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復合式散熱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關于一種復合式散熱器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指一種散熱效果良好且整體結構穩固的復合式散熱器及其制造方法。
隨著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及其應用范圍的愈來愈廣,對電腦內部電子元件處理速度的要求也愈來愈高。伴隨著運行速度的提高,相關電子元件產生的熱量也大量增加,而若不及時將此熱量排出,使用的穩定性及品質將大受影響。
現有用來協助電子元件排出熱量的散熱器構造,可參考美國專利第5,304,846號。如
圖1所示,該散熱器1包括一基座3及若干從基座3向上延伸的散熱鰭片5,其以基座3底面貼合在相關電子元件上,而將電子元件產生的熱量及時排出。由于散熱器1采用傳統擠制(Extruding)方式而得,因此在制造技術水平、模具強度等的限制下,在散熱鰭片密度或整體散熱表面積等攸關散熱效果的設計考慮上,難于符合實際使用需求。
再者,也有如圖2所示的復合式散熱器,該散熱器10由一基座11及若干插置在基座11上的散熱鰭片15所組成。由于此類散熱器10的散熱鰭片15改以沖壓方式制得,因此在散熱鰭片密度與整體散熱表面積上,具有較大的設計空間。但是因為此類散熱器10的散熱鰭片15以插置方式直接嵌卡在基座11的溝槽13內,所以整體結構的穩固性明顯不足,并且在散熱鰭片15與基座11溝槽13的接合處也容易產生空隙,而大大影響散熱器10的散熱效果。
另外,圖3所示為另一類型散熱器,該散熱器20由一基座21及若干粘在基座21上的散熱鰭片組23所構成。由于此類散熱器20僅用導熱膠粘住該散熱鰭片組23與基座21,因此在整體結構的穩固性上明顯不足,且由于該導熱膠長期處于高溫環境下,因此極易老化而造成粘性下降或者失去粘性。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散熱效果良好且整體結構穩固的散熱器,成為當務之急。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散熱效果良好且整體結構穩固的復合式散熱器及其制造方法。
本發明復合式散熱器及其制造方法是通過以下手段來達成上述目的的,該復合式散熱器包括一基座及兩個裝設在基座上的散熱鰭片組。該基座由擠制方式形成,其頂面向上延伸出一位于中央的第一凸臺,以及兩個分別位于兩側緣的第二凸臺。該散熱鰭片組由金屬薄板經沖壓彎折成波浪狀,以形成若干個共平面的底片、自底片兩側向上延伸的側片,以及位于相鄰兩側片間而與底片相對交錯排列的頂片。
比較現有技術,本發明所得到的散熱器具有散熱效果良好且整體結構穩固的優點。
附圖簡單說明圖1為現有散熱器的立體視圖。
圖2為另一類現有散熱器的立體視圖。
圖3為又一種現有散熱器的立體視圖。
圖4為本發明復合式散熱器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視圖。
圖5為圖4的立體組合視圖。
圖6為本發明復合式散熱器另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視圖。
圖7為圖6的立體組合視圖。
以下結合實施例并參照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請一同參閱圖4及圖5,是本發明復合式散熱器及其制造方法的第一實施例,該復合式散熱器30包括一基座31及兩個裝設在基座31上的散熱鰭片組41。
該基座31由擠制方式形成,其頂面3 3向上延伸出一位于中央的第一凸臺34,以及兩個分別位于兩側緣的第二凸臺35。該第一凸臺34在兩側分別形成一第一溝槽38而略呈"T"字形,而該第二凸臺35則在內側形成一第二溝槽39。
該散熱鰭片組41由金屬薄板經沖壓彎折成波浪狀,以形成若干個共平面的底片42、自底片42兩側向上延伸的側片43,以及位于相鄰兩側片43間而與底片42相對交錯排列的頂片45。該底片42在兩端進一步朝外分別延伸出一突出部46,該突出部46突出于側片43側緣之外,以與基座31的第一溝槽38及第二溝槽39結構相配合(后面詳述)。
組裝時,通過突出部46與基座31第一溝槽38及第二溝槽39間的尺寸配合,將兩個散熱鰭片組41滑入裝設在基座31的頂面33上。之后,再利用適當治具沖擊基座31的第一凸臺34及第二凸臺3 5上對應于散熱鰭片組41突出部46的位置,此時該第一凸臺34及第二凸臺35上即形成向內朝下凹陷的壓制部37,以穩固地抵壓住散熱鰭片組41的凸出部46,而將散熱鰭片組41穩固地裝設在基座31上。
再者,該散熱鰭片組41的底片42與基座31的頂面33間,可加設適當的導熱介質,如導熱膏(thermal grease)或導熱膠帶(thermal tape)等,以進一步提高散熱效果。
請再參閱圖6及圖7,為本發明復合式散熱器及其制造方法的第二實施例,其整體結構及制造方法類似于前述第一實施例。該復合式散熱器30′基座31′的第一凸臺34′及第二凸臺35′都是單純凸條狀,并未形成有溝槽結構,且相應地,該散熱鰭片組41′底片42′的兩端與側片43′的側緣齊平,并未突出于側片43′側緣之外。組裝時,利用治具沖擊基座31′的第一凸臺34′及第二凸臺35′上對應于散熱鰭片組41′底片42′兩端的位置,該第一凸臺34′及第二凸臺35′上即形成向內朝下凹陷的壓制部37′,以穩固地抵壓住散熱鰭片組41′的底片42′,而將散熱鰭片組41′穩固裝設在基座31′上。
權利要求
