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無機房電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無機房電梯,屬驅動裝置下置的曳引類電梯。
迄今為止,人們對于電梯技術的研究主要著眼于有效地利用建筑空間,并盡可能使建筑設計和施工簡單、節省。為此,近年來國外電梯業的領先公司——芬蘭科恩股份公司首先開發并申請了一系列無機房電梯,其中,CN1035989C,提出了一種《驅動裝置下置的牽引繩輪式電梯》專利,它是將驅動裝置位于對重路徑以下,且在對重厚度方向,位于對重路徑包括安全距離所需的升降井空間延伸段之內。它與本專利申請相比,雖然也采用了驅動裝置下置,但驅動裝置所處的位置、類型不相同;牽引繩的導向方式也不相同;且它的裝置不好維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驅動裝置下置的曳引式無機房電梯,它采用扁型有齒輪曳引機作驅動裝置,放置在井道靠后側的中、下部空間內、節約了建造機房費用,并有效地利用建筑空間,且方便維修保養,能廣泛適用于中高樓層。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技術方案是一種無機房電梯,它包括曳引類電梯所用的部件,采用扁平式有齒輪曳引機作驅動裝置,其特征是驅動裝置1垂向布置在轎廂2背后與井道后壁之間的中、下部空間內,且保證該空間間距大于驅動裝置1的軸向尺寸;對重裝置3放置在驅動裝置1的任一側,并保證對重輪(6)的旋轉平面與曳引輪(驅動裝置1上的曳引輪不另作標記)的旋轉平面平行。所述的無機房電梯,其中驅動裝置1具體可垂直放置在底坑內或者放在中間層樓上。位于井道上部的頂層空間設置至少一個導向輪4,為曳引輪上的鋼絲繩5及對重輪6提供導向作用。上述的無機房電梯,其特征是位于井道上部的頂層空間另設置至少一個導向輪7,且它的旋轉平面與曳引輪的旋轉平面呈直角或銳角。
由此獲得的無機房電梯,實現了本發明的目的,由于采用扁型有齒輪曳引機作驅動裝置,且放置在井道靠后側的中、下部空間內,從而節約了建造機房費用,并有效地利用了建筑空間;且方便維修保養,能廣泛適用于中、高層樓。是一種新穎、理想、實用的新一代曳引類電梯。
下面介紹本實用新型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井道平面布置圖。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介紹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
一種無機房電梯,可采用扁平式有齒輪曳引機,也可采用扁平式無齒輪曳引機,驅動裝置1垂向置于轎廂2背后與井道后壁之間的下部底坑內,該空間通常尺寸有600毫米左右,驅動裝置1的軸向尺寸為320毫米,因此很容易置放。導向輪4和導向輪7各用一個,它們的節圓直徑為Φ320-520毫米,厚度為40-250毫米,該設計可以保證對重裝置3和轎廂2安全運行所需的空間尺寸,且不用改變底坑深度和頂層高度的原設計。鋼絲繩的繞法無特殊之處。很明顯,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并不局限上述實例,其中驅動裝置也可以放置在層樓上修建的平臺,導向輪4和導向輪7可在井道尺寸允許范圍內根據需要多設置幾個;節圓直徑也可大于Φ520毫米。本實施例已經發明人設計并在申請人公司安裝試運行,獲良好效果。
權利要求1.一種無機房電梯,它包括曳引類電梯所有的部件,采用扁平式有齒輪曳引機作驅動裝置,其特征是驅動裝置(1)垂向布置在轎廂(2)背后與井道后壁之間的中、下部空間內,且保證該空間間距大于驅動裝置(1)的軸向尺寸;對重裝置(3)放置在驅動裝置(1)的任一側,并保證對重輪(6)的旋轉平面與曳引輪的旋轉平面平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機房電梯,其特征是驅動裝置(1)垂直放置在底坑內或放在中間層樓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機房電梯,其特征是在井道上部的頂層空間至少設置一個導向輪(4)。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機房電梯,其特征是在頂層空間另設置至少一個導向輪(7),且它的旋轉平面與曳引輪的旋轉平面呈直角或銳角。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無機房電梯,屬驅動裝置下置的曳引類電梯。已開發的下置型無機房電梯是將驅動裝置置于對重路徑以下,包括安全距離延伸段,且在對重厚度方向。本實用新型是將驅動裝置置放在轎廂背后與井道后壁之間中、下部空間內,對重裝置放置在驅動裝置任一側。本裝置具有:無機房、維修保養方便,能廣泛適用于中、高層樓,是一種新穎、理想、實用的新一代曳引類電梯。
文檔編號B66B7/00GK2362825SQ9920291
公開日2000年2月9日 申請日期1999年2月2日 優先權日1999年2月2日
發明者錢冬清, 葉振斌 申請人:杭州西子奧的斯電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