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柔性扁平受拉構件的環氧端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于升降機受拉構件端頭的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用于升降車提升裝置中端接具有多個承載索股的柔性扁平受拉構件的改進方法和裝置。
不管是平的、圓的、或其它形狀的柔性受拉構件為了有效都要求有端頭。應用在需要受拉構件的技術領域中的各種不同的受拉構件,每一種都使用了許多種不同的端頭。在圓形橫載面的受拉構件上編織出索眼,或用其它材料制作索眼,受拉構件穿過該索眼;在受拉構件中經常使用環圈形成索眼;在受拉構件中也使用u形螺栓和帶有盤的其它壓縮元件來形成索眼;也可使用粘結材料將受拉構件安裝在端頭夾具中。特別是對于升降機技術,在上面討論的每一種現有技術的端頭中,在受拉構件的承載元件之間均勻地分布張力至關重要。通過確保在承載元件之間張力均衡,可提供最大的屈服強度。換句話說,在受拉構件的所有承載元件保持均衡張力的情況時,可得到最大的斷裂強度,因為要使受拉構件斷裂,所有元件必然同時斷裂。當受拉構件的承載元件張力不相等時,承載元件中的一些過度張緊而另一些張緊不足。這種情況的后果是繩索的總的斷裂強度降低,在此載荷只放在部分承載元件上,超出了這些元件的屈服強度。可能的性能降低導致這樣的情況構件的張力級別比它的額定張力低。因此,尤其在升降機技術中,受拉構件一般以基本相等的載荷端接在承載元件上。因為大部分使用受拉構件的系統是出于經濟目的而設計的,所以構件的最大屈服強度不希望有任何顯著的降低。僅僅是由于受力不均衡,對于一個特定的系統,不均衡受力與均衡受力相比需要強度更高、費用更昂貴的受拉構件。所以,非常希望制造一種端頭,使特定受拉構件的所有承載元件都相等承載。
除了形成一個均衡分布的承載設計外,更重要的是要確保受拉構件的承載件在端頭處不會彼此滑動或相對于連接件一起滑動,不希望產生這兩種結果。在圓形繩(通常是鋼繩)中載荷的分布可以用壓縮、粘接材料和編織等方法來實現。遺憾的是,實現這種端接的現有方法不適用于小截面索股和聚合物外皮的柔性扁平繩索。特別是對于已有技術的環氧端接,鋼繩將花形插入(be rosetted),反復選試,再用環氧粘合到插座中。由于這種鋼絲的直徑,這種方法非常有效。對于索股直徑非常小的扁平繩索中,花形插座不很有效。所以非常需要一種端頭技術。
上述的現有技術的缺點通過本發明的環氧樹脂密封的連接裝置和方法得以克服或緩解。
在本發明中,通過把環氧(或其它材料)粘接方法用于帶有多個承載索股的柔性扁平受拉構件,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點。這個方法采用一個插入件,用于將單個索股排列成預定的規則形狀,提供索股接納槽和特殊的幾何形狀,來增加將受拉構件固定到端頭上的粘結樹脂的保持力。提供一插座,當插入件與受拉構件的單個索股拉緊(或束緊)后,該插座接納插入件。然后把一種粘結材料,最好是環氧,施加到插座上的接納孔中,以便使插入件和所有索股、插入件和插座永久性地連接在一起,將索股固定到這樣的一個狀態施加在每一條索股上的力基本上相等。
現在參見附圖,其中類似的元件在幾個圖中采用相同標記。
圖1是受拉構件端接的立體圖,示意了受拉構件、插座和端頭的樞軸連接;圖2是本發明插入件的立體圖,以便于了解它的幾何形狀及接納槽的規則排列形式。
首先,應該指出的是本發明的端頭裝置主要涉及一種柔性扁平受拉構件,它披露于1998年2月16日申請的美國序列號NO.09/031,108中,題目是“一種升降機的受拉構件”,以及1998年10月22日申請的委托號為NO.98-2143、題為“升降機的受拉構件”的后續申請,在此將兩者都引作參考文獻。
現在參見圖1,用端接形式示意了本發明,扁平受拉構件10端接在插座端頭12上。
首先插座12內插入受拉構件10的一端,因為在受拉構件的索股與插入件30接合后,插座12必須接近受拉構件10的末端。
插座12包括一U形端14,用于樞軸地接納通過一般裝置18連接到升降車(未表示)上的接插件16。U形端14帶有銷軸20和定位器22,銷軸用來減小受拉構件10末端的彎曲應力,該構件在此與連接裝置24接觸。
參見圖2,立體圖中示意了本發明的插入件30。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會發現圍繞插入件30的幾何形狀有許多通孔32。就象在現有技術中公知的目的一樣,這些孔32的作用在于使環氧或其它密封材料流過,確保完全密封插入件30,從而完全密封受拉構件10的端頭。在插入件30遠離受拉構件10的一端和在圖2的頂部是曲形部34。曲形部34起于插入件30的內表面36,并以大約5毫米的半徑彎曲約90度。該半徑可以在2毫米和25毫米范圍內,可以選擇該半徑,有助于受拉構件10的單個繩索彎曲180度而不會絞結。而且該半徑所形成的表面區域增加了受拉構件10的每一索股上的摩擦,從而增加了端頭的保持力。沿著曲形部34的外緣是許多槽38,彼此間隔開,形成槽的規則排列。所提供的槽的數量等于扁平受拉構件10中索股的數目。
每一個槽38的尺寸最好是制成輕微夾緊接納在其內的索股。這是為了在粘結劑或環氧流入端頭裝置時保持索股稍稍張緊。通過將索股保持在稍稍張緊狀態,就更能確保每一個索股上的張力基本均衡。
穿過插入件30的中心線并通過各個槽38后,向下拉動索股(如圖所示)使它更加接近插入件30的本體42。索股通過插入件10近端(圖2中的底部)上的對應槽束緊到槽40中(元件40可以是抓持索股末端的夾子或其它裝置)。索股最好穿過槽40,其自由端放入插入件30的中空部分中。在端接領域的聰明的技術人員將會明白曲形部34不僅提供了使索股平滑通過的半徑而且使索股與插入件30的本體42分開。索股在通過槽38以后直到通過槽40之前,不接觸插入件30的本體42。這樣索股與本體42分離,有助于用環氧材料完全密封每個索股。