1.一種復合式散熱器,其特征在于,該復合式散熱器包括一基座,其頂面在適當位置向上延伸出至少一第一凸臺及一第二凸臺;至少一散熱鰭片組,對應裝設在該基座的第一凸臺與第二凸臺間;以及該基座的第一凸臺與第二凸臺在特定位置上形成有向內朝下凹陷并抵壓散熱鰭片組對應結構而將散熱鰭片組穩固裝設在基座上的壓制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式散熱器,其特征在于該基座由擠制方式形成,并且它的頂面向上延伸出一位于基座頂面中央的第一凸臺及兩分別位于基座頂面的兩側緣的第二凸臺。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復合式散熱器,其特征在于該散熱器包括兩個對應裝設在基座的第一凸臺與第二凸臺間的散熱鰭片組。
4.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復合式散熱器,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凸臺在兩側分別形成一第一溝槽而略呈"T"字形。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復合式散熱器,其特征在于該第二凸臺在內側形成一第二溝槽。
6.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復合式散熱器,其特征在于該散熱鰭片組由金屬薄板經多次沖壓彎折成波浪狀,以形成若干個共平面的底片、自底片兩側向上延伸的側片,以及位于相鄰兩側片間而與底片相對交錯排列的頂片。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復合式散熱器,其特征在于該底片的兩端直接供基座的第一凸臺與第二凸臺上的壓制部抵壓而與側片的側緣齊平。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復合式散熱器,其特征在于該底片在兩端進一步朝外分別延伸出一突出側片側緣外而供基座的第一凸臺與第二凸臺上的壓制部抵壓的突出部。
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復合式散熱器,其特征在于該散熱鰭片組的底片與基座的頂面間,進一步加設有導熱介質。
10.一種復合式散熱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以擠制方式得到一基座,該基座頂面向上延伸出至少一位于中央的第一凸臺,以及兩個分別位于兩側緣的第二凸臺;對金屬薄板進行沖壓彎折而得到兩個呈波浪狀的散熱鰭片組,每一散熱鰭片組具有若干個共平面的底片、自底片兩側向上延伸的側片,以及位于相鄰兩側片間而與底片相對交錯排列的頂片;將該散熱鰭片對應組裝在基座頂面的第一凸臺與第二凸臺間;利用治具沖擊基座的第一凸臺及第二凸臺的適當位置,使第一凸臺及第二凸臺上形成向內朝下凹陷以抵壓散熱鰭片組對應結構而將散熱鰭片組穩固地裝設在基座上的壓制部。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復合式散熱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凸臺在兩側分別形成一第一溝槽而約略呈″T″字形,而第二凸臺則在內側形成一第二溝槽。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復合式散熱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散熱鰭片組的底片在兩端進一步朝外分別延伸一突出于側片側緣之外而與基座的第一溝槽及第二溝槽結構相配合的突出部。
13.一種復合式散熱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以擠制方式得到一基座,該基座頂面向上延伸出兩個分別位于兩側緣的凸臺;對金屬薄板進行沖壓彎折而得到一呈波浪狀的散熱鰭片組,該散熱鰭片組具有若干個共平面的底片、自底片兩側向上延伸的側片,以及位于相鄰兩側片間而與底片相對交錯排列的頂片;將該散熱鰭片組對應裝設在基座頂面的兩凸臺間;利用治具沖擊基座兩凸臺的適當位置,使凸臺上形成向內朝下凹陷以抵壓散熱鰭片組的對應結構而將散熱鰭片組穩固裝設在基座上的壓制部。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復合式散熱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基座的每一凸臺都在內側形成一溝槽。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復合式散熱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散熱鰭片組的底片在兩端進一步朝外分別延伸出至少一信突出于側片側緣之外而與基座的溝槽結構相配合的突出部。
全文摘要
一種復合式散熱器及其制造方法,其中該復合式散熱器包括一基座及兩個裝設在基座上的散熱鰭片組。該基座由擠制方式形成,其頂面向上延伸出一位于中央的第一凸臺,以及兩個分別位于兩側緣的第二凸臺。該散熱鰭片組由金屬薄板經沖壓彎折成波浪狀,以形成若干個共平面的底片、自底片兩側向上延伸的側片,以及位于相鄰兩側片間而與底片相對交錯排列的頂片。
文檔編號H05K7/20GK1268413SQ9911610
公開日2000年10月4日 申請日期1999年3月25日 優先權日1999年3月25日
發明者李學坤, 李順榮 申請人:富準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 鴻準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