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剪式千斤頂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剪式千斤頂,屬于提升裝置。
目前的剪式千斤頂主要存在的問題是由于其上的一對上、下支承臂均是采用沖壓成形,即先在一對上、下支承臂的一個末端分別沖制具有可嚙合的齒形,再對末端帶齒的上、下支承臂沖壓,亦即彎折,使由彎折成的側板起到加強筋的作用,以提高上、下支承臂的強度,但這樣構成的上、下支承臂往往會帶來顧此失彼的問題,也就是難于確保齒形部位的強度。而且剪式千斤頂的舉升噸位愈大,必然將制作上、下支承臂的材料選得厚,而隨著材料的增厚,沖制齒形便越困難,強度越難于保證,而齒形的質量優劣會涉及到整臺剪式千斤頂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要提供一種能確保一對上、下支承臂上的齒形部位的強度、提高整體使用效果和壽命的剪式千斤頂。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這樣來完成的,一種剪式千斤頂,由底座9、螺桿軸6、螺母軸16、一對上、下支承臂5、8、軸承7、螺桿14、螺桿柄22、鞍座1組成,特點是在一對上、下支承臂5、8的末端側部固置齒板3、17、13、12,嚙合齒19分別制于齒板3、17、13、12上。
本實用新型由于將嚙合齒19分別加工在各齒板上,再通過各齒板與上、下支承臂5、8固定。從而同樣達到使嚙合齒19位于一對上、下支承臂5、8的末端,而不存在在落料后的坯料上先后沖制嚙合齒19和在上、下支承臂5、8彎折中出現的難于確保齒形部位質量的問題,可確保整臺剪式千斤頂的使用效果和壽命。
以下結合附圖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敘述。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圖。
本實用新型的齒板3、17和齒板13、12分別鉚固或焊接在一對彎折后的上、下支承前臂5、8的一側板4的內側,齒板3、17和齒板13、12上的嚙合齒19兩者分別相嚙合。側板4起到加強筋的作用。在齒板3、17、13、12上分別設有與上、下支承臂5、8和鞍座1以及定位板15上的銷軸孔20、21相對應的孔,將鞍座1置于一對上支承臂5的末端上部,定位板15置于一對上、下支承臂5、8的末端下部,用一對銷軸2依次穿入,便可使一對上支承臂5的一端相連接,也就是使齒板3、17上的嚙合齒19相嚙合,一對上支承臂5的另一端分別鉸接在螺桿軸6和螺母軸16上;一對下支承臂8的一端由銷軸10并加定位板11而實現兩者的連接,也就是使齒板13、12上的嚙合齒19相嚙合,一對下支承臂8的另一端分別鉸接在螺桿軸6和螺母軸16上。
本實用新型的螺桿14依次旋過軸承7、螺桿軸6、螺母軸16。
本實用新型可根據需要而在上、下支承臂5、8的一側板4的內外兩側均固置齒板3、17、13、12,使齒板3、17、13、12各具一對。
使用本實用新型時,只要用一手柄插入螺桿14的螺桿柄22上的螺桿柄孔18,將手柄向順時針方向搖動,螺桿14便旋轉,使一對上、下支承臂5、8向內收攏,鞍座1便漸漸上升,從而將被舉升的物體頂起;反之,向逆時針方向搖動手柄,隨著螺桿14的旋轉,一對上、下支承臂5、8便向外伸展,使先前上升的鞍座1漸漸降下。
權利要求1.一種剪式千斤頂,由底座(9)、螺桿軸(6)、螺母軸(16)、一對上、下支承臂(5)、(8)、軸承(7)、螺桿(14)、螺桿柄(22)、鞍座(1)組成,其特征在于在一對上、下支承臂(5)、(8)的末端側部固置齒板(3)、(17)、(13)、(12),嚙合齒(19)分別制于齒板(3)、(17)、(13)、(12)上。
專利摘要一種剪式千斤頂,屬于提升裝置。它由底座9、螺桿軸6、螺母軸16、一對上、下支承臂5、8、軸承7、螺桿14、螺桿柄22、鞍座1組成,特點是:在一對上、下支承臂5、8的末端側部固置齒板3、17、13、12,嚙合齒19分別制于齒板3、17、13、12上。本實用新型能確保一對上、下支承臂上的齒形部位的強度、提高整體使用效果和壽命等優點。
文檔編號B66F3/00GK2320613SQ9822584
公開日1999年5月26日 申請日期1998年1月16日 優先權日1998年1月16日
發明者鐘新一, 鄂華 申請人:常熟市千斤頂廠