可以理解,插入件有效地使得每一個索股也有效地引起了兩個180度的彎曲,大大地增加了索股在插入件上的摩擦,并增加了施加了環氧的端頭的有效剪切強度。這種設計確保每個索股不會從環氧中拉脫,并為扁平受拉構件10提供了可靠的端頭。
還應該注意到,插入件30的“底44”最好是橢圓形的。這種橢圓形與扁平受拉構件的扁平構形相一致,因而更適于接納這種受拉構件的索股。
在使用時,受拉構件10端頭剝開大約6.3英寸,但是應該注意到這個長度是針對30毫米寬的受拉構件的,應根據元件的不同寬度進行調整。通常,隨著受拉構件寬度加大,剝開的索股要更長。將扁平受拉構件10上的膠皮剝掉后露出的自由索股從圖2所示的底部44穿入插入件30,直到受拉構件10的未剝開部分與插入件30的底部44大體平齊。各個索股剝掉的長度要足以穿過插入件30,以便單股束緊入槽38中,離開插入件30的外表面單股地向下拉并且束緊在槽40內。然后把索股的自由端放在插入件30內。
在插入件30正確布線后,插座12與插入件30接合,并且用環氧或其它合適的粘結材料將插入件30和插座12永久性地固定在一起。通過這樣,永久地固定布線插入件30和插座12,受拉構件10以一種可靠的方式永久地連接。
在本發明的附加特征中,提供槽46(圖2)以調準插入件30和插座12。這個特點幫助在插座中對齊插入件,以保持受拉構件的方向正確。當采用這一附加特點時,槽46與插座12上的凸起接合以便于對齊。
權利要求
1.一種受拉構件端頭裝置,它包括一插座;一在頂部和底部帶有槽的插入件,所述槽的尺寸設計成接納待端接的受拉構件的多個索股中的一條;一將所述多個索股、所述插入件和插座連接在一起的密封材料。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受拉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入件具有一種結構,使得索股穿過該結構以保持與插入件的外表面分隔開。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受拉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結構是插入件的翻邊端。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受拉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入件帶有許多使密封材料流入插座的通道。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受拉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的尺寸設計成能夾緊所述多個索股中的穿過繩索。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受拉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材料是環氧。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受拉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入件具有由橢圓形底部和圓形頂部構成的圓柱形。
8.一種用于端接受拉構件的方法,它包括將受拉構件的一個端頭插入到插座內;剝開受拉構件的端頭,露出多個單獨的索股;利用帶有索股接納槽的插入件束緊多個索股中的每一條;把束緊狀態下的插入件放入插座;在插入件和插座供給密封材料,來永久固定所述的多個索股。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束緊過程包括將所述多個索股插入到所述插入件中;將所述索股彎過插入件的頂部,這樣每一條索股的自由端朝向受拉構件。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束緊過程還包括彎曲索股,以便每一索股的自由端在所述插入件的軸向開口內。
11.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束緊過程包括大致均衡地張緊多個索股。
12.一種受拉構件端頭裝置,它包括一插座;一可套在插座內的張緊裝置,所述的張緊裝置具有使要端接的受拉構件的各索股保持張緊;將張緊裝置和索股接合到插座內的密封材料。
13.一種用于受拉構件的端頭,它包括一插座;一套在插座內的插入件,所述的插入件便于在所述受拉構件的索股中的至少一個上產生彎曲,以便增加多個索股中的至少一個上的有效拉力;連接所述插座,插入件和許多繩索在一起的密封材料。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連接,其特征在于彎曲大約為180度。
15.一種用于受拉構件的連接包括一插座;將所述插座和受拉構件的多個索股結合的密封材料,所述密封材料為索股提供剪切強度;一套入在插座內的插入件,能夠與插座和所述的多個索股接合以增加剪切強度。
全文摘要
一種用于帶有多個承載索股的柔性扁平繩的端接方法和裝置,其特征在于單個索股基本上均衡張緊,并用環氧圍繞插入件形成密封,來增加端頭的保持強度。
文檔編號B66B7/00GK1229764SQ9910332
公開日1999年9月29日 申請日期1999年2月25日 優先權日1998年2月26日
發明者R·J·艾力克森, D·J·雷默, P·S·巴倫德 申請人:奧蒂斯電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