多根表面設置有鍍銀層的橫向混紡紗21、多根表面設置有鍍銀層的第一縱向混紡紗22和多根表面設置有鍍銀層的第二縱向混紡紗23,橫向混紡紗21與第一縱向混紡紗22相互扭絞且橫向混紡紗21與第二縱向混紡紗23相互扭絞形成六邊形第一孔眼24,第一縱向混紡紗22與第二縱向混紡紗23相互扭絞形成菱形第二孔眼25;所述芯層30上設置有多個等腰梯形第一通孔31和位于第一通孔31正下方的第二通孔32,第二通孔32與第一通孔31連通,凹溝11與第一孔眼24連通,第一孔眼24與第一通孔31連通;第一縱向混紡紗22和第二縱向混紡紗23與滌綸布10之間通過粘合劑固定連接,第一縱向混紡紗22和第二縱向混紡紗23與芯層30之間通過粘合劑固定連接。
[0014]凹溝11、第一孔眼24、第一通孔31、第二通孔32連通形成透氣孔,便于汗液揮發,防止因汗液積聚導致細菌滋生、產生臭味。滌綸布10結實耐用、彈性好、不易變形、耐腐蝕、絕緣、挺括、易洗快干、價格便宜適用于鞋材。抗菌布20包括多根表面設置有鍍銀層的橫向混紡紗21、多根表面設置有鍍銀層的第一縱向混紡紗22和多根表面設置有鍍銀層的第二縱向混紡紗23,橫向混紡紗21、第一縱向混紡紗22、第二縱向混紡紗23由于表層設置有鍍銀層,對包括細菌、真菌、滴蟲、支原體等有害細菌有很好的抑制或殺滅作用。并且由于存在六邊形第一孔眼24、菱形第二孔眼25,不但利于鞋材在制鞋過程中易于加工,還節約成本;并且第二孔眼25與滌綸布10和芯層30之間形成一個封閉空腔,可根據鞋材廠家的不同需要在該封閉空腔內添加抗菌劑,進一步提供鞋材的抗菌效果。芯層30上的等腰梯形第一通孔31的作用是,當芯層30受到擠壓時,在第一通孔31內的汗液會定向流向下方的第二通孔32,便于汗液定向排出,提高鞋材的除臭效果。
[0015]為方便織制加工以及第一孔眼24和第二孔眼25的成型,所述第一孔眼24上設置有底邊241、下側邊242和上側邊243,底邊241與下側邊242之間的夾角為135度,下側邊242與上側邊243之間的夾角為135度。所述底邊241的長度是下側邊242長度的一倍,下側邊242的長度等于上側邊243的長度;所述第二孔眼25上設置有側邊251,側邊251的長度等于上側邊243的長度。
[0016]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抗菌除臭鞋材,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表層的滌綸布(10)、最少兩層的抗菌布(20)和具有彈性的芯層(30),所述滌綸布(10)上設置有多個長條形縱向凹溝(11),所述抗菌布(20)包括多根表面設置有鍍銀層的橫向混紡紗(21)、多根表面設置有鍍銀層的第一縱向混紡紗(22)和多根表面設置有鍍銀層的第二縱向混紡紗(23),橫向混紡紗(21)與第一縱向混紡紗(22 )相互扭絞且橫向混紡紗(21)與第二縱向混紡紗(23)相互扭絞形成六邊形第一孔眼(24),第一縱向混紡紗(22)與第二縱向混紡紗(23)相互扭絞形成菱形第二孔眼(25);所述芯層(30)上設置有多個等腰梯形第一通孔(31)和位于第一通孔(31)正下方的第二通孔(32),第二通孔(32)與第一通孔(31)連通,凹溝(11)與第一孔眼(24)連通,第一孔眼(24)與第一通孔(31)連通;第一縱向混紡紗(22)和第二縱向混紡紗(23)與滌綸布(10)之間通過粘合劑固定連接,第一縱向混紡紗(22)和第二縱向混紡紗(23)與芯層(30)之間通過粘合劑固定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菌除臭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眼(24)上設置有底邊(241)、下側邊(242)和上側邊(243),底邊(241)與下側邊(242)之間的夾角為135度,下側邊(242)與上側邊(243)之間的夾角為135度。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抗菌除臭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邊(241)的長度是下側邊(242)長度的一倍,下側邊(242)的長度等于上側邊(243)的長度;所述第二孔眼(25)上設置有側邊(251),側邊(251)的長度等于上側邊(243)的長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抗菌除臭鞋材,屬于紡織領域,包括設置在表層的滌綸布、最少兩層的抗菌布和具有彈性的芯層。該抗菌除臭鞋材利用抗菌布中的橫向混紡紗、第一縱向混紡紗和第二縱向混紡紗抗菌、抑菌,并且由于抗菌布中存在第一孔眼和第二孔眼,不但利于鞋材在后續制鞋過程中的加工制作,還節約成本;可以根據鞋材的不同要求,根據抗菌布的抗菌壽命、使用強度確定需要的層數,適用范圍廣,可用于鞋面、鞋中底以及鞋墊;利用凹溝、第一孔眼、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增加鞋材本身的透氣性,提高鞋材的柔韌性及除臭效果,并且上述結構使得鞋材輕盈,穿著舒適。
【IPC分類】A43B1/00, B32B27/02, B32B27/12, B32B3/24
【公開號】CN205202335
【申請號】CN201520918173
【發明人】劉渠鑾
【申請人】安徽新虹紡織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5月4